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900000105

第105章 附录:在路上,我们共同努力

——“人民日报校园行”中国传媒大学站活动侧记

人民日报记者赵婀娜

“作为老师,我想说,请你们关注人民日报,因为那里有很多你们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作为朋友,我想说,请你们关注人民日报,因为那里忠实地记录着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12月30日,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崇元的亲切致辞,拉开了“人民日报校园行”第二站——中国传媒大学站活动的序幕,也拉近了中国传媒大学莘莘学子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人”心与心的距离。

阐释责任、传递真诚。传媒大学的学子们,从何崇元的致辞中,感受到身为未来新闻人的责任、幸运与骄傲,更感受到一位新闻前辈的谦逊与真诚。

“今天的人民日报将朝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的方向努力。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创刊已有61年。一张有着深厚历史的报纸,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是每一个党报工作者,以及致力于从事党报事业的人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让信息传播和舆论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具有辉煌历史的人民日报正以实际行动,努力地跟上这个时代。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你们感受到,也能够得到你们的认同。”何崇元在致辞中说。

解疑释惑、深入浅出。传媒大学的学子们,从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主任谢国明的演讲中,重新认识了一份与印象中有大不同的《人民日报》,感受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大气、朝气和锐气,更惊叹于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时刻背后,党报新闻人的智慧与敏锐。

“人民日报是中国社会的风向标、是中国社会的瞭望哨、是中国舆论的定盘星。”国庆特刊的版面布局、头版头条“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迹象”的出炉始末,“五问中国教育”的深刻影响,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新闻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出人民日报直面热点难点,不失语、不乱语,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问题、到田间地头找感受,想中央之所想,愿百姓之所愿的意识和能力。

回应热点、分享荣耀。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卢新宁的演讲让中国传媒大学的学子们改变了对人民日报评论严肃刻板的老印象,感受到当代党报新闻评论人“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所做的不懈努力。

《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政府如何应对“麦克风时代”》《拆除冲突迁出和谐》……一篇篇被多家兄弟媒体转载,引起社会与公众强烈反响的评论,让现场未来的新闻人深深感到,人民日报已经并正在通过自己的独特定位所具有的权威性,促进政府和群众的意见沟通,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在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的角色。

“请问环球时报的定位和国际先驱导报有什么差异”,“请问您在选稿的时候,怎样平衡稿件的新闻性和宣传性”,“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新媒体的发展潜力被看好,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突出的优势在哪里”,“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看国际新闻的水平”……未来的新闻人提出了精彩问题。

“环球时报,报道国际新闻,报道中国人对国际新闻的感受,报道世界是怎样看中国的,增加中外之间的沟通。”“要把视频作为人民网的一个发展重点。”“由于媒体的变局,传统报纸逐渐出现下滑的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出路。我们要强化自身的优势。”“人民日报的国际新闻首先来自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我想人民日报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就是体现在这种权威的判断方面。”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主任曹焕荣、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京华时报社长兼总编辑吴海民、人民日报社国际部高级编辑吴绮敏等回答了学子们的提问。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李培元有感而发,“中国传媒大学和人民日报承担着共同的历史责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不断地推动双方合作与交流向更宽、更深的领域发展,携手共创中国传媒事业美好的未来。”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电视编辑专业学生王超说,“这次的活动让我改变了对人民日报的印象,让我深入地了解了这份报纸,也为即将成为一名新闻人而骄傲。”

传媒大学内的翠柏,见证了今天中国新闻人与中国未来新闻人的约定——为了中国新闻事业走向世界,“在路上,我们共同努力。”

〔原载《人民日报》2009年12月31日第四版〕

同类推荐
  •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本书内容包括: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 触摸教育的美

    触摸教育的美

    本书记录了发生在校园里孩子和老师及校长之间的事。分为”举报的分量“、“滑稽的新生传”、“故事进行曲”、“教育即生活”、“返老入童”等篇章。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热门推荐
  • 天诛神剑

    天诛神剑

    神州浩土,强者林立,道法纵横;风痕凭借一部剑谱,一柄神剑,傲视九州;历经重重天劫,是升仙?还是守护倩影,守护一方百姓?杀伐也好,情仇也罢,执剑,不惧天下。
  • 爱你却未说出口

    爱你却未说出口

    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故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男朋友,你就可以看一下,看了之后就会明白你需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了。我真心地希望可以帮到你们,这是关于一位读书的小女孩到她进高中,大学所经历过的一切有关爱情路上的挫折。但她非常坚强地面对这些挫折,最后,她找到了一个能托付终身的一个人!
  • 太上洞玄灵宝业太玄普慈劝世经

    太上洞玄灵宝业太玄普慈劝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戒指之万书从中过

    戒指之万书从中过

    第一次写书,望大家支持,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一本,可惜没写完,我来续写
  • 重生之我是赵信

    重生之我是赵信

    我曾是诺克萨斯的全民偶像曾与嘉文二世同生共死曾为德玛西亚立下汗马功劳我是德玛西亚最强大的战士可总有人将我与盖伦、嘉文四世相提并论污蔑说我是菊花信,这是对我最大的侮辱我是赵信,我为自己正名
  • 红袖倾天虞美人

    红袖倾天虞美人

    她是北国女战神,一朝沦陷南朝成了以色侍人的舞伶。他是潇洒不羁,大胆包天的伟岸男子,一夕情动至死不渝。初见时,他被她撞下河,陷些一命呜呼。他说:月黑风高姑娘孤身在外,就不怕遇到歹人?她说:我在逃命。“这么巧?在下也是……”再见时玉笛定情,她身披红妆等着他来娶她,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浩劫……
  • 换个人当主角

    换个人当主角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杂诗十九首》无名氏)十八岁的青春,十八岁的梦;十八岁的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谨怀十八岁的光阴……作为一个平凡人,真的很痛,很痛;作为一个富豪,真的很烦,很烦。十八岁转眼即到,而我们又是否真的是上帝带给世界的礼物?还是你我只是大千世界中的……
  • 神印王冠

    神印王冠

    雾霾袭卷了整个世界,噩梦从此开始吃人的恶魔,神奇的异能神秘的印记......
  • 真虚道主

    真虚道主

    失落虚空,迷途间沉醉,在半生半死之间,漂泊于风语的恒古,终于悟破生死间的玄奥,虚空的真谛,无涯的真知。
  • 火影同人:一瞬间的爱

    火影同人:一瞬间的爱

    她,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因族人的追杀而身亡,来到了这个世界,遇见了他,他们之间的故事会怎样?是完整,还是,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