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300000036

第36章 调查性采访(1)

调查性采访,由于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是“揭”和“捂”的矛盾关系,因此,采访难度更大。采访是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是一场是与非的较量,也是双方智慧与心理的较量。调查采访也因此更具挑战性,更能锻炼记者的采访能力。

记者的任务是“带来阳光与空气”,这是美国黑幕揭发报道先驱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的著名言论。

从广义上来说,记者的采访就是一种调查研究。记者的采访方式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在于记者的采访与一般的了解事物有很大区别,记者的调查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的、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这一特点决定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实现场,调查挖掘事件真相,不能被表面现象、假相所蒙蔽。《山东临沭牛腿沟三天三个样》——记者通过三天实地调查,对比三天水质变化,从而揭示出厂区环保造假的真实情况;《收棉时节访棉区》——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揭示了当地棉花非法加工厂欲盖弥彰的行径;《个人消费、公款买单》——记者通过对湖南一次严重车祸的深入调查,揭示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追踪矿难瞒报真相》对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的瞒报,记者从现场细节的调查中挖掘出矿难造成的人员伤亡的真实数字;《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记者通过调查揭示出当地渗灌实际使用情况,使政府官员的言行不攻自破。这些新闻报道都是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或者从假象中挖出事物的本质,或者在表象之后揭示出更深层的主题。这些报道都使显示出了记者优秀的调查素质。

1998年五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鎔基来到安徽就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南陵县粮食局峨岭粮站看到了粮食满仓的情景,然而当地群众反映当地粮食局是在弄虚作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深入当地展开调查,发现给朱总理看到的粮站里的粮食是从其他粮站调来的,只在该仓库放了20多天,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地政府这样做并不仅仅是充门面,而是当地粮站没有按照国家政策收购农民的粮食,而且客观上滋长了个体大米加工厂的非法运营,南陵粮食局在粮食的调动过程中劳民伤财。这一事例通过记者的层层调查挖掘,以报道《粮食“满仓”的真相》反映了当地有关部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本质。这个事例说明,记者只有在严格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挖掘到事实真相。

第一节调查性采访界定和分类

一、调查性采访的界定

调查性采访是指在采访现场,记者以一个对事态未知的角色,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组织问题,挖掘出事实真相,揭示出问题实质的采访活动。调查性采访,重在“调查”二字,是对事件从不知到知,从不确知到确知,从知之甚少到充分认识的过程。正如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所言,“调查是什么?它不是报道,不是单纯的反映,不是对于现成结论的注释和演绎,而是一次出发,一次向着黑暗深处的冒险进军……作为调查者,我一直期待着这样的时刻:拂去历史尘埃的激动、步入黑暗深处并且寻找到一丝光亮的兴奋”。

记者采访要挖出新闻背后的潜新闻,要从事态表面现象上挖出其真正的实质性的意义。如果把记者的采访比喻成采矿,则矿层越深矿含量越丰富。如果采访只是停留在自己目击到的材料上,倘若事件的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报道还不至于失实;如果现象是虚假的,或偶然发生的,而记者不深入调查挖掘,就会错把假象当真象,错把偶然性现象当作事件本质的现象,就会失真。如果新闻报道只是做简单的事件报道,如撞车、塌楼等,那么只要做一般的动态报道即可,用不着做深入调查,如果撞车、塌楼背后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不为人所知的原因,事故本身又有普遍性的意义,那就需要做调查性采访。如《焦点访谈》曾报道的四川重庆綦江大桥的倒塌、湖南株洲啤酒厂工会主席赵湘杰撞车导致一死二伤的恶性事件等,都需要记者做调查性采访。《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许多节目就是记者亲身调查采访的成果。梅尔文把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来自消息来源的材料——新闻发布稿、新闻发布会、演讲、声明;第二层次是自发性事件记者的进取心——证实性材料、背景、记者观察、自发性事件;第三层次是分析与解释——重要性、影响、原因、结果、分析和解释。在他看来,调查性采访报道属于第二层次,即深入挖掘信息。

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说:“采访是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既然是战斗,就要讲究战略、战术,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就要倾其全力去夺取战斗的胜利。能否掌握运用好调查性采访,是对记者素质的考验,也是对记者采访能力的锻炼、培养。从这意义上说,学会掌握调查性采访是成为优秀记者的必经之路。

调查性采访和新闻调查报道是紧密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其采访过程,后者是前者调查后形成的节目样式。新闻调查报道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记者、编导的素质及他们在调查性采访下的功夫大小和运用技巧的娴熟与否。

二、新闻调查报道题材分类

何谓新闻调查报道?以往新闻学著作词典中把新闻调查报道叫做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的条目里是这样下的界定:“调查报告是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的报道。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文体。在新闻领域里,调查报道与消息、通讯比较,既有共同的要求,也有鲜明的特点。它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通常是为解决某问题,或针对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调查,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弄清事件和现象的实质,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有一定的完整性和思想深度,要求全面占有各种材料,真实地反映事件或问题的全貌和全过程,准确揭示其内部联系,并给以理论的解释和说明;有强烈的政策性和指导性,调查研究的结果往往对于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中外新闻知识概览》中对调查报告的界说也大致相似。“调查报告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报道,被称为新闻体裁中的‘重炮部队’。它不同于消息,能够系统地、完整地反映事件或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从理论的高度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又不像通讯那样需要有故事情节和细节的描写,偏重于用具有说服力的事实阐明问题。它需要议论、分析,但又不同于以论理为主的评论文章。好的调查报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有力地推动实际工作,在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

以上这些词典专著大都写于80年代早期,那时的电视新闻还被新闻界认为只能做捷足先登的动态式的报道,而不能做有深度的报道,只是用“轻武器”的突击队,而不是可掌握“重武器”的正规军。新闻事业本身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在电子技术的推动下,电视新闻的发展速度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中央电视台开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继而又推出《新闻调查》等栏目,用事实证明电视新闻不仅能快,也能深,也可以做调查报道。而且因其声画同步形象传播的优势,使它在做调查性报道时,因能展现记者对事物调查采访的过程而更吸引人,也更令人信服。

纵览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有思想深度且以深度报道为主干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和深度报道节目、社教中心的《社会纵横》、经济中心的《经济半小时》等深度报道,其题材大都是调查性的报道;原《生活》栏目的《消费驿站》等也有显著的调查性特色。《中国财经报道》也经常对诸如降息、消费指数等专题进行调查。调查性报道在电视各栏目中已十分普遍,从题材划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批评、揭露性的调查

批评、揭露性调查是直接体现电视作为新闻媒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报道。它是受百姓关注、欢迎的节目,因为它站在百姓的角度以正义的立场揭露问题,反映群众的愿望、呼声,真正为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美国《60分钟》新闻杂志节目就是以这类题材的新闻调查报道取胜,这也是《60分钟》所以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60分钟》栏目认为每一个合格的记者对报道中需要的所有事实都必须进行调查,但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称为调查报道。“调查报道是对某人或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你自已挖出来的。”

《焦点访谈》是以舆论监督见长的节目,它每年在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选中获奖的也大多是这类题材。如《惜哉,文化!》、《仓储粮是怎样损失的》、《粮食满仓的真相》、《“罚”要依法》、《整地还是毁地》、《土地变绿的秘密》、《山西洪洞“12·5矿难调查”》等等,这些节目受到国家领导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事关老百姓生命的问题,如发生在山西的假酒案,发生在山东的补碘案、锅炉爆炸案等就是在《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的,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可以说《焦点访谈》既是舆论监督,也是群众的喉舌,这两者在一个成功的批评性调查报道中是统一的。

2.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调查

这类题材与第一类题材互相有关,但又不尽相同。有的批评性调查反映的问题的内涵、事件具有典型意义,且在全国均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传销、质量等问题,这类批评性调查报道,也属于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调查。但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调查走向都是为批评、揭露,而是通过深入调查,深刻揭示其思想,发人深省,引发人思考,是具有激烈的思辨性的深度报道。如《新闻调查》开播第一期《宏志班》,就体现了记者通过调查采访的深刻思考。在社会对宏志班成立的一片叫好声中,《新闻调查》记者、编导既肯定了对学业优秀而家庭贫寒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这一义举,同时也在作更冷静的思考,引出更深层次的社会内涵:“宏志班”的孩子们面对全社会都把援助之手伸过来时,他们年轻的心灵能承受得住吗?面对社会的赞赏、叫好,特殊的关注,对他们心理是否会造成负面影响?防微杜渐,高瞻远瞩的思考,显示了思想层次的高品位。这类题材在调查报道中也不少见,如《公共交通能否优先》、《垃圾分类难在何处》、《一言难尽择校生》、《归国潮》、《买房:梦想还是现实》、《孵雁为何成新闻》、《生命的救助》等等。

3.新问题、新事物的调查

新出现的事物,如国家实施新的政策、举措,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也往往成为社会的热点。尤其经济政策的实施中因其波及面大、难度大,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从题材看,它和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第二类题材也有交叉之处,但这里更强调的是新闻媒体面对国家新政策、新举措的实施,在社会中引起关注,而进行调查采访报道。这类报道都有很强的时宜性,即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堪称为这类成功调查的范例之一。

《今天如何打官司》以一桩因个人信用卡被盗,持卡者状告商场的官司,引出记者的调查报道。这场官司的报道配合了我国司法制度改革,向百姓传递新的法律办案方法。选题和群众的接近性,也使调查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大学面临挑战》的选题是配合高教制度改革而出;《面对分流的公务员》是结合政府实施精简干部而作;《齐心协力,消除饥饿——来自世界粮食会议的报道》题目看似会议报道,实则是针对当时世界上以美国人布朗为首的“中国恐慌论”的叫嚣,借会议之机,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各国有影响人士的采访,来说明中国人不仅不会成为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相反,中国人还能对解决世界粮食危机作出贡献。这类题材特点是宏观思想深,立意气势大,这类题材也体现了中国电视记者的大器。

新事物的调查采访中还有一类选题是对人们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但人们目前还不熟悉,因而不被重视。它不是热点,但从社会发展方向来看,又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人们去熟悉、去关注。这类题材通常是科学上的新课题。如《冷链》在许多人听来是陌生的字眼,但对人类生活健康质量却意义重大,因为新生儿、儿童的免疫是值得关注的;又如《厄尔尼诺探秘》在1997~1998年人类饱受自然灾害之苦时,深入调查与天气异常、自然灾害猛增的“厄尔尼诺”现象,通过45分钟的时间,以大信息量向人们介绍了自然界这一事关人们生存质量的现象。这类题材也是十分必要的。

4.人物心态、心路历程调查

人物心态和心路历程调查,是《新闻调查》从1998年开始探索的新的题材。用采访对话的方式,窥探人物的内心和人生道路转变的心理依据。《东方之子》访谈也是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通过对精英人物的采访,突出地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这之后《新闻调查》还通过访谈形式探索了新闻人物的内心历程,比如《黑脸“姜瑞峰”》、《从市长到囚犯》、《少年凶犯独白》、《贩毒死囚的忏悔》、《与神话较量的人——刘姝威》等节目,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1998年7月,《新闻调查》曾播出《贩毒死囚的忏梅》,记者采访时正是在董晓阳等待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期间,当时恰逢“6.26”国际禁毒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禁毒行动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选题的新闻性也正在此)。董晓阳想到了形势的压力,对生命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也痛悔不已。当记者采访她时,她怀着巨大的对亲人的负疚感、痛悔感叙述了她的家庭和人生。整个访谈是董晓阳的内心独白,独白中充满了忏悔和对生命的依恋,她的双眼满含着泪,又多次强忍着,甚至会含泪而无奈地挤出笑容。语言和表情的结合,把一个在良好家庭环境下长大,拥有幸福家庭,又聪明能干的女性的忏悔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调查以她的自白告示观众该如何珍惜自己的人生,怎样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这是一种特殊的调查性采访。除语言外,人物的表情、神态,甚至无言以对的沉默,欲言又止的停顿等都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节奏感。需要记者有较高的驾驭说话内容的能力和驾驭电视非语言符号信息的能力。

同类推荐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全书分为实践篇、理论篇、业务篇、感悟篇、语录篇进行阐述,包括:“春风”化雨“自我”悔悟“克敌”制胜关于班主任的修养等。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永无尽头:最终幻想

    永无尽头:最终幻想

    永无尽头的大陆,无尽厮杀,无数种族的碰撞,死亡之后的世界,天地之间最大的阴谋,无数面位的融合,“我只是想找到一条回家的路········”死亡后的世界是重生?还是虚幻,一切不过一场幻想。一切如此真实,既然不想死,那就挣扎求存吧。无穷面位死亡后诞生的灵魂被牵引到这个死亡后的世界。绝望,迷茫,哭泣,挣扎,疯狂。一切都永无尽头
  • 申请删除此作品谢谢

    申请删除此作品谢谢

    生个宝宝经历了一个悠长的假期,酸甜苦辣的生活
  • 聊韵

    聊韵

    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一部短篇小说。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的想法也都是不一样变数?定数?人在做,天在看,只是希望做的事情能够问心无愧。希望读者看完后能够给你们带来许多的感触。
  • 邪气夜神

    邪气夜神

    世界的针对,谎言与欺骗,交错的命运,黑暗与光明,重要的使命,以及最后的结束!暗界之主,明界之主,改变世界的力量,从此展开!如果这个世界抛弃了你,我宁可毁灭了世界!!!
  • 死刑白名单

    死刑白名单

    盘点近十年间警方极力侦破,最终却悬而未果的“非常式”冤案错案。性欲倒错的变态土豪,虐尸恋童的斯文大叔……独特的写作视角,将极度残忍的犯罪手法血淋淋剥给你看……还原法网之外的故事,让背后的事实震撼到你。杀人不偿命,飞雪六月天!死刑白名单,国内首部第一人称冤案错案类小说,带给你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一同走进那“疏而不漏”的边缘地带!
  • 绝世凤妃:狐王大人太傲娇

    绝世凤妃:狐王大人太傲娇

    她是凤族的继承人,历劫七世,方可涅槃重生,化为炽焰神凤。“本姑娘这么貌美如花,温(man)柔(bu)体(jiang)贴(li),你居然看上了别的女人!”他是九尾灵狐的后裔,俊美无双,腹黑又傲娇。“哼,其他的女人本王才看不上,你,也就勉勉强强吧。”那一世,两人唯美邂逅,开启了一段旷世爱恋。
  • 女王大人们守护者们

    女王大人们守护者们

    一次人为的事故,男孩为救女孩儿而不幸死亡,从此使原本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变成了灭迹杀手组织的老大,冷酷无情,初遇校草发生摩擦,可不想两人的心里慢慢的有了对方的位置,可事故再一次重演,男孩为了就女孩而住院,使原本想退出组织的女孩再次复出……
  • 始修

    始修

    一场平淡的修行之路却波澜起伏,一段本应得过且过的生活却要踽踽独行,坎坷并不代表需要放弃,责任却会催促前行。
  • 反唐演义全传

    反唐演义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舞大清

    凤舞大清

    这位supergirl悲天悯人,慧黠博学,伶牙俐齿,机敏幽默,即将成为一名妙手仁心的现代中医之际,却因一次意外魂回大清融入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展开了千折百回的爱恋、造就了荡气回肠的人生……磅礴恢宏的煌煌盛世,在那一页,旖旎如锦风雨飘摇,倘徉着缠绵悱恻的无边风月,也蕴藏着惨烈悲壮的博弈倾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