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200000002

第2章 如何采访专家学者——从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谈起

近几年来,我采访过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写了百余篇人物通讯和专访专讯,师友和同行常说我采访专家学者有点儿办法。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如何采访专家学者的,也曾走过弯路,吃过亏。二十余年前,我初进报社时经历的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至今还在脑海中盘旋。我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它影响着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采访生活。

那是1965年的秋天,一天中午,总编室来电话,要我立即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听听一位教授对某个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并写一篇简讯。

吃罢午饭,我就赶往北京大学,很顺利地找到了这位教授。我不敢怠慢,摊开稿纸,准备记录他的讲话。他配合得也很好,一坐下就侃侃而谈。唐宋元明清,东西南北中,他足足讲了两个小时。可是,我的知识积累不够,他提到的书,我没有读过;他说的事,我未曾听过。当时不由汗流满面。回报社后,一篇300字左右的短讯,整整写了四个钟头。

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我当时只粗知一般采访规律,没有掌握采访特定对象——专家学者的本领,不知道应该怎样与他们交谈……

专家学者学富五车,记者也得广闻博览。他是专家,你要争当“杂家”。

专家学者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的学问广博而精专。记者接触面广,整天东奔西跑,做学问难达精专境界,但起码要做到广闻博览。他是专家,你要争当“杂家”。以杂家的本领去采访专家,记者就会如鱼得水。

要做杂家,就得读书。记者读书,既为了写得快、写得好,也是为了便于采访。经历失败以后,我决定尽可能挤时间多读书,同时有目的地做一些卡片,使零散的知识连贯起来,做到博而杂,杂而不乱,学有所得,学而有用。

专家学者是人,人是有感情的。你体贴他们,他们也会尽力帮助你的。

专家学者是人,人是有感情的。记者在采访中要体贴他们,宁愿自己吃点苦、受点累,也要给他们免去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他们才能很快地感受到你的善意,配合你的采访,尽力地协助你完成任务。

有的专家学者时间观念很强,记者要理解这一点。约好了采访时间,你要准时赶到(或者叫准时敲门)。提早了,不行;迟到了,更糟。

有的专家学者喜欢整洁,不喜欢抽烟,记者采访时,不宜不修边幅,更不可放浪不羁。记者的谈吐、举止都应文雅、礼貌。抽烟之前,应该先与被采访对象打个招呼。

有的专家学者,年纪较大、体质较弱,记者约定采访半个小时或40分钟,一定要在约定时间内完成采访任务,随便违约拖长时间是不可取的。为此,记者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拟好采访提纲。

有的专家学者,思维在科学的空间里驰骋时,堪称英雄好汉,但却不善交际和言谈。记者突然闯进他的生活,他会感到有点儿紧张。如准备写专访通讯,那么不妨从采访对象现时的工作谈起。谈工作,他很自然,再慢慢地提些问题,转入正题;如果是准备写人物通讯,那不妨耐心一点,逐渐接近他,做再来几次的打算。只有当他依赖你、了解你的时候,你才能获得足够多的材料。否则,易被婉言谢绝,甚至被拒之门外。

专家学者都是做学问的人,最讲究科学态度,注重实事求是。记者在采访他们的时候,不必一开头就给人家戴高帽子。不实事求是地胡吹一气,反而会使他们反感。我就曾目睹一位记者访问某专家被拒绝的实例:

某宾馆,电梯门口,一位专家静静地站着。有个记者钻到他面前,寒暄后说:“某某老,听说你是最……”那位专家一听,脸色都变了,说:“你找错人啦!我不是那个最……”恰巧电梯开门,他走了。

强调记者要体贴专家学者,这是重要的。但体贴并非顺从,并非无原则地吹捧。那样做,反而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记者采访专家学者,要不卑不亢,在体贴之中坚持党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才是成功之道。

有的专家学者,常常不到单位坐班,愿意在家里接受采访,并常有夫人或儿女陪伴在身旁。这个时候,便要十分注意自己提的问题是否合适。他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就不要去揭人家的伤疤。一旦碰到了,也要敏感地发觉,机警地绕开,或干脆放弃这个问题。这时,专家本人会感到欣慰,就连他的夫人和儿女也会感谢你,采访将异乎寻常地顺利。反之,若穷追不舍,就要当心主人下逐客令了。

人,是有感情的,你体贴他,他也会体贴你,会想方设法帮你克服困难。

请爱他们。爱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歌颂他们默默无闻的奋斗生活。

我国的专家学者大都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他们中的一些人遭过灾难,受过冲击,下放过“干校”,接受过再教育。然而,他们是坚强的爱国者。我在与专家学者接触以后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从表面上看,长期默默无闻,就像一堆黑色的并不为人注目的煤炭。但是,这堆煤炭的内部却在燃烧。他们为攀登科学高峰,为给国家争得荣誉顽强地奋斗。他们是一群值得人民尊敬的高尚的人!

记者采访专家学者,要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有一年,一位科学家出国从事研究工作。国内传开了流言飞语,有的人甚至说他是“财迷”。我对他是有点儿了解的,没有随波逐流,只是静静地等待他回国的消息。这一天,终于等到了。在机场,我看到他把在国外积存的美元存折交给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次日,我郑重地把这个镜头写进了通讯。这位专家看到报道以后,很高兴。他觉得我是个可以信任的人,后来,凡有他的活动都要通知我一声。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王元,是华罗庚的高足。他与华老合作的“华—王方法”,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价值连城的理论贡献”。他为人也很谦虚、谨慎。几年前,我看到他在那么狭小的住房里努力奋斗的情景,决定写一篇通讯。开始,他不同意。他说:“你一笔下生花,我就难办了。”我说:“我主张实事求是。”他相信我了,为我提供了一些准确无误的材料。我用朴素的文字写了一篇题为《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的通讯。通篇无浮文,他果然满意。

华老去世以后,报社要我组织点稿子。我去找王元,他可给我帮了大忙。

你想,要不是很好的友谊,能出好文章吗?我一直认为,记者写作,搞笔下生花的玩意儿是靠不住的!

记者写通讯报道,自然要有新闻的嗅觉、新闻的敏感,但敏感绝非猎奇,更不是臆造。采访专家学者,要注意避免猎奇,一次闹砸了锅,第二次就不好办了。这叫做初一的月亮不会像十五的那样圆了。要是一传十、十传百地散布开来,把你的名声搞坏了,你还怎么采访?

专家学者从事的研究工作常常有保密性,对于这些专家学者,记者也要去接受他们。记者的眼光要看得远一点,不要只看到鼻尖的一点。只看到眼前能不能出稿,常常会忽略了重大的线索。有一次,我和几位同事访问了一位核物理学家。他的工作经历很难写,因为有点儿保密问题。咋办呢?我们把收集到的材料装进线索档案袋。此后,我们密切地注视着有关他的新闻由头。机会终于来到了,他在古稀之年被接收入党。这次我只用三个小时,就写了一篇关于他的《入党记》。如果没有以往的积累,能有这个方便吗?

采访专家学者,为的是传达他们的心声,表彰他们的事迹。写专家学者,要写得像。要做到这一条,采访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体察他们的生活环境,感受他们的精神;二是要学习他们的语言,他们爱说什么,怎么表达,记者要心中有数。学习专家学者语言的一个办法,是帮他们代写文章。因为代笔时记者就得回忆他们讲话时的神态、口气和语调,这样训练几次,就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写于1992年6月)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近忧远虑

    近忧远虑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热门推荐
  • 妃常折腾:爷的桃花,我来掐!

    妃常折腾:爷的桃花,我来掐!

    平南王爷和陆灵萱不得不说的那些事:王爷的桃花们:陆灵萱掐之,劈之,灭之;王爷的银子:陆灵萱取之,讹之,收之;包子陆一凡:王爷宠之,惯之,收买之;陆灵萱:王爷自然是坑之,疼之,扑倒之。某王爷:“陆灵萱,你辣手摧花的能力果然出类拔萃。不过这样一来,我怕是要孤独终老了,你要如何负责?”陆灵萱那叫一个抓狂。“不是你雇我做桃花斩的吗?现在要我负责是什么意思?”某王爷很淡定,“你想想是你害得我后继无人,皇上会不会放过你?”“那……那你想怎么样?”陆灵萱气得声音都在颤抖。某王爷嘴角一扬,“平南王妃的位置,你来顶。”
  • 傲视天下:霸气大小姐

    傲视天下:霸气大小姐

    她被囚禁在实验室里十年。爆炸声后,竟穿越到一个女孩身上。四岁拜修真界大能为师、九岁完成sss任务……直到卷入政界风云,才知爱人原来是京城明大少。云岚挑眉:“你还有哪些身份?”明大少溺笑:“我是你未来的丈夫,你未来儿子的亲爹。”【此文乃《傲视天下》系列文第一部,绝对宠文,无虐】
  • 忧忘尘

    忧忘尘

    一个门派的复仇,一个家族的振奋,几段恋情交叉十五年前的一幕,十五年后重新来过。期间众人相遇,表面情愫蔓延,暗则恩怨颇深。历经系列遭遇后,谜团渐解却误会更深,人物虽在,却早已心思各异。最后的最后,且看是怎样的沧桑与失落,乃是他们的归宿与结局?
  • 鬼妻

    鬼妻

    我出生那年,天有异象,一个老道士说我活不过十七岁……那夜百鬼哭魂,为保住我的命,外婆竟让我跟女鬼拜堂……
  • 孤独承诺:又一年等候

    孤独承诺:又一年等候

    “月儿,等我回来后,我们一起看月如何?”他白衣飘飘,倚在树上,眼中浓浓情意,笑眯眯的望着她那妖媚的容颜。她没作答,只是望着前方,却轻轻一笑。--那时。她捧着手中那轻轻浮起的粉末,热泪一拥而上。“你不喜我杀戮,可是这世人却因我的存在而置你于死地,你同我约定好看月,我也随你与世隔绝,可如今,我是否该重新恢复原貌呢”
  • 乱世群鸿

    乱世群鸿

    桑岛来犯,故国遭难,他们,扛起肩上重担。修道之人本清逸,娇俏女儿本多情。天伦旧梦,师徒情深,手足亲密,怎奈天命不由人,不得不一一辞别。谁言蛾眉无真义,热血何须分雌雄?莫笑螳螂力微小,孤身挡车也从容。——“阿姐,再唱唱那首歌,好吗?”——“……年悠悠,寿难久,唯许两心天地久。南城之丘葬骨堆,北海波底铸青碑。”时事造英雄,乱世起群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会在这里一直等着你

    我会在这里一直等着你

    诺惋惜和他在一起的时光虽美好,但不知道结果会是如何,一些人的坏和好,都很难辨别。在每个谎言中度过的她,直到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出现了。。。ta在等ta
  • 天机门之鬼村鬼事

    天机门之鬼村鬼事

    天机门是江湖最诡秘的的正道门派,也是天下最厉害的门派,门派中共有三个分坛,神土坛、伏火坛和地木坛。神土坛专研风水堪舆术,伏火坛精通降妖术,地木坛专门驱鬼斗法。门中弟子方魁遇到的种种光怪陆离的奇闻怪事,恐怖而且扑朔迷离,每一个故事都让你毛骨悚然......
  • 迷之迷

    迷之迷

    国立第一药剂师方糖,在一次出任务时诡异失踪,科考队成员全力追踪下,发现方糖的失踪与神秘古族世界相关,几人全力追踪,古族世界也慢慢揭开其神秘面纱。谜:方糖去了哪里,莫西国皇族与国立有何关联,被称为上古唯一暗黑系世家的水族与莫西国皇族是何关系,上古四大世家有何渊源,上古巫族被谁一夜灭族,摩马家族有着怎样的使命,君楚瑜、君莫离、方谨、陈少华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他们与巫族圣女有着怎样的命运纠葛,暗黑之凰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情:他说,我会努力强大,期待与你比肩;他说,你是我从小的梦想,我愿为你放弃一切;他说,世界都是我的,而我,就是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