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600000001

第1章 序言

陶东风

大约是受了文化研究的影响,文学制度研究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视角,陈思和、洪子诚等专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成就,而王本朝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则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之作。文学制度研究的特点是更为关注文学发展背后的制度因素,比如国家在某一时期的文学(文化)政策、作家社团、文学社团的组织机制、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机制、文学的评奖和审查机制以及读者的接受机制、文学批评的约束引导机制等等,认为这些都参与了文学场域与文学话语的建构,对文学活动的形态、文学的发展、文本构成、风格流派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一认识显然突破了长期以来单纯从审美角度或文本角度来理解文学,把文学史看成美学史、思想史或形式史的研究思路,为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本朝说得更为清楚,他认为“文学制度支配、控制、引导文学的观念、形式和审美的发生和生成,使文学超越作家的个人世界,超越纯粹的文本形式和语言领域,进入社会的公共空间,成为拥有强烈的社会意识的审美对象。因此,文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并成为其重要组成内容”(《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

就中国现代文学来看,其发生与发展有着远远超出作家个人因素的、极为复杂的制度性原因,在这些制度性原因中,文学社团又处在非常核心的位置。甚至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最初的基本格局,就是以文学社团和文人团体为单位建构的。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中,文学研究会被公认为是影响最大的。因此,把文学研究会作为对象,从文化研究角度进行研究,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个案研究,同时也可以从中探查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机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

那么如何研究社团?如何研究文学研究会?传统的研究方法或者是从作家作品、创作实践的角度去研究,或者是从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去研究,而李秀萍的这部著作,则继承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把它运用到文学研究会的研究中,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文学制度研究提供了一个普遍参照意义的个案分析。

本书在充分关注文学研究会建设文学制度所秉承的文化启蒙宗旨的前提下,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比如在“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一章中,作者明确强调了传播机制对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翔实的史料,阐明了出版社的商业运作谋略,编辑者的立场与志趣、栏目的设置与导向、发行网络的规模等,对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的决定性意义,这些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一章中,作者通过分析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与鸳鸯蝴蝶派以及与学衡派的论争,阐释了文学论争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论争可以获得话语权,最终达到规范新文学的目的,文学研究会也为此从理论到创作再到批评制订了一整套具体的方案,这些显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的正常发展;但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了论争所带来的内耗(与创造社的论争),这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乃至损害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所有这些阐述,使我们看到了文学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看到了文学史并不只是文学文本的机械串联,而是一个综合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材料的翔实与丰富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应该说,制度研究需要相当扎实的一手材料,如此方可说得有理,说得有力,才可能拨开迷雾,看清现象背后的真相。可以说,制度研究比主要依赖作品的文本分析方法和主要依赖传记的作家研究在材料的收集上难度更大,牵涉的范围更广。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研究(包括人文研究)却往往忽视材料,特别是文学作品以及作家个人以外的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材料的搜集,第一手材料的运用也严重不足。其所导致的结果,不是材料错误百出,就是过多地进行自我的思想演绎甚至臆断,从而距离问题的真相越来越远。或者材料的范围过于狭隘,对于文学活动背后的非个人因素和非审美因素严重认识不足。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的客观和深入。加强文学研究的实证材料的挖掘与分析,是文学研究所必须加强的。本书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到了用材料说话,有多少材料说多少话,没有材料不臆断推测的原则。尤其可贵的是,为传统的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等所忽视的一些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现代文学的制度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社团研究与制度研究的联姻更属尝试之举,因此,本书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这也难免有些还不完全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文学制度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文学制度到底是如何影响文学的创作,本书涉及得就太少,而这不仅仅是本书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整个文学制度研究所要考虑的一个课题。不过本书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相信作者会进一步努力进行完善的。

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一直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当代的文学史研究(或曰文学史学)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

由于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影响,人们对文学发展的复杂因素给予了越来越充分的关注和研究,并取得了可贵的成就,各种富有创见的文学史著作陆续出版。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仅仅会进一步推动文学研究会的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而且对于如何把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具有相当的启发作用。

在我的印象中,秀萍是一个内秀、情感丰富的学生,也是一个非常单纯、真诚、刻苦勤奋的学生,她总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通过伊妹儿给我发来充满温馨的祝福,使我感到非常欣慰。在她的第二本学术著作即将出版之际,我衷心地祝福她。

2010年3月

同类推荐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爱如空气

    爱如空气

    这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新生儿。我热切地期盼我的朋友、我的读者捧出自己那颗真诚、慈爱、友善的心去爱怜她、呵护她、扶持她,让她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如烟花般绚烂,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人生古来稀。人生是美好的,但也是公平的。
  •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演讲、发言和论文结集。西方人类学界有许多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中国学者的特点是擅长历史文献的考据。而人类学的研究则既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们从考据中跳出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又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要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的人类学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人类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类学大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派。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不奴隶,毋宁死?

    不奴隶,毋宁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里第一回就说了,实际版本也是如此,脂评本、戚本、列(宁格勒)藏本都叫《石头记》。本书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虽有此名,却未见这样的版本。用得最广泛的还是《红楼梦》的书名,所有外文译本都是用这个名称,最多翻译时加个介词,使之类似梦在红楼或红楼之梦。还有一个名字被坊间采用过:《金玉缘》。
热门推荐
  • 我家的丫鬟美如花

    我家的丫鬟美如花

    一朝失忆,被一个汉子给捡回了家,然后莫名其妙的成了汉子家的丫鬟,好不容易才适应了自己这个丫鬟的身份,怎么、怎么、怎么自家的老爷的人,越来越不对劲了呢?且看萌妹子与腹黑男主相爱相斗(逗)的故事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皇后未成年

    皇后未成年

    她的這一生注定是他的了。她這個人呢,可以説是非常貪心,她要他永遠永遠只愛她一個人,但是呢,她又非常不貪心,皇后這個位置嘛,讓給其他想做的人做好了。如果說,他愛她,只是因爲她像某人,那樣可以嗎?死了一次,還不夠,終于要再死一次了。答應我,如果想我想得辛苦,那就忘記我吧。但是爲什麽,死完之後心會那麽痛,忘記了很重要的事了嗎?但是,那很重要的事,是什麽......
  • 大世仙尊

    大世仙尊

    一个军户之子历经红尘,一朝明悟,本以为化龙腾飞,谁知一个更大的局展现在他面前!这个存在千万年的局是等待有缘之人,还是一个陷阱?天地之初,一段灵藤吞吐元气,是滋生万物,还是圈养种人?两个葫芦飘然飞来,到底揭开了怎样的万古大谜!看高平怎样逆反天机,走向辉煌,揭开万古星局!什么是历史,我就是历史!什么是传奇,我就是传奇!
  • 天武御仙

    天武御仙

    周正得绝症而死,转世投胎到云龙国周府,踏上武道修炼之路,他步步为营,化劫难为机缘,拜入宗派名门,与天、地、人斗,最终登上武道极峰,掌控穹隆星宇!
  • 白谷

    白谷

    百谷本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即使在发现命运改变了自己本来所有的一切之时。他还是一个普通的普通学生,但是这之中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就这样!
  • 西北奇人录之四鬼抬轿

    西北奇人录之四鬼抬轿

    结合西北民风民俗和民间故事、奇人异事的一本灵异兼侠客小说。
  • 重生之妃常好色

    重生之妃常好色

    她是二十一世纪明星级摄影师,好吃,懒惰,坐吃等死,梦想是徜徉在帅哥美女和美好事物中完美度过一生,谁料一朝穿越成为亲王妃,好死不死,王妃还是一个大才女,琴棋书画?乱涂乱画,舞刀弄枪?浑身是伤,可怜她应付不暇。王妃会的她全不会,她会的全都无法施展,还好,她有聪明的大脑,和皇帝合开炮坊,又和老情人建立机构,又让王爷老公的女人来帮着赚钱,她风生水起,还坐拥无数美女帅哥,上至老鲜肉,下至小萌娃,无不收入囊中,据为己有,纵然王爷老公吃醋也阻止不了她爱美的脚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神们的游戏

    邪神们的游戏

    这是一群蛋疼的邪神为了不无聊开始游历世间的故事,顺便拐了几个正神,观看本书请抛弃世界观和科学理论(不喜勿喷)
  • 画尸

    画尸

    “师兄,我冷!”惨白的皮肤,青红的脸色,杨树林瞬间惊醒!本以为只是一场噩梦,却不想他被强行开了鬼眼……红颜白骨笑,古墓鬼婴泣,万人坑招魂。是巧合?还是阴谋?杨树林无暇顾及,现在的他只想活下去,可是一双阴狠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