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900000032

第32章 中国文化外宣发展战略(4)

七、争取主动,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

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还不容乐观。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大力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是目前我国文化外宣的重要责任。

在新时期,引导国际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增强主动性。正如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所说,中国外交很长时间以来是反应外交。随着国力增强,中国进入了主动外交的外交黄金时期。文化外宣的国际舆论引导同样也需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增强主动性,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朱穆之同志指出,“过去,由于情况不同,我们习惯于后发制人,现在要先声夺人,处处争取主动。”实践表明,增强主动性能有效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引导能力。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对西方国家的各种批评和攻击,采取过“不予回应”的态度,这些势力就以为我们理屈词穷,对我们的攻击变本加厉。近年来我们采取了“针锋相对”、“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美国用“人权”作武器,我们也用“人权”来回敬,在国际舆论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先发制人”并不意味着不分具体情况地采用“对抗”方式。对于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舆论我们要做具体分析。一般而言,真正恶意的攻击比较少,一些比较尖锐的意见可能是由于认识上的误差。因此,我们要着力于沟通交流,以事实说话,尽量让国外媒体和民众了解事情的实际情况。当然国外媒体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完全和我们一致,因为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认识上的偏差肯定在所难免,但我们要积极沟通,努力使外国媒体的报道尽可能客观。

整体而言,我国的文化外宣要创新机制,增强时效性,主动发布权威、准确的信息,进一步提升传播的效果,进而全面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

八、中国文化外宣“四步走”模式探讨

第一步,本地化。这是针对中国文化内部风格多样而设立的对策。拿武术来说,这种古老的文化在我国存在着多种门派,据统计,仅仅是拳,中国目前有“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300多个。在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首要的是将它们在发源和流行的地区传承下来。如果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土壤没有了,它的传承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一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内专家和学者提出的建议已经较为完备:各地政府应当采用立法、政策等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辅以鼓励、资助传承人以及“申遗”等措施。

第二步,本土化。对那些保护得完善、有一定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推广到全国的层面。国家可以立法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和扶植,有重点地进行全国性推广。这个本土化过程类似于“莫扎特年”中的本土化,目的就是让本国人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本国文化遗产。

第三步,地区化(国际化)。我国是东北亚地区的母文化圈,对周围国家文化的影响很大,在音乐,语言、文字、礼仪等各方面我们都是这个地区的主要输出国。因此,我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推广和传播到这个地区。从文化学理论看,文化认同,就是指人类群体或个体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归属和接纳,它带有特定指向的意义。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文化认同起源于人类对于自身所处环境的认识,也是人类个体或群体在学习并模仿的过程中形成的。东北亚国家都认同东北亚历史上形成的“东北亚价值”及其基本要素。“东北亚价值”是指东北亚地区所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建立在这种文化传统之上的对价值进行判断的基本观点,即东北亚各国在历史时代由于相互学习与交往而形成的,并且被各国所认同的文化价值。各民族在其所依凭的文化价值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在相互认同、相互习得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民俗习惯等等,则构成了相互认同的基本文化要素。儒学、汉字、筷子等皆为东北亚各国所采用,从而积淀成具有共同认同基础的文化及习俗。从东北亚文化价值来看,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以人为本”的道德取向;对整体价值的认同,即社会、国家比个人更重要,国家之本在于家庭的理念;提倡“和合”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和谐”是儒家学者追求的最高价值,也是中国、日本、朝鲜、韩国文化思想的普遍性原理之一。

“和合”体现的是一种协调、共生精神。面向21世纪的东北亚各国需要彼此和谐相处,而共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又为各国之间相互的文化认同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东北亚地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很高,开展国际合作的前景也很乐观。由于我国与亚洲各国有着长期的交流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传播范围还可以逐渐扩大到亚洲的范围内。

第四步,全球化。我国那些“国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武术、京剧等可以走全球化道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全球性影响和知名度,因而其全球化具有社会基础,应该是我们优先、首要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头羊”形式。

首先以武术为例:武术是我国的国粹,在全世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大多数语言当中“武术”这个词都是从中文直接音译传入,这很能证明武术的著名程度(在第三章问卷调查“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影响力的是哪个方面?”一题中有近50%的被调查者选择“语言”一项作为答案选项之一,可以充分说明语言对文化强大的反馈能力,因而语言现象很具有说服力)。如何把武术推广到世界各国一直是中国武术人考虑和正在努力的。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在各地的协助下举办了首届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以及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文化节。

首届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于2月在重庆举行,来自各洲的选手在比赛中均有出色表现。10月中旬,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文化节在郑州举行。来自66个国家的2008名武术精英参加了文化节的各种活动。世界传统武术节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是国际武术界最高级别的大型体育盛会,对弘扬中华武术传统,促进世界传统武术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团结,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武术节期间,国际武联召开了执委会,研究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武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就世界武术事业的发展以及“武术进奥运会”等事项进行了探讨和磋商,并最终确定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2007年11月初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发展武术除了要多举办活动外,还必须加强内在的发展,一个运动项目不仅仅要看是否在全世界范围开展广泛,而且要看电视对于这个运动项目的转播情况如何,另外还要看世界著名的运动品牌是否会介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个运动项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运动项目。同时,国际武联还达成共识,将力争让武术进入各大洲的洲际运动会,先让各大洲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和接受武术,从而尽快并真正达到武术国际推广的目的。国际武联和中国武术协会加大武术国际推广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武术进入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已经与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会商定,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进行武术比赛。这对武术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虽然武术节已经呈现出一些全球化的特点,但离我们的目标仍然很遥远。我国推广武术,可以加强国际合作,例如将武术节办在外国或在境外推出“武术文化周”等项目;也可以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例如录制用外文解说的与武术有关的CD并在境外发行。

京剧是另一种可以推广到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京剧在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被西方称为“北京歌剧”(Peking Opera);而且它名字中所含的“北京”二字使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一如维也纳乐派在古典主义时期是奥地利乃至全欧洲古典音乐的典型代表。中国向世界推广京剧的努力已经经历了不短的时期,自200年前诞生至今,京剧频频走出国门,梅兰芳大师1919年首次出访日本以来,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20世纪50年代中叶,中国文化部把梅兰芳和周信芳并列,为他们举办纪念舞台生活50年活动。

他们以艰苦卓绝的艺术实践、大胆而审慎的艺术创新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内容到形式,有力地推进了京剧的向前发展,而且开创了中国传统戏曲走向世界之路。那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因此梅兰芳和周信芳的京剧推广没有被归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但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的进程却早已开始。关于京剧的全球化,笔者以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为例:有媒体将京剧的世界化过程总结为三步,第一步是20世纪初,梅兰芳先生首次把京剧介绍到美国、日本和苏联。第二步是20世纪80年代,杨秋玲女士把京剧带入夏威夷大学,开始了用外语演唱京剧。而第三步,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孙萍将京剧同西方的戏剧和交响乐相结合。1990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室内剧院院长和艺术总监到中国访问时,观看了孙萍的演出,随后邀请她和她的丈夫、著名京剧演员叶金森赴匈牙利进行文化交流。在那里的9年中,孙萍通过努力把京剧中的动作表演融合到欧洲的歌舞剧中,创造了动作戏剧,将京剧成功地推向了欧洲的艺术舞台。现在,欧洲许多国家已经成立了动作戏剧表演团,每年都要举行汇演。而要学习动作戏剧,就要先学中国的京剧,现在欧洲各国都有表演团在学习京剧。因此,她被匈牙利总统称为“中匈文化的大使”,并被授予“荣誉国民证章”。孙萍在欧洲的成功,引起了美国艺术界的关注。

1999年,她应美国数所院校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讲学的过程中,孙萍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将京剧的演唱与交响乐结合。通过努力,孙萍获得了成功。

在国外传播京剧的过程中,孙萍感到了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上的巨大差距:“西方的芭蕾、歌剧早就走进了中国,而京剧等中国文化却迟迟未能真正走进西方,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在2006年的两会上,孙萍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的几点建议》。孙萍希望中国的文化能走向世界,希望这种文化传播活动能够缓解某些“文化霸权”。她呼吁,针对美国加速实施的全球文化战略,我国政府应有可行和有效的应对之策,构筑起我国的文化国防。

孙萍的案例不仅说明了中国文化同样具有包容性,能够吸收、融合其他文化的元素,还再一次证明“吸收”和“释放”的国际化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维护的有效途径。

总之,正如大多数被调查者所支持的那样,不再停留在国家范围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才是对其传承和维护的更有效方法。

结语

全球化发展带来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密切化和频繁化,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共存与发展的新局面。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国际政治中往往交互为用,相辅相成。硬实力的作用往往是直接的、即时的、集中的、显而易见的,而软实力的作用则往往是间接的、历时的、弥散性的、不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因此,人们容易只看重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但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单纯(或过度)依靠硬实力,都难以获得成功。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软实力上升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是国际竞争的战略手段之一。目前,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构建自己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文化的地位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长足的发展,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和需要在不断加强,中国文化外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多种挑战,担负着艰巨任务。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外宣,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努力构建我国文化外宣新格局,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

同类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这里,更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本书内容包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怎样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以及单亲家庭怎样教育孩子等等。
  •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领先一步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火车一次次提速,观念一次次更迭。夜晚的三环路上车流不息,站在人行天桥上的我,迎风而立,对自己说:希望付出的努力能为别人带来一点美好与信心。在空虚世界上生存着人们,我一直想念都是善良的、积极的。大家都是在寻找着各自的生命的主题。当然在这个适者生存的年代,大多灵敏的人都必须拥有一些我所认为的“眼光”、“突破”、“观念”和 谋略”。老师曾告诫我,如果你不是天马,就永远不会横空出世。所以秘须拜师学艺,老实的生活,本分的做人。长期以来“人”为分析的对象形,总想对人本身的成长战略做一些系统的归纳和整合,以便能给进取的人们提供一点点有用的建议。
  • 华夏传奇之道家秘术

    华夏传奇之道家秘术

    五千年华夏传奇,三千种道家秘术!山、医、命、相、卜,自古以来为道家五脉正统!
  • 黄小花

    黄小花

    我非人类,也不是鬼魅,其实我的真身......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都是真实的事件,而不是虚拟的故事,你很年轻请别去猜忌,更别去迷恋,我今天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你的面前,只希望你们能从中获得一些你心里需要解开的东西.帮你诠释你的迷惑,苦闷
  •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本书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巨大的才华和多舛的命运。内容包括:苦涩的早年、踏上文坛、傅立叶学说的信徒、“死屋”十年、激动不安的灵魂、危机与转机漂泊岁月、最后的辉煌。
  • 乱世佳人倾城泪

    乱世佳人倾城泪

    这是有关一位乱世佳人与众美男的纠葛情事。我赶着穿越大潮,却魂穿成了连娼婢都不如的亡国公主,流连在多名美男身边,我却无心从属。只有憎恨!历史架空,拒绝深究~
  • 圣斗士AnotherWar

    圣斗士AnotherWar

    即使从同一个时点,也能延伸出无数种可能。其中有仅靠呐喊便能得到力量,进而取得胜利的分支。同时也有,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撼动绝望的危局。在这里,自神话时代开始的战斗即将走到终点,兵临圣域的冥王军只要攻陷最后的一角,就能握持大地。此刻阻挡在他们眼前的最后障碍,名为——十二宫!
  • 周天神道

    周天神道

    当一个天赋异于常人的少年踏破轮回,羽化登仙之后到达那个传说中的境界又会如何?北方洪荒大地的妖魔虎视眈眈;东方远古种族野心勃勃;南方无尽海域的生物蠢蠢欲动;西方修真圣地的勾心斗角。面对着这残破不堪的世界以及那未知的神秘境界,少年究竟会如何施展拳脚?
  • 彼岸:宿命

    彼岸:宿命

    (新手,学生党,更新不定,见谅)每个人一出生,就已经被安排好一生,有的人注定碌碌无为,平凡一生,有的人却会在人生路上绽放耀眼的光。这就是命运而她的命运注定多舛,从天真的小女孩到嗜血女皇,不过是时间问题。命运这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只有自己才能改变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手打开,是掌纹
  • 有个杀手叫小彪

    有个杀手叫小彪

    这是一个杀手的故事,这是个草根的故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