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500000032

第32章 故事、主题、重复:新闻稿的写作训练(2)

倒金字塔式的报道结构的优点在于,受众(读者、听众、观众)可以迅速从报道中得到关键信息,但也同时存在缺点,如果导语写得不够吸引人,或者读者在一开始便觉得新闻的内容自己不感兴趣,便不会再读下去了。

华尔街日报式多用于软新闻、趋势报道、重大事件的报道、特写报道和深度报道类体裁。由于《华尔街日报》以每天在头版刊登这种类型的趋势报道而闻名,这一模式因此得名。华尔街日报式的特点在于开篇使用软导语,把焦点放在一个人物、场景或事件上面,其思路是从特殊推导一般,文章的结尾还会呼应开头提到的人物的引语或者故事,也可以用文章提到过的某件事情的未来发展情况。“这种结构对于写作关于政府事件的报道非常有用。当你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你可以去找一个事件中的典型人物或者一则能够体现文章意图的事例。”卡罗尔·里奇在书中这样告诉她的读者。华尔街日报体显然试图在报道的一开头便抓住读者的眼球,以活生生的人或话语、故事来打动受众。

总体而言,合格的新闻稿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为记者提供便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力求更接近新闻报道,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提供信息。

与新闻报道的多样性不同,常见到的政府发布活动的新闻稿几乎是统一的模式,即将记者提问前政府官员的讲话稿直接当做新闻稿分发给与会记者,在形式上也更接近于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节策略:以“新闻”而非“公文”的方式写新闻稿

新闻通稿是一种很好的规范化工具,因为它可以帮助记者从中选取素材并写出你所想要看到的新闻。

这一节将从策略层面讨论如何更好地实现从新闻稿向新闻报道的转化,并提出了三种可能路径:以故事串联新闻稿;提炼一个核心主题,不断重复它;“为说而写”开场白。

一、以故事串联新闻稿的好处

比尔·布鲁德尔(Bill Blundell)在《特稿写作的方法与艺术》一书中写到,“我们是事实的发现者,也是事件的讲述者。如果我们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写的东西就没人去读”。这是对记者提出的要求,同样适合启发我们如何写作新闻稿。

荷兰话语分析学者梵·迪克认为,如同故事话语具有一定的叙事图式(传统上由总括、场景、冲突、结局和尾声构成),新闻话语也具有“约定俗成”的图式结构。他用树形图归纳这种新闻话语的图式。他强调这一图示只是在理论上假设存在,现实中的新闻文本可能只具备其中的几种类型。严格地说,在篇幅最短小而形式完整的新闻话语中只有标题和主要事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背景、口头反应和评论等图式范畴则可有可无……有的范畴则可能重复出现几次。

梵·迪克的新闻图式力图完整地呈现新闻文本可能包含的范畴,而通常意义上的新闻“主体”则被他直接替换成了“故事”这一关键词。在“故事”这一大的分支下,仍然是由“故事”(如情景、情节、主要事件、以前事件等)和“观点”(如评价、口头反应、结论、预测、后果等)这两大线索构成。因此,可以将梵·迪克的新闻图式简化为“故事”和“观点”两个要素。“故事”力图呈现事实性信息,而“观点”则是由故事所引发的意见性信息。有时,为了试图突出情节的悬念或个体命运,记者或编辑往往采取先交代局部细节而非概括总体内容的方式结构文本。前文提到的受许多媒体青睐的“华尔街体”,便是一种先由个体的故事切入,逐渐展开叙事的报道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不仅在于使报道更加真实、细腻,同时因其浓厚的“人情味”而更具“煽情”效果。

可见,以故事的方式串联新闻稿抓住了新闻报道制作的根本逻辑。故事并不会淹没主题和观点,相反,故事可以为观点的表达渲染易于受众接受的语境。下面将通过分析《纽约时报》一则新闻报道《地震扭转了奥运的基调》(Earthquake Shifts Tone of Games,2008年5月23日),来说明媒体如何将观点的表达与故事的叙述结合起来,并尝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新闻稿的写作中。

这则新闻报道从“好运北京”的一场中美女篮决赛切入,随后话题一转,将四川地震、西藏“3·14”事件、达尔富尔问题和北京奥运联系在一起,事件范畴的故事讲述和意见范畴的观点引述紧密配合,最后得出了与标题看似全无关系,却在逻辑论证上显得那么“水到渠成”的结论:“运动员应该勇敢地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表达自己不满的声音!”

按照“新闻图式”的理论对这篇报道进行解剖,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这则报道的逻辑框架。从这一报道的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第一,新闻主体部分的呈现由精心挑选的故事连缀而成。

四个故事覆盖了非常丰富的主体范畴:美国女篮、中国女篮、西藏、四川地震、芝加哥、达尔富尔、苏丹、中国中央政府——地域的空间跨度、历史的时间跨度,给读者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用故事而不是作者自己的语言评述来呈现事实,“真实”、“生动”、“立体”为叙事赋予了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意见信息渗透在故事与故事之间的逻辑推导中。

什么串联起了看似毫无关系的故事?正是故事与故事之间的逻辑推导、直接引语和作者评述。而意见信息也恰恰渗透于这些逻辑推导中。相比于浅白直露的观点表达,人们更容易被看似客观的事实打动而不自觉地接纳了故事选择本身蕴涵的观点和态度。正如伊丽莎白·伯德(Elizabeth Bird)和罗伯特·丹达尼(Robert Dardenne)所说,“新闻故事,像神话那样,并不‘讲述这是什么’,相反,而是‘讲述这意味着什么’”。丹·波考维茨(Dan Berkowitz)也认为,“新闻工作者在脑海中规划出了一个新闻故事主题的目录清单,包括‘情节’实际上如何展开,谁可能成为关键性的人物”。

第三,审视故事与意见之间的逻辑跳跃,可以洞悉作者的心机。

仅仅注意到故事和意见,而不分析两者间的内在逻辑是否合理,便很容易进入作者设下的逻辑陷阱,但是只要稍微跳脱出来,就可以看出这则报道在“有理有据”的表象下,在四个故事之间的三处逻辑连接中,暗藏了至少两处不合理的“跳跃”:

第一处出现在第一则故事和相应的评论之后,即中国的“处心积虑”在给美国的奥运表现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使世界对中国的体育霸权深感不满。而事实上,支撑这一判断的论据是单向、不均衡且不充分的;

第二处出现在第二则故事之后,即“中国的确在苏丹和西藏事件中存在问题,并利用地震的惨剧换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并通过社会各界的默契使反抗声音消失”而得出这一暗示性结论的证据仅仅是《纽约时报》甚至不是来自其他媒体的报道,其隐含的倾向性不言而喻。

由此能够得到的启示是:媒体对观点的表达是以故事的形式隐喻在正文之中,而并非直露在外。“以故事带观点”是通过如下流程得以实现的:媒体对“事件(或议题)属性”作出价值判断,进而建构一个依附于事件(或议题)之上的意义序列。然后,媒体“框限”一些事实,同时也“框限”另一些事实;强调了一些细节,也弱化了一些细节;支持了某种情感,同时反对了某种情感。

下面将为如何在新闻稿中串联故事提供一些思路:

1.新闻稿中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

真实性是故事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第一前提。在新闻稿中不可以编造故事、虚假捏造、夸大其词,它包容失败、错误,但要有呈现真实的勇气和智慧。在数据的告知外,人们还需要了解更丰富的信息,如获知灾难现场发生了什么、人员伤亡情况。这时,故事便成为数据的补充,比生硬的套话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明确观点的故事

如何选取一个故事,如何讲述一个故事,体现了政府以何者为重的价值观,是更关注人民的生命财产?还是官方利益?从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政府形象,或许比官方辞令更能有效地传情达意。

3.以“双向性”构思叙事的文本

新闻稿中的故事应当是人们能听得懂、愿意听的故事。“如果你在写作时,考虑了读者的需要,他们就会认为你的基调是积极的;而如果你脑子里只有自己的目的,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就会被认为是消极甚至是负面的”。

4.简洁、生动地叙事

一个好的故事必须是简洁而生动的。简洁意味着新闻稿中的故事只是引出观点的由头,而不是新闻稿的全部。提炼出最具意见性的故事细节有利于记者抓住新闻发布的主题。生动意味着故事要与引语、数据等补充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不是干巴巴地陈述时间、地点,而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最具代表性的言语。一个生动的故事甚至可能为媒体提供最终的新闻标题。如果叙事文本中能够有让人难忘的、短小精悍的“引言片断”便于媒体记者围绕它们展开论述,而这一部分若能巧妙地融进想要表达的观点,新闻稿的主要任务也便完成了。因此在前期策划的时候就应有意识地拟定一些关键词和引语,而非完全靠新闻发言人临场发挥。

二、提炼一个核心主题,不断重复它

这一小节将从主题的角度尝试解答三个问题:

1.新闻稿为什么要提炼主题

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便是,为什么不可以像政府工作报告一样面面俱到,让记者从中挑选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呢?

这里想再次强调新闻稿的意义,它是政府希望媒体集中关注的一项计划或一个事件的事实和观点的概括。因此,它必须集中而不是分散;必须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必须能够让记者或编辑在紧迫的截稿压力面前,迅速抓住政府举行新闻发布活动的真正意图;必须能够让尽可能多的媒体在发布活动之后发表的新闻报道集中在一个角度。没有主题的新闻稿,很难实现如上要求。

2.为什么不是多个核心主题

新闻稿可以有多个论点(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但是核心主题只能是一个。分论点均为支撑这一个主题而服务。提炼一个核心主题除了具有上一个问题中已经提到的好处外,还有助于新闻发言人把握发布活动的要点,并在发言中反复强调最重要的事实性或意见性信息。在进入自由提问阶段,一个核心主题有助于发言人掌控方向,抓住机会表达必要的信息。当记者的提问属于这一核心主题及分论点所辐射的范围内时,发言人可以直接正面回应;如果记者的提问超出了这一范畴,一个核心主题的把握有助于发言人立即察觉到主题的偏离,在做出简要的回答后,发言人可以将回答内容迅速引回到核心主题上。

3.如何加强核心主题的传播效果

第一个最重要的方式是重复。不断重复核心主题的关键词,让每一个拿到新闻稿的记者能够在阅读之后不费力气地找出关键词。重复需要具有技巧性,不是完整地一遍一遍重复核心主题的句子,而是变换不同的角度和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正如哈尔·哈特所说:

你重复主要论点的次数越多,它们就越有可能成为记者报道的中心点。你只需要提供一些适当的、为了使受众理解你的主要论点而需要知道、想知道或必须知道的细节性内容。

重复的技巧性在于始终保持在显著的地方重复核心主题。如新闻稿的标题、导语、每一段落的第一句或结尾句,甚至可以将核心主题作为一个简短的独立段落在新闻稿中开门见山地突显出来。爱博盖特认为好的新闻稿可以让“编辑能够在导语或第一句话中就确定全文的主要观点(main points)”。心理学上的“首因效果”理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一句话即陈述最重要观点”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品牌资产提升策略:品牌代言人视角下的理论与案例

    品牌资产提升策略:品牌代言人视角下的理论与案例

    本书主要研究了品牌代言人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问题,通过基于消费者心智的品牌资产和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品牌资产两个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着重在品牌关系视角下,探讨了品牌代言人可信度特质对品牌资产的作用机制。
  •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

    本书针对境外学生对中国地理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而编写,以中国自然、人文景观为背景,以区域分析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机制和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区域调查和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写作资源库

    写作资源库

    本书分为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活动方案、工作汇报五部分,收录了包括小学年度工作总结、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校长个人总结、校长述职报告等校长工作写作材料。
  • 领导学

    领导学

    本书系统论述了领导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阐述了文化、胜任力、影响力与领导的关系,并对传统领导模式(领导行为模式、权变领导模式、情境领导模式等),以及现代领导模式(魅力型领导模式、转换型领导模式、五级经理人模式、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平衡领导模式、量子物理视角下的领导模式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领导的战略管理、决策、用人、团队管理、激励、沟通等各项职能,并对领导定位和领导力开发进行了总结。
  • 小公主

    小公主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世界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积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热门推荐
  • 一路走过的青春岁月

    一路走过的青春岁月

    从童年到校园接着走向社会,不同年龄不同的生活体验,以及各阶段的喜怒哀乐!
  •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你说我们,会变成敌人吗?”“苏儿哥哥……我叶晨曦在此以神血后羿之名对命运之神发誓:无论何时何地,决不与白苏·萨麦尔为敌!若违此誓……唔……苏儿哥哥?”“曦曦,我不需要你向命轮·命运之神发誓,我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承诺。”“好!吾叶晨曦永远不与白苏为敌!”“吾也是!”星空下,两位少年在此许下了美好的诺言,但在战场之上,却又不得不兵戎相见……“什么!曼华!你说什么!晨曦他被宣判判了叛国罪!明天就要被处以形神俱灭之行了!”“白苏你冷静一点!冷静一点啊!喂!等等我们!”行刑前夕,争分夺秒,只为救心爱之人……若干年后——“母亲,父亲他,在祭拜谁?”“月儿,曦,在祭拜他爱的人。”……
  • 何以缘起时

    何以缘起时

    简介:妹妹活泼可爱,弟弟恭顺谦和,父亲疼爱自己,可是这一切都在一场阴谋中覆没了,依依表示不甘心,她要复仇,一个披着狼皮的羊开始冲锋了,只不过……
  • 黑暗大脑

    黑暗大脑

    两个女生旅游途中偶遇一个失忆的乞丐,由此揭开不为人知的世界黑暗秩序。
  • 勤劳勇敢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勤劳勇敢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系统,别跑

    系统,别跑

    这是一个系统遍地走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接踵而来。——————————小剧场————————洗白:“老大,老大,我发现一个吊炸天的主系系统。”戚玥:“打不过?”洗白(疯狂点头)戚玥:“所以?找我干嘛?”洗白:¥%#*&……¥嗯——惊恐脸:怎么发不出声音了,难道……僵硬的转过头去。戚玥笑了笑,拍了拍肩,转身就走。
  • 我只是个学生

    我只是个学生

    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学生,忽然的一个梦,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梦中。开始与众不同的人生。.......
  • 漫漫大唐路

    漫漫大唐路

    一次意外,王小麦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一年,李渊晋阳起兵,建立大唐;这一年,隋炀帝被叛乱的骁果军杀死,一代暴君陨落;这一年,仅仅统一了三十个年头的九州大地再一次陷入四分五裂。神拳太保秦琼、混世魔王程咬金、玉面寒枪俏罗成……这些只在评书演义中听说过的英雄,如今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腹黑?勇猛?雄才大略?到底哪个才是英明伟大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二陛下真实的一面?历史的车轮滚滚地驶在这漫漫唐路上,穿越而来的王小麦,究竟会与之产生怎样的交集?
  • 血族之再度崛起

    血族之再度崛起

    掉落在正义之路的9件宝物,无不拥有强大无比的力量!集齐它们,我的族群又能回到当年的盛状。当小艾,这个从未走出过血族的女孩,在人界会发生什么呢。在正义之路的冒险中,她又能否集齐宝物,挽救血族!
  • 初次遇见EXO

    初次遇见EXO

    初次遇见了EXO她梦寐以求的男子团体组合他会做什么呢?接下来她又会和EXO之间发生什么呢?女主最后又和谁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