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7200000041

第41章 百年来中国戏剧的传统、变革和继承(2)

二、社会改革:性别

戏剧是改良社会的一种工具,这种观点从1907年话剧诞生以来就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兴起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和始于1919年的五四时期。1915年之后的几十年中,改革者始终重视戏剧尤其是话剧这样的现代形式在“通过社会改革使国家强盛起来的使命”(Noble 2007a:113)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话剧的黄金年代,社会改造始终是剧作家的主要目标,这一点在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剧作家曹禺(1910~1996)的作品中尤为突出。许多人都将他感人的悲剧《雷雨》(1934)视为中国最伟大的话剧。

与此同时,改良社会的主题也表现在戏曲当中,尽管程度远较为轻。梅兰芳(1894~1961)就是将社会批判引进作品里的戏曲演员之一。1914年,他上演了一部名为《孽海波澜》的长剧,该剧谴责了卖淫制度的罪恶,响亮而清晰地传达了进步的社会信息。

在整个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信息也许是必须改善妇女待遇,提高其社会地位。围绕这个中心产生了许多主题。其中之一便是摆脱家庭束缚,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因而,五四时期最早的短剧之一是自由派改革者胡适创作的《终身大事》,便不足为奇。这部写于1919年的当代题材戏剧讲的是一名年轻女子反抗父母之命,自主选择婚姻的故事。

1949年之前,中共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同时,也在一些戏剧中表现女性社会地位的主题。《白毛女》描写了女主人公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强烈关注给予妇女以权利,剧中涉及的其他主题还有阶级斗争、共产党为中国谋幸福、未来将更美好等等。

当中共实际掌权后,男女平等一直是被着重强调的政策,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戏剧里,概莫能外。这一内容在话剧等现代形式和传统戏曲中都得到了表现。戏曲改进委员会召开的会议提交了一份应当查禁和应当提倡的剧目清单。前者包括宣扬包办婚姻的或中共认为宣扬封建迷信的叙事作品;被提倡的都是维护妇女和少数民族权利的作品。1959年著名的新编京剧《杨门女将》说明,妇女能够胜任公共领域的活动,甚至包括抵抗强敌入侵的军事活动在内。

“文革”样板戏中的几个剧目就突出了妇女在革命和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最近的一项研究对1972年的样板戏京剧《龙江颂》和1964年的话剧《龙江颂》做了对比,前者的主人公为女性,后者的主人公为男性;比较还发现,改编本远不止是用女主人公代替了男主角,还“包含了革命英雄在多方面的女性化”,并发现她履行领导职能的方式就是依仗“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清晰可辨的女性气质”(Roberts 2006:285)。

改革时期,最具创新性的新编历史剧作家当是魏明伦,他在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工作,创作过多种地方戏曲剧本,尤其川剧。在他的为数众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的当推《潘金莲》(1985),该剧通过重新评价潘金莲,对性别问题进行了探讨。潘金莲是小说《水浒传》和色情小说《金瓶梅》里的人物,传统上将她视为邪恶的女色情狂,她毒死了她的一个丈夫后嫁给了《金瓶梅》里的反面角色浪荡子西门庆。魏明伦的荒诞川剧从历史见证人的角度为潘金莲翻案。在剧的结尾,如原来的故事所写的那样,她被小叔子杀死;各路围观者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认为她“罪不当死”,《红楼梦》的男主人公贾宝玉则认为“罪在世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院女庭长将潘金莲堕落的主要责任归于“千年封建根”,但又说,“想救难挽救,同情不容情”(魏明伦1998:187-188)。在魏明伦看来,潘金莲不是女性主义英雄,但他将对她的行为的各种看法都展示出来,上演了一场异乎寻常的戏剧,也就是将传统的中国戏剧和西方“荒诞戏剧”精彩地结合在了一起。我认为,导致这出戏如此有趣的原因之一是,虽然情节跨越了多个时代,事实上却似乎在告诉我们,当代中国的妇女地位到底怎样,个人和社会对于犯罪到底应该各负什么责任——尤其是当罪犯是妇女时。

三、外来影响与本土传统

在过去一百年,外国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是深远的。本土戏剧依然存在,外来戏剧和本土戏剧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是单向或一贯的。然而,从长期来看,总的趋势却接受外来影响。

在技术领域的一个十分明显而重要的例证是台口式舞台的使用呈上升趋势,与之相对的是传统舞台,它比现代舞台规模更小,也更加接近观众,观众常处在露天之下。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台口式舞台是1908年出现的上海“新舞台”,与话剧的诞生几乎同时。北京的第一座代式舞台建于1914年,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西风劲吹的产物。从1949年共产党政权建立,所有新落成的剧院几乎都有台口式舞台,演出中场灯关闭。

实例表明,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外国”戏剧是西方戏剧,但有时日本也会起到桥梁作用,例如中国话剧就产生于受“新派”剧影响的留日中国学生当中。另一个影响主要来自俄国和苏联。在某些方面,完全可以把俄罗斯与西方视为一体。例如,我们可以注意到,话剧从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中汲取了深刻的影响,在剧作方面是通过契诃夫(1860~1904)和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在表演方面是通过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这三个人物都激发了中国戏剧直接接受俄罗斯影响,并通过他们所受到的西方影响间接地走近了西方戏剧。但在某些方面,我们又不能简单地将俄罗斯归为西方,特别是在苏联时期(1917~1991),这段时期占据了我们所讨论的一百年当中的七十四年。在此期间的一些年头,苏联影响中国的是对西方广泛而直接的敌意。

在思考现代中国戏剧史上西方影响和中国传统的交互作用时,我认为关注一下本世纪关于话剧民族化的争论还是不无用处的。我们要记住贴近戏剧的三种主要方式,孙惠柱在1982年将之概括为真、善、美:如果说契诃夫、高尔基长于向人们展示特定时代里“生活得很糟”的现实生活,而布莱希特长于以虚构的寓言形式来发人深思、催人顿悟,那么中国戏曲更多的是让人从并不那么美的现实里暂时解脱出来到戏曲的美妙境界中去消受一下美的抚慰……(费春放1999:177)正如我们在前几节所看到的,由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和契诃夫、高尔基等人所倡导的戏剧反映现实社会的观念,自话剧诞生伊始就被视为理所当然。

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和风格。中国剧作家和理论家都致力于用民族化话剧来反映中国现实,但他们都乐意采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现实主义表演体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对这种现实主义的反对立场主要来自大导演黄佐临(1906~1994),他长期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院长,是剧院最有影响的成员。1962年,他做了一个重要发言,呼吁中国话剧放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现实主义模式,提倡传统戏剧和布莱希特戏剧的程式。黄佐临是伟大的京剧演员梅兰芳的忠实崇拜者,而梅又支持黄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继承者,因为梅兰芳也心仪德国伟大的导演和剧作家布莱希特(1898~1956)。虽然黄的思想在“文革”期间受到严厉批判,但他在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影响戏剧界,“他的理论最终使得话剧从易卜生-斯坦尼式的现实主义中走了出来”(Liu2007:247)。在一系列重大演出中,艺术家们证明,现实主义不是话剧的唯一可能的形式,中国传统戏剧的程式也能为当代戏剧增辉。在众多表现出这一特征的演出中,孙惠柱和费春放1987年的《中国梦》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例证。用诺贝尔的话说,这个作品“采用布莱希特戏剧的表演风格,创造性地将戏曲和歌舞剧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发生在一名美国男子和住在美国的中国女子之间不同文化的相互交往”(2007b:189)。该剧中戏曲手法的一个明显例证是美国人约翰·霍奇斯直接向观众介绍自己,诚然,他的这种做法还是与戏曲表演不相同的(又见陈吉德2004:75-76)。

话剧等现代形式一直与戏曲共存,但是戏曲形式也受到了来自西方和苏联的影响。梅兰芳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引入了社会批判,也引入了某些现实主义的表演。在前边提到的1914年的《孽海波澜》一剧中,服装就是当代的,而且表演方面也明显受到了现实主义影响,与京剧的程式化风格有很大不同。

有一名当代学者用“殖民化现代性”来描述1870~1937年间的京剧。他甚至采用盎格鲁式的词语“Peking opera”来表述这一形式,理由是它“显示出殖民化现代性的轨迹,这在该体裁特征的形成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语境”(Goldstein2007:3)。表现在《逼上梁山》中的新编历史剧的观念还在结构、舞美及其他方面受到了西方戏剧的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戏剧修辞都是反西方的,这种偏见在“文革”期间登峰造极,其间还加上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但是,在样板戏中仍有一些明显的西方元素,具体的例证就是在京剧及地方戏乐队中加入了西洋乐器。

“文革”结束后,外国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和启发大大增强。与此同时,随着西方和俄国戏剧上演数量的成倍增加,对外国戏剧尤其是西方戏剧感兴趣的人数也大为增加。当然,这种灵感相当多地直接来自具体的剧作家。其中,最显著的例证或许是阿瑟·米勒,他用了好几个月在中国导演他自己的《推销员之死》的中文演出。1983年5月5日,中文版《推销员之死》首演,该剧由著名演员英若诚(1929~2003)翻译并扮演反英雄(antihero)威利·洛曼。但最吸引我的是,这次是由中国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再次使得西方戏剧如此打动人心。英若诚毕竟是1986~1990年间的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他运用自己过人的才华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戏剧与西方的合作与交流(见Conceison 2005:702)。

虽然高行健从1987年离开中国已经很长时间,但他身上仍体现着中国戏剧从西方获得灵感的典型方式。住在中国或忠于共和国的中国人对他离乡背井的行为反映复杂,甚至主要是负面的感受,他们一般都觉得瑞典皇家科学院似乎不应该选择他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以中文写作的作家(Quah 2004:2-3)。但他在20世纪80年代的跨文化交流工作仍受到普遍称赞。一位中国作者指出,高行健在80年代的四部戏剧确立了他在“中国先锋剧坛上的不可替代的先锋地位”:“他站在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兼收并蓄,锐意实验,从而丰富了话剧艺术的表现手段”(陈吉德2004:22)。当然,众所周知,高行健深受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的影响,他1983年创作的《车站》,灵感就直接来自《等待戈多》,虽然据柯思仁(2004:16)说,高行健不认为这部戏仅仅是贝克特作品的中国翻版。

柯思仁在研究高行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跨文化理论”,意思是说高行健的戏剧构成了“一个有不同文化在其中产生互动的文化和知识的领域”(2004:13)。这些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和西方的。柯思仁还在高行健的作品中看到了“传统与现代,文人和民间,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对话(2004:13)。但我们在这些例子中所能看到的,主要还是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互动。

康开丽在“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萧条之后的”20世纪末的中国话剧中看到了复兴气象,观众们“更年轻,更富有,受过更好的教育,更多地接触过西方思想”(康开丽2002:18)。她的例子仅限于上海和北京,而这恰恰是中国的两大文化中心。这种复兴话剧的热情显示出在表演和内容方面受到的西方影响更多,同时针对着中国的现实也有更多的话要表达。康开丽注意到,对这一复兴作出贡献的有两位杰出人物:以上海为中心的剧作家喻荣军,在北京工作的导演孟京辉。

同类推荐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有悲喜交加、震憾惊人的电影文学;有反响强烈、激起共鸣的戏剧名篇,几乎囊括现存于世的中外文学作品全部。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热门推荐
  • 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

    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

    本书内容有:销售团队的现状与发展、销售团队的组建、销售团队的培训、销售团队的目标、销售团队的会议、销售团队的冲突管理等。
  •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高中的时候,叛逆期到了!都给我嗨起来!“吕姐,该改改你这平静的表情了。”李宁儿说,“我都跟你说了我比你大一岁而已。”吕方圆说,“你们两个给我快点”
  • 地下岛

    地下岛

    地下洞穴,恢诡谲怪,当你进入其中,黑暗、幽闭的紧张和恐惧感就会笼罩而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看见什么,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是谁,让闯入地下的探险者死于非命?是谁,抓住了潜伏在黑暗中的异类?探险者的点滴记录,能否解开地底深处的种种谜团?紧随探洞者的脚步,一步步揭开地下之岛的神秘面纱。
  • 东篱缘

    东篱缘

    一段由茶开始的感情,细水长流。他是天之骄子,她却是角落的丑小鸭,当他们遇见,产生火花。她倔强得让人心疼,他许她一世承诺,他的柔情让她卸下了防备,高高筑起的心墙轰然倒塌。
  • 纯纯欲动:误惹腹黑大boss

    纯纯欲动:误惹腹黑大boss

    一场乌龙他害的她被开除,次日她却接到了大公司的面试通知,当她兴致冲冲的跑去面试,却误将他当成了他。一波一折,她屈服在他的强势之中;一点一滴,他倾心于她的傻乎乎里;当迷糊小女子遇上腹黑大boss,她注定了要堕入他的情网,也注定了成为他一生的牵绊……
  • 家有星妻

    家有星妻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多年未见的邻家丑小鸭眨眼变成白天鹅了还要嫁给我?什么?闹了半天你还是那啥外星公主?M国奥尼玛;“蔚蓝集团是世界性恐怖组织,其首脑肖强是导致米国失去世界霸主地位的凶手应该送上绞刑架!”某岛国;“我抗议!树稻是神灵恩赐给人类的,是神灵拯救人类的粮食,蔚蓝集团必须无私奉献出来!”蔚蓝公司;“经董事会决定,第X世界军事交流会在X月X号X地点举行。欢迎各国前来洽谈!”“嗯,小警花?身手不错?有点小暴力?没关系,调教调教就可以了,老公收了吧!”“呃,老婆,这个.有点难啊!”“嗯?老公....咱家的规矩你忘了吗?”“报告老婆,泡妞脸皮厚宁杀错不放过,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
  • 雪国-袁京京版

    雪国-袁京京版

    我是雪国精灵王的二王子,我就是桃之尧。我的哥哥桃之涛在将要参加成人礼的时候,被火国的士兵所杀,于是我就是雪国未来王位的继承人。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为雪国的王,我只想在我的玄武殿内好好的生活。与我的侍女冬淋永远在一起。可是因为桃之涛的死,这一切都改变了。桃之涛是那么的优秀,甚至于我的父王都不曾想起我。我也恨这个以为我会跟他争夺王位的哥哥,甚至于长子妃雪凝。可是桃之涛死了,在偶然的时候,我碰到了巫之妖女。于是我决定去参加雪国的成人礼,在这环游星球的一两年,我究竟能碰到什么故事,究竟我和雪凝会不会在一起...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tfboys薄荷味夏天

    tfboys薄荷味夏天

    一次偶遇,让他们认识彼此,让他们彼此伤心……
  • exo之张艺兴的完美恋情

    exo之张艺兴的完美恋情

    四个人的恋爱,学校的混乱。请期待作品。恋爱关系;鹿晗喜欢张颖。张颖不喜欢任何人,张艺兴喜欢张颖的闺蜜陌雨渲,陌雨渲喜欢鹿晗。奇妙的关系,让我们敬请期待。有点像继承者们哈。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