登陆注册
9659300000045

第45章 人物专访(6)

3.追问

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法,是记者根据采访对象的现场回答作出即兴提问的采访方式。追问的目的在于捕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追问需要记者对事件深入把握,同时也要考验记者在现场组织问题、即兴发问的能力。追问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就一个问题由浅入深、富有层次的提问。按照中央电视台记者童宁的说法,可以称之为“起承转合法”。

另一种是步步紧逼,尤其是在质疑、求证中,或者面对被访者处于躲避、绕圈子、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比如,《面对面》记者对边金阳的采访段落,在2003年,9岁少年边金阳在连续写出《时光魔琴》和《秦人部落》两部长篇小说以后,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的哈里·波特。其《时光魔琴》一书的海外版权更是卖出了15万美元的高价,这一价格也创造了低龄作家海外版权收费的最高纪录。记者王志在采访中,就边金阳以如此小的年纪而成为两部小说作者的真实性进行了求证,用的就是追问的方式:

王志:是你自己写的吗?

边金阳:是啊。

王志:但是现在有好多人认为,一个九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这种书来。

边金阳:之所以我才九岁,所以才能写出这种书,如果大人就写不出这种书来。

王志:你怎么写的?

边金阳:拿电脑。

王志:那你怎么坐得住呢?

边金阳:就这么坐就坐得住了。在电脑前一打字,我就坐得住了。

王志:那么有趣吗?

边金阳:有趣啊,多好玩。

王志:怎么好玩?

边金阳:感觉我写的东西特别好玩,边写边乐。

王志:有人说因为你爸爸是做编辑的,你妈妈也会写诗,是不是他们帮你写的?

边金阳:他们绝对写不出我这样的,一般说人越大,就越没有想象力,他们要能写出这东西,我就把这台摄像机给吃了。

在这里,王志就作者的真实性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提问,不仅给观众求证了信息,而且也牵带出边金阳富有个性的回答。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山西洪洞‘12.5’矿难调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9年12月30日播出,获第十八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二等奖。这一期节目,记者为了调查矿难真相,在不同采访现场用了步步追问的方式。比如采访其管理者时的追问:

记者:各矿的这种安全情况你们经常派人下去检查吗?

贾文宣(山西省洪洞县安全生产管理局调度室负责人):我们现在人员不够,还没有人。

记者:平常不派人下去?人员不够?

贾文宣:嗯。

记者:那这个制度怎么落实啊?安全怎么保障?

贾文宣:通过电话报的。

记者:用电话报?

贾文宣:电话安排的,按报的情况落实。

记者:各个矿报上来什么就是什么。

贾文宣:嗯。

记者:具体报井下的情况你们都在值班吗?报上来是什么情况?

贺正荣(山西省洪洞县安全生产管理局调度室负责人):报上来人数也没有超。

记者:也没有超。有没有自救器?通风系统是否正常?

贺正荣:这个没有报。

记者:就说人数没超,有没有越界开采都没有报?

贺正荣:都没有报。

记者:这是谁报上来的?

贺正荣:咱们矿上报过来,安全员签字,驻矿的签字。

记者:基本上平常这种监管就是安全员来报,你们不下去亲自到矿上去了解情况吗?

贺正荣:咱们这个现在人不够。

在这期舆论监督的节目里,记者通过追问抓到了当地煤矿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粗放管理、监督不力的现象。

《面对面》主持人王志认为,一个职业记者的职责应该是,当采访对象给记者提供一个答案的时候,记者要根据这个答案再提出至少五个问题,而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问答互动正是人物专访节目的主要内容。追问对记者的现场判断、即兴提问、把握谈话走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带背景的提问

有的时候,专访对象是身居高位或者是知识水平高、阅历多的精英人士,记者在提问中往往会省略掉最基础性的、只展现事实的问题,而在提问中首先介绍事实背景,接着直接进入观点和思想层面的问题。这样既向被访者和观众交代了背景,同时又直接进入深层次的谈话内容。比如,《面对面》中王志采访主张修建三峡大坝的专家潘家铮,王志问:“我听说你为三峡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用了四个字,“千秋功罪”,没有看到这本书,但是我很想知道,您对于这个工程,这个功过怎么评说?”在这里记者交代了与潘家铮有关的背景事实,接着直接寻求被访者的观点。

5.假设性提问

假设情境,巧设埋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记者希望得到新的更感人的、更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素材,而对事物或人进行合乎规律的预测、估计、推断,然后设法在某种推测性提问中验证其可能性和真实性。比如《杨澜访谈录》“光环下的真实”这期节目中,杨澜在采访新上任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时,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性的提问。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s very good”,谢谢你给了我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对吧。

张海迪高位截瘫49年,她的乐观与坚韧支持她走过了人生的岁月,杨澜在最后提出这个假设的提问,引出张海迪的回答,是对张海迪“缺憾创造完美”的精神总结。

6.概述性提问

是以简明扼要的问题,牵带出被访者最突出的特点和最富戏剧性的生活细节。概述性提问能够帮助观众一针见血地抓住被访人最突出的特质,从而对谈话主题、谈话方向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把握。概述性提问是富有人情味的提问。比如,“哪些对你最有刺激性”,“你最喜欢哪一类人”,“你最信奉哪种人生哲学”,“你上任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个人色彩,常会勾起人的回忆,引发情感,启发思维。这类问题往往在节目开头或结尾提出。比如,中央电视台《高端访问》对英特尔总裁贝瑞特的访问即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始。

记者:回顾这些年来,您如何看待,您给英特尔留下的财富。

贝瑞特: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日子,我们在1999年到2000年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破裂。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整个行业都是如此。我认为非常幸运的是,英特尔度过了那个难关。在那段经济萧条的时期,我们是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是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记者: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呢。比如说,您的任务已经完成。

贝瑞特:我是一个非常乐于竞争的人,我总是认为我能做得更好。能向更高的层次冲刺。所以我希望能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记者:比方说?

贝瑞特:我希望我们能预料到当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记者:那太难了。

贝瑞特:但那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记者以一个总结式的问题打开节目信息流,使观众对贝瑞特的风采、性格有一个迅速直观地了解,接着采用跟进问题,启发被访者共同进入一个生动的谈话场。

再如,在《杨澜访谈录》“中国式的智慧——柳传志”中,杨澜的提问——“在风险投资领域您认为做得比较漂亮的一宗是什么案子?”也是类似的案例。

7.反面激问

即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由“要我谈”变“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此形式常常适用于谦虚而不想谈、有顾虑怕谈和自持高傲不屑谈等采访对象。记者则可采用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对方在感觉上发生变化,从而使采访活动顺利进行。这种提问方式有两类:

一类是激问。即记者在其所假设的问题中,投入一定的强度刺激,迫使对方感觉朝相反方向转化;

一类是错问,该方式的刺激强度超出激问,而且要求记者从事实的反面设问。

8.观点求证式的提问

记者把被访者过去在不同场合中的观点重新拿出来,进行求证,以深化背景,展现被访者的思想、性格与精神境界。这种提问方式也是记者与被访者在观点上的面对面的碰撞。比如《东方之子》记者采访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男子100米蝶泳和50米自由泳两个第四名的蒋丞稷时有这样的提问:

记者:在你取得两个第四名的时候,你说过一句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你说,可能两个第四这种缺憾也是一种美,你是怎么理解这种美的?

记者:我听说你在游完以后,说过一句话,那一瞬间给了你这14年一个很大的回报。

记者:但是面对这14年的游泳生涯时,你也说,你恨了14年游泳?游泳运动员蒋丞稷多次在各种场合中出语不凡,表现出以往运动员所罕有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引用他的观点进行面对面求证,从而向观众展现出一个努力拼搏向上,但是又充满矛盾、辩证思索的体育运动员的个性。

9.启发引导式提问

让被访者更清楚地说明事情真相,这要求记者运用启发诱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产生回忆。启发引导通常能引起联想,一是接近性启发引导,即记者凭借经验,对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联系,使采访对象通过一个事物回想起另一事物;二是相似性启发引导,列举性质上相似的一些客观事物,使采访对象通过这些事物回想起另一事物;三是对比性启发引导,记者列举出在性质上相反的一些客观事物,而使采访对象引起对另一事物的回想。

比如肯·梅兹勒在《创造性采访》中例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消防员:我曾经有过很多次害怕的经历,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

记者:我想可能在特定的情况里你能想到,比如楼房坍塌,或者有人困在楼里,或者有爆炸的危险。

消防员:爆炸,对,这让我想到了……《杨澜访谈录》“科比·布莱恩特”一期节目中,有这样的段落:杨澜:你(打篮球)的动机是什么?

科比:我不知道,我就是喜欢篮球,对我来说这是乐趣。

杨澜:你不需要教练在后面赶着你说,跑、跑?你不需要,是吗?

科比:不需要,我只是自然会拼命地跑,这么多年了,这已经成为本能了。

记者通过一个形象化的描述,帮助科比表达他对篮球的天性热爱。

启发诱导式提问还可以采用询问例证的办法。这些问题往往是跟进性的问题,“比如说是什么”,“您能举个例子吗”,这些问题让被访者的回答更加具体化,从而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启发引导式提问绝不是让被访者按照记者的想象走,不是要求被访者的回答符合记者的既定思路。启发引导式提问是为了让回答更具体、更能被观众所理解。在采访中记者应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去引出被访人的真情实感。这需要记者非常审慎地把握提问的方式。比如,“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央电视台记者在现场采访救灾警花蒋敏的方式值得商榷。蒋敏在地震中失去了奶奶,外婆、母亲和女儿,她仍然坚守在救灾第一线。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这样提问:

记者:你的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蒋敏:从12号地震时就开始了。

记者:每天要工作多长时间?

蒋敏:从12日以来基本上没有休息。偶尔就是打盹。

记者:我们听说家里也有自己的亲人在这次灾害中遇难了。

蒋敏:是,我的父母还有我两岁的女儿都不在了。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坚持在战斗第一线呢?

蒋敏:如果他们有生存机会,那边会有很多好心人在帮助他们。

记者: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

蒋敏:会想起,一切都会想起,每当我看到很小的小孩,跟我的女儿差不多大,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知道她已经不在人世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太想她了。

记者的这段现场采访首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灾难下的母亲所承受的重量以及她的大爱,首先得感谢记者为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细节。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要去揭开她的伤疤?在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是否合适?(比如,换成类似这样的问题:“听说你的女儿当时是和外婆在一起?”看对方反应,让对方接话,或者是“出事以后回过家吗?”等等)另外,记者的问题是否在诱导蒋敏朝记者的方向回答?这些引起了很多观众的质疑。我想,这是现场记者永远要面对的矛盾和困惑,也是记者在现场要不断去解决的问题。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讲解了人物专访的类型与要点、专访的步骤与形式以及专访的基本要领和专访的提问方式。记者对访问的技巧和方式的掌握需要在具体的操作中去理解和灵活运用,切忌照本宣科,而是在和被访对象交流中去适时调整提问方式和问题。专访是电视采访中难度较大的采访方式,对记者训练和提高全面的采访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题

1.人物专访的类型都有哪些?

2.名人专访的采访风格为什么既要轻松又要格调高雅?

3.权威人士专访的目的是什么?

4.新闻人物专访的特点是什么?

5.信息采访的侧重点是什么?

6.电视人物专访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突破?

7.专访的基本要领有哪些?

8.专访的创造性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9.提问的方式与技巧有哪些?

本章扩展阅读材料:

包军昊、张晓明编著:《相聚会客厅》,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王志、耿志民、欧阳询编著:《面对“面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同类推荐
  •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 秋获集

    秋获集

    本书分中国春节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年节两部分,介绍了春节的形成及演变、春节的习俗、古代宫廷的春节礼仪、港澳台地区的春节活动、中国春节在海外等内容。
  • 降低飞翔的高度

    降低飞翔的高度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本书从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入手,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文献思潮演进。创作方式更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章作角度新颖,论述有据,别开生面,对于真实揭示现代文学的本来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关山月无衣

    关山月无衣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生逢乱世,以一颗侠义之心,驰骋天下,纵有万夫不敌之勇,可又能拯救黎民几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关山月一响,杀得这天下无衣。
  • 重生网游之世界大战

    重生网游之世界大战

    重生归来的落魄豪门刘天一,将在游戏中把一切从新要回来,却发现这款游戏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游戏与现实中的尔虞我诈,牵扯到的高官达人数不胜数。刘天一能否再创辉煌。新人,第一次写书,不敢求,只求轻喷。
  • 真界之灵

    真界之灵

    由神力孕育出来的一片神奇大陆,血雨腥风,不断杀戮……看逃亡兄妹如何应对,走向神秘大陆……
  • 绝情千金之误惹狂傲总裁

    绝情千金之误惹狂傲总裁

    上一世,她错爱他人,轻信朋友,最终落得家族灭亡,葬身火海。一朝重生,回到认识他的前一天,从此所有的风花雪月都变成白驹过隙,她带着一身傲骨发誓要改变一切,手刃仇人。然而家族却又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她不相信命运、不相信爱情,却在命运的机缘巧合下遇见那个腹黑冷酷的黑道霸主,她借他的手找出家族仇人,势必要在黑道上翻云覆雨。夜影说,“我没有心,也不会爱,唯有用滚烫的鲜血浇灌。”沐阎睥睨苍生,用她的匕首刺入自己心脏,他的声音宛如暗夜里的鬼魅般深沉,“我把我的心给你。”
  • 毒医杀手之妃本倾城

    毒医杀手之妃本倾城

    沐少主偷看别人做羞羞的事情,灵魂被雷劈到异世中任人欺压的上官四小姐身上,这时她不禁感悟:“多么蛋疼的一件事情。”哼!那就让她们看看,毒医杀手沐少主的手段。揽势力,结好友,天下楼!谁与争锋!只是谁能告诉她!从一开始就冒出来的腹黑王爷是哪里来的!被迫签下契约给他当首席仵作,你妹!我是毒医诶!居然还想强娶民女,当我杀手没用啊?我逃!从天涯到海角,你追我赶,谁赢谁输,抱得美人归?
  • 网游三国之重生天下

    网游三国之重生天下

    本人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喜欢的收藏下,不喜欢的请投个推荐票,魔王白起在这谢谢大家的捧场。一本讲述了一个人重生后的游戏生涯的书,故事取材于三国。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妖仙王朝

    妖仙王朝

    (新书发布,请多多关照)这是属于妖仙的王朝!属于强者的舞台!且看秦天耀如何剑斩道尊、法杀仙帝!
  • 染落心宸

    染落心宸

    “你好,我们可以换个位置吗?”眼前俊朗的少年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格外耀眼。“是吗?不好意思,不换。”少女轻轻吐出几个字,却没有半丝犹豫。他一挑眉,染落心宸,宸心落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