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100000003

第3章 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1)

题注:我国新闻学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新闻无学论”的质疑,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播学传入我国并获得快速发展后,又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或是“用新闻传播学替代新闻学”的观点,使得“新闻无学论”的声音愈加汹涌,给新闻学带来消极影响,使其不断面临着冲击和挑战。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的大学老师,这些现象让我常常感到担心和忧虑。为此,我经常通过会议、讲课和著文等形式,尽力为新闻学作鼓动、宣传。在200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联合召开的年会上,我专门就此问题作了发言,呼吁新闻界共同来维护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促进新闻学的学科发展,一位老教授笑称:“郑保卫老师在保卫新闻学。”这本来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我却很在意,也很上心,此后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此尽力工作。

此文是我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2004中国传播论坛”上的演讲稿,后来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文章对新闻学的学术地位、学科性质、内涵及范畴,以及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展开了论述,并对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是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专门为新闻学学术地位和学科性质进行辨析和论证的文章。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在2004年初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新闻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而且排在文学之前,这是自1997年新闻学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一级学科以来,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又一次被国家权威确认的有力证据。

相比以前新闻学被划在文学门类,作为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现在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显然已经大大提高了,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也要看到,近年来在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对新闻学学科地位的巩固和学科理论的发展十分不利的观点。

例如随着传播学从西方的引进,以及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与扩大,传播学近些年来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学科地位也越来越高,由此有人认为传统新闻学内容狭窄,因而主张将其归入传播学,成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有人主张,将传播学的一些内容引进新闻学,扩充为“新闻传播学”替代原先的传统新闻学;还有人干脆提出传统新闻学已经过时,应当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等等。

这些观点的出现,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问题的争论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2003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的年会,就以此作为研讨的主题,可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此外,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对新闻学理论价值和学术成果的轻估和贬低,也对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带来冲击。例如有人认为我国新闻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也有人认为我国新闻学研究水平低下,许多理论著述缺乏学理性,根本还谈不上是科学等等。

上述一些轻估和贬低新闻学理论的观点的提出,冲击和动摇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也带来了学科研究中理论上的混淆和实践中的混乱,对新闻学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对新闻学理论研究的状况和水平进行评说,这原本无可厚非。每个人对此问题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观点也可以不同,但是若要全面评价我国的新闻学理论到底成不成体系,有没有自己的东西,需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应当说,虽然我们的新闻学比较其他一些历史久远的传统学科,像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等,在学科体系的完整、学科内容的完善和学科研究方法的完备上还存在着距离。但是笔者认为,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已经完全具备,其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学科内容十分丰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总之,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它当之无愧。

近年来我国传统新闻学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一些困难,学科地位受到一些冲击和影响,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新闻无学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肃清。

长期来,“新闻无学论”一直是困扰和影响新闻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人把新闻学同政治学和宣传学等同起来,一些人又把新闻学简单地纳入文学范畴,还有的人认为新闻有“术”无“学”等等,总之是认为新闻学没有什么学问,难登学科和学门的大雅之堂。其实,经过新闻界多年的努力,新闻学在1987年就已被国家正式列为单独的社会学科,后来又上升为一级学科,2004年又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这说明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已经得到了国家的权威认可。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依然还是有人戴着“新闻无学论”的有色眼镜看待新闻学,否认其理论价值及其学科地位,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二是传播学快速发展对新闻学的冲击和影响。

传播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对传统新闻学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多涉及社会共同性问题,社会适用性强,扩散力和影响力大,容易引起社会关注。而新闻学却主要囿于本学科的范围之内,不易引起社会关注,不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传播学研究队伍发展快,研究成果多,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渐成气候。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一些赴欧美等地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学者,在一些新闻院校已成为教学队伍的主体和骨干,使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队伍迅速扩大,影响力日盛。

三是传统新闻学本身理论创新难度较大。

由于经过长期的积累,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今天似乎难以有新的突破。同时也由于新闻学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往往在政策上受到的限制较多,因而理论创新难度较大,这使得近年来新闻学的研究步伐显得缓慢,有时甚至给人以停滞不前的感觉。一些新闻学研究人员只好转到传播学方面,有的成为“两栖”研究者,有的则进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希望从中找到突破点。这样一来,使得近些年来坚守传统新闻学研究阵地的队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逐步萎缩的趋势。

上述这些应当都是近些年来新闻学研究进展较慢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有些人轻看新闻学,并且提出要用“传播学”或“新闻传播学”来代替“新闻学”的原因之一。

不过依笔者之见,虽然新闻学学科的发展当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它有自己的理论内涵和科学品质,有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发展基础,只要学界同人重视并加强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坚持不断创新,新闻学就一定会获得新的发展,一个科学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一定会确立起来。

二、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及地位

1.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

我们承认新闻学的学科地位的前提是,它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评定一门学科知识是不是能够独立地成为一门科学,首先要看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性;其次要看其是否形成自身特有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第三要看社会对这门学科知识的认知及接受程度。

事实说明,新闻学已经完全具备了上述条件。

首先,新闻学不但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还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特殊的矛盾规律。新闻学把一切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以及整个新闻传播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把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新闻控制者的关系,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活动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传播活动与传播业自身发展的关系,以及探讨其中的规律等作为自己的任务。

其次,它已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它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包括新闻的本质特征及其矛盾关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新闻业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其功能;新闻工作的原则、方法及其全部业务技能和知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特征、要求及其职业素养;新闻业的经营与管理等等。

第三,在世界范围内近200年的研究过程中,新闻学已经硕果累累,并且已经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认可。在西方许多国家,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早已不成问题。在我国,20世纪初叶,一些有识者(如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等)就已阐释了它的理论价值及其学科地位。虽然后来由于长期受到“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其学科地位一直受到冲击,但是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表的统计年报文件就已将新闻学正式列为我国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15个学科项目之一。1997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又一道被国家提升为一级学科,从此摆脱了过去长期隶属于语言文学之下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局面,确立了自己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地位。更令人高兴的是,在2004年初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新闻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其学科地位又一次得到国家权威机构的确认。

短短十几年工夫,新闻学得到了如此快速的发展,成为一门在社会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学科,充分说明了它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基础。

新闻学的发展从作为其支撑条件之一的新闻教育的发展中也可略见一斑。1978年全国才有5所大学办有新闻学专业,现在新闻学已经成为高校中的一门热门学科,全国开办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育的院校已达300所左右,教学点超过470个,在校生已达十几万人。

显然,在我国,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及其学科的不断发展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传播学是新闻事业发展到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阶段,形成社会性的大众传播业之后出现的。从产生过程看,是先有新闻学,后有传播学。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传播学是由新闻学等相关学科孕育、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相对说来,传播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其外延也更加广泛,新闻学的有些内容是涵盖在传播学之中的。但新闻学也有很多内容是传播学所涵盖不了的。正像商品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一样,虽然经济学能够涵盖商品学的一些内容,但经济学却不能取代商品学。同样的道理,传播学也不可能取代新闻学。

我们只需稍作分析即可看出,新闻学与传播学虽然有着不少联系,但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研究人员,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上都存在着许多区别和差异。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

以笔者之见,新闻学与传播学应当是如下的一种关系:

(1)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互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它们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科学内涵,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新闻学与传播学不应相互排斥,而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超越门户之见,要多寻求合作,以图共同发展。

(3)新闻学要开阔思路,不断创新,冲破传统束缚,转变陈旧观念,在借鉴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自己,建立起更加科学、系统的学科体系。如,新闻学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思路,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从更加宏观的范围和高度上研究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以使新闻传播更好地体现为人类生活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再如,新闻学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多采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行为科学方法、过程与结构研究方法等等,来开阔自己的研究思路,增强研究的效果,提高学科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传播学要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防止急功近利行为,增强理论思维,提高学科研究的理论层次,增强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巩固自身的学科地位。同时,传播学也可以借鉴新闻学的研究成果,来提升自己学科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5)我国传播学研究要加大本土化步伐,扩大能直接为我国新闻实践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研究层面及研究成果,使来自西方的传播学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新闻事业及其他社会事业服务。

总之,作为同被列在一个一级学科中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应当各扬其长,携手共进,一道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相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都会是大有前途的。

同类推荐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关于文字与影像、文字文化与视觉文化、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的同与异、电子文化的霸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忝列旧说,只是认为在中国的影像工业包括影像传媒中,有一些新的现象值得注意,有一些新问题值得探讨,有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值得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真审视。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公文作品集

    公文作品集

    本书《公文作品集》可分为讲话、论文、调查、通讯、报告等章节。
热门推荐
  • 你的青春是否迷茫

    你的青春是否迷茫

    朝气蓬勃的青春里,相信你会因此倍加珍惜。它短暂而又彷徨,青春犹如一曲娓娓动听的曲歌,如同淅淅沥沥的春雨般,歌停了、雨停了。“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日月如梭,光阴似箭。青春再也回不来了,如同高山滚石一般。致齿少气锐的青春......
  • 阿斯塔克

    阿斯塔克

    为了找个安静的地方啪啪啪,他们决定占领一个星球
  • 混在大学里的少昊

    混在大学里的少昊

    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天帝之子少昊转世了,带着一个有时犯傻有时彪悍的东皇琉璃转世了!转世后的少昊成为了凡人张昊,还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在大学里,在人世间,少昊,琉璃以及一群形形色色各有特点的人儿会演出怎样的故事呢?敬请关注!!
  • 恶魔校草的安静丫头

    恶魔校草的安静丫头

    这是一个顾妍心和洛安炎的恋爱故事,顾妍心是一个拽霸气侧漏安静的女生,洛安炎是一个高冷霸道专一的男生,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剧情呢?
  • 痴恋玄女

    痴恋玄女

    【注】此文只是第一部暂定完结,因为某只想修文。后面的内容,全修完了有空再发。亲们现在就不用看了。◇◇◇◇◇◇◇◇◇——杀戮的开始生命的逝去,留下的人是在仇恨中痛苦,还是在痛苦中仇恨;逝去的生命带出的故事是关于爱,还是关于恨……李颀:威远侯、威武大将军、七王爷之子,掌管鑫龙王朝整个的北方大地。他为了心中所爱,可以守候可以等待,可以不择手段,为了那个她,他一朝白发,誓言残杀。他杀敌千万,攻城无数,血染羽塍国之大地,只因他失去了心中的爱。张瑾月:璇玑谷中玄阁阁主,皇上册封之义女,霓裳郡主,她是李颀心中所爱。身负深仇的她,是逃避,是面对,是释然,还是……她终将会是李颀的爱,还是恨……她淡然,沉静,她笑看日升月落,却躲不过重重危机的侵袭,面对一次次的阴谋和伤害,她又将如何……雨梦:一个抛爱弃恨的女人。她是张瑾月的贴身侍卫,也是曾经的贺家庄大小姐。她为何而忘情弃爱,在她身上又是有着怎样让人心酸的往事,她又终将情归何处。风弄浄:风家少主人,武林盟主之子。他淡漠如风,他温文尔雅,他的情如丝如水,他愿以那如日般的温暖融化那坚冰的寒冷……面对这危机四伏的事态,他能否得偿所愿……残罗刹:他残虐,他冷情。那日,身残,心亡,当失去一切时他将所有的情深埋,他成为罗刹……他誓言复仇,他复仇的火焰将烧向所有的人,他的仇恨究竟是什么……可否还有可以让他放下仇恨之人,又是谁能让他从仇恨中获得重生……——这一切,是仇是恨,是情是怨,再次的杀戮,重新交集的生命将带出怎样的故事……
  • 穿越之可爱小厨娘

    穿越之可爱小厨娘

    平凡女生小月,在现代没有爱情,缺少亲情,一事无成,但老天给了她机会,让她穿越到古代变身可爱小娇娘,满脑子现代思想的她大显身手,当了名厨,泡了一堆帅哥,后来知道自己居然还是公主,这下赚翻了,可爱的她继续把皇宫闹的乌烟瘴气,鸡飞狗跳.
  • 破虚联盟

    破虚联盟

    瓦罗兰,注定一生蒙尘。可齐天大圣的出现,注定不会再平凡!九极天闯不过?
  • 良人却似梦

    良人却似梦

    文案: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一美人,清扬婉兮。渡口相送,多年等候,良人却似梦……Ps:咳咳,第一次写文,肯定写得不好,有枯燥感,请见谅。
  • 天裂古传

    天裂古传

    混沌重辟,阴阳顿开满世鬼道,妖魂纵生群魔乱舞,神明永生征途天道,古迹相承
  • 钻石野拳

    钻石野拳

    拳头的怒火和坚强的心是他最致命的武器!财富与权色,欲望与磨难,只需一拳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