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000000033

第33章 迷群“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9)

除了对现行媒介产品传播方式的抵抗外,美剧网上迷群作为亚文化群体还对主流媒体的消费进行着颠覆式的抵抗。一直以来,主流媒体如电视、报纸和广播是大众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并且承载着社会教育的功能。如电视,美国学者研究认为“电视已变成美国社会的中心文化……电视机已成为家庭中的一员,成为在大多数时间解说最多故事的那个叙述者。……一般青少年平均每天看电视4小时,对大量看电视的青少年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文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并认为媒介的教养作用在于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在于媒介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这些主流媒体自然成为了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最佳通道,而大众虽然具有选择媒介形式的权力,但却缺乏主动选择媒介内容的权力,大众逐渐在日常的主流媒体消费过程中被“驯化”了,而青年人作为一类充满活力和反叛精神的特殊群体,开始思考起关于抵抗的问题,美剧网上迷群正是这样一个亚文化群体。就中国来说,很多文化或是思想都是从小灌输式的教育养成的,这点大家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抵抗力的,都是一味地接受,但是真正这个社会或是世界就是大家想象的那个样子么?一种对这种灌输式文化的对抗,一种对自我的探求可能是喜欢美剧的一些动力。美剧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自由选择,一种认可,因为它是不被我们文化部审批的,就跟一些摇滚乐一样。

美剧迷“南叶”这样的思考也许正是美剧网上迷群中很多成员的心声,虽然不是每个美剧迷都将之形成语言表达出来,但这种抵抗的理念被内化后化为了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媒介内容和形式。“灌输式”这个词语在“南叶”的话中反复出现,因为他觉得自己被迫接受了很多东西,始终认为自身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就像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媒体传播什么大家就接收什么的媒介使用方式,大众似乎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美剧网上迷群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技术打破了这样一种媒介使用模式,颠覆了常规的对主流媒体的消费,开始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和所喜爱的媒介内容和形式。我现在基本不看电视,一是时间凑不上,二是那里面确实没啥我要看的。这里(美剧网络社区)有我要的,而且志同道合者多。

不看电视了,因为里面没有我喜欢的美剧啊,真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好看的电视剧电视台不引进呢?是不是又怕什么不良影响什么的啊?没意思!2009年2月20日与“建城”的访谈记录。

不喜欢看电视,太假了,而且没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所谓的互动都是虚的,永远脱离不了你播我看的局面,一种被逼无奈的感觉,不好,所以我现在基本在网上追看美剧。

现在很少看电视,要么一些很垃圾的片子,要么就广告满天飞,还不能跳,不能拖,不能回放,对电视最美好的印象就是很小的时候搬着小板凳守在电视前看《西游记》在笔者对美剧迷进行访谈和观察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迷都对看电视这种主流媒体消费方式抱以“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态度,网上传播的美剧固然是吸引美剧迷群最主要的原因,许多美剧迷也都是冲着美剧引人入胜的情节和高质量的拍摄手法等因素而迷上它的,但那种摆脱原先主流媒体消费方式对消费者(受众)的种种束缚所产生的快感更是促使美剧迷逐渐成为美剧网上迷群的重要因素。将这样一种对主流媒体消费的颠覆作为抵抗方式是美剧网上迷群作为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中一些压迫性元素所进行的抗衡,虽然这并不能对那些压迫性元素或主流媒体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但却对建构这一亚文化群体的群体认同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节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建构

美剧网上迷群是本书的研究对象,他们与其他迷群,如“玉米”、“笔迷”和一些体育迷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他们所迷的对象承载的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就说美剧迷们接受美剧这种媒介产品的过程是一个跨文化传播过程,并且这种跨文化传播是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技术来实现的。笔者发现,当美剧迷群觉察到身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时,其群体边界意识发生了改变,他们自觉形成了“中国”文化群体的概念,此时群体边界再次发生了变化。从学理上说,跨文化传播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依靠自己的代码和编、解码方式,而且同时也了解并参与对方的代码和编、解码方式,它是一种互动的传受活动。要想实现所谓“跨文化”中的“跨”,前提是必须有两种不同文化的存在,而一般来说电视剧是能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大众行为、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的,它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良好载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剧的出口是跨文化传播重要的方式,而电视剧的跨国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相溶相斥的过程。面对不同文化,美剧迷群自然而然地将不同文化作为外群体,清晰地划出了内群体“中国传统文化”与外群体“美国文化”之间的边界,这一划边界的行为是本能的、潜意识的,不需要再额外论述,但“社会比较”、“积极区分”这一群体认同建构的过程却是复杂的、变化的,因此,本节试图探讨的是当美剧迷们的本土文化与美剧所传递的美国文化发生接触和碰撞时,作为接受者的美剧迷群将呈现出怎样的文化认同,而这样的群体认同又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

一、对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文化认同建构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和阐释

1.文化认同的两重性:“存在”和“变化”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对共有文化身份的感知和确认。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一文中指出,所谓文化身份(由于翻译缘故就是指文化认同),“至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种立场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藏身于许多其他的、更加肤浅或人为地强加的‘自我’之中,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的人们也共享这种‘自我’。按照这个定义,我们的文化身份反映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这种经验和符码给作为‘一个民族’的我们提供在实际历史变幻莫测的分化和沉浮之下的一个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第二种相关但不同的观点认为,除了许多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些深刻和重要的差异点,它们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或者说由于历史的介入构成了‘真正的过去的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身份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从霍尔这样一种对“文化认同”理解的角度分析,美剧迷群本身具有“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这样的文化认同正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共享;然而当这种共享和认同在历史和社会变迁过程中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时,它又是变化的。而在这样一种变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正是本节研究美剧迷群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建构的意义所在。

2.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越大,跨文化传播实现的程度就越高,作为受者的美剧迷群在接受美剧的同时也正在接受美国文化的信息传递,而美剧迷一个非常大的特性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内容显示,他们对于英语这种语言有亲切感(无论是语言水平高的还是正想通过美剧提高英语水平的),对美国文化有种好奇,因此原有的文化认同很有可能在这样一种跨文化传播接受中受到影响而重新建构,当然这正是本节要考察的问题之一。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美剧迷们由于对“英语”这种语言的亲切性和对美国文化的好奇感使得原有的文化认同受到影响,但同时又因为“语言”和“文化”这两个要素使得这种跨文化的影响受到阻碍,产生了一定的“文化折扣”,因为正如汤姆林森认为所说,文化形式在局部范围比全球范围传播得更好,因为文化和语言的相似性,与缺乏共鸣性的形式相比,能促使更明确的理解与欣赏。

这里所谓文化折扣,具体指的是跨文化传播中的节目根植着一种本土文化,因而在同一个环境里是具有吸引力的,但在其他非本土文化的地方可能吸引力会减弱,因为观众很难完全认同其所论及的事物风格、价值观念、信仰、制度和行为方式等。尽管大众文化形式如电视节目、电影和流行音乐都清晰地表达了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但这些大众形式和价值观从来不会被全球受众以任何一种统一的方式简单接受、消化和运用,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一个文化群体从来不会简单地模仿其他的文化群体。因此纵使中国的美剧迷如何喜爱美剧,但他们终究都是中国人,中国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欣赏习惯还是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跨文化传播研究发现,“文化”和“语言”被公认是最能抵消外来电视节目影响的两项因素。柯林斯在分析不同形式的文化折扣时进一步指出:“视听产品可能比书面作品的文化折扣要低,而在视听产品当中,几乎不含语言成分作品的文化折扣比语言占重要成分的作品要少”,因此语言成分多的节目在外国异文化观众中很可能不受欢迎,因为他们常常遭到误解;其次,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实现受到政治、经济的广泛影响,同时也受到文化亲和力、时空接近性等因素的制约。虽然不同的地域、历史、语言等条件是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因素,但本土文化通常是将其他异文化的要素融入自己的体系当中,通过文化对话、沟通、冲突与融合,实现自身的文化完整和自治。因此,中国的美剧迷群在接受美剧中所蕴含的美国文化时往往是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化认同框架中进行理解和诠释的,所以武断地认为受者的文化认同因跨文化传播而受影响进而重构是片面的,应将此问题放入一个变化的、多维度的视角中进行考察,这也是本节所要考察问题的意义所在。

3.美剧迷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变化的文化认同建构

一般说来,文化认同是个人或者群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以同一感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说过:“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是由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文化具有传递认同信息的功能”。建构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辨识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引导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民族文化,从而保存和光大民族文化并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民族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辨识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本节要探讨的并不是美剧迷群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原先所固有的文化认同,而是当它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面对外来差异文化时,通过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辨识和文化定位等所呈现出的文化认同建构,这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文化认同包括很多内容,如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同上。,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是由于“文化”这个概念的多样性。本研究通过考察发现,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美剧迷群在面对美剧中承载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时候,其内群体的文化认同度不高,在建构过程中的文化比较等环节呈现出偏外群体的倾向;但这样一种不利于内群体文化认同的建构并不贯穿于整个接受美剧的跨文化传播始末,当内群体成员发现本民族、国家在外群体文化传播中呈现负面形象时,他们便会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式抵抗外群体的歪曲和诋毁,并且积极建构内群体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价值观”和“民族主义”将是下文探讨和考察美剧迷群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建构文化认同的两重维度。

同类推荐
  •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和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群众得实惠比较多的良好态势。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热门推荐
  • 青春自来

    青春自来

    高考过后,一群年轻人满怀着憧憬与期待,来到了江城大学,开启了他们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帅气阳光的大男孩刘睿一眼便对同是大一新生的赵琪心生爱意,阴差阳错,刘睿却与赵琪的闺蜜宋佳俩人双双坠入爱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郎情妾意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刘睿的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刘睿改变了此前的生活,走上了前途渺茫的创业之路,小有成就后,刘睿盲目扩大生产,致使资金链断裂,宋佳暗中与银行行长徐斌达成协议,自己嫁给徐阳,换取银行贷款,至此刘睿的生意才得以维继,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立了有良集团,徐氏父子双双入狱,宋佳却在寻找刘睿的途中永远的长眠地下,刘睿得知当年原委后痛苦不已。
  • 凤花血月

    凤花血月

    安曦凌只是万千不幸的人中平凡的一个,没想到父亲的一个决定就让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小三也疯狂,情敌妄想症也是一种病......她才知道原来在这世上生存不单单只是善良就够了,还有要比任何人都坚强这位小姐,请你不要把我的容忍当成你不要脸的资本;这位先生,没有爱情的上床就是强奸............她终于明白就算没有公主命也要有女王心如果先天就决定这件事不可能成功,那么就由我改变这先天此文慢热,最重要是女主慢慢变强,最后成为一代神话
  • 大中至正

    大中至正

    心是身体的主宰,是生活的思想,是真诚,是善良存在的根本;灵是自然的万物生存,是无言的思绪表达。万物皆生灵!一块仙灵的玉石被大地之神遗落后被误打误撞的人类带入人间,第一次接触现代人类的生活和法则。认知人类的思想,看清灵界的各自哀怨,并且与黑白通吃的龙氏集团霸道总裁上演一段人灵之恋,感染身在黑道的他走向另一条全新的心灵之旅。而玉石在上古时期的形成因果也在它玉碎之后解开神秘面纱、、、、、、!
  • 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上的事情

    散文作家苇岸全部关于自然主题的作品结集,包括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放蜂人》等。全书文字优美,思想深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与万物的浩瀚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这些散文内容涉及蚂蚁、蜣螂、胡蜂等昆虫;麻雀、苇莺、杜鹃等鸟雀;麦子、白桦等植物;日出、大雪等物候……以最美的汉语描画出最壮丽的万物,并由此提出,人类以大地为居所,应当对此怀有谦卑的感激之情,而不要成为一个妄为的物种。
  • 星魂古帝

    星魂古帝

    大千界神族血脉衰弱,云然与人签下契约,号称星魂古帝,创建修炼体系,培养登坛大帝,延续神族血脉,受万世瞻慕。千年之前,遭受神族高手围攻,大帝赫然在列,云然被迫散尽人言力量,古帝陨落。千年之后,星魂古帝,煌煌帝师,强者归来,覆灭神域!——登坛者,皆为帝?大千修士,皆可为帝!
  • 苗王夫君好霸道

    苗王夫君好霸道

    不受宠的侯府嫡女被边境苗王买下,从此失去自由。苗疆蛊毒,是曾经她无法理解的存在。为了绑住她,苗王给她下了永生不得离开的情蛊。一桩桩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她却无法逃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战大风暴

    逆战大风暴

    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化危机来袭,病毒肆虐丧尸横行,是天灾?还是人祸?无人知晓。。。。幸存者们都在为活命而苟且偷生。而凌宇却并没有选择逃命,因为他正忙着打丧尸救妹子。。。。“我去!真人版逆战生化模式啊有木有!”“哇塞!前方发现一比基尼美女被丧尸围攻,看来是时候改我闪亮登场了,嘿嘿!”
  • 落魄女孩的华丽转身

    落魄女孩的华丽转身

    四年前,她只是一个平凡女孩。然而,学校里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一个比赛。从此,她开始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四年后。她,成为一代天后。在她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 农家凰女不好惹

    农家凰女不好惹

    深夜。某漂亮女生才一现身,毫无防备的就被别人在背后放了冷枪。堪堪躲过枪击,女生愣是没有躲过小伙伴的冷刀子。这、这、这,我说,你们至于吗?我只不过随便偷了点值钱的玩意,偷了几颗纯情少男的心吗?连个好人都没有杀过啊,不就是小小的背叛了下组织,就该引来杀身之祸吗?好吧,死就死了,我坏事做尽,理当如此。可这事情也未免太离谱了吧?好穿不穿,你给我穿到一只废物身上,还巧不巧,这个废物还被那只嚣张的将军拖到林子里XXOO了,这样也就算了,谁叫我来的不是时候?不过,这里的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悲惨。勾搭勾搭皇上,调戏调戏王子,陷害陷害将军,小日子过得倒还算惬意。只是,不知,到底谁才是这倒霉孩子的命中注定?
  • 灵起西流

    灵起西流

    混乱,暴力,掠夺,欺诈,人伦,罪恶,这样的世界早已让人忍无可忍。蛮族少年西流出山了,从草鸡弱逼到大陆的主宰需要多少步?你说金手指?No!No!No!主角自带幸运光环+史上最强锻体云纹就够了!挨一下,不死,体质增强一分;打一拳,出全力,力量增加一分,简直就是为了战斗而生的好吗!再加上神马歪损基友神辅助、傲娇女神神刺激、暴力萌宠暖心助攻、手到擒来的各种神器,他不做救世主谁做?So,欢迎走进西流的重整世界之旅、新书期,每日7:30更新一章,混个脸熟顺便多存点稿子,签约后开始正常的每日两更或者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