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300000040

第40章 传统报刊与互联网一样不可或缺

超过9万份秘密文件公之于世,让美国政府如坐针毡——这是互联网的作用。

维基揭秘(Wikileaks,或译成“维基解密”和“维基泄密”),这个因公布秘密文件而走进人们视野的数字时代媒体,引起了人们对新闻在当今社会所发挥作用的争论。

与YouTube、Facebook或Twitter等“自由”却可信度不高的数字时代媒体相比,维基揭秘的信息处理体系完全不同,打破了数字信息时代的某些经典误区。

维基揭秘公布的“阿富汗战争日记”以及《卫报》、《纽约时报》和《明镜》周刊上刊登的有关文章,一度成为全世界都关注的新闻热点。

法国《外交世界》月刊、美国《纪事》网络版杂志等也通过互联网公开了一些文件。这些文件被披露出来会带来哪些“信息安全”方面的严重后果,恐怕还要讨论很多年。与此同时,维基揭秘公布的超过9万份文件已经引起了人们对日渐增长的数字媒体和社交性互动媒体力量的关注。很多争论都与所谓的数字时代的某些误区有关。

披露的信息可信与否

媒体专家和评论人一般会问,维基揭秘事件对于当代社会的社交性互动媒体的力量来说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对一场战争的报道方面。这个问题反映了一种错误的趋势,即把所有的社交性互动媒体(Blogs、Twitter、Facebook、YouTube、Wikileaks)合并成了同类项。

这里的误区在于,这些社交性互动媒体从技术上说是一致的。但实际上维基揭秘却与Twitter或YouTube完全不同。维基揭秘区别于其他社交性互动媒体之处在于,所有它上传到互联网上的素材都是经过该网站审核和处理过的。听起来这似乎只是个细节,但却给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所见所闻随意上传到互联网上的“大众开放空间”增添了可信的色彩。

维基揭秘的真正力量并不来源于技术(尽管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是读者认为维基揭秘的幕后工作人员就是素材真实性的保障。YouTube上反映联军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进行的备受质疑甚至违反国际法的军事行动的有关视频材料有数百条,但没有一条产生的反响超过维基揭秘披露的唯一的类似视频材料。这条视频记录了一群平民(包括两名路透社记者)在巴格达的一个市区受到高能炮弹的袭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尽管互联网的开放性从理论上说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但只有可信的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维基揭秘的素材审核体系化比YouTube、Facebook、Twitter都更完善和有组织性,而绝大多数博客根本没有内容审核的过程。

规避法律的制裁

如今,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尤其是社交性互动网络上传播的各类信息,都让人们感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国界的数字社会。如果说维基揭秘事件对大众有所启示的话,那就是,政府、国家的力量并没有走下坡路。

近年来,政府、国家走下坡路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但最近一年来发生的事件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维基揭秘的掌舵者很清楚地看到,政府、国家仍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法律方面。纽约大学媒体专家杰伊·罗森曾认为维基揭秘是“第一个没有国家的世界性新闻机构”,但实际上维基揭秘却有着明确的领土观念。

维基揭秘半官方的驻在国是瑞典,它受到瑞典有关“保护举报者和匿名消息来源”法律的保护。正如《纽约客》周刊在2010年6月报道的那样,维基揭秘连接在瑞典的一个叫做PRQ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上。第三方提供给维基揭秘的素材会首先传递到PRQ上,然后再传递到位于比利时的服务器上。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在比利时传递?这是因为比利时是法律上对消息来源保护力度仅次于瑞典的国家。

此外,维基揭秘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还选择爱尔兰作为巴格达屠杀视频进行解码的地点。爱尔兰至今还在为成为举报者、调查性新闻作者和自由言论者的“避难所”而努力。

除了维基揭秘,还有一些事件也证明了数字时代国家和法律的重要性: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2010年决定要求黑莓手机锁住短信功能,土耳其则对YouTube进行了无限期的封锁管制。

尽管维基揭秘本身的体系帮助它规避了某些国家的法律制裁(通过技术手段),但它同时也在利用另一些国家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维基揭秘并不漠视法律,而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以符合不同地方规则的方式做游戏。

传统媒体更显重要

关于传统媒体已经死亡的言论已经到了非常夸张的地步。维基揭秘事件则说明,技术的力量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传统媒体”在21世纪初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事件还进一步巩固了传统媒体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维基揭秘在网络上披露阿富汗战争文件之前数周,先把这些文件传给了《卫报》、《纽约时报》和《明镜》周刊。原因很简单,这几家媒体在国际舆论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基揭秘很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在网络上披露出这些文件而不事先与重要的传统媒体做好沟通,会在全世界造成信息混乱。

这样一来,所有的关注直接指向了三家传统媒体,而维基揭秘的作用在这场信息大战中也没有消失。在传统媒体已经死亡的诊断里,人们把“改变”与“消亡”的概念混淆了。“阿富汗战争日记”的公开,说明了传统媒体仍然在媒体权力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但这种权力相对于20年或30年前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阿富汗战争日记”公布后,白宫与《纽约时报》的人员进行了沟通,《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比尔·凯勒写道:“尽管白宫强烈谴责了维基揭秘披露这些文件的做法,但却没有建议我们不去撰写相关文章。相反,在我们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前进行的讨论中,白宫的官员只是对我们从‘日记’素材中得出的某些结论提出了疑问,但感谢我们在处理这些文件中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白宫还希望我们说服维基揭秘停止公布那些致命的信息。我们转达了这个口讯。”

这是美国最受人尊重的日报的主编一份令人吃惊的表白。其中有两个原因。

首先,《纽约时报》对白宫的赞许感到骄傲,这与“媒体应当始终成为当权者的监督人的传统思想”背道而驰;其次,《纽约时报》扮演了美国政府与维基揭秘两者之间的中间人角色,反映了传统媒体在美国仍有着不凡的能量。

相信“只要获得信息就会带来改变”,就像“只要掌握技术就会带来改变”一样浪漫而不现实。无论是信息还是技术,只有能被解读和激活才能变得有用。维基揭秘选择了《纽约时报》等三家传统媒体,并不是因为它们更有亲和力,而是因为这三家传统媒体无论从人员、组织还是经济上,都具备更好的解读和传播能力。

在经常被描述为无等级、无边界、自由流动无限制的数字时代,维基揭秘事件提醒了我们,体系、边界、法律和声誉等传统价值依旧重要。

(梅三友编译)

同类推荐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热门推荐
  • 浅夏时光

    浅夏时光

    浅夏的时光,那时的你我现在早已变了模样。如今的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 风水林深

    风水林深

    一个神神叨叨的风水师的故事……嗯,就是这样没有错!
  • 天屠纪

    天屠纪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事与仁,两不立。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雄中雄,杀人百万心不惩。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 笑靥天下

    笑靥天下

    师傅说:这世间最可怕之人是会笑之人。七岁的她,从此以后成了无泪之人。春风般和煦的笑靥万年不变的出现在了她的面容上。但有有谁可以看出那笑容下无比的讽刺。当再一次回到那里时,是谁让她泪流满面,哭得像个孩子?又是谁,轻揽了她,摩挲着她的泪眼说道:“我在。”
  • 宠无下限:男神扎堆来袭

    宠无下限:男神扎堆来袭

    她从小就被欺负,除了孤儿院的院长,她从未被谁关爱过。友情,亲情,爱情更是与她绝缘!直到她走入了曾经的悲伤之地,就与慢慢与幸福结缘!幸福男神凝视她温柔说:“小米,你愿意让我照顾你一生吗?”阳光男神坏坏揽住她:“嘿,卫小米,别想逃出我的五指山!”备胎男神默默呆在身边:“小米,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了!”无人爱时被人踩,有人爱争相来袭!到底该选谁?
  • 网游之盗影

    网游之盗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贼的地方,就有影子。--------------------------------------------本想随心所欲,熟料世事无常。--------------------------------------------遇到的人,是敌是友?做过的事,是对是错?--------------------------------------------我叫影,是个盗贼,我为自己代言!
  • 影使

    影使

    人有灵启智,以影乘载灵。唐玄一个无业游民,再一次意外后,却开启了灵术。瑰丽的蛮荒世界,看似平静的西方世界。却暗潮涌动!如来的秘密。千年前的秘密!静待揭秘!
  • 异旅星途

    异旅星途

    如果不是那个改变了命运的夜,自己还是那个把自己锁在家里,没有朋友,没有冒险,没有追求和欲望的心事重重的少年。他望着茫茫星河,不知该去往何方,随着自己逐渐变得强大,回家的路却还是那样漫长。异旅星途,究竟命运是归宿是哪里?又或者所有的执着,所有的痴妄只是一场易醒的梦。
  • 山国轨

    山国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罪与罚(上)

    罪与罚(上)

    《罪与罚》(俄文原名: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是俄国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作品,出版于1866年,在他穷困时仓促完成,与《战争与和平》并列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俄国小说。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