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900000004

第4章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范畴与历程(3)

(一)电视剧理论著作

从发展史的角度考察,1990年度,确实是标志着年轻的中国电视剧已经走向成熟的一年。具有标杆意义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围城》以及《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巾帼悲歌》等,展现出电视剧具有独立的美学品格。由于电视剧的创作实践越来越繁荣,电视剧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并出现了很多的专著。

继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专著《电视剧初探》(王维超著,1983年宝文堂书店出版)之后,有关电视剧的论著、教材、论文接连大量问世。如1986年出版的高鑫的《电视剧创作概论》、丁浪编的《电视剧的足迹》、路海波的《电视剧编剧技巧》;198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编的《论电视剧》;1988年高鑫的《电视剧的探索》,杨田村的《电视剧作艺术》,宋家玲的《电视剧艺术论》;1989年壮春雨的《电视剧学通论》;1991年汤恒编的《〈渴望〉的世界》,汤恒、陈兴编的《悲剧的魅力》,陆文杰编的《电视剧评论十人集》,徐宏的《电视剧审美特征探索》;1992年郑凤兰、崔洪勋主编的《电视剧美学》,高祥、汤恒的《电视剧导演创作与理论》;1993年卢子贵主编的《纪实性电视剧初探》;1997年吴素玲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周靖波的《电视剧作艺术》,曾庆瑞、郝蓉的《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曾庆瑞的《电视剧原理·第一卷·本质论》,曾庆瑞、卢蓉的《中国电视剧审美艺术》,陈汉元主编的《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评论文集》,秦俊香的《电视剧的戏剧冲突艺术》;1998年张筱强的《电视剧人物造型艺术》;1999年陈晓春的《电视剧创作理论·技巧·案例》,苗棣的《美国电视剧》,孟繁树的《戏曲电视剧艺术论》;2000年陈志昂主编的《中国电视艺术通史》,等等。可见,中国电视剧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二)广播电视艺术理论译著、译文的大量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陆续引进了《电视发展前景》(〔苏〕M.N.克里沃舍耶夫著,李鹤岑译,1984)、《朗诵艺术》(〔苏〕符·阿克肖诺夫著,齐越、崔玉玲译,1985)、《音乐录音》(〔德〕J.耶林克著,熊国译,1985)、《电视写作艺术——为电视写喜剧》(〔英〕库克著,1987)、《英汉电视·录像辞典》(吴贤纶、张家谋、王宽相、胡蓉泉编译,1987)、《影视导演艺术》(〔美〕巴尔著,王守成译,1989)、《影视民族学》(〔美〕卡尔·海德著,田广译,1989)、《电视剧导演艺术》(〔苏〕叶·谢·萨巴什尼科娃著,方造译)等一百多部著作。

除此以外,一批西方大众传播学的著作,如克拉考尔、巴赞等的纪实美学著作以及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理论著作源源不断地被引进、译介到我国。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视艺委会、《中外电视》编辑部等单位多次邀请外国广播电视艺术方面的理论家、艺术家、教授来华讲学和进行中外文化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活动的蓬勃开展。以四川电视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的多次举办为标志,中外电视界广泛的节目交流、电视理论学术交流得到了加强。

(三)影视艺术融会,影视理论互补

现在的影视艺术由过去的冲突、对立逐步走向融合,由双方的抵消、牵制走向优势互补、共存共荣的新局面。

从影视对峙到融合,是20世纪一种普遍的世界现象。而影视从对立论、冲突论到影视汇合论、互动论,是影视理论成熟的表现之一。美国的卡罗莱纳大学艺术科学院传播学教授高汉姆·金德玛(Gorham Kindem)的“影视互动论”,正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

1990年,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联合举办了亚太地区影视教育国际交流会议,是影视教育合流的标志。继之,1992年,北京广播学院举办中国—加拿大影视合作与交流研讨会;1994年,北京广播学院举办影视人才教育国际研讨会;1995年,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庆祝电影诞生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北京广播学院邀请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影视专家参加“国际大学生电视作品展映暨广播电视艺术教育研讨会”;2000年,北京广播学院举办“中、日、韩广播电视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都说明我国的影视高等教育和世界影视教育机构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我国影视教育与世界影视发展逐步接轨。

一批以影视理论结合并冠名的论著和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应时而出,如《影视美学》(张涵、王冠华、戴剑军著)、《影视基础理论和技巧》(张凤铸著)、《影视艺术教程》(黄会林、李亦中等主编)、《影视艺术导论》(张凤铸著)、《影视剧论》(张凤铸著)、《影视摄影构图学》(郑国恩著)、《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著)、《影视艺术批评与鉴赏》(李立著)、《影视光线艺术》(刘永泗著)、《影视审美学》(王世德著)、《影视化装技巧》(王希钟著)、《影视导演基础》(王心语著)、《影视摄影艺术》(郑国恩著)、《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姚国强著)、《影视艺术新论》(张凤铸等著)、《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刘书亮等著)、《拓展中的影像空间》(苗棣等著)、《影视艺术比较论》(宋家玲著)、《影视艺术欣赏》(高鑫主编)、《影视文化学》(陈默著)、《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刘恩御著)、《影视文化论稿》(胡智锋著)、《影视摄影技术·摄影构图》(毕根辉等著)、《影视色彩学》(刘恩御著)、《名著的影视改编》(赵凤翔、房莉著)、《中国电影·电视》(章柏青著)、《中外影视名作辞典》(李恒基、王汉川等主编)、《影视艺术基础》(宋曦业、申载春编著)、《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尹鸿著)、《影视艺术前沿——影视的本体和走向论》(张凤铸主编)、《影视鉴赏》(彭吉象主编)、《影视微相艺术论》(欧泽纯著)、《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周星著)以及论文《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程福财著)、《影视艺术教育再探》(米双全著)、《影视学基础》(韩伟岳著)等,都充分说明影视教育、影视文化合流既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又有一系列理论阐述为根据。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103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已有近300所高校开设了影视类课程,它“对充实我国文科大学课程,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提高广大学生的影视欣赏水平和艺术情操,促进影视评论和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993年,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组织出版的200多万字的《中国应用电视学》是中国电视理论发展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著作。这部大书从基础理论、节目制作、制作技艺和电视技术等方面勾勒了电视应用理论的全貌,建立起电视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框架。这是继《中国广播电视学》之后的又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接着,1998年出版的《中国电视论纲》(杨伟光主编)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的著作。《中国电视论纲》和“跨世纪电视丛书”(含《"B0{中央电视台发展史》、《电视文艺文集》、《中国电视美术》等书),是为庆祝中央电视台建台40周年撰写的电视理论丛书。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部丛书的具体撰稿工作,该丛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999年,由张凤铸担任主编,王雪梅、胡智锋担任副主编的《中国电视文艺学》出版,它是集体编写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出版了吴郁的《播音学简明教程》,张颂的《论播音艺术》,祁芃的《播音主持心理学》,姚喜双的《播音学概论》,张颂的《朗读学》,吴郁的《节目主持艺术探》,姚喜双、于根元的《播音主持艺术》,应天常的《节目主持艺术论》,李佐丰的《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雪琴的《广告播音艺术》,付程的《播音创作观念论》,张颂等主编的《中国播音学》,于根元主编的《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张颂主编的《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侯敏的《计算语言学与汉语自动分析》。有的列入“播音主持艺术丛书”,有的列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丛书”,有的则属于个人论著,具有实用性强、动态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

同类推荐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全书分为爱心花圃、草根教育、等待花开、守望麦田、烛光摇曳、我思我在六辑。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热门推荐
  • 虞央辞

    虞央辞

    北銮女尊彧泽蛊国东圩君主三国鼎立波涛暗涌。女尊易主蛊国覆灭,谁站于城楼笑看苍生眸倾天下,谁曾言有你的地方便是江湖。
  • 十二刀客流

    十二刀客流

    自从盘古开天地,都有了灵。万物辉煌,这时有些人故意挑拨战争。狂神.刻天炎和他生死之交兄弟一起征伐那些势力,统一世间!
  • 蜀轺纪程

    蜀轺纪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夫36计:双面总裁请接招

    御夫36计:双面总裁请接招

    自从爷爷去世他第一次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就认定了他将是自己未来的老公!直到渐渐长大之后心意也没有变过,因为她真的爱死他了!可是不管她怎样爱他,她都要说——他是个木头啦!不光是生活中无趣的很,连她这个软乎乎香喷喷的大美女在跟前诱惑他,他都能冷静地跟她分析受凉生病的恶果……难道他“不行”吗?呸啦!她明明见过早上的时候他的小盆友起立敬礼的说,难道是她魅力不够?然而后来她才明白,他明明是“太行”了,只不过全部用在了其他女人的身上……想得美!想把她这么轻易甩了?看她御夫36计,总裁大人乖乖束手就擒!
  • 鬼雾迷林之迷雾

    鬼雾迷林之迷雾

    这是一个神秘的森林。恐怖的传言使得森林成为一个死亡禁地,没有人敢踏足!然而,某一天,四个年轻的大学生,因好奇进到了森林,发现了一些古怪的东西……
  • 爱上男神TFBOYS

    爱上男神TFBOYS

    夏雨沫洛被一个男子欺骗去害tfboys,但是最后谎言被揭穿了,还有许多坏女主算计她,但是最后误会化解了,夏雨沫也和tfboys的其中一位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在一起之后就要写,tfboys的其中两位找到了,他们爱的人。之后就写他们的幸福生活。
  • 明伦汇编家范典妻族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妻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穿越:琴音大小姐

    倾城穿越:琴音大小姐

    一朝穿越,她苏苒摇身一变成如玉般美人,却是世人皆知的废材,再好看也不过是花瓶一个!弱柳扶风的白莲花庶妹,空有好皮囊却是人渣四皇子对她厌恶之极。却不料她苏苒摇身一变成为天才美人.
  • 腹黑总裁:回头是岸

    腹黑总裁:回头是岸

    她从小到大对于他的事从来就是十分上心,而他对于她的事却漠不关心。当他和别的女生在一起的时候,她离开了他的世界,当她高调回归,她已经不是他认识的她了。
  • 七星石传奇

    七星石传奇

    这是一本关于七颗石头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为了寻找七星石中剩下的六颗石头,历经了不同的奇妙之旅。本故事采用了链条式的结构讲述了他所接触的奇幻世界。这里有阴谋,有同情更有悲催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