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800000017

第17章 从数字看广电60年的成就(1)

——答人民网网友问

(2009年9月)

2009年9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做客人民网,围绕“从数字看广电60年的成就”的访谈主题,与网友一起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广播影视的成就。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发展概况

答: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播影视从小到大,从弱小到繁荣,逐步形成了广播、电影、电视并重,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对内与对外并举,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多层次、现代化、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影视综合覆盖网。目前,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教育电视台45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96%和96.95%;开办广播节目2436套、电视节目3199套、数字付费频道179套;仅与1982年相比,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播出时长分别增长了40倍和392倍;全国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3343家、持有电视剧长期制作许可证的机构132家、电影制作机构200多家;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63亿户,电影观众近20亿人次;拥有城市电影院线34条,主流影院1500家,银幕4394块。2008年,电视剧产量达到14000集,电影产量达到406部,国产电视动画年产量达到130000分钟。

问:请您简要介绍60年来广电的发展历程

答: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广播电视发展初期。1949年6月,党中央决定将原新华总社的口头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同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进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起步阶段。50年代形成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高潮。随着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的开办,全国各省、市纷纷建立了电视台。在6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广播电视宣传网。

广播电视全面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1982年,国务院所属部委机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成立。1983年确立了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对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方针、政策所做的一系列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1983年到1988年,我国广播电视得以快速发展,各级广播电视建设规模急剧扩大,平均每年递增30%以上。随着有线电视崛起、卫星电视开播,逐步形成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新格局。199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影视深化改革时期。这一阶段是新世纪初期至今。2001年8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自此,我国广播影视改革从局部转向整体、从微观改革转向宏观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也成为广播影视步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对我国广播影视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

问:我们大家都有深刻感受,6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广播越来越好听,电视越来越好看,特别是广播电视重大新闻宣传报道不断出新出彩,能否用一组数字谈谈广播电视是如何推进宣传创新的?

答:60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时效性、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显著提高。同时,广播电视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努力增加节目的信息量。

一方面,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逐步开办了多种形式的新闻节目,中央电台、电视台实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每逢正点都有新闻节目,新闻节目总量占节目总量的比例大大提高。新闻信息密集度大大提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一次可播新闻40多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次可播30条。比如,在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全国329个地市级以上电视台的1482套节目共播出相关新闻23.6万多条、专题2100多个。现场直播、连线报道成为广播电视常态,时效性、真实性、感染力空前提高。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中央三台直播时长达3975小时,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做到了24小时不停机,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达1000小时40分,创电视直播历史纪录。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也不断拓展宣传新阵地。广播电视新媒体特别是中央三台网站已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中央电视台全面推进国家网络电视台建设,央视网日均访问量超过1亿页次,海外日均浏览量达2221万页次。中央电台实现10套节目全部上网,并可对270多个栏目在线点播。国际在线上网语种已达53种,成为全球语种数量最多的网络媒体平台,母语覆盖世界90%以上的网民,日均页面访问量达1300万页。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成功服务于北京奥运会,走出了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民族产业为主导、产业化推进的发展道路,目前覆盖190多个城市。

问:农村是广播影视覆盖的重点,也是广播影视工作的重中之重,广电部门这些年在扩大覆盖范围上着力推动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几大工程建设,解决了边远地区上亿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难的问题,您能结合数据谈谈工程实施情况和效果吗?

答: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影视部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以农村广播影视建设为重点,着力扩大广播影视覆盖。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们相继启动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着力完善广播影视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广播影视覆盖水平,积极推进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至2003年实施的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建设、2004年到2005年实施的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和2006年启动的“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程建设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加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对于无线覆盖不到的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通过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方式进行覆盖;对于城镇郊区及发达地区,积极发展有线电视。通过工程建设,一是广播电视综合覆盖水平明显提高。1998年到2005年,实施的已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解决了近亿广播电视覆盖“盲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问题,我国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也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5年的94.48%和95.81%。二是提供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十一五”期间,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中采用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新技术,使“村村通”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群众可以收听收看到多套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三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村村通工程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使农民群众便捷、及时、生动、形象地了解各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内外大事,为农民群众修建了一条通向和谐小康的信息之路。

西新工程。自2000年10月开始实施西新工程以来,先后完成了第一、二期和第三期第一、二阶段的建设任务。西新工程前三期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西藏、新疆等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广播影视事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为了帮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在全国建立了遍布乡村的农村电影放映网,建立了专业的电影放映队伍。到1984年,全国共有集镇影院1万座,农村电影放映队13.5万个。1998年原广电部提出跨世纪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到2003年,国家共投资2.38亿元,资助中西部地区胶片电影放映单机6983台、电影放映双机1714套、发电机2586台、流动放映车1068辆、放映大篷376个、幻灯机159台、电视机及DVD机各207台;同时还采购16毫米电影拷贝32204个,为少数民族语译制中心更新了译制设备。农村电影放映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05年以来,数字化放映技术迅速发展,中央对农村电影工作提出了“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新思路,推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中心、数字化放映为内容的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作,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建立和加强。截至2009年6月,全国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88条、电影放映队2万多支,配备和投放数字放映设备2.5万多套,数字放映已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

问: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电影历经风风雨雨,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说出那个年代的电影明星,能否为电影的发展划分一下阶段,不同阶段都有哪些电影代表作?

答: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概括而言,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高潮,取得了重要成就。

第一次高潮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后(1949年—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广大电影工作者激情澎湃,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形成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董存瑞》《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英雄儿女》《白毛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霓虹灯下的哨兵》《祝福》《东方红》《刘三姐》等。

第二次高潮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后。1978年12月,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电影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开国大典》《西安事变》《孙中山》《周恩来》《血战台儿庄》《邻居》《城南旧事》《红高粱》《花园街五号》等。

第三次高潮是1990年至2002年。随着国家整体的改革进程推向深入,中国电影创作的格局和走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整个1990年代,“主旋律”电影成为国产故事片的最大亮点,尤其是1996年3月,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决定实施“9550”工程(“九五”期间推出50部优秀影片,每年10部),出台了扶持电影生产的政策。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大决战》《开天辟地》《重庆谈判》《大进军》《长征》《相伴永远》《毛泽东在1925》《邓小平》《七七事变》《鸦片战争》《黄河绝恋》《国歌》《我的1919》《焦裕禄》《凤凰琴》《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死抉择》《过年》《秋菊打官司》《香魂女》等。

第四次高潮是在2003年至今。这期间,中国电影步入产业化改革的历程。中国电影工作者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创作原则和“三性统一”的创作标准,积极面向市场,主动迎接挑战。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张思德》《太行山上》《风起云涌》《建国大业》《集结号》《云水谣》《东京审判》《冲出亚马逊》《梅兰芳》《法官妈妈》《惊涛骇浪》《首席执行官》《暖春》《台湾往事》《千钧一发》《和你在一起》《美丽的大脚》《可可西里》《千里走单骑》以及《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神话》《霍元甲》《墨攻》《长江七号》《赤壁》《画皮》《非诚勿扰》等。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含黛雨潇潇

    含黛雨潇潇

    每一对恋人在相拥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是真的每一对都能幸福到最后么?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恋情,从莘莘学子到芸芸众生,他们的开局几乎一模一样,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却越走越远。
  • 荣宠天下:贵女宠后

    荣宠天下:贵女宠后

    一道震惊朝野的圣旨出来了,秦国的王居然要遣散整个后宫,迎娶燕国的二公主为后,圣旨宣读下去的时候整个天下都震动了.....
  • 三国之杀将闪现

    三国之杀将闪现

    21世纪的新新人类竟意外穿越回三国世界,手里仅拿着一张三国杀的主公牌,他将如何生存在这战火纷扰的乱世?赫赫有名的三国猛将与美女名姬活生生的出现在他眼前,江山、社稷、美女、权利、名誉......他将如何取舍?
  • 雨中的一朵蔷薇花

    雨中的一朵蔷薇花

    “冷闫,你说过要等我回来的哦!”女孩勾起一抹淡淡的笑靥。“嗯,那是当然。”他的脸上挂着醉人的柔情,“等等。”女孩不解地转过头:“嗯?”“我会想你的。”“嗯,我也想你。”女孩回来了。雨狂暴地冲刷着大地,女孩望着他与另一个她站在一起,他的脸上洋溢着她不曾见过如此温暖的笑。女孩心冷了,在倾盆大雨之下,落下了一滴泪珠……你说过……会等我的……可是,我们终究错过了……你……爱上了另一个她。下一世,我不愿再见到你,不愿再为你倾尽所有,遇见你是我人生中唯一的过错。
  • 大陆行者

    大陆行者

    一场宿醉,无意穿越,附身在了一具八岁小孩子体内,从此,便造就了一条逆天之路。众美环身,他当如何去留;天道无常,他且如何抉择。一把刀,一把剑,仗剑江湖,行侠仗义。江湖,是否如传说中一样的江湖……这人,又是否是江湖中的人儿呢……
  • 神能异案

    神能异案

    这是3012年,人类文明发展到了极高的高度,许多的人类都有了超乎常理的能力,但也依然存在着杀人案件...一件件凶杀案编制着网,能否将主角束缚呢?(查吧查吧,掌握一切的证据,等你死亡之后,便可以知道凶手了!——暗月集团致上)
  • 天道之启

    天道之启

    直到我选择接受自己,这个世界才慢慢开始接受我。直到我饱经了折磨,天道才对我降下了启示。那一天之后,我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如我原先所想的那般简单。
  • 穿越之武林新宠

    穿越之武林新宠

    天才少女的穿越,她要嗨翻武林,她又能遇到心目中的他吗?她又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吗?
  • 火影之武侠成神

    火影之武侠成神

    携系统穿越忍界,行侠义声名远播。你有须佐能乎,我自金刚不坏;你有神罗天征,我自乾坤挪移。这会是一个热血又正能量的故事,一个中古侠客理念的人在忍界的传奇。
  • 九天至尊

    九天至尊

    风萧萧兮弱水寒,一剑擎天断云川!这是一个灵修和魂修的时代,魂灵双修的超级天才承九天第一神物,踏破荆棘路,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就这么简单,这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