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000000027

第27章 高等学校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目的与方法刍议(2)

当年自己老师的言传身教,加上如今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以及自己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道德修养,他们无怨无悔地仔细备课,认真讲授,与学生们用语言、眼神、心灵进行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没有隔阂,没有距离,有的只是诚恳与热情,有的只是理解与尊重。学生们随着老师讲课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情绪上受到感染,思想上受到教育,知识上得到完善,认识上得到升华。老师们忠诚地站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不辞辛劳,不畏寒暑,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这样的老师大多都是教师行列里的前辈,他们本身的学识、修养、品德就是后来者的榜样,后人难以企及。诚如宋濂所言:“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岂他人之过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老师以后来者为多,它难在要做课件,会用电脑,这对年轻人来说不在话下。它易在快捷简便,编写下载手到拈来,可制作课件的效率并不就是讲课的效果。难与易之间透露的是制作课件的水平,而非讲课的水平,更非老师的整体水平。

老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计划的执行者,更是教学内容的直接传达者。他的职责和义务要求他必须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全身心地投入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去。如果他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话,他会选择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不应该考虑自己精力的投入大小、省事和省力与否,当然前提是他必须具有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还应该具有理解、认知、把握事物的能力和感悟时代社会诸因素的能力。如此,才能引领学生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好自己的定位,才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不愧对自己的祖国、时代、社会、职业、责任,更不会愧对自己的情感与良心。

因此,老师的人格修为是第一位的,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能为人师者,必须是要有极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的学者。荀子曾经谈到为师需有四大道德修为、高尚品行和精进学业,即“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的不仅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能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种教育理念“上起孔孟老庄,中经佛教禅宗,下迄宋明理学,都特别注重道德教育与自我修养,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韩愈在《师说》中讲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其职责和任务不仅是教学生“句读”,而且要“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是单纯教以知识,而且是要教以德行与智慧。一句话,就是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合格的老师要安于清贫,忍受寂寞,有延续和传承中国文明与文化之追求,有希望学生们个个成龙成凤的期盼,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态度,有渊博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知识积淀,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和付出精神,有贯彻文化观、价值观、人生态度、生活理想、情感寄托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有适宜于自己也适宜于学生的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学思想原则,还要有教人的热心、诚心和得当的方法,以及启发学生自觉的智慧。

学生要安心勤奋,忍耐寒窗,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孟子语)之企求;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之境界;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语)之胸怀;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孔子语)和循序渐进之态度;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诉求;还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语),以及“程门立雪”的精神。老师要因材施教,学生要学思并重;老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要主动自觉。总之,在不断地努力和观照下,师生之间最终形成一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的“教学相长”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并为后世之人树立了楷模。

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和教学内容的受益者,更是教学效果的直接检验者。责任与义务要求他们必须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去。以援疑质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执著,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告诫,以不拘于时,学无止境,潜心专力的自勉,锲而不舍,一心向学。课业之外,要涉猎多门类多学科,要宽及古今中外文化科学,要旁通历史、社会学,要“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学习阶段正是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能力的培养尤其关键。师生的关系处理得如何,教与学的关系安排得怎样,都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决定学生的生存、生活、工作、奋斗的能力,以及他们今后奋斗的成败。历史上和现实中有很多例子,一位学生对自己接触过的某位老师喜欢厌恶与否,反对接受与否,常常决定了这位学生人生道路之选择与执著程度,自然也就决定了这位学生的人生修养之高低与理想实现的程度。

作为中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学会的理事,我一直在关注和探讨着高等学校文科教育的教学目的与方法问题。这种兴趣和关注由来已久。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做教师工作之日起,我就很看重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当年我自愿旁听了当时语言文学部(文学院的前身)几乎所有老师的全部课程,为的是获得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得到老教师们的指导。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听过无数老师的课,有优有劣,有好有坏,但对我都有所启示。现在,作为学校的教学督导人员之一,我又参与旁听了部分老师的课程,仍然是感慨良多。现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如今的高校里已经成为主流,但是过去的方法和模式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方法无优劣之分,内容有好坏之别。这个优劣好坏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作为接受者,要能够建立一种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关系。传授者介绍的东西,接受者接收到了,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说明老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判断出现了失误。有的老师知识很丰富,内容很深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信息量大,洋洋洒洒,让人赞叹。我在旁听这些老师课的时候,感到是一种享受。但观察学生们的反映,却有很多人表现得若无其事,表情漠然,原因当然很简单,就是当前的学生基础差,能力弱,思路跟不上老师,你让他怎么能够欣赏你,佩服你?这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的采用电子课件形式,有的采用文字教案形式,显然教学方式并不能真正决定教学效果本身。方法为内容服务的道理所有人都懂,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恰当地选择适当的方式去介绍适宜的内容。

当然,现在的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早已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但毕竟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抱着学习文化知识的愿望走进了课堂。作为老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他们想方设法留在课堂上,不仅听你的课,还要随着你的思路来接受那些必要的知识,在情绪上受到你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靠强制手段让学生留在教室里,用点名的方式约束学生来上课,用扣分的做法压制学生参与讨论等等,其实都是一种无奈的表现。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中学的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主动者应该是学生,学生有选择的自由,但你得给他选择的机会。试想,我们坐在课堂上,去听某人照本宣科,或者是大放厥词,或者是天南海北胡扯,你的感觉会怎样?恐怕除了消极抵抗外不会有其他的感觉。因此,争取学生靠的是你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你的事业心、你的责任心、你的知识储备,以及你对文化知识领会与传导的能力。再差的大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老师的声情并茂会感染学生,老师的知识和教导会影响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会打动学生,老师的思维意识、价值取向也都会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其实,我们想一想,有几个学生来到大学是为了吃喝玩乐,有几个学生坐到教室里是为了哗众取宠的捣乱,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课堂现象,说穿了是某些老师的做法让他们感到了失望。所以,作为老师也应该从自己身上去找一找问题的症结,不要总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纠缠。既然当前学生的状况已然如此,我们对学生也没有必要去求全责备,我们回过头去看看,过去的前辈们没有先进设备,没有电子课件,仅靠着一支笔、一本教案,信心十足地站在课堂上,他们的言传身教却影响了几代人。我们今天的老师能有多少人让学生永远地记住你,那才是值得自豪与骄傲的。于此我深有感触。2010年春节有一位我校91级新闻续本班的周正同学给我发来一条短信,内容是:“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今后还是我的老师。我是您过去的学生,而且永远是您的学生。”这让我十分感动,这位学生年龄比我要长,职位比我要高,收入比我要多,但他牢牢记住了当年我带给他们的知识与快乐,记住了我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而我的教学从来没有采用过什么电子课件,但这毕竟表明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并没有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只有老师的全身心投入才是第一位的。

(作者李贵森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同类推荐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从春天出发

    从春天出发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分为乡情篇、亲情篇、友情篇、山水篇、感悟篇等八辑,共一百多篇散文。
  •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是我10年作品的精选。其中,有两个关键的“题眼”,一曰“奋斗”,二曰“咖啡”,“奋斗”是姿态是精神是途径,“咖啡”是结果是目标是一种悠然的氛围。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全职医师

    重生之全职医师

    她的医术神鬼莫测,是终结所有病痛的利器!亦是杀人于无形的魔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姬夜珠

    妖姬夜珠

    偶然翻阅旧作,发现17岁那年的雨季以《左传》片段虚构的一个故事格外精彩。《左传》惜字如金,须惜少年时的我也未曾将心爱的故事酝酿成长篇,或许有朝一日,与日渐风化的故事再续前缘。若您有缘看到这个故事,请用心灵和鼠标阅读一朵乱世桃花离奇的一生……
  • 御斩纪

    御斩纪

    日月伴天,乾坤向明,大道逆天行。唯有天玄宗,门徒人才辈出。外门武道会,尽出英雄之辈。小主沐名扬,千世天赋筑基体,拜入修真门武道会,外门弟子数年不得真传,苦为劳力三年……与鬼斗,血流成河,与魔斗,意念成佛,与佛斗,堕落成魔,斩尽群佛,得天诛、虽为魄、魂不灭,意再重生,剑指巅峰!
  • dnf格斗学院

    dnf格斗学院

    火焰吞噬者被消灭,寂静城被破坏,德洛斯的铁蹄踏遍整个阿拉德。魔界的威胁尚未消失。面对未知,德洛斯,虚祖,天界只能联合。
  • 藏牛

    藏牛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一开始为了自己的父母,他毅然走出了那个偏僻的山村,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一个时代的爆发,蓦然回首,他的身后已经是白骨累累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弹幕

    弹幕

    一款FPS类网络游戏小说,以CF,特种部队,红警,CS做参考的一部热血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竞技类高手从新兵到帝国元首的故事。游戏共分三个系统:剧情副本系统,竞技战斗系统,荒芜之星系统。游戏之中没有11C存在。玩家成长可分为军衔,爵位两种。军衔为士兵成长属性,而爵位属性为游戏中国家奖励称号。游戏中的职业没有特别严的区分,主要根据玩家所装备的武器而定,同时这款游戏中有副职,科研类等存在,这是一个考验团队配合的游戏。(请点击,推荐,收藏个。)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一鹿上有你

    一鹿上有你

    那年遇见你就是我最好的幸运,谢谢你带给我的爱,我们的秘密花园下的承诺还记得吗?。。。
  • 凝——璇

    凝——璇

    他,卒于神秘的敌人,却又再次重生,寄居于少女心中,从此他对她,生死相随。她,伤于歧视与侮辱,获强大传承,与一缕灵魂相通,从此她对他,倾尽全部。我是凝。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样,都拦不住我对你的情。不管你的性格自卑还是顽强,我都喜欢那个真正的你。我与你,情深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