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000000002

第2章 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初探(2)

邓以蛰认为,一般孩童们,“他们的性灵,似一条若隐若现的萌芽,正如灰粉之已为水润透;我们更从何处,求得这一双柔如绵,温如玉的手来,动定得宜,将这番已揉透的白粉,捏造成形呢?”邓以蛰把孩童性灵视为萌芽,需要用音乐来呵护他们的成长,塑造他们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操。灰粉为水润透还未成形,非靠得力的手相助,才会捏造出形状。音乐起到了在孩童幼小心灵播撒美的种子,塑造孩童性灵的重要作用。

音乐对于孩童的美育有其特殊的作用,可以把他们引入迷人的艺术王国,使童心沐浴音乐的和风细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养成他们能够感受乐律的乐感。邓以蛰说,“孩童们一团天机,好像蚕蛾下子,正待一粒一粒的吐下来。当此时,若不将这团天机,使之音乐化,他的模形,就要向世故言词方面去收集标本了,终究又不免结成一个个的赘瘤。我也并不可惜他们走到这一途,因为这是迟早免不了的一回事。但只求孩童心境里,世故之外,还有一个性海;实质的宇宙之外,还另有永远在可能中的一个宇宙,不像这目前可见,口中可称道的宇宙,执着得一时翻不过身来的样子罢了。而那可能中的宇宙,唯有音乐能使之对孩童显露。如有能领会它得的孩童,它也是个真实的宇宙,而且有抑扬顿挫,比我们眼前的宇宙,却活动得多了。”音乐有超越现实的地方,是有自己的精神价值的。为使孩童免遭世故言词的污染,邓以蛰希图借音乐能给孩童永远在可能中的一个宇宙,使他们认识到那可能中的宇宙与这可见可称道的宇宙的区别所在。虽然,孩童要长大,终会走向世故,结成一个一个赘瘤的结局是可以预测到的,但邓以蛰还是愿意给孩童以艺术的熏陶、美的教育,音乐就是强有力的艺术种类。对于孩童说来,有没有这个音乐的陶冶是不一样的。孩童时所受到的艺术的熏陶,对于他们的成长不可缺少,有助于孩童艺术潜质的开发,有助于孩童人格的全面发展。

邓以蛰揣测了听音乐的人们抱着不同目的的接受活动,较有条理。他觉得,一种人专门在实际利害上用工夫的,当然在这流动的音乐宇宙内停留不住,音乐根本与他们是无关的;再有一般人,颇富于感觉力,他以为音乐至少是能调理情丝,悦耳娱意,每当志塞心慵的时候,或肯来与会,开襟受用一番;必还有一般人,性情沉厚,想象深远,以为音乐上可以起往古之哀怨,下可以穷人生之幽诡,视音乐为性情之开导,教养之上材;更有一类人———或者就是你们音乐家亦未可知———听音乐得制住他们的感情,不令混入音乐,必须留得我在,好得使用脑力,运用知识与观念来着着实实尽他们的艺术家、审美家的批评的天职。从他的揣测可见,第一种人,完全以功利看音乐,对音乐自身的独立性、自身的美就看不到。对这种人演出音乐,可说是选错了对象。第二种人,这般人承认音乐的审美作用乃至娱乐性,听音乐来改变自己状态不佳的心志,愉悦自己,获得美感。

是把音乐看做有利身心的手段。第三种人,把音乐看成是教化的工具、人生的指导,这般人要比前面的人,文化艺术修养更高,从古到今,音乐充溢天地间,音乐对人的性情有陶冶作用,是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重要的艺术形式。这般人与前般人的共同点都承认音乐对人心之作用,只不过后者更深刻些而已。第四种人,这一类人真正懂音乐,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观念和方法,对音乐进行批评,需要的见识要高,不会听任感性而忽视理性,有理性的引导,音乐家中也有批评家,如是身有两任的话,更具有专业上的优势。他们担当起批评的职责,对音乐的评价相对客观些。邓以蛰的此段话,主要讨论了听众的不同特点,四种人,一种比一种更高、更深,由对音乐的不能欣赏到欣赏到深入欣赏再到批评,有提高的过程,有深化的过程。看待音乐的接受,不能只满足于感性的音乐欣赏阶段,还需要进入到有理性介入的音乐批评阶段。音乐批评是促进音乐发展的重要活动内容。邓以蛰要求艺术家、审美家要着着实实尽批评的天职,强调了主体应有适当的约束,不让情过头。批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对音乐家的创作也能够起到积极的鞭策作用。“我们的揣测大概有这几类的听众;但他们顿时就会齐全的?或需时间养成?诸位都不用管了,只要‘有’这回事是可能的,你们就于愿已足,你们的报酬就不小了!”邓以蛰揣测了这几类听众后,强调音乐家心里要有听众,有了听众,音乐就有接受的对象,毕竟音乐是要为他们而演出的。

邓以蛰所提出的民众乐会,无疑是面向广大民众的,不是极少数人的孤芳自赏,不是只为小众服务的。他觉得在北京的公园等民众活动的场所举办乐会是能够及时为北京许多性情上生了赘瘤的群众、许多性灵滋长的孩童服务的。这些场所是举行乐会的好场所,是可以促进音乐的普及的。他提到夏天在北京中央公园(即今北京中山公园)、先农坛举办乐会,就考虑到了有游众的听众保证,有古树古建的环境,这些是音乐的极好背景。有好的背景而不利用,岂不可惜?

在剧院、音乐厅演出音乐,自然需要;到公园等民众活动的场所演出音乐同样需要。不能只想到前者而想不到后者,而且后者更能为民众提供欣赏的便利,让音乐与听众在日常生活中走得更近些。邓以蛰呼吁音乐家快快起来,付诸实际的行动。“诸位音乐家!……你们为何不借此快快组织一民众乐会(Popular Con-cert)呢?”“诸位音乐家!你们的乐班,何不快快起来,提起你们使命的旌旗,赶快首途!”邓以蛰提请音乐家:“望你们快快吹打起管弦锣鼓上道!否则不但没有演奏Stranss,Wagner,Beethoven的希望,就是Handel,Mozart……,恐怕也演不久了!而文姬别国之音,永无音乐表现之机会,屈原《离骚》、《天问》之大曲,(Symphony之译称不知何出)更无希望;即萧友梅先生之别校曲,恐将为最后之成绩矣。岂不可惜!岂不可惜!”邓以蛰这里第二次提到演奏德国著名作曲家施特劳斯、瓦格纳、贝多芬的作品,提及德国著名作曲家韩徳尔、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提及表现中国古代屈原、蔡文姬题材的音乐作品,提及中国现代作曲家萧友梅创作的作品,可见邓以蛰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之熟悉。形势迫人,无论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能够演起来才是关键。不然音乐家不能有所作为,自己的才能无法获得施展的机会,听众的欣赏能力也无法提高,对交响乐等音乐作品不能欣赏的情况还会继续存在。故而音乐家应该行动起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为社会、为民众演出音乐作品,来医治中国人的诸病症。“诸位音乐家!……我想你们的乐班,必定是我们棕叶般又平和,又疏散,又能摇曳生姿的那双手;又能担戴得了那条彗星似的光芒锐利的帚子的使命,也就是那柔如绵,温如玉,动定得宜的手了。”邓以蛰把乐班比为“棕叶般又平和,又疏散,又能摇曳生姿的那双手”,“柔如绵,温如玉,动定得宜的手”,手的比喻贴当亲切,形象生动。音乐之手可弄平人们的赘瘤,把灰尘抚去,起到精神心理的安慰、慰藉效能。“我们社会需要你们艺术家,你们艺术家也需要我们社会。我们俩何不快来握手把臂,吻颈壹心,行这个同偕到老的见面礼呢?”社会需要乐班,乐班也需要社会。社会需要音乐家,音乐家也需要社会。两者是能够形成融洽的关系的。

总之,邓以蛰《对于北京音乐界的请求》一文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立足社会人生的。无非从成人和儿童出发,一方面是要以音乐的力量从源头上消除我们成人的许多赘瘤(当然,成人也需要进行美育),另一方面是从培养孩童的性灵出发进行音乐的美育(当然,孩童也能结成赘瘤)。他充分肯定了音乐艺术的独立性和重要作用,对医治中国听众需要的音乐的风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对听众的接受层次及其审美能力作了区分,突出强调了音乐应为大多数群众服务的宗旨,呼吁音乐家行动起来,与社会进行合作。他此文的音乐美学思想值得我们好好汲取其营养。但他也有夸大音乐的地方,音乐毕竟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消除一切赘瘤、沙砾。

(作者杜寒风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20世纪大富豪

    20世纪大富豪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在《宁波日报》和《人民日报》这两家报纸服务时,发表的一些新闻作品和随感,内容包括见证三峡、重庆履痕、雪泥鸿爪、强词夺理、旧闻拾遗、人海觅珠、说长论短等。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河山,抒发自己的郁闷的心绪。但同时他也绘制了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瑰丽的风景画:广大的乡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静静的顿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腾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风雪……在它的作品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无怪当时就有人说,读了普希盘的诗,俄罗斯人的压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罗斯人仿佛从普希金的诗中才以识了自己伟大的祖国,认识了祖国的美。这至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热门推荐
  • 背对着阳光的你

    背对着阳光的你

    沈薇接手杨文亚,被他的私生活弄得焦头烂额,但是不阻碍他蹿红的速度。沈薇要做的就是讲杨文亚送上娱乐圈最顶尖的位置,至于其他,与她没有一点儿关系……
  • 啼笑皆妃:拐个王爷么么哒

    啼笑皆妃:拐个王爷么么哒

    一朝穿越,竟砸中个美男王爷;一次逃跑,却无意救下霸道阁主;特殊的身份却让女主陷入重重危险;两男相争,女主只问:“谁愿意跟老娘回大陆?美男王爷说:“你是本王的,本王当然跟着爱妃走!”霸道阁主推开王爷答:“本阁主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魂,你看着办?”女主表示有压力,一个拥有李敏镐的大长腿,一个长得宋仲基的国民老公,带谁?只能取其一……
  • 网游之魂破天下

    网游之魂破天下

    他说他能手拿神器斩杀天下所有恶灵,他说他能勾勾手妹子就会倒贴,当然那都是他认为的。手拿神器,身穿金甲,胯下神马,开展一段热血传奇。
  • 拜金皇后:皇上,给点钱来花

    拜金皇后:皇上,给点钱来花

    “皇上,我这一生就只爱钱,求求你休了我,让我回去赚钱吧。”自从被这个狡猾的皇上给拐进了皇宫,无端的就被封了个很派头的位置,皇后,那之后,钱不够每天都想逃跑,却屡屡给抓了回来。终于,她爆发了,揪着这个把自己从好不容易挖的逃跑路线,狗洞拉了出来的皇上,钱不够苦着脸说着。“皇后,你现在爱的是钱,但朕能保证,一定能让你爱我胜过爱钱的,所以我不会让你离开的。”看着眼前这个只爱钱的皇后,石傲武真的觉得自己真够悲惨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居然要跟冷冰冰的钱争宠。但有什么办法,他自己一个人留在皇宫里面太无聊,一定要拐个能天天让他想抱抱,想亲亲的钱不够在身边,所以,他一定不会让他的皇后离开的。
  • 中文系是治愈系

    中文系是治愈系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遇到90后的学生,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本关于70后作者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实际体验,谈及人文、青春、成长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文艺”,又“普通”,在幽默欢乐中反思中国式大学教育,作者入乎学术,出乎文艺,游刃有余,操文艺的刀,割学术的瘤。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酸甜苦辣兼备的真实的治愈。在7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交锋碰撞中,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希望可能正在萌芽。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神级一班

    神级一班

    神奇的班级,神秘的学院,你是主角,还是一个穿越者啊。神级学院只有你敢想,没有我们不敢做。
  • 游戏遗孤

    游戏遗孤

    弟弟在癌症病逝之前神秘消失半个月,彻底改变我的命运。意外的孤儿让我成了奶爸,游戏内测头盔与天才宝宝结合,正所谓上阵父子兵,让我在游戏中风光无限。崛起游戏的第一桶金,壮大萧盟,逐鹿天下,一统中原,问鼎霸主,成功创建游戏11系统,广纳天下美女共舞。却意外发现宝宝的神秘身份,寻找到弟弟真实死因之后,开启另一个未知世界。本书精彩乃是争夺天下,保证让大家热血沸腾,不一样的血战黄沙的战火。
  • 鹿晗,我喜欢你所以才等你

    鹿晗,我喜欢你所以才等你

    女主和鹿晗从小认识,后来渐渐喜欢上鹿晗,却不敢表白,后来搬走了,在高中再次相遇,可鹿晗却喜欢上了别人。多年后,女主在韩国偶遇鹿晗,并帮助鹿晗。回国后,再次相遇,会发生什么呢?女主会找到自己的姐姐吗?他们能在一起吗?
  • 至高权王

    至高权王

    世界被创造之前,至高的四大规则就已显现。混沌是一切的源头,混乱无序与虚空由此诞生;然后要有光,光是秩序,有了秩序才有世界的基础;随后,生命与毁灭诞生了,这一对双子周转不息。从此,万物大衍。但是,混沌与光似乎是一对死敌,他们从开始就不停的争斗着,在他们激烈碰撞之下,产生了时空。混沌永远追逐着光,誓要把光消灭,他认为无序与混乱才是这个世界的永恒。一个神奇的少年,降生在一片玄幻的大陆之上。等待着他的,将是一片热血的战斗,与不可捉摸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