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800000023

第23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三):文艺节目娱乐化(2)

行进在娱乐化道路上的《春晚》,实际收效如何呢?不难发现,连“总导演”们也疑虑重重。在“严肃的、纯理性化”的宣传教育面前,娱乐性被有意无意地歧视、忽视和漠视,成为某种装饰。娱乐性的缺乏正在消耗《春晚》的品牌效应,它甚至被指责为高高在上、虚情假意。“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央视一套的“2008春晚直播”在青岛的收视率最高,达到38.73%;相比较北方市场而言,南方观众并不热衷春晚,广东地区的收视率在所有的监测市场中是最低的,仅为4.59%,其中东莞更是低到了0.1%。当然,央视自己生产(或者说公布)的数据与之有天壤之别。这也说明了所谓调查的不科学性。试想,假如“宣教”和“娱乐”两张皮,宣教的效果和娱乐的诚意怎能不让人怀疑?

笔者以为,既然把节目的(部分)功能定位在娱乐上,就必须树立娱乐观念、供给观众以货真价实的“欢乐”,而不是仅仅把娱乐当作宣教的手段。曾几何时,众多论者把《春晚》美誉为“中国人的电视狂欢节”(恕不举例),笔者不敢苟同。反过来说,如果《春晚》真正具有“狂欢”品性,娱乐性自然尽在其中。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其实简单明了:“狂欢节语言的一切形式和象征都充溢着更替和更新的热情,充溢着对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权力的嘲讽。这种语言所遵循和使用的是独特的‘逆向’、‘反向’和‘颠倒’的逻辑,是上下不断换位、面部和屁股不断换位的逻辑,是各种形式的戏仿和滑稽改编、戏弄、贬低、亵渎、插科打诨式的加冕和废黜”。这一理论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文化:在狂欢节的广场上,进行各种可笑的仪式和祭祀活动,小丑和傻瓜、巨人和侏儒、国王和乞丐都登台演出,充满了戏谑和发泄;狂欢节是全民的,无论平民还是统治者都可以参加,它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的是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这样就形成一个与现实迥异的第二世界,“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这种生活由于摆脱了特权、禁忌,成为人们真实的存在方式,“没有等级、权威、神圣和必然,人们无拘无束地随意交往”。

显而易见,《春晚》从来就很难说是巴赫金所指的“狂欢”,甚至恰恰相反,它正是在维护和巩固(或者还有命名)既有的权威和秩序,而且是在一年一度的“举国欢庆的不眠之夜”,而且运用日益僵冷、生硬的方式。

狂欢节广场上的主要仪式就是对宗教或祭祀的模仿,然而,这种模仿一扫现实中的严肃性与神圣性,充满了歪曲、贬低、讥讽、嬉笑,这就构成了戏仿。狂欢节式的戏仿当然是极其短暂的,但短暂的放纵仿佛灵光一现,宣泄压抑、解放人性。可是在传统上,我国的“广场”都是有“台阶”的:象征权力的人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聚集场中的群众则肃然聆听、山呼万岁。于是,所谓的狂欢仍然是仪式性的庆典——“宗教或祭祀”,等级秩序和皇权尊严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得到了强化。如果强化得不恰当,拙劣的帮闲反而戕害“秩序和尊严”,不仅仅“止增笑耳”!……

试问,在《春晚》这样“欢乐”、“喜庆”的节目中,俊男美女主持人屡屡打断演出进程、用激昂高亢的“社论体”(甚至“语录体”)言辞强行宣教的时候,娱乐性何在呢?假如娱乐性缺位,电视文艺的宣传教育或者娱乐功能哪一种可能得到实现呢?也许,真正到手的只是(真正追求的)真金白银。

二、节目品质每况愈下

时过境迁了,跟进文化娱乐时代的《春晚》并没有与时俱进,反而渐行渐远或者说背道而驰。从形式到内容,近年的《春晚》格外固执地陈陈相因——至少看不到明显的突破和创新,似乎编播实践的主要收获只在于发现了更多的“禁区”。

从形式上看,20多年来,(从央视到地方台的)《春晚》几乎都是用歌舞开场:轰轰烈烈、花花绿绿,歌舞相伴而且冗长,最后拥出主持人点题……其缺乏创新性可见一斑。与此类似,宣读贺信贺电、零点倒计时、结束曲《难忘今宵》等等,春晚的“仪式感”十足。也许,不必放弃或者取消这种“仪式秀”,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呈现这些“仪式”呢?因为一成不变,极而言之,如今的《春晚》在形式上几乎已经没有了悬念。

从内容上看,毋庸讳言,小农气息和市井趣味的小品节目已经成为《春晚》的主打内容和最大看点,其中,又是一些被戏称为“文化丑角”的演艺人员在大出风头,这足以让人们对这个“民俗、大餐”深感绝望。小农气息和市井趣味可能无伤大雅,但是决不是中华文化里的精髓、魂魄,决不是“先进文化”。仅就“狂欢性”而言,被称为“讽刺的艺术”的小品,进入《春晚》以后也日益成为“形而上学台词”——节目失去了最后一点“草根性”的戏仿,经过一通无关痛痒的调侃,往往“曲终奏雅”,从解构性的“粗俗”逃回到安全的“雅致”的掩体之中,争相向观众开展思想工作。以赵本山近几年的小品为例,不再有“夹皮包”、“扯淡(蛋)”一类的细节,不再“搞笑”转而“煽情”,不愿自嘲也不敢讽喻……这位逐渐“主流”化的演员开始谆谆教导观众了。如此,连“娱乐”也转化成为“宣教”了,那么,娱乐节目的娱乐性何在呢?那么,娱乐节目的生存的合法性何在呢?

三、“春晚是鸡肋”?

2010年“两会”期间,一位代表发言称:春晚宣扬低俗文化,该停办。他说:“雅俗共赏”的“俗”决不能变成“低俗”,春晚办了20多年,慢慢地中国的文化就走偏了,“所以建议春晚应该暂停一下了。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文化,这值得深思。”

会场内外,这一发言立即引起热议。对此,湖南的红网专门进行网上问卷。

对2010年的《春晚》,有论者直斥其非,认为人文素质低下,把恶俗和无聊当有趣:

如果说冯巩的相声还能盘点2009年的流行语,让人多多少少有点会心一笑的话,语言类节目已经自绝人伦:姜昆无耻到讽刺别人长相,小品《土豆和包子》严重鄙视了观众的智商,老赵的《捐款》拿寡妇和失学儿童开涮,“飞行女兵”好像还生活在计划经济初级阶段。……还有那弱智得连婴儿都不屑一看的鬼《玩具店之夜》,我真恨自己怎么忍心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

小品《捐助》赤裸裸地植入大量广告:某互联网品牌被提及10多次,另一个白酒品牌也被加进来——因为贫困被捐助的单身母亲,拎着价值3000多元的酒答谢捐款者……情节反常、生硬突兀,可谓登峰造极。试以其中的一段“宣传片”为例:

洋洋:我们是搜狐视频刨根问底儿栏目的,我叫洋洋……大爷,跟你讲一下,我们这是网上全球都能收到,现场直播。

钱大爷:网上?

洋洋:对,网上。

钱大爷:电视看不到?

洋洋:对,看不到。

钱大爷:全球的?

洋洋:全球。

钱大爷:那我们咋看呢?

洋洋:很简单,在电脑上打“搜狗”。

钱大爷:怎么啊?什么意思?搜狗把我们俩搜出来了?

洋洋:不是,就是用搜狗的方式,搜你们俩。

钱大爷:你不还是?这是什么玩意。

大长脸:没事,大爷是这么回事,搜狗是个输入法,只要在这输入法上打上二位的名字,哎,马上就出来了。不光电脑上有,手机上也有。

钱大爷:呵呵,这会听明白了,就是搜狗,他先出来,后来我牵根绳出来的,不管咋说,搜得到,还是全球的啊。

也许因为小品王——赵本山表演的节目《捐款》效果不佳,很多人对这一届春晚倍感失望。“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纯属个人自由,无须我等置喙。但是,当总导演金越说出“赵本山的小品成功了,春晚就成功了一半”之时,不免让人吃惊而且疑惑起来。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多元文化构成的。央视的《春晚》也过了25载,就成活了一个赵本山。赵之后又只有赵的弟子。这一花独放、一脉单传的“央视春晚”奇观,难道不令人反思吗?

普通观众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春晚”人才济济、资源无限,为什么惨不忍睹而且不思进取?导演们振振有词却欲盖弥彰的背后,也有“天大的苦衷”吗?

第二节真人选秀:昙花一现的喧嚣

2007年8月15日,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台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8月23日,又叫停《美莱美丽新约》等整容、变性类选秀节目;9月20日,总局接着对选秀节目的播出时间、环节与内容设计、主持人及评委的选择与言行、投票方式等方面做出详细的管理规定。其中,由“不”字串联的禁止性规定格外醒目:各省级、副省级电视台上星频道举办、播出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一项,每项活动播出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播出场次不超过十场,每场播出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不得在19点30分至22点30分时段播出……后续巡演等各类活动,不得在各级电视台上星频道播出……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电话投票、网络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

对于那些动辄就赛上半年、每期直播几小时、以场外投票方式召唤观众参与的选秀节目而言,可谓重拳出击。“规定”的字里行间,携带着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选秀节目在中国的火爆及终结都是如此出人意料,以至于我们难以向它轻松地道一声再见”。

回望2004年,湖南卫视模仿《美国偶像》(源自英国的《流行偶像》),开办《超级女声》,揭开娱乐“选秀”时代的序幕,一年后选秀浪潮风靡中国大陆。《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红楼梦中人》“一露面即赢得一片叫好声”,其他媒体跟风而起,选秀节目雨后春笋般蹿红……连深山古刹少林寺也不甘寂寞,与深圳电视台合作,秀了一把“少林功夫之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电视台2004-2007年间推出的各种选秀活动,林林总总多达300多种。“想唱就唱,想说就说”、“拿着遥控器,观众就是上帝”,电视选秀已然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民众喜闻乐见、可以部分主宰现实生活的全民狂欢。就这样,一群群陌生男孩女孩的名字迅速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祖国大地满眼是青春美少女和花样好男儿。

一、《超级女声》引发选秀风潮

“引进国外节目、剧目进行本土化改造”一向是湖南卫视的擅长,例如《快乐大本营》、《一呼百应》、《挑战麦克风》、《智勇大冲关》……当然还有《超女》,有网民因此戏称它是“山寨台”等等。

作为“真人选秀”代表作的《超级女声》(下称《超女》),之所以受到追捧,显然因为它在电视文化理念上具有一些开创性的意义。

对此,笔者认为:创作水平相差悬殊的当前,适当模仿国外的节目模版和运作经验,恐怕既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不可少,仿佛学习书法中的描红训练。《超女》至少有“引进”之功劳,正是它帮助国内观众接触到《美国偶像》这种节目。反过来说,我们批判的矛头主要应该指向跟进的那些放肆克隆《超女》的节目,因为“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

首先,“超女”选秀活动标榜“无门槛性或低门槛性”——不分年龄、职业、资历,不分唱法、不问地域、不论容貌,只要是女性就可以报名,“想唱就唱”;其次,“超女”追求贴近性,重视互动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走群众路线,开门办电视,调动平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创新性地让观众的短信决定选手的命运(其公正性、完善性另当别论)。有学者指出,电视文化的主体应该是一种大众文化,而《超女》的整体设计紧紧围绕着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需求进行,大众文化在《超女》中具体体现为:原生态的展示、直接的参与性和民选的运作模式。

同类推荐
  •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公室文书的写作应用越来越广泛。办公室文书写作是办公室人员必备技能之一,《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为您提供了数十种文书写作,是广大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写作和管理的工具书。您可以随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样本作参考。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热门推荐
  • 葬礼之后的葬礼

    葬礼之后的葬礼

    在女演员白丽莎的追悼会上,其弟弟白至中离奇中毒身亡,他的死好像跟姐姐的生日派对有关。原来,韶华已逝、喜怒无常的白丽莎曾在她的生日派对上大发雷霆,声称要揭露派对中某客人的丑恶行径,当天夜里,她就用一颗氰化钾药丸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白丽莎的儿媳、女编辑齐海波被害于自己的公寓,令一切变得更为蹊跷……白丽莎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凶手难道就藏在出席生日派对的客人中?新来的公安局副局长郑恒松,会是那个最不可能的人么?
  • 终极一班之风神传

    终极一班之风神传

    这......是哪里?我,是人?还是......神?终极世界么?我是这里的主宰者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通灵驱魔师

    通灵驱魔师

    人间诡异的禁忌,千古流传的邪术失去的,谁又将得到扑朔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 有段岁月可回首

    有段岁月可回首

    我想应该有一本书,当你翻开时,你能看到自己,看到你们的成长与经历。他不需要你泪流满面,说着怎样感动怎样怀念。只想远方的你,孤独无助时,它能给你一点来自心灵的慰寂。
  • 死灵权柄

    死灵权柄

    森森的白骨化为我手中的权杖,死者的血肉铸成不朽的阶梯。与魔鬼定下契约为了换取活下去的砝码,当亡者的尸骸从地上爬起沦为我的仆从,当花草从我手中凋零,然后重新绽放。万物皆会死去,灵魂也终有一日化为宇宙的尘埃,即使是远古的诸神与巨龙也从不例外。而我将永生。(书友群:374513786)
  • 上了花轿嫁错郎:悲喜绝恋

    上了花轿嫁错郎:悲喜绝恋

    女主月如冰喜欢上了救她的男子,后来得知那人就是她的未婚夫。但是在新婚的晚上才发现她爱对了人,嫁错了人。原来她一直心仪的男子,并不是和她早已有婚约的人。而眼前的男子,分明就是个十足的流氓。她该如何摆脱这个看似和平,却风声暗涌的家庭。她该怎么远离这个流氓老公,寻找她自己的心仪之人呢?林水玉与蓝彬本互相相爱,彼此尊敬,美好的未来已经向他们伸出了幸福之手,只需他们轻轻一握,就能踏进幸福之门。可就在婚礼上,闯入一个穿婚纱女子。教堂的吊灯,毫无征兆的掉了下来。他为救她,被灯砸中,从此失意.......蓝彬自从失意后,变的完全两个人,在林水玉面前一面是流氓一般,而在另个女人面前却是温柔的如水一般。他们之间,因为这次的意外,产生了隔阂。如此相爱的人,能不能冲破重重困难,再度相爱?.....
  •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澜雅韵罗兰海

    紫澜雅韵罗兰海

    紫澜学校开学季,各种乌龙事件不断地发生,夏清浅因一次被陷害的事件而对学校的禁地产生兴趣。在探究禁地时,夏清浅与学生会长林晨日久生情,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正当两人再无比幸福时,第三者的出现使夏清浅和林晨二人不得不分开。夏清浅很伤心,只好将心思放在侦查禁地上。经过夏清浅不懈的探查,禁地所隐藏的秘密的谜底出来了,那是夏清浅与林晨,甚至于任何人都万万想不到的……
  • 请叫我杀手

    请叫我杀手

    一位少年,经历过风雨和嗜血,终于成为了杀手,但是杀手不是好当的,就决定开始会校读书,想要知道更多?那就来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