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800000023

第23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三):文艺节目娱乐化(2)

行进在娱乐化道路上的《春晚》,实际收效如何呢?不难发现,连“总导演”们也疑虑重重。在“严肃的、纯理性化”的宣传教育面前,娱乐性被有意无意地歧视、忽视和漠视,成为某种装饰。娱乐性的缺乏正在消耗《春晚》的品牌效应,它甚至被指责为高高在上、虚情假意。“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央视一套的“2008春晚直播”在青岛的收视率最高,达到38.73%;相比较北方市场而言,南方观众并不热衷春晚,广东地区的收视率在所有的监测市场中是最低的,仅为4.59%,其中东莞更是低到了0.1%。当然,央视自己生产(或者说公布)的数据与之有天壤之别。这也说明了所谓调查的不科学性。试想,假如“宣教”和“娱乐”两张皮,宣教的效果和娱乐的诚意怎能不让人怀疑?

笔者以为,既然把节目的(部分)功能定位在娱乐上,就必须树立娱乐观念、供给观众以货真价实的“欢乐”,而不是仅仅把娱乐当作宣教的手段。曾几何时,众多论者把《春晚》美誉为“中国人的电视狂欢节”(恕不举例),笔者不敢苟同。反过来说,如果《春晚》真正具有“狂欢”品性,娱乐性自然尽在其中。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其实简单明了:“狂欢节语言的一切形式和象征都充溢着更替和更新的热情,充溢着对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权力的嘲讽。这种语言所遵循和使用的是独特的‘逆向’、‘反向’和‘颠倒’的逻辑,是上下不断换位、面部和屁股不断换位的逻辑,是各种形式的戏仿和滑稽改编、戏弄、贬低、亵渎、插科打诨式的加冕和废黜”。这一理论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文化:在狂欢节的广场上,进行各种可笑的仪式和祭祀活动,小丑和傻瓜、巨人和侏儒、国王和乞丐都登台演出,充满了戏谑和发泄;狂欢节是全民的,无论平民还是统治者都可以参加,它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的是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这样就形成一个与现实迥异的第二世界,“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这种生活由于摆脱了特权、禁忌,成为人们真实的存在方式,“没有等级、权威、神圣和必然,人们无拘无束地随意交往”。

显而易见,《春晚》从来就很难说是巴赫金所指的“狂欢”,甚至恰恰相反,它正是在维护和巩固(或者还有命名)既有的权威和秩序,而且是在一年一度的“举国欢庆的不眠之夜”,而且运用日益僵冷、生硬的方式。

狂欢节广场上的主要仪式就是对宗教或祭祀的模仿,然而,这种模仿一扫现实中的严肃性与神圣性,充满了歪曲、贬低、讥讽、嬉笑,这就构成了戏仿。狂欢节式的戏仿当然是极其短暂的,但短暂的放纵仿佛灵光一现,宣泄压抑、解放人性。可是在传统上,我国的“广场”都是有“台阶”的:象征权力的人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聚集场中的群众则肃然聆听、山呼万岁。于是,所谓的狂欢仍然是仪式性的庆典——“宗教或祭祀”,等级秩序和皇权尊严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得到了强化。如果强化得不恰当,拙劣的帮闲反而戕害“秩序和尊严”,不仅仅“止增笑耳”!……

试问,在《春晚》这样“欢乐”、“喜庆”的节目中,俊男美女主持人屡屡打断演出进程、用激昂高亢的“社论体”(甚至“语录体”)言辞强行宣教的时候,娱乐性何在呢?假如娱乐性缺位,电视文艺的宣传教育或者娱乐功能哪一种可能得到实现呢?也许,真正到手的只是(真正追求的)真金白银。

二、节目品质每况愈下

时过境迁了,跟进文化娱乐时代的《春晚》并没有与时俱进,反而渐行渐远或者说背道而驰。从形式到内容,近年的《春晚》格外固执地陈陈相因——至少看不到明显的突破和创新,似乎编播实践的主要收获只在于发现了更多的“禁区”。

从形式上看,20多年来,(从央视到地方台的)《春晚》几乎都是用歌舞开场:轰轰烈烈、花花绿绿,歌舞相伴而且冗长,最后拥出主持人点题……其缺乏创新性可见一斑。与此类似,宣读贺信贺电、零点倒计时、结束曲《难忘今宵》等等,春晚的“仪式感”十足。也许,不必放弃或者取消这种“仪式秀”,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呈现这些“仪式”呢?因为一成不变,极而言之,如今的《春晚》在形式上几乎已经没有了悬念。

从内容上看,毋庸讳言,小农气息和市井趣味的小品节目已经成为《春晚》的主打内容和最大看点,其中,又是一些被戏称为“文化丑角”的演艺人员在大出风头,这足以让人们对这个“民俗、大餐”深感绝望。小农气息和市井趣味可能无伤大雅,但是决不是中华文化里的精髓、魂魄,决不是“先进文化”。仅就“狂欢性”而言,被称为“讽刺的艺术”的小品,进入《春晚》以后也日益成为“形而上学台词”——节目失去了最后一点“草根性”的戏仿,经过一通无关痛痒的调侃,往往“曲终奏雅”,从解构性的“粗俗”逃回到安全的“雅致”的掩体之中,争相向观众开展思想工作。以赵本山近几年的小品为例,不再有“夹皮包”、“扯淡(蛋)”一类的细节,不再“搞笑”转而“煽情”,不愿自嘲也不敢讽喻……这位逐渐“主流”化的演员开始谆谆教导观众了。如此,连“娱乐”也转化成为“宣教”了,那么,娱乐节目的娱乐性何在呢?那么,娱乐节目的生存的合法性何在呢?

三、“春晚是鸡肋”?

2010年“两会”期间,一位代表发言称:春晚宣扬低俗文化,该停办。他说:“雅俗共赏”的“俗”决不能变成“低俗”,春晚办了20多年,慢慢地中国的文化就走偏了,“所以建议春晚应该暂停一下了。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文化,这值得深思。”

会场内外,这一发言立即引起热议。对此,湖南的红网专门进行网上问卷。

对2010年的《春晚》,有论者直斥其非,认为人文素质低下,把恶俗和无聊当有趣:

如果说冯巩的相声还能盘点2009年的流行语,让人多多少少有点会心一笑的话,语言类节目已经自绝人伦:姜昆无耻到讽刺别人长相,小品《土豆和包子》严重鄙视了观众的智商,老赵的《捐款》拿寡妇和失学儿童开涮,“飞行女兵”好像还生活在计划经济初级阶段。……还有那弱智得连婴儿都不屑一看的鬼《玩具店之夜》,我真恨自己怎么忍心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

小品《捐助》赤裸裸地植入大量广告:某互联网品牌被提及10多次,另一个白酒品牌也被加进来——因为贫困被捐助的单身母亲,拎着价值3000多元的酒答谢捐款者……情节反常、生硬突兀,可谓登峰造极。试以其中的一段“宣传片”为例:

洋洋:我们是搜狐视频刨根问底儿栏目的,我叫洋洋……大爷,跟你讲一下,我们这是网上全球都能收到,现场直播。

钱大爷:网上?

洋洋:对,网上。

钱大爷:电视看不到?

洋洋:对,看不到。

钱大爷:全球的?

洋洋:全球。

钱大爷:那我们咋看呢?

洋洋:很简单,在电脑上打“搜狗”。

钱大爷:怎么啊?什么意思?搜狗把我们俩搜出来了?

洋洋:不是,就是用搜狗的方式,搜你们俩。

钱大爷:你不还是?这是什么玩意。

大长脸:没事,大爷是这么回事,搜狗是个输入法,只要在这输入法上打上二位的名字,哎,马上就出来了。不光电脑上有,手机上也有。

钱大爷:呵呵,这会听明白了,就是搜狗,他先出来,后来我牵根绳出来的,不管咋说,搜得到,还是全球的啊。

也许因为小品王——赵本山表演的节目《捐款》效果不佳,很多人对这一届春晚倍感失望。“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纯属个人自由,无须我等置喙。但是,当总导演金越说出“赵本山的小品成功了,春晚就成功了一半”之时,不免让人吃惊而且疑惑起来。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多元文化构成的。央视的《春晚》也过了25载,就成活了一个赵本山。赵之后又只有赵的弟子。这一花独放、一脉单传的“央视春晚”奇观,难道不令人反思吗?

普通观众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春晚”人才济济、资源无限,为什么惨不忍睹而且不思进取?导演们振振有词却欲盖弥彰的背后,也有“天大的苦衷”吗?

第二节真人选秀:昙花一现的喧嚣

2007年8月15日,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台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8月23日,又叫停《美莱美丽新约》等整容、变性类选秀节目;9月20日,总局接着对选秀节目的播出时间、环节与内容设计、主持人及评委的选择与言行、投票方式等方面做出详细的管理规定。其中,由“不”字串联的禁止性规定格外醒目:各省级、副省级电视台上星频道举办、播出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一项,每项活动播出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播出场次不超过十场,每场播出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不得在19点30分至22点30分时段播出……后续巡演等各类活动,不得在各级电视台上星频道播出……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电话投票、网络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

对于那些动辄就赛上半年、每期直播几小时、以场外投票方式召唤观众参与的选秀节目而言,可谓重拳出击。“规定”的字里行间,携带着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选秀节目在中国的火爆及终结都是如此出人意料,以至于我们难以向它轻松地道一声再见”。

回望2004年,湖南卫视模仿《美国偶像》(源自英国的《流行偶像》),开办《超级女声》,揭开娱乐“选秀”时代的序幕,一年后选秀浪潮风靡中国大陆。《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红楼梦中人》“一露面即赢得一片叫好声”,其他媒体跟风而起,选秀节目雨后春笋般蹿红……连深山古刹少林寺也不甘寂寞,与深圳电视台合作,秀了一把“少林功夫之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电视台2004-2007年间推出的各种选秀活动,林林总总多达300多种。“想唱就唱,想说就说”、“拿着遥控器,观众就是上帝”,电视选秀已然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民众喜闻乐见、可以部分主宰现实生活的全民狂欢。就这样,一群群陌生男孩女孩的名字迅速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祖国大地满眼是青春美少女和花样好男儿。

一、《超级女声》引发选秀风潮

“引进国外节目、剧目进行本土化改造”一向是湖南卫视的擅长,例如《快乐大本营》、《一呼百应》、《挑战麦克风》、《智勇大冲关》……当然还有《超女》,有网民因此戏称它是“山寨台”等等。

作为“真人选秀”代表作的《超级女声》(下称《超女》),之所以受到追捧,显然因为它在电视文化理念上具有一些开创性的意义。

对此,笔者认为:创作水平相差悬殊的当前,适当模仿国外的节目模版和运作经验,恐怕既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不可少,仿佛学习书法中的描红训练。《超女》至少有“引进”之功劳,正是它帮助国内观众接触到《美国偶像》这种节目。反过来说,我们批判的矛头主要应该指向跟进的那些放肆克隆《超女》的节目,因为“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

首先,“超女”选秀活动标榜“无门槛性或低门槛性”——不分年龄、职业、资历,不分唱法、不问地域、不论容貌,只要是女性就可以报名,“想唱就唱”;其次,“超女”追求贴近性,重视互动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走群众路线,开门办电视,调动平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创新性地让观众的短信决定选手的命运(其公正性、完善性另当别论)。有学者指出,电视文化的主体应该是一种大众文化,而《超女》的整体设计紧紧围绕着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需求进行,大众文化在《超女》中具体体现为:原生态的展示、直接的参与性和民选的运作模式。

同类推荐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汇集,还包括该院主持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思政理论辑刊收录的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值得一读。对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热门推荐
  • 芭芭拉之生化危机

    芭芭拉之生化危机

    【本剧雷人,部分剧情如有相似,皆属巧合,请勿扯淡】在这个大陆,一种名为极光的病毒降临,伴随而来的美人蛇、丧尸层出不穷.......“在这里,你想活下去,只有变得更加冷酷。”你没有选择,生与亡皆在你一念之间.....
  • 天外幻境

    天外幻境

    本书纯属虚构,首创独创作品,仿者必究!伊星月一个仙姿玉色而穷困的人,却与云泽相爱,两人如胶似漆,可遭云家门当户对反对。本是与云泽门当户对的令狐薇,听信谗言,用迷药以云泽强暴伊星月,让她误认为是受他人玷污,无法面对,与云泽一起跳崖殉情。两人命不该绝,被一群阿尔人救走,把他们带入一个外星人设计的幻境中。幻境是地球的几百万年前,被一群外星人改造成了一个科幻世界,人造黑洞,电浆激光,机器人等可拿在手中作武器,这里的一切,包罗万象,如果谁拥有,就可称霸这整个世界。本是可以穿越回到原点,可回去还是要面对以前的困境,而在这里便可永远与云泽在一起,为报答云泽的深爱殉情,伊星月决定留在这个幻境,掌控一切。
  • 龙凰涅盘

    龙凰涅盘

    由一个大国分化的三个国家。他是其中之一的国家里最后一任皇子。在他出生前,他的国家便遭到了灭亡。他从小生活在一户和自己原属于一国的人家里。因为是没落国家的后代,所以家境并不好。而他也从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本想安然长大,然后找个好工作养自己的父母,过着平淡的生活。但因为养父母的双双被杀害。他不得以踏上了变强复仇之路。在变强的过程中,他会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份呢?知道了以后又该做什么呢?
  • 穿越卡拉迪大陆

    穿越卡拉迪大陆

    倒霉的少年黎昕在朋友哪得知一款叫做骑马与砍杀的游戏,黎昕下载好这款去游戏,玩了一会就迷上这款游戏,导致黎昕天天玩不停。在一个风云交加的晚上,黎昕玩的津津有味,谁知一声巨响劈在了黎昕的电脑上,一阵昏暗过后,穿越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韩寒五年文集

    韩寒五年文集

    从一九九九年的尾巴年到二零零四年的尾巴,一共五年。当我出到第三本书的时候,书摊上就有我的文集。然后承蒙盗版的厚爱,对我关注有加……终于有一天,我看到盗版书后深有感触:自己的确已经可以有一个阶段性的文集了。
  • 天魔缭乱

    天魔缭乱

    想深一步了解剧情吗?那就跟我来我划写的人生吧!!!
  • 傲世鸣天

    傲世鸣天

    天才科学家卫鸿福灵魂卷入异界时空,寄于幼童体内,为找寻失散的妹妹,从此踏上修真之路。氏族仇恨?大陆危机?看他如何一次次从困境当中求得生机,解开身世之谜,傲视异界、一鸣惊天。
  • 邪帝追妻忙猫女你别逃

    邪帝追妻忙猫女你别逃

    在y市,“惹天惹地莫惹樱学院学生会长”是人们心中的谨言。但谁又知道,那个帅的人神共愤的“他”竟是她。当“男神”与男神们相碰,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她的归属又是谁?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