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人民网网友问
(2009年9月)
2009年9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做客人民网,围绕“从数字看广电60年的成就”的访谈主题,与网友一起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广播影视的成就。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发展概况
答: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播影视从小到大,从弱小到繁荣,逐步形成了广播、电影、电视并重,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对内与对外并举,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多层次、现代化、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影视综合覆盖网。目前,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教育电视台45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96%和96.95%;开办广播节目2436套、电视节目3199套、数字付费频道179套;仅与1982年相比,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播出时长分别增长了40倍和392倍;全国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3343家、持有电视剧长期制作许可证的机构132家、电影制作机构200多家;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63亿户,电影观众近20亿人次;拥有城市电影院线34条,主流影院1500家,银幕4394块。2008年,电视剧产量达到14000集,电影产量达到406部,国产电视动画年产量达到130000分钟。
问:请您简要介绍60年来广电的发展历程
答: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广播电视发展初期。1949年6月,党中央决定将原新华总社的口头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同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进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起步阶段。50年代形成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高潮。随着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的开办,全国各省、市纷纷建立了电视台。在6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广播电视宣传网。
广播电视全面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1982年,国务院所属部委机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成立。1983年确立了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对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方针、政策所做的一系列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1983年到1988年,我国广播电视得以快速发展,各级广播电视建设规模急剧扩大,平均每年递增30%以上。随着有线电视崛起、卫星电视开播,逐步形成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新格局。199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影视深化改革时期。这一阶段是新世纪初期至今。2001年8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自此,我国广播影视改革从局部转向整体、从微观改革转向宏观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也成为广播影视步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对我国广播影视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
问:我们大家都有深刻感受,6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广播越来越好听,电视越来越好看,特别是广播电视重大新闻宣传报道不断出新出彩,能否用一组数字谈谈广播电视是如何推进宣传创新的?
答:60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时效性、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显著提高。同时,广播电视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努力增加节目的信息量。
一方面,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逐步开办了多种形式的新闻节目,中央电台、电视台实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每逢正点都有新闻节目,新闻节目总量占节目总量的比例大大提高。新闻信息密集度大大提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一次可播新闻40多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次可播30条。比如,在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全国329个地市级以上电视台的1482套节目共播出相关新闻23.6万多条、专题2100多个。现场直播、连线报道成为广播电视常态,时效性、真实性、感染力空前提高。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中央三台直播时长达3975小时,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做到了24小时不停机,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达1000小时40分,创电视直播历史纪录。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也不断拓展宣传新阵地。广播电视新媒体特别是中央三台网站已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中央电视台全面推进国家网络电视台建设,央视网日均访问量超过1亿页次,海外日均浏览量达2221万页次。中央电台实现10套节目全部上网,并可对270多个栏目在线点播。国际在线上网语种已达53种,成为全球语种数量最多的网络媒体平台,母语覆盖世界90%以上的网民,日均页面访问量达1300万页。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成功服务于北京奥运会,走出了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民族产业为主导、产业化推进的发展道路,目前覆盖190多个城市。
问:农村是广播影视覆盖的重点,也是广播影视工作的重中之重,广电部门这些年在扩大覆盖范围上着力推动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几大工程建设,解决了边远地区上亿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难的问题,您能结合数据谈谈工程实施情况和效果吗?
答: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影视部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以农村广播影视建设为重点,着力扩大广播影视覆盖。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们相继启动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着力完善广播影视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广播影视覆盖水平,积极推进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至2003年实施的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建设、2004年到2005年实施的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和2006年启动的“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程建设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加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对于无线覆盖不到的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通过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方式进行覆盖;对于城镇郊区及发达地区,积极发展有线电视。通过工程建设,一是广播电视综合覆盖水平明显提高。1998年到2005年,实施的已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解决了近亿广播电视覆盖“盲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问题,我国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也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5年的94.48%和95.81%。二是提供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十一五”期间,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中采用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新技术,使“村村通”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群众可以收听收看到多套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三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村村通工程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使农民群众便捷、及时、生动、形象地了解各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内外大事,为农民群众修建了一条通向和谐小康的信息之路。
西新工程。自2000年10月开始实施西新工程以来,先后完成了第一、二期和第三期第一、二阶段的建设任务。西新工程前三期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西藏、新疆等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广播影视事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为了帮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在全国建立了遍布乡村的农村电影放映网,建立了专业的电影放映队伍。到1984年,全国共有集镇影院1万座,农村电影放映队13.5万个。1998年原广电部提出跨世纪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到2003年,国家共投资2.38亿元,资助中西部地区胶片电影放映单机6983台、电影放映双机1714套、发电机2586台、流动放映车1068辆、放映大篷376个、幻灯机159台、电视机及DVD机各207台;同时还采购16毫米电影拷贝32204个,为少数民族语译制中心更新了译制设备。农村电影放映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05年以来,数字化放映技术迅速发展,中央对农村电影工作提出了“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新思路,推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中心、数字化放映为内容的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作,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建立和加强。截至2009年6月,全国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88条、电影放映队2万多支,配备和投放数字放映设备2.5万多套,数字放映已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
问: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电影历经风风雨雨,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说出那个年代的电影明星,能否为电影的发展划分一下阶段,不同阶段都有哪些电影代表作?
答: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概括而言,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高潮,取得了重要成就。
第一次高潮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后(1949年—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广大电影工作者激情澎湃,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形成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董存瑞》《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英雄儿女》《白毛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霓虹灯下的哨兵》《祝福》《东方红》《刘三姐》等。
第二次高潮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后。1978年12月,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电影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开国大典》《西安事变》《孙中山》《周恩来》《血战台儿庄》《邻居》《城南旧事》《红高粱》《花园街五号》等。
第三次高潮是1990年至2002年。随着国家整体的改革进程推向深入,中国电影创作的格局和走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整个1990年代,“主旋律”电影成为国产故事片的最大亮点,尤其是1996年3月,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决定实施“9550”工程(“九五”期间推出50部优秀影片,每年10部),出台了扶持电影生产的政策。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大决战》《开天辟地》《重庆谈判》《大进军》《长征》《相伴永远》《毛泽东在1925》《邓小平》《七七事变》《鸦片战争》《黄河绝恋》《国歌》《我的1919》《焦裕禄》《凤凰琴》《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死抉择》《过年》《秋菊打官司》《香魂女》等。
第四次高潮是在2003年至今。这期间,中国电影步入产业化改革的历程。中国电影工作者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创作原则和“三性统一”的创作标准,积极面向市场,主动迎接挑战。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张思德》《太行山上》《风起云涌》《建国大业》《集结号》《云水谣》《东京审判》《冲出亚马逊》《梅兰芳》《法官妈妈》《惊涛骇浪》《首席执行官》《暖春》《台湾往事》《千钧一发》《和你在一起》《美丽的大脚》《可可西里》《千里走单骑》以及《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神话》《霍元甲》《墨攻》《长江七号》《赤壁》《画皮》《非诚勿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