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林海春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授主修“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简称“英播”)专业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积累的经验,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点来分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试图建立一种使我国教师更有效引导学生快速、直接掌握英语语言的途径的教学方法——“情境演播”。
笔者采用文本分析及案例研究来探索相关语用学具有的理论点的方法,推导出“情境演播”与“视野线”、“情境演播”与“语境”的调控和“情境演播”与“语境化提示”的理论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而提炼出“情境演播”的具体践行方法:第一步,教师设计承载“情境”的文字稿;第二步,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的固定准备时间段;第三步,教师全神贯注地观看学生的口语化“演播”;第四步,教师组织“演播”后的小组讨论式交流。
关键词:英语播音、英语语言运用、语用学、教学法、情境演播
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开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掌握一门外语为自己的沟通带来的必要性,因而,也就越来越注重学习外语。同时,人们学习英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不论是大小书店里摆放的五颜六色的英语的学习书籍,还是成叠成摞包装的卡带、CD盘听力训练资料,抑或是成袋成盒的DVD影像资料,似乎都足以帮助大家迅速掌握英语语言,并可以进行顺畅的沟通和交流。
然而,在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将能够买到的资料“请”回家后,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即便是学习语言很快的中小学生,也在近乎“受尽折磨”的状态下努力了很久,结果还是学成了“哑巴英语”。人们在就要放弃或已经放弃的心态下,还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英语就这么难学?
真是英语难学吗?真是我们中国人不适合学英语吗?真是到外国才能把英语学好吗?
带着对国人学英语现状的观察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结合自己学英语和引导我们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方法,梳理出了更直接有效的互动教学方法——“情境演播”“英播”语用教学法。笔者多年指导主修“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简称“英播”)的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的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本文从《语用学》的视野线、语境的调控及语境化三个方面,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化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渴求迅速掌握英语语言的人们提供参考,也与在一线教学的同行们共同商榷。
由于英语相对于我们的母语汉语来说,在字形和发音上给大家的印象是“完全没有联系”,所以掌握起来感觉很难。加之,我们中国人大多是从“默背”一个个英语单词开始学习的,因而也就形成了“满脑子是英语单词,张口一个也说不出来”、“一听老外说话完全发懵”的“哑巴英语”的情形。实际上,形成如此结果的唯一原因,就是运用了完全错误的教学方法。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掌握汉语的过程:第一步是听父母亲及他人的说话(也就是“发音”)、表达(语句),第二步是“牙牙学语”(模仿和被纠正),第三步是“认字和写字”(小学语文课的学习),第四步是“造句和写短文”(“语法”加“写作”)。从这些步骤可以发现:我们首先学会的是发音节和说很多汉字,然后在学“认字”和“写字”的时候,就能辅以某一个字的发音来记住它的笔画。如此比较,我们就认识到:实际上目前大家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倒过来”的。因而,形成了极为“枯燥”的“愣背”过程,导致了“哑巴英语”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反思,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了“情境演播”“英播”语言运用教学法。以下将从定义及其所涉及的《语用学》理论点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关于“情境演播”的定义
1.“情境演播”定义形成的背景
能够最终设计出这一“情境演播”‘英播’语用教学法,是由于笔者担任集采编播为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历和与我国学英语的学生教学互动的结果。
笔者在大学本科时学的不是英语专业,当时也跟随着大家熟悉的英语教学方法学习,因而学成了“英语哑巴”。所以,可以想象最初采访外籍受访者时笔者的尴尬和无奈。有了如此“痛彻心扉”的经历,笔者就开始“自学”英语。首先是“耳听八方+面壁自言自语”,即将播放英语的录音机开到“如雷贯耳”的音量,每天保证一到两个小时,而后是“在英汉小词典的协助下阅读英文报纸或文章”,然后面对墙壁念刚阅读的内容,再后是用英语写“日记”(随意写出的流水账或小“想法”)。就是这样的三步加上一本辞典反反复复地重复,笔者达到了“听说读写”的融会贯通。要强调的是:当时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里,基本上没有美国原声电影,更没有今天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的“英语频道”和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的“英语广播”。
可见,不是非要在国外才能学好外语。现在大家都知道一个事实:许多生活在西方“唐人街”的人根本不用说英语,那又何必要学呢?
笔者在经历了以上提到的“三步”后,逐渐感到“英语”开始“朗朗上口”了。但是,在面对外籍受访者时还会有“结巴”或“无从说起”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尝试每天设计几个采访问题的方法来训练提问的语句,自己对着镜子反复提问。很感谢那时有一台小录音机,能把自己朗读或提问练习时用的英语录下来反复听,再比较买来的唱片资料的发音和语感模仿和更正自己的错误。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笔者的英语表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2.“情境演播”的定义
“情境演播”指“发话人根据‘人工性语言信道’之‘书面语’涉及的文化及社会事件发生的情境对内容加以理解后,对写就的语言进行角色化口语表达的过程。”如果对这一定义展开理解的话,术语“发话人”也是《语用学》中所指的“说话人”。术语“人工性语言信道”是《语用学》当中所指的那些除了“生物性语言信道”外的他种语言信道。其中,写就的书面语就是最具体的人工语言信道之一。“角色化”主要是指对所要演播的内容进行了角色化的分配,所以,发话人是按照得到的角色来理解和表达内容的。“口语”是指发话人要把得到的书面语转化成口语的状态来呈现。“情境”是指写就的语言内容涉及的某一文化理念或社会规范、价值观等,也可能是某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所处的季节或地理位置等。如果将定义里的这些术语形成的内容加以综合,就形成了发话人塑造的角色所需要的“语境”,即让发话人很快意识到“自己在哪座山头该唱哪首歌”的心理定势。如果深化理解“语境”定义,我们可以依据百度百科发表的解释: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里诺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另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这样,“情境演播”实际上是把即将用口语化进行“展示”的学生设定为发话人,并使其处于一个任其理解和建构的“语言空间”里。教师设计的文字内容已经形成,此时的发话人,就要对文字进行理解后,“运用某种特定的语言结构表达出”由空间区域和空间关系组成的语言空间里的认知空间内容。(Levinson 2008:16)
因此,“情境演播”是将“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或可说是将“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相结合,理解书面语后将其以口语表达出来的过程。
二、“情境演播”的语用理论点
在短期内能够提高我们中国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法“情境演播”,尽管是在笔者的媒体与教学从业经历和自学英语的过程中逐渐提炼出来的方法,但是,结合笔者对《语用学》相关理论的探索,“情境演播”英语教学法同《语用学》相关理论的契合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
1.“情境演播”与“视野线”
只要进入“情境演播”后,就要面对为最后的讲解内容进行“口语化”的呈现要求。而要达成这一要求,在准备过程中是要依赖一种心理定势的,即:第一步,把自己对写就文字体现的“那一处”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自己的眼前;第二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口语化”呈现的接受者(或听者)是哪一类人或人群;第三步,把自己置于由文字内容体现的文化或社会背景、听者和自身三个方面构成的空间里。
事实上,这三步体现的是进入“情境演播”的基本心理状态。这一状态可以由《语用学》中的术语“视野线”的内涵来解释。所谓“视野线”是指:“在发话人和释话人处交汇的线条构成了‘视野线’(也可称为‘思路传递线’——笔者注),它对心智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中那些作为语境适应对象的要素范围之间的边界进行切分。它表明了语言使用者的‘定位’,此定位限制了能够激活的‘世界’类型和数量,这些限制决定了发话人和释话人在语境生成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展之地和建筑材料。”(Verschueren 2003 In:Qian&;Huo:128)“视野线”里的“心智世界”,是以发话人的想象力对写就文字包含的“那一处”形成的“画面”;而“视野线”里的“社交世界”,是发话人对自己的口语化呈现体的接收对象类型的认知,也可以理解为发话人与释话人之间构建的“互动”状态;“视野线”里的“物理世界”就可理解为是由发话人、释话人与写就文字体现的文化或社会背景共同构成的实体存在空间。
分析到此处,我们的眼前就可以出现一幅清晰的画面:进入“情境演播”的发话人在符合写就文字体现的空间里,通过口语对所理解的内容向释话人进行口语化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