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在生活中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人们在经历或品味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出现某种先兆或者说预兆,这种来自生活的现象,在文学创作中通常叫做“伏笔”,在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中就叫做铺垫。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总能听到,“先吹吹风吧”、“开个吹风会”,这个“吹风”也就是开展工作前的铺垫。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表演艺术家金山,他犯错误被开除党籍后,20世纪60年代初病危住院,他希望恢复他的党籍好去见马克思。组织研究同意后,怕一下子告诉他,他会太激动反而乐极生悲,于是先给他送去鲜花;第二次又跟他一起回忆他光荣的往事,唱国际歌;第三次才告诉他组织上已经批准了他的请求(他在70年代末才病故)。你们看,这便是工作中的铺垫。同样,如果一个人在看病时被医生确诊为得了绝症,通常医生和家属也会配合好,一点一点地逐渐向病人透露病情。而你们年轻人处对象谈恋爱,通常也是透过眼神,接着是态度,然后才是语言表达,整个过程也是有铺垫的。
那么,文艺创作中又该如何进行铺垫呢?法国著名作家高乃依将铺垫称为“开场”,认为它应该包括所有要发生事件的“种子”,不论是对主要行动还是次要行动。法国戏剧家皮埃尔·让则解释说:“种子一词明确表明铺垫不应包括人们想了解的一切人物或事实,而仅仅是有助于理解剧情的基本成分。”也就是说,开场就要埋下“种子”,种子就是铺垫,有了它,才能发芽,才能开花结果。
因此,我理解,什么叫铺垫?铺垫就是为了有助于观众了解剧情和人物而预先设下或传出的诸多信息。比如在《奥赛罗》里,那条小手帕的反复出现就是铺垫,这是奥赛罗送给爱妻苔丝特梦娜的礼物,妻子视为宝贝,情急下跌落,负面人物埃古从他妻子那里拿到后,进行挑拨,激发起奥赛罗的醋意,于是怀疑加妒忌,把爱妻苔丝特梦娜杀死了;又如在《钢琴师的情人》(又称《钢琴别恋》)里,开头对那架在海边反复出现的钢琴,先是拉不回来,后是那位男主人公去看,仍没法拉回来,第三次才在他的帮助下艰难地拉回来了,经过这种铺垫渲染,两人终于相爱了;最有意思的是在《第四十一个》里,那位红军女战士和白匪男军官,明明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后来竟发生了爱情,这中间要是没有一次次铺垫,谁也不会相信。你们看,先是女主人公被男主人公的“蓝眼睛”吸引住了。两人又漂到孤岛上朝夕相处了。女主人公要写诗写不下去男主人公又给了她很多启示。男主人公讲鲁宾逊的故事让女主人公惊叹他知道的那么多,知识是那样的丰富。而从男主人公的角度看,女主人公不但从他发高烧中救了他的命,而青春与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同时又是那么的能干,生活能力是那么强,要是没有她简直是没法活下去的。于是,一个城市贵族青年和一个农村劳动姑娘就在互补中合乎情理地发生爱情了。
铺垫一般又分为铺垫和连续铺垫两种模式。铺垫的特点是往往在剧情即故事开头埋下颗“种子”就行了,接下来就等着它发芽、开花、结果。像《魂断蓝桥》里,那个吉祥符就是“种子”,由它来铺垫,前面提到的《奥赛罗》里的小手帕、《钢琴师的情人》里的那架钢琴,还有《美人计》里的那条丝巾,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模式的铺垫在文艺片里比较常见。而连续铺垫的模式则多运用于战争片、警匪片、谍战片,像前面刚讲过的《第四十一个》,更典型的是《唐人街》,它们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地进行铺垫,也即它的持续性,从而让观众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与暗示。至于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与暗示和选择提供信息与暗示的最合适时机,那就得看我们编导的本事了。
最后,还应该讲一讲,铺垫一般都包含哪些内容呢?首先,它要有助于了解剧情。特别是对于像战争片、警匪片、谍战片(007系列的电影最典型了)这一类影视剧,若不铺垫好,观众就看不明白了,连故事情节都看不懂了。其次是要有助于了解人物。像《第四十一个》我们讲过了,又比如《雷雨》,在鲁妈上场的前后,对剧中人物的复杂关系都做好了铺垫,从而为剧情推向悲剧结局预设了诸多信息。最后是要有助于了解环境。像《泰坦尼克号》里,它的诸多铺垫都在一条船上,还有《帝国的陷落》里,它的很多铺垫都只在地下室里,所以它们的铺垫也必须有助于了解环境。当然,以上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并非都是完全分开的,三者常常扭结在一部剧作中,我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才分开来讲。
第七节 发现的几种类型
按照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的说法,发现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这种转变一般是指两个方面,也即人物的发现和观众的发现。人物发现什么?发现他们与别的人物有新的关系或新的认识,就像《断背山》里妻子看见丈夫和别的男人在墙边拥抱亲吻,发现原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者。观众发现什么?发现情节的变化和对剧中人的新认识,就像《威尼斯商人》里,女主人公鲍西霞冒充律师,突然提出“借据”里只写明割一磅肉,于是明确要求夏洛克割的时候不能多也不能少,并且不能有血,因为“借据”里只要求割肉,这下子夏洛克傻眼了,观众也便发现情节逆转了,同时也发现鲍西霞的聪明机智和博学多才。
具体地说,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把发现分为五个类型:
(1)天生就有的标记引起的发现,也即父母生下他来时就有的,像“胎记”、“黑痣”之类。许多作品中,像失散多年的亲人之间的彼此发现就常用这种类型。
(2)后来才有的标记,像人的伤痕、伤疤,建筑物的某种特征,人们的项链、项圈、耳环、戒指、手镯、玉簪,总而言之是各种各样的信物,这种信物在剧情的进展过程中被别的人物发现的作品就更多了。
(3)由回忆引出的发现。这种类型往往是由于某个人物触景生情,也许是看见什么,或许是听见什么,于是引起他们的回忆,从中领悟出来的种种发现。就像《卡萨布兰卡》里,女主人公看见当年在巴黎时的朋友———黑人钢琴师时,触景生情,请他弹起当年的那首曲子,由曲子引出了男主人公,于是女主人公发现了:啊,是他!原来这家酒店就是他开的。
(4)由推断推理逻辑分析出来的发现。这种类型在战争片、警匪片、谍战片、武打片、侦探片使用得最多,像《尼罗河上的惨案》、《无间道》等。当然,像《唐人街》、《反贪局长》等社会问题剧、反腐剧、心理剧也常用这类发现。
(5)由情节结构中前因后果导致的复杂发现。像《玩偶之家》(又称《娜拉》)里,就有两个事关女主人公娜拉命运的重大发现,一是她当年瞒着丈夫(为了给丈夫海尔茂治病)假借自己父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如今丈夫当了银行经理,要解雇柯,柯上门向娜拉求情时,娜拉才“发现”自己的借钱方式在“法律”面前是有罪的,于是导致她“发现”这是个坏“法律”!是对妇女权利的不平等乃至侵犯!二是当丈夫坚决拒绝娜拉请求别解雇柯后,柯决定写告密信揭发他时,他知道后冲娜拉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娜拉毁了他的名誉地位,断送了他的前程。而柯在林丹太太的劝说下,又写信把借据退还给娜拉时,丈夫海尔茂又欣喜若狂地欢呼“我没事了,我没事了”!这时娜拉又对自己的丈夫来个“发现”,原来与自己结婚八年并为救他命而冒险借钱的这个男人是如此的自私卑鄙!于是她决定离家出走了。
亚里斯多德认为剧作“情节有简单的,有复杂的”,简单的情节只需要简单的发现,复杂的情节才需要复杂的发现。如果机械地划分的话,简单的发现通常指的是前面讲的头三类,复杂的发现则是指的后两类,因此,概括起来说,“发现”其实也就是两大类型。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说,简单的发现都只是“无生命的实物或做过的事实”引起的,而复杂的发现则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发现,是与“突转”相伴并推向高潮的发现。作为编导,自然应该在创作中追求这种复杂的发现。
第八节 发现带来的突转
前面已经讲过了,“发现”总是与“突转”相伴并推向高潮的。现在就再举些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像《雷雨》里,鲁妈一到周家,就发现了一对儿女(周萍与四凤)谈恋爱。周朴园发现鲁妈没死(他原先是守着鲁妈在世时房间里的老布置以示怀念的)。繁漪发现她的儿子周冲爱着四凤。鲁贵发现周萍和繁漪的暧昧关系。于是这些发现引发戏剧的波澜与冲突,到了最后,进入高潮前,周萍已在鲁大海(鲁妈与鲁贵结婚后生的儿子)的督促下答应带着四凤远走高飞,鲁妈也只好无奈同意。谁知繁漪竟拉出周冲,以他爱四凤为由,极力阻止他们出走(当然醉翁之意是要留住周萍),但这一招失效后,她恼羞成怒地喊来周朴园,当周朴园点破了周萍与四凤的兄妹关系时,兄妹两人被彼此之间的发现震惊了,除鲁妈之外的其他人物也目瞪口呆地发现了这种人伦关系。于是突转出现了,兄妹两人无法出走了,没脸见人了,在高潮中一个自杀一个触电身亡,共同走向了毁灭。
在《美人计》里,女主人公由于执行任务的需要而与那位纳碎余党结婚,在进入酒窖执行任务后,丈夫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跑去告诉母亲,于是母亲在她每天喝的咖啡里下毒药,企图让她慢性中毒死亡。在一次招待来客时,她才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人物彼此间的这种发现,观众和女主人公自然会担心她的命运会是死路一条。但男主人公从前面的接触中看她神态恍惚的样子意识到了什么,于是深入虎穴才发现她是中毒了,便解救她逃脱。敌方又发现房里的电话线是断了的,明白了他们的身份,同时也发现了那母子俩的不轨行为。正是在这种发现中出现了突转,死路变为了生路,观众揪心地屏住呼吸在高潮中看着两位主人公慢慢地走出虎穴。
在《卡萨布兰卡》里,前面已经有了许多发现,而最关键的发现还是在最后,先是观众发现一直坚决不交出两张飞机票的男主人公不但牺牲自己的爱情,还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机票送到机场交给女主人公及其丈夫。而警察局长也临危射杀了驱车赶来的纳粹军官,于是剧中人和观众也都同时发现了原来警察局长是个良心未泯的两面人。在《克莱默夫妇》里,开头是丈夫发现妻子当真要离婚并离家出走了。最后是前妻发现了前夫已经是个很称职的父亲,所以虽然打赢了官司,最后也突转不领走孩子了。
你们看,不管是哪种样式的剧作,发现这个元素都是被编导们所普遍运用的。只不过,在战争片、警匪片、谍战片、侦探片、武打片、反贪片里,可能会在“情节”上的发现运用得更多一些(人物上的发现则多数在身份上),而文艺片会在“人物”上的发现(主要是思想品德、性格感情上)运用得更多一些。
其实,发现也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因祸”会发现“得福”了、“乐极”发现“生悲”了、“搬起石头”发现“砸自己脚”了、“好心”发现办了“坏事”了、“破财”发现“消灾”了、“聪明”发现“反被聪明误”了、“无心插柳”发现“柳成行”了、“害人者”发现最后“害己”了、“玩火者”最后发现“自焚”了,等等,这些民间流传的成语,当中就是因为发现了才突转的。
但是,有时候又是因为突转了才导致发现的。像前面讲过的《威尼斯商人》里,割肉必须不多不少、不许流血导致突转,于是在场的其他人物和观众才发现鲍西霞的聪明机智和博学多才。在《卡萨布兰卡》里,当警察局长射杀纳粹军官后形成的突转时,才同样发现人物的立场与思想性格。突转,顾名思义,即是突然转变,指的是剧情突然发生急剧变化,或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往往是180度的大转变,这才进入高潮,走向结局。
好啦,我们的课程也到此“结局”了,最后给你们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个45分钟的单本电视剧并进行拍摄。同时也希望大家回顾与复习一下两年来的学习内容,以便加深印象。谢谢大家。(附上蒲婧同学的电视单本剧作业《别样青春》)
《别样青春》剧本
主要人物:
陈萌萌:女,19岁,某校音乐系学生。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生活,爸爸是某企业董事长。
方舒:女,16岁,某校音乐系学生。父母都是教师,家教严格,内向胆小。
范小青:女,19岁,某校音乐系学生。父母都是农民工,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嫉妒心强,总梦想嫁个有钱人。
郝瑞:女,18岁,某校音乐系学生。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性格活泼开朗,说话直,嗓门大,特别像男孩子。
一、琴室学校操场 夏天 傍晚
走廊里回荡着优美的钢琴声,陈萌萌的手指在钢琴上活跃地跳动着……
桌上的手机不停地震动,发出“吱吱”的响声,她并没有理会,继续着她的音乐……弹完最后一曲,她收起琴谱,拿起包和手机,走出了琴房。经过篮球场时,电话又响了起来,她瞟了一眼,不耐烦地接了电话。
陈萌萌:“又有什么事情?”
爸爸:“萌萌,钱还够用吗?”
陈萌萌:“你以为我吃钱吗?三五天就问一次你烦不烦啊!”
爸爸:“那好,总之你没钱就给我打电话啊。”
陈萌萌:“好了好了知道了……其实爸……我……”
爸爸:“哎呀,萌萌,爸爸现在要去开个紧急会议,先不说了。”(挂断)
陈萌萌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情绪十分低落,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突然之间一个篮球砸到了她的肩膀上。
她扭身看到郝瑞双手插着腰(大喊):“想什么呢你,把球给我扔过来!”
陈萌萌揉揉自己被砸的肩膀,捡起球使劲扔了过去,大喊:“回去再找你算账!”
然后她背起包,一步步地向远处走去……
男生甲搂着郝瑞的肩膀:“那女孩叫什么名字呀,长得挺漂亮的。”
男生乙:“是啊,还一身名牌呢,介绍给哥儿们认识一下啊!”
郝瑞很无奈地翻了翻白眼,说:“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接着打球,输的人请客啊!”
男生甲:“行啊,谁怕谁啊!”说完篮球场上又沸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