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情绪性精神障碍,有不同的理论解释。人本主义认为,当人们失去朋友、健康或工作以后,不得不在一个新的不完整的环境中再次独立起来,而这种独立对于精神本身受过打击、自立性不强的人来说是很难的。因为离开的那个人或者那个积极的环境,曾经是他健康生活的支持动力,帮助他建立起生活愿景。与这些环境分开以后,自我就会失去平衡,出现破裂甚至崩溃,严重的可能绝望。这也是抑郁症的主要根源之一。
弗洛伊德在1917年写作的《悲哀和抑郁》一书中说过,情绪性抑郁症是自我惩罚。本来伤感是对丧失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正常反应;而抑郁则是因为曾经对失去的人或事带有无意识的敌对情绪,现在,那个人或事消失了,于是敌对的情绪便转向自我惩罚。因为他分析的抑郁症原因常常是失去了亲人,或者丢失了心爱的物品。他进一步分析道,失去丈夫的夫人的抑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对丈夫怀有隐瞒的不满和恶感,丈夫的离去导致自我愤怒、惩罚,越是对曾经生存的亲人有不良情绪,这种惩罚在自己内心停留的时间越长。
不同的理论观点在不同的个体身上都会有反映,但是差异很大。
这些理论分析的最大价值在于咨询实践中能够提供给咨询者参考的空间,让客人自己体会其中的含义,恢复和强化自己继续生活的自信。
以下简要介绍艺术治疗情绪障碍的基本思想。
艺术治疗是透过艺术媒介的表达,帮助个人自我探索、自我接纳和自我了解,以调和心境内外的冲突,达到情绪稳定、情感升华及行为适应的效果。主要有两种技术,一是把艺术表达作为治疗手段,发现当事人内心与外部社会的联络障碍;二是利用艺术创作过程,调解当事人内心冲突,促进自我成长。
艺术治疗一般用于处理儿童受到伤害以后,由不良情绪引起的生理疾病、学习障碍等问题。对于一般正常学生,以人文描绘的办法,增进其人格适应、潜能发挥及身心成长。此外,艺术治疗也运用于小团体或家族咨询治疗之中。
Hones教授在1998年透过艺术治疗矫正一位有间歇性暴躁行为的女中学生。该女生暴躁时会毁损家具和家中的其他物品,且症状愈来愈严重,将自己与家人、朋友隔离。艺术治疗处理的过程,经历了下列四个时期,一是犹豫期:使用黏土塑造一些烟灰缸、壶、罐等作品。
二是接受期:自发性地创作一些抽象画。三是治疗期:鼓励客人探讨发现其抽象作品外观所含的意义。四是解决期:好斗、反抗的行为在接受治疗后渐渐消失。
治疗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曾被朋友的父亲性侵害,造成精神极大的创伤。由于当事人对绘画缺乏信心,所以活动过程采用抽象创作,在看似随意的线条与形状中,刻意由摆放位置及含糊不清的意象,来表现借口与逃避心理。在创作中表达出了隐藏的性侵害遭遇与困扰。
透过当事人的画作,得以从中彼此沟通感觉,找到症结,帮助她走出内心的阴霾。对情绪障碍的治疗有很多可行的办法,比如音乐疗法、沙盘治法等等,这种障碍的原因一般比较容易找到,而且形成伤害的时间一般不是很长,对人格的整体影响比较小,所以采用对应的咨询手段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第四节 青年自杀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是我国首家以研究和预防自杀为主要任务的专业机构,它曾对卫生部管理的死亡数据库进行过分析,发现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年龄段青壮年人群排在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4月18日刊登文章介绍,根据牛津大学自杀研究中心的霍顿教授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医院自杀研究组的黑林根博士联合发表的调查指出,全球每年100万人自杀,其中30%来自中国。在中国每10万人的自杀率就达到20人或更高。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上的一篇论文介绍,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中最为常见的死因。中国妇女的自杀率超过男性达25%。在有确切自杀率统计的世界各国中,中国是唯一女性自杀率显著超过男性的国家。2009年9月4日,《重庆晚报》报道,在9月10日第七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到来前,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邓小虹在9月3日透露,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约200万人自杀未遂。早在三年前的2006年9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
对比可知,上述引文数据可靠。
有很多人想不通:青年为什么会选择自杀,特别是大学生,社会压力虽然很大,但是比起过去父辈们的生活毕竟还是好多了,何况有网络可以发泄不满情绪,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何必自杀呢?
一、原因
根据《新京报》2006年12月11日的报道,北京市团市委和北京市学联共同推出的《首都大学生发展报告》,公布了当年9月份北京市卫生部门的一项调研数据,其中估算,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到了23.66%。在一张压力来源分布图上,就业前景与学习压力各占35%。调查数据直接证明,社会压力感觉沉重是青年的主要心理症结。当然,压力感觉大不一定是压力真的很大,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青年缺乏社会锻炼,心理承受力太弱。
在此之前,专业人士已经开始关注青年自杀问题。《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6月报道,对64例急诊科接待的自杀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女性43人,男性21人,年龄以18到35岁为主。从自杀诱因来看,家庭纠纷28例,婚姻问题6例;精神疾病15例,躯体疾病6例;经济问题4例,其他5例。可见,遭遇生活压力事件打击、自身抗打击能力非常弱,同时自身有人格障碍,或者本身有慢性疾病的青年,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7月介绍,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生单怀海完成的《当代中国人精神健康与变动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自杀案例,自2002年起不断攀升。2002年27起;2004年68起;2005年116起;2006年130起。中国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25万人因自杀而死亡,自杀未遂者至少200万人。
全国青少年自杀率也较高,其中15至24岁的自杀者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总体自杀年龄向低龄化转变。九成自杀者在自杀前遭受明显的社会心理应激事件。单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曾对121例自杀未遂者进行过一个跟踪调查,将自杀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有自杀家族史的人自杀危险性比较高,属于先天因素。其次是精神障碍,这是自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包括人格障碍、抑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在已经公开报道的自杀死亡人群中,精神疾病患者约占30%~65%。最后是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自杀率上升与巨大变革中的社会文化心理问题、自然灾害、酒精滥用、吸毒、移民、离婚、家庭暴力、独生子女教育、学习压力、失业增加以及竞争激烈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从上一节分析的人格障碍特征与自杀的动机联系起来看,有人格障碍问题的青年,对自杀的认同感比一般青年高。其中值得关注的有三项:
一是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因为这种人格特征的青年自信力很弱,感情也很脆弱,他们很同情自杀行为,同样,一旦他们面临同样的困境,心理依赖的靠山没有了,就很有可能完全失去生存的信心,采取自杀行动。
二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平时很压抑,一旦爆发出来,情绪和情感急剧波动,行为具有显著的冲动性,在应激状况下容易采取意料之外的行动,或者伤害社会、或者伤害自身直至自杀。由于他们对社会约束有些反感,因此社会压力往往很少对他们构成真正的压力。相对而言,他们更重视感情生活,经常会因为感情问题而走上绝路。实际上,专业工作者的调查也证明,这些人非常同情那些由于情感问题而自杀的青年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