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代表作《芬兰颂》
《芬兰颂》创作于1899年。原本是《历史场景》演出的配乐,后来作为独立交响乐闻名于世。
当时芬兰处于沙俄的统治之下,沙皇限制了芬兰人民的言论自由,芬兰人民发起了保卫宪法的运动。爱国人士为报刊筹募基金,举行了盛大的募捐演出活报剧《历史场景》。由西贝柳斯配乐,该剧的终曲就是《芬兰颂》。由于沙皇的禁令,演出时不得不改为《即兴曲》。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才以《芬兰颂》为名上演。该曲表现了芬兰受到俄国的残暴统治,人民受压迫的痛苦生活、受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以及人们对祖国的赞美和祝愿。
5.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1)生平介绍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16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先后学习钢琴和作曲。20岁时就开始从事创作、演奏、指挥工作,名满天下。
1895年,他创作的第一首交响乐《第一交响曲》发表,结果演出失败,被批评得一无是处。他因此内心抑郁,自信全无,精神也出了问题。后来,他向达尔博士求助。达尔博士借助催眠术,一次次把他引入梦乡、进入潜意识,不停地在他耳边重复“你会开始写曲子——你会写得称心如意——协奏曲的质量会很好”等等。在达尔博士巧妙的引导下,拉赫玛尼诺夫终于重新燃起了创作的欲望和信心。1901年,大受欢迎的旷世名作《第二钢琴协奏曲》诞生了,演出大获成功。在首演成功的致谢词里,拉赫玛尼诺夫首先表达了对达尔博士的谢意,并将乐曲送给了他。
5年后,为了避开动荡的时局,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了俄国,经欧洲到了美国,在那里他心灵恢复了平静,潜心创作。1921年,他完成了《第四钢琴协奏曲》。他晚年的创作比较少。
1943年,拉赫玛尼诺夫被诊断患了癌症。后来病情恶化,导致他无法进食甚至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70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在洛杉矶离开人世。
拉赫玛尼诺夫延续了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与俄国的文学艺术、与柴可夫斯基密切相关。他的作品旋律悠长、宽广深沉,华丽而富有表现力。他的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情绪,时代感突出,同时充满了对俄国自然风光和民族光辉历史的描绘,流露出对家乡无限的深情。
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有:《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
(2)代表作《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是拉赫玛尼诺夫最杰出的创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中,它是首屈一指的名作。这首协奏曲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进行了绝佳的统一。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情趣,因此,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竞相演唱,并被改编成爵士乐,广为流行。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已经颇有声望。这时候他受托创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5月才逐渐痊愈,所以本曲实际上完成于1901年。有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具有的忧郁特质,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二、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的风格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巴黎,一直延续到20世纪早期为止。1874年一群被排斥在官方沙龙展外的画家们,其中有莫奈、毕沙罗、德加、雷诺阿、塞尚和摩里索等。在莫奈的倡议下,终于以“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的名义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照相馆里举行了一次与官方沙龙展相抗衡的群体展。
展出的作品与传统的学院派的绘画有着颇为不同的趣味,它们与其说是重视描绘对象的形体的准确性和立体感,还不如说是强调光线和色彩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但是当时的批评家和公众的反应却充斥了惊诧、愤怒和嘲讽。有人怀疑这些艺术家根本不会用画笔,而是将颜料灌在手枪里往画布上乱射一气。有一家巴黎的杂志的记者路易·沃赛尔以一种嘲讽的态度对莫奈的《日出·印象》做出这样的评价:“具体的自然实体被变成一片片似是而非的印象,传统绘画中明晰而坚实的实体丧失了。”这次展览被称为“印象主义者展览会”,参加展览的画家被称为印象主义画家,其中不乏贬义。印象主义由此得名。
音乐上的“印象派”来源于绘画艺术。为了凸显音乐的恬淡气息与纤巧妩媚的情调,印象派音乐家喜欢用弱奏与极弱奏表达跳动的色调变化、模糊的轮廓和依稀朦胧的色彩。
德彪西和拉威尔与印象派画家广泛接触,深受影响,自然而然地在其音乐中体现了印象主义的风格。1887年,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作品交响组曲《春天》,被法兰西艺术学院的评委认为他对色彩的感觉过于强烈,以致疏忽了精确线条和曲式的重要性,并提醒他要警惕朦胧的“印象主义”。尽管他并不喜欢这个词汇,仍将其保留下来作为自己创导的一种新风格的称谓。
1.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
(1)生平介绍
德彪西(1862-1918)出生于巴黎近郊的一个瓷器经营主的家庭。少年时,德彪西就跟随莫泰夫人学习钢琴。11岁时,他就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他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音乐气质。1884年,德彪西凭借康塔塔《浪子》获得罗马大奖,并得到前往罗马进修的机会。德彪西一直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个性,从穆索尔斯基的作品中深受启发。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来自印尼、越南、柬埔寨的东方音乐引起他浓厚的兴趣。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神奈川冲浪里》更是让他灵感突现。他的乐思越来越多样化,作品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终于成为音响派音乐的创始宗师。
1910-1917年是德彪西创作的晚期,身患直肠癌的他,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创作力也受到影响,日渐衰微。1918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为激烈的时候,德彪西在巴黎去世。
德彪西的创作理念是:“再现我所听到的东西,这是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也就是表明乐曲追求感官印象的描绘,用音乐表现听觉、视觉、幻觉甚至嗅觉捕捉到的自然、景物、人物等的感觉和印象。
德彪西对社会生活的内容不感兴趣,在描绘自然时,着眼点也在于表现其内心的感受。这种强烈的主观意识使他的标题性乐曲呈现出绘画般的光色变化,更给人一种飘忽朦胧、捉摸不定的感觉。他还用象征主义的诗谱写大量歌曲。他用毕生精力探索感觉的世界,表现感官世界,追求标题象征的总体意境。因此,他的音乐特征是新颖、雅致、清新、灵巧,以温婉的方式力求给人以快感。一位钢琴家曾形容德彪西的音乐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音乐”。德彪西作为一位“为未来打开大门”的音乐语言大师,在音乐史册的重要篇章中永远留下了美名。
德彪西的代表作有《贝加马斯克组曲》、《大海》等。
(2)代表作《大海》
《大海》是一部交响素描,创作于1905年。德彪西的父亲早年做过水手,德彪西从小就听过父亲给他描述海上航行的情景和经历。他对大海充满了幻想,曾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水手。成为音乐家之后,他对大海的情愫始终没有改变。后来,他观赏了英国画家透纳的海景画作,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巴黎画展上,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神奈川冲浪里》更是让他兴趣陡增。《神奈川冲浪里》还成为后来出版的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的总谱的封面。
交响素描《大海》描绘了不同的海景,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上午”描绘了晨曦初露时到中午时分大海的景象的变换。
第二乐章:“浪的游戏”描绘了海面上翻滚的浪涛、跳跃的水滴。
第三乐章:“风和海的对话”描绘的景象惊心动魄:暴风骤雨、惊涛拍岸、浪花飞溅,展现了大自然难以抗拒的力量。
2.莫里斯·拉威尔
(1)生平介绍
在众多追随德彪西的音乐家中,拉威尔(1875-1937)是一个佼佼者,是德彪西之后又一位印象主义音乐大师,是法兰西民族音乐艺术特色的又一位体现者。他出生在一个工程师家庭,7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开始作曲,14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与此同时,他结识了许多法国印象派画家,受到他们艺术上的影响,并且对德彪西的音乐颇为崇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拉威尔掌握了传统的创作技巧,但他并不受其束缚,作品显露出自己非凡的才华,1899年创作的《帕凡舞曲》、1901年的《水的游戏》等作品都显现出印象派音乐的特色。1905年音乐学院毕业后,他的创作开始变得成熟,创作了《鹅妈妈组曲》、《西班牙狂想曲》等作品。1914年一战爆发,拉威尔自愿参军征战。1917年,因病复员,之后隐居巴黎,专事创作。1932年,他不幸遭遇车祸,头部受伤,两年后被诊断患上脑瘤。1937年12月手术后不久,拉威尔离开人世。
拉威尔早期的创作虽受到德彪西的强烈影响,也同样受到当时法国所流行的轻视社会内容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他迷恋象征主义诗歌、印象派美术,又研究吸收传统音乐的成果。在拉威尔的创作中,各种民间音乐的素材得到更多的注意和运用:印尼、印度的音调和节奏,希腊、马达加斯加的民歌,吉普赛人狂放而热情的音乐,特别是他母亲的故乡西班牙的音乐。
拉威尔举止优雅、温和,是位不轻易流露情感的法国绅士,若非至亲好友,很难探知他的内心世界。这个特质也表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的作品音乐性精确,以至于有人称他的音乐是“瑞士钟表”。
拉威尔的代表作有:《鹅妈妈组曲》、《西班牙狂想曲》、《加斯巴之夜》、《波莱罗》等。
(2)代表作《西班牙狂想曲》
《西班牙狂想曲》于1907年问世,这部管弦乐作品以如画般的手法描绘出浓郁的西班牙气氛和西班牙精神,表现了拉威尔个人音乐风格上的一些偏爱。这部作品反映出他极为注重创作技巧上的精雕细刻,音乐效果与技法上的协调一致以及对音乐主题完美的处理,标志着他的音乐创作已进入成熟阶段。
这部作品共分四个乐章:《夜的前奏曲》、《马拉加舞曲》、《哈巴涅拉》、《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