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5100000012

第12章 对人格理论的新认识(3)

不过,过分强调理性,即强调社会某种所有权者的力量,必然贬低个人的自我价值,包括自然感情乐趣和审美愉悦情趣,超我远远大于自我,会让人心生紧张、焦虑,当内心自我反省力量无法承受外来约束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精神恍惚状况,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精神分裂。

青年在一种特定的教育体系中,接受相对单一的价值观教育,久而久之这种教育就容易僵化。一旦这种教育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存在的多种矛盾现象,同时又不愿意容纳不同解释观点的时候,对于青年多元化价值要求来说,这种相对单一的理性化教育就成为超越青年个性的社会超我力量。在持续的教育过程中,双方的互动结果是理性超我力量被不断夸张,而青年个人的社会角色需求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一些特殊社会形态下,甚至被变异了,失去了正常的自我意识。

所以说,我们强调理性力量的同时,必须要看到过分重视理性对人性带来的伤害。

五、灵性

灵性,是化解和引导理性走向超脱的道德自律属性。是个人凭借信念,经过世俗坎坷,自我超越、发现生命终极意义的本性,以信仰皈依和道德自律为主要标志,体现个人真实的内在生命追求愿望,也可以说是个体超脱理性权属纠缠以后的自我完善境界。

灵性是大多数青年不熟悉的词。由于对词语不熟悉,自然也很少仔细思考。历史上,“灵性”一般是宗教领域常用的词汇,因而对于我们来说,对灵性的关注和分析是容易被忽视的。比如说谈论灵性是非唯物主义的,强调对灵性认知和形态的描述是迷信、谣言、蛊惑等等。

所以在很多时候,灵性只是与少数人有紧密的亲近感。

不错,灵性作为灵魂至尊的部分,在宗教宣示的境界中,与感性、知性、理性等均有不同,它通过诚信、自律、内修(灵修)以及祷告等手段,追求超然的自我境界。这个境界是如此迷人:当我们看穿现实的束缚、跳出现实利益权属罪孽的蒙蔽,净化了个性的心灵的时候,便会意识到我们的灵性境界的纯洁与平和,因为它不再受制于繁杂功利的现实物质世界束缚,在灵性境界约定的范畴,人们彼此称作弟兄姊妹,自由地分享彼此的平安和神圣的信念。

灵性不仅仅与彼岸信仰联系,作为每个人都有的个性属性,灵性与现实生活同样紧密相连。一方面,现实生活圈子的准则是偏理性的,是利益,是竞争,但是,现实生活追求会有乏味的时候,比如一味贪婪金钱的尽头,还要一些什么来激励和引领精神呢?在理性挣扎的烦恼中,我们需要来自内心灵性的指引,应该调动和觉知自己内在的灵性能量,让自己的心灵借助信仰的指引,从烦恼回归安宁。另一方面,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看,共产党人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极度危难的时候,冲破了白色恐怖包围,建立起新中国。直到2009年建国60周年庆典,那么多参加过革命的仁人志士,提及往昔沧桑,仍然被曾经的峥嵘岁月所打动。他们共同的结论是,是信仰的力量鼓舞他们坚持到胜利。如今,这种集体信仰已经化为共产党的人格;把这种集体信仰再化为一个个生命的时候,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人格。在磅礴的革命画卷里,是那无数个普通的灵性铸就了崇高而辉煌的历史篇章。

所以,灵性的追求不仅在彼岸的灵界宗教,同样在现实的政治和科学。离开人的基本属性去理解灵性,甚至片面地把灵性归结为宗教是不妥的。

在西方历史上,基督教会基本拥有灵性的特权,但是教会也不能完全控制或者代替人的灵性向往。因为灵性的道德自律、纯洁净化的本性,是和各种现实的物质所有权关系相对立的,灵性对自我尚未完善的痛苦反省,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混乱与失序的觉醒、改造或者超然,其内在的精神活动与所有权的多寡、好坏等形态并没有本质的关系。

正因为这样,追求灵性的人才可以平静地把自己的所有权表现出来的财产奉献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也许应了那句话:一个空乏的体魄,或许是更好的灵性载体。

以上,对个性结构的分析和认识,对于网络时代的青年来说,有什么好处呢?起码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全面了解个性的属性特点,知道自己甚至自己的孩子即将成长的方向;二是便于分析网络文化在影响青年心理活动的过程中,究竟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一些什么。

第三节 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在中国古代以圣贤、贵人为代表,在现代中国则以某些领袖人物、社会名流为代表。在西方社会大体可分为三类:学术理性形态、艺术感性形态和宗教信仰形态。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不能简单横向比较理想人格或个性。

一、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乃至道家思想中,都把人与天、地合成为三杰,而且强调人在宇宙中异于禽兽,为万杰之灵,认为人是一种理性、感情、意志和欲望结为一体的生命体。同时认为,自我与宇宙相通,与地上的万物不可分离,由此而形成人伦关系。因此,中国人在审视自我与万物时,是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的思想是很深刻的,在前面个性结构分析中,笔者强调,个性同种族、同天地是存在自然呼应联系的。

现实中,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善于做出社会需要的角色,赢得自己的面子,寻求理想尊贵的角色地位,这就是大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了。

梁漱溟、鲁迅乃至现代的柏杨,都是善于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20世纪初的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提出了中国人人格中有知耻要强,人生向上,爱面子以至于欺伪的特性。且有五大病象。其一为幼稚,成熟中夹杂幼稚;其二为老衰;其三为不落实;其四为落于消极而失去前途,空洞的理想主义导致与现实的隔离而消极无为;其五为暧昧而不明爽。老先生分析入木三分,却也没有提出什么推广得开的好想法。

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论及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时,认为儒家,特别是宋代的儒家坚信理智可以压倒感情,强调理智控制感情。崇尚内圣之学,即通过自我努力而成为圣人,但儒家的人格理想常常在现实中落空。因为他压抑个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感性和知性被压抑了,只有理性的人怎么生活?所以,圣人难寻。人们似乎一直在继续寻求理想人格。

西方基督教的自我可被称为“个人主义”。道德在上帝的律法之内,道德规则来自于上帝,每个基督徒的责任是取悦上帝。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让人相信,自我只能靠灵性和信心得救,而不是诸如“内省”或“自我修养”的行为。人永远不可能达到上帝的伦理标准,个人必须不停地修正自己的罪行,终生改造自己,才能实现理想完美的人格。

二、塑造理想人格很难

(一)理想人格是相对的

理想人格是一种社会精神成长的参照,很难据此描述个性化的理想人格。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前面所说的五要素相对平衡和协调的个性心身状态,由于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影响,很多情况下,个人有意识追求的人格目标,和实际生活中呈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会有很大的差异。

青年人格的形成要是在家庭、学校学习、刚刚步入社会的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人格目标与家庭环境以及周围社会环境影响十分重要。个性与家庭、学校以及初入社会单位的关系,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自我意识能力是否比较完善,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比较独立;另一个是本人与周围环境是不是比较适应和协调。

一个时代的青年,理想人格在个性化差异之间,还是具有一些相类似的特点。《心理学探新》杂志2009年第一期刊登夏凌翔等人的文章,介绍他们2008年在西南大学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人格进行调查的情况,结果显示:

第一,青年主要向往外向张扬、温敦纯真、自立自强、道德高尚、睿智理性和低调淡泊6种人格品质;

第二,青年的人格理想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注重外在因素多一些,女性注重内在因素多一些;

第三,青年的理想人格受市场经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

这个调查结果与日本有关机构组织的青年理想人格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过去我们认为青年向往国际外来文化因素、忽视或贬低传统文化因素的倾向是不确切的,青年理想人格的特点仍然有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现实性。同时说明,在快速传播的网络文化环境下,起码在亚洲国家,不同国家青年的理想人格有共性。

(二)人格坚韧性

在微观环境中,青年个体具备自我意识能力以后,应该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各种生存环境因素的刺激,疏泄和消除自己内心的阴影,形成有自己特点的人格目标和理想。这样的要求对于青年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太难以摆脱曾经的不良刺激,甚至很难从曾经的荣誉中走出来,去尝试困难生活的磨炼。

我们说青年塑造理想人格很难,是因为缺乏追求理想人格目标的意志和恒心,特别对于网络青年,本质上是个性脆弱、缺乏人格弹性的结果。

人格的弹性也有说成人格坚韧性,也就是俗话说的做人的柔韧性或者灵活性。这不是指个人混世的圆滑程度,而是说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人格坚强、耐挫折的能力。人格坚韧性最初是指农作物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能力,后来引用到人力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也相应引用了这个概念。它基本上包括三个成分:承诺(Commitment):积极接纳和感知生活事件,对事件做出责任承诺,对处理结果有所交待。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承诺信念,缺乏挑战和控制信念,那么这样的人容易陷入他人圈套中,容易受到疾病的攻击。

控制(Control):在自信力的基础上,通过行动改变生活事件的信念和力量。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控制信念,缺乏承诺和挑战信念,希望自己决定生活事件的后果,但不愿意卷入事件,这样的人一般是缺乏耐心和责任感的。

挑战(Challenge):从经验中进行持续学习并大胆改进,提出新的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挑战信念,缺乏承诺和控制信念,这样的人脑海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感受新奇和冒险,缺乏爱心。

人格坚韧性经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是价值体验,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价值等于目标价值功能除以投入的成本,即,价值感受和投入的成本呈反比关系,越是对目标期望价值高,体验的价值可能就越高,同时,投入的成本越高,体验的价值越小。

二是情绪感觉的对冲,一个人的情绪体验等于强势情绪减去弱势情绪,也就是说,本人体验的主要情绪状况,与干扰这种情绪的因素对比之后,干扰因素越小,单一的情绪体验越强烈。如果两种相反的情绪体验强度差不多时,人的心境一般是负面的,可能很长时间处于麻木的状态,郁闷而压抑。

这种状况是一种特殊的压力体验。它取决于人格的坚韧程度与这种复杂的情绪体验的对比,如果人格独立,自信心很强,那么压抑的状态会比较快地消除掉,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

造成个人不良情绪体验的压力源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角色压力,可以细分为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产生的压力。二是工作或学习压力,比如工作或学习太复杂,难以如期完成,对他人负有重要责任等等。三是人际关系压力,包括上下级、左右同事或同学、要好的朋友之间产生问题或者矛盾。比如考试升级、公司裁员、缺乏公正、组织分配制度等。

归结起来,青年培养情绪平衡能力、锻炼人格坚韧性的主要手段有:学会独立处理困难事件,磨炼承受力;学会协调自己内心的苦恼,提高解释痛苦和反省的能力;能够面对世俗生活营造自己的生活趣味,疏导自己,情绪开朗、快乐;学会升华自己的精神追求,规避现实的困扰纠缠,树立自己的信仰或皈依目标,寻找更高的精神境界。

有以下三点建议,供斟酌:

第一,正确对待个人先天和小时候成长留下的各种因素。一个人的身材容貌等自然生理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会对个人的成长构成非常大的刺激。1949年西蒙斯在《亲子关系动力论》一书中得出的结论是,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他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结论。

青年既然已经走向社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应该学会用自己学习的社会知识,调整对自己过去生活因素的评价。比如,貌美者不应沾沾自喜,旁若无人;生理有缺陷者不能自暴自弃。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自信、自强;特别是对过去的自己成长的家庭关系,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反思,减少或消除对自己以后社会成长的不良刺激。

第二,自觉调动自我意识功能,自我意识一般有三种功能,即评价功能、调控功能和统合功能。在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过程中,其中有60%的精力是用于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只有善于坦率地调整自我意识方式,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够平和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平静。实际生活中,越是善于自我评价的人,健康水平也就越高。那些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人,都会使自我处于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并导致适应不良。

第三,向往追求国际化理想人格,要对国际文化发展的潮流有积极的认识和鉴别,同时要和自己的现实生存能力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逐步探索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目标。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微动作

    心理学与微动作

    微动作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的重要线索,眨眼、瞪眼、睁眼、闭眼,挥手、握手、绞手、搓手,点头、摇头、叉腰、含胸,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暗藏玄机。本书对人的身体、手部、五官等微动作进行了深入分析,讲述了隐藏在背后的心理秘密,介绍了读懂人心的方法,让你轻松看透他人的微动作,巧妙隐藏自己的微动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职场、社交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想跟FBI一样,成为行为分析和心理解读的高手,就赶快拿起本书读一读吧。
  •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情的起伏,性的困惑,归宿的迷茫。使身处情感漩涡中的女人几多彷徨,几多疑虑。 穿梭在时尚和流行之间,你对时尚能否取精去芜,能否让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内在精神追求,从时尚中升华而出? 相比男人的豁达和洒脱,女人也一样拥有成功的资本。那么,你发现自身独特的优点了吗? 本书中的“心理游戏”就是一把解开你心中疑惑的钥匙,它能够帮助你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找到心灵迷宫的出口,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 花蕾悄悄绽放

    花蕾悄悄绽放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你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祖国关怀着你们健康成长,人民寄予你们殷切的希望,父母期盼你们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你们的前途如晨曦朝阳。你们正当美好的青春年华,同时,也正处在性生理、性心理多变的烦恼时期。性的敏感使你们不时会产生诸多复杂的情绪,如神秘、好奇、羞涩、紧张和焦虑。因为性的逐渐成熟,你们对异性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向往,甚至是朦胧的爱慕,你们心中无法言表的感觉正经历着青春的躁动和甜蜜的忧伤。
  • 心理学与控制力

    心理学与控制力

    在这个竞技场一样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很好地与人相处,积累人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将教你掌握心理控制力,让你学会更好地控制自我,更好地与人交往,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 暗示

    暗示

    《暗示》内容简介:打开生活,一把钥匙就够了;征服命运,拥有一件武器就够了——暗示的力量。石赟编著的《暗示》将告诉读者:最强的力量在内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你!而这种力量是每个人都可掌握的,人人都可获得幸福,成功离你只有1步!人人都可延长寿命,疾病其实离你很远!每个父母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孩子,这是教育的全部精髓!
热门推荐
  • 乖妻要夺权

    乖妻要夺权

    沈君圣是她的老板,是她的男人,是她的全部,是她一生的贵人,同时,也是她最致命的伤害。他给了她温暖的家,给了她花不完的钱,也给了她最纠缠的宠爱。可,却偏偏又是他,将她伤得最体无完肤,伤痕累累,甚至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痛彻心扉的少女,带着对他的恨意以及泪水,慢慢后退,消失于无尽夜色中。再次归来的妖女,已经变成绝望凶狠的眼神,笑意更寒冷如冰,她一步步将他逼死,将曾经施加在她身上的伤痛全部还给他。她羞辱他的尊严,把他变成玩宠。曾经,他是魔鬼,现在,她才是真正的魔鬼!
  • 小女人的幸福诡计

    小女人的幸福诡计

    本书契合眼下社会正兴起的“新女性主义”潮流,从时尚、健身、养生等角度切入,教给女性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和招术,教小女人做一个自信、乐观、坚强、可爱的女孩。
  • 天价娇宠:霸道总裁,别闹

    天价娇宠:霸道总裁,别闹

    【此文是坑,误入,入了再不要骂我了,我提醒n遍了】她深陷拍卖场,被后母出卖,被妹妹横刀夺爱,原本以为人生无望,却没想到他如天神般降临。“抱歉,我来晚了。”一亿天价,囚身抛心。她双手抵在男人的胸膛上,惊慌失措:你,你敢乱来,我……我不会放过你!他温柔无比,却又猖狂霸道:臣服!你唯一的选择!日夜调教,她以为自己失去了自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女人。却没有意识到,那个男人早就已经将她宠到了心尖尖……男人的低喃耳语:笨丫头,你是我的!
  • 魔女洛珍

    魔女洛珍

    不知道的还以为魔女是个美丽的天使,是,她在医院是天使.可是回到家,她就是名副其实的魔女,他想不通,魔女为何要去做医师?本来还以为她做不了多久,但也没想到她做出的成绩令人咋舌,回国这几个月还出了名,难道是整形那行没什么人做,所以她就这样出了名.还是她长相让人惊艳,所以去找她整形的那些无知女人被她外表迷惑?但也不可能啊,那些女人又不是男人有什么好迷惑的??
  • 乐瑶梦史

    乐瑶梦史

    两千多年前之前,西汉一直流传着古老的传说:当上古的竖琴和女娲的女儿合体时可以召唤《山海经》中的上古灵兽,而就在汉武帝时期///真的出现了前无古人的事件...
  • 高冷校草:蓝琥珀的约定

    高冷校草:蓝琥珀的约定

    十岁时,男主和女主在一棵樱花树下相识......但女主的母亲被枪杀,为了保护自己,改了名,离开了a市,到了S市,被杨奶奶收养,认识了两位女2。接着,考上了樱兰学院......
  • 浴血之魂

    浴血之魂

    一个战士,作为整个世界唯一一个战士,灵奇感觉到了天堂在左,战士向右的惨痛事实,直到有一天他才发现,原来这句话自己理解错了,真正的战士要把背后的天堂留给队友。一个废物追求一个美女,需要跨越多少坎坷?战魂怎样才能发挥到极致,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是否是一个笑话。游戏透露着人生的哲理,灵奇最深的感悟——————援护。当美女到手,发现自己仍然很废物的灵奇受尽屈辱,将发生怎么样的改变。本书以魔兽世界作为背景,废材爬向顶峰作为道路。
  • 人皇龙启

    人皇龙启

    无尽的业障,交织轮回。十五年前的灾难,是天灾,或是人祸,龍启皇并不知晓。但他明白的,是自己的使命与任务。六道轮回,生生不息。
  • 《创世录一黑暗无边》

    《创世录一黑暗无边》

    一个又一个阴谋,一个又一个圈套,是逃脱还是束缚,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真相,倒地,有没有希望的曙光。
  • 女生寝室3(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3(最新修订版)

    苏雅,一个家境殷实、才华横溢、天生丽质的年轻女孩,按理说应该过着比蜜还甜的日子,却一直生活在失去母亲和妹妹的阴影中,并且造就了她偏激、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的孤僻性格。直到她找到妹妹,曾经冰冻的心灵才敞开一点空间,尝试着去接受和关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