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100000034

第34章 重温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传统(3)

五、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坚持走群众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总结了党的新闻工作的长期经验,提出了“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的重要思想。

依靠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办好新闻事业,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工作的一个创举,也是党的新闻事业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把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作为新闻工作的思想原则和工作路线,并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加以保证:

一是新闻机构保持同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二是组织党员和群众做好读报评报工作;三是坚持开展读者调查工作,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四是鼓励党员和群众向党报反映情况,提供稿件;五是做好读者来信来访工作;六是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做好通讯员工作;七是各级党组织将新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讨论、研究、支持和关心新闻工作;八是党委负责人亲自为党报撰写社论,等等。

例如培养通讯员,建立通讯员队伍,就是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有效形式之一。党的新闻事业始终坚持这一传统。以新华社为例,在瑞金时,当时的红色中华通讯社就开始培养通讯员,建立通讯员队伍。到了延安后,为了加强通联工作,新华社专门成立了一个通讯科,还办了一个业务刊物《通讯》,刊登报道要求、写作常识、采写经验,以及新闻界动态等等,用以提高通讯员的业务能力。到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总社及其地方总分社、分社已拥有一支近3万人的通讯员队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通讯员网。这个通讯员网在战争中,保证了各地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反映,以便中央迅速、准确地了解下情,也使总社的宣传报道意图能够尽快得到落实,有助于更好的完成宣传报道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各类新闻机构在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面采取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新的举措,特别是在培养通讯员和建设通讯员队伍方面,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对通讯员思想上和业务上的成长给予热情关心和具体帮助,使得战争年代保留下来的好传统得以延续。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通讯技术条件大大改善,信息渠道四通八达,新闻传播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好的工作条件,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了,时间更快了,数量更大了,方式更活了。面对这种情况,许多新闻单位积极探讨在新形势下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新思路、新办法,取得了一些新的经验,使这一传统有了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方式。

六、坚持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和战斗作风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从建党时的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六千多万党员,领导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的执政党,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和巨大的代价!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自诞生以来,白手起家,不断发展壮大,同样靠的是艰苦奋斗,靠的是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和战斗作风。

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闻机构中延续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新华社为例,从瑞金时的几间土屋,几个编辑和译电人员,用缴获来的仅有100瓦的发报机发稿,后来又经历了延安时期清凉山上的窑洞办公、太行山中的山村编辑部发稿、解放战争中前线记者冒着炮火随军采访的艰苦时期,到今天发展成为拥有万名职工和现代化通讯技术设备的世界性通讯社,没有一代代新华人的艰苦奋斗是难以想象的。

在战争年代,刚刚起步的新华社,不但人手少,设备差,工作忙,生活苦,而且还要时刻准备迎击敌人的侵袭和进犯。瑞金时期蒋介石百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延安时期国民党胡宗南军队对陕北地区的进犯,解放战争中行将覆灭的蒋家王朝的最后挣扎,都给新华社的存亡、给新华社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老一代新华人凭着对革命、对人民、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一面工作,一面战斗,有时还要一面生产,实行自救。正是靠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新华社的事业在艰苦的岁月里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新华社的许多优良传统也得以逐步确立起来,并且成了党的新闻事业光荣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新闻事业依然需要依靠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传统,来实现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和新飞跃。这方面,无论是通讯社,还是报社杂志社、广播台电视台的发展历程都是很好的说明。

如今我们的经济条件和工作环境比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讲艰苦奋斗,最主要的是要提倡树立艰苦创业精神和乐于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要时时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而不能谋求私利,不能贪图个人的享受。

七、坚持开展业务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树立良好文风

新闻工作业务性很强,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环节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专门知识和业务技能。为了提高采编一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完成宣传报道任务,新闻单位都十分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坚持组织他们学习业务知识,训练业务技能,提高报道水平和工作质量。

在战争年代,由于工作需要,不少人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学习和训练便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的业务能力,一方面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另一方面则须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训练。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的同志经常进行业务切磋,互相学习,各部门也定期召开业务总结会,及时总结新闻采写编评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当时新华社给通讯员办的业务刊物《通讯》也成了社内同志的学习读物。遇上办通讯员学习班,社内同志也主动参加学习,借以提高自己。

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对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一次难得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的教育运动。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和毛主席的讲话,对照检查宣传报道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家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风、学风和文风的教育。特别是学习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一文,同志们对新闻写作中的党八股现象进行了检查和清算,对转变文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后来的报道中,八股之风有所克服。

而1947年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不但在思想上使新闻工作者受到了一场深刻的教育,而且在业务上也使大家学到了不少东西,对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有了更加切实的体会和把握。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单位进行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有了更好的条件,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学习和训练,尽可能快地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例如1951年新华社就开展了专门的“练笔运动”,要求消灭稿件中的文法错误、技术错误和文风冗长等毛病。

近些年来新闻文风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许多新闻单位针对这些问题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帮助记者编辑认清问题,而且注意从转变作风上来解决文风问题。例如新华社就提出了“抓作风,改文风”的口号,从提高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入手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还决定采取资格准入的办法,来提高对新闻工作者思想和业务素质的要求。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出版机构有计划地组织对新闻采编人员进行资格培训,考试合格者,由主管机关颁发统一制作的新的记者证。

八、坚持开展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和道德建设

如前所述,文风和作风有着密切关系,一个人的人品决定着他的作品的文品。很难设想,一个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个私欲膨胀、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总能够写出好作品来。因此,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保证做好新闻工作,完成新闻报道任务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一向重视对其工作人员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注意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去教育和培养每一个工作人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战争年代,聚集在延安新闻机构的是一群决心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有志青年。他们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这是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内在条件。

当然即使有这样的条件,有时也还会出现一些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例如在宣传报道中出现的各种“左”的或右的有害的倾向;由于工作疏忽导致的新闻失实和报道失误等等。因此,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品质教育始终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传统做法。上面所提到的延安整风运动和解放区新闻界1947年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等,就使当时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受到了很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近些年来,中央针对新闻界在职业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等,在新闻界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强调要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三项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提升他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上述八个方面,是党的新闻事业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和所积累的经验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传统和经验。正是这些传统和经验,支撑着党的新闻事业,使其能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前进和发展。

同类推荐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春苑论史

    春苑论史

    本书收集了作者散布在杂志、论文集里的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人物及著名的历史运动等方面。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热门推荐
  • 亿万老公宠妻无度

    亿万老公宠妻无度

    苏南晴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闪婚一族,老公帅气多金又有型,当真是上天博爱,哦,不,好像哪里不对?绑架勒索,逃命陷害,狗血之事层出不穷,是她与他八字不合?前男友前女友都来插一脚是怎么回事?渣男贱女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老婆,一走三年,你说这事怎么算?”帅的人神共愤的男人姿态优雅的抹着尖刀,苏南晴打了个冷颤,缩了缩头,视死如归的挺胸。“我还有选择的权利吗?”“有!”苏南晴喜出望外的咧嘴一笑道:“什么?”“做我的女人或者我做你的男人?”“……”这有什么区别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恶贼

    大明恶贼

    本想做个布衣小民,却不想做成了刁民,且看大明朝的小刁民如何掀起一场惊天风暴,力挽狂澜,左手江山右手美人,傲视天下!
  • 星海问道

    星海问道

    星际化征途,谁可踏通天之路。莫道遇风云,奇者本为龙。
  • 放开那个ssr

    放开那个ssr

    一阵凄凉的风吹过,“一定要这样吗?”女子的声音似在哀求,绝美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你还有得选吗?”男子的声音就像镔铁那般生硬,不容置疑。一行凄然的泪从女子吹弹可破的脸上滴落下来,女子身上的衣服一件件的减少。待女子身上只剩下一件裹胸时,男子粗鲁急躁的朝女子伸出了手抓住某个事物,脸上布满了狰狞丑陋的笑容,长啸一声“老子终于有ssr了”说完男子心满意足的大步离去,北方像猛兽一样敲打着窗户,似有歌声响起“我要这铁棒有何用”(老人啦,简介其实没软用的,就是一本新类型的科幻烧脑究极版阴阳师+lol+dnd的养成文了。没有那种狂拽酷霸吊了,看得进去对点胃口就给个推荐票吧)
  • 金刚三昧经

    金刚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汉魂铁骑誓

    汉魂铁骑誓

    一代悍将天策军团的勃起之路。。。。。。。。。。
  • 茉莉疤

    茉莉疤

    六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它改变了什么?腼腆自卑的男孩兴许肠肚黑烂,不懂得爱人的女孩才刚刚长大。一场婚礼,错过的人再度相遇,顶尖的婚纱设计师的他,笑容清浅,心思薄凉,美丽依旧的她仍可让人癫狂错乱。就怕,物非人非。若怪,时光拉开的罅隙犹如悬崖。你来选,跃过……还是纵身跳下?
  • 网游之潮汐

    网游之潮汐

    从一年前的几个模糊的名字,到后来在我脑中不停嬉笑怒骂的充实的身影,我甚至开始怀疑,是我在创造你们的世界,还是我干脆就只是活在你们的世界里,而现在,是时候了,出来吧!
  • 重生之绝世倾语

    重生之绝世倾语

    她是方家的长女,方家的大小姐,却也是最不受宠的大小姐,努力学习,拼尽全力也得不到家人的关怀,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方家的小公主,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方家的二小姐,和她不一样的是,她妹妹是方家最受宠的二小姐。在家族企业经济危机的面前,她被所谓的亲人毫不留情的推出,只为商业联姻,她的傲骨,宁愿以死相拒,亲情,只在一夕之间就化作了乌有,她不再奢望得到什么,更不会再有所留恋。上苍怜悯,她的人生从头再来,这一世,她又该如何?是拿起?还是该放下?重生,那些曾经的过往都已远去,她,不再是前世的那个她了。看,她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守护住自己的爱情!
  • 乱机

    乱机

    人类末日来临,却并非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报复,而是全世界机械人的集体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