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500000016

第16章 劝服知识理论的回顾及评述(5)

(二)与其他营销组合有关的劝服策略感知

1.Patti Williams等(2002)的研究

Patti Williams、Gavan J.Fitzsimons和Lauren G.Block(2002)的研究从劝服知识理论的视角讨论了“询问消费者购买意图”这种营销手段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经常被问到他们的购买意向,一种提问方法是针对一般产品类型的(例如,你有多大可能会购买汽车),另外一种提问方法是针对特定品牌的(例如,你有多大可能会购买福特汽车)。研究探讨“提问”本身如何给消费者产生该行为的可能性带来影响。研究者通过两个实验讨论了提问方的自利性以及消费者认知资源的充分程度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证明:(1)当提问是由具有明显自利倾向的一方发出的时候,消费者就会调整或者忽略由于被提问所带来的行为上的变化(更倾向于发生被问及的行为),这是由于发问方的自利倾向唤起了消费者有关劝服努力和劝服策略的知识。(2)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劝服知识的调节效果会减弱,如果消费者的认知资源有限,即使发问方有自利倾向,劝服知识也不会被唤起,人们也不会调整他们的行为。总之,研究说明这种由于提问引发的纯度量作用(mere measurement effect)只有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在被提问的情景下,消费者产生校准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被劝服方能够感觉到问题提出者试图用提问的方式劝服他们,第二,被劝服方需要有充分的认知资源。

2.Peeter W.J.Verlegh等(2004)的研究

Peeter W.J.Verlegh、Celine Verkerk、Mirjam A.Tuk和Ale Smidts(2004)的研究说明了劝服知识在口碑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当营销者使用经济手段激励消费者向他人进行推荐的时候,会发生“意义改变”(change of meaning)的情形,被推荐的一方会将推荐视为是一种劝服努力而不是友好的同伴行为,从而减少口碑的影响力。“意义改变”是否会发生取决于隐藏动机的可接近性和口碑内容。研究结论由两个实验得出:实验一,证明隐藏动机的可接近性受到了信息来源和推荐内容的影响;实验二,证明隐藏动机的增加减少了口碑推荐的作用。这些影响受到了口碑来源和口碑接受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密程度的影响。

六、劝服知识对信息处理过程的影响

从文献回顾中我们看到,从劝服知识视角下对整个信息处理过程进行解释的文献多是概念框架性质的讨论,这其中包括:

第一,Coulter、Cotte和Moore(1999)提出了一个基于劝服知识理论的概念模型,他们指出消费者广告曝光以后,劝服知识会影响他们的操纵意向推断以及广告可信性感知,操纵意向推断以及广告可信性感知继而影响情感反应、广告态度和行为意向。研究者并未对此概念框架作出进一步检验。

第二,Obermiller、Spangenberg和MacLachlan(2005)认为个性特征、消费经验影响“广告怀疑”、“营销态度”和“一般广告态度”,这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劝服知识,并在广告曝光以后对消费者的广告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受到知识、专业程度、动机和卷入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以及产品类型和广告主张类型等情景因素的影响。研究者未对此概念框架作出进一步检验。

第三,Campbell和Kirman(2002)通过两个研究来解释在劝服知识框架下劝服方的反应模式:研究一,请被试回忆并描述不同劝服者与他们之间的互动情景,例如家人、朋友、教师或者是销售人员;研究二,完成持续5周的劝服日记,记录每天遇到的劝服场景。日记要求被试详细记录在劝服情景中发生了什么,包括劝服方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劝服场景的持续时间、被劝服方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的意图等。研究者利用扎根理论(Strauss and Corbin 1990),将这些数据按照命题的概念和类型进行编码,获得如下结论:被劝服方反应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被劝服方对劝服努力的理解;第二阶段为被劝服方对劝服努力的实际反应(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第三阶段为被劝服方对双方互动关系的评价;第四阶段为对劝服的重新解释。

研究还发现了一系列影响反应过程的因素,包括劝服主题对目标的重要性,劝服者和被劝服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权利、信任),被劝服方的目标(保护双方关系、行为更符合伦理规范),情景特征(熟悉还是不熟悉)、被劝服方的特征,劝服方使用的策略等等。

第三节研究评述及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一、劝服知识理论的研究评述

劝服知识的相关理论从20世纪末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它以元认知为心理学基础,同时还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市场智力,增加了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因此对劝服活动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解释力,有学者认为劝服知识理论将影响未来十年的劝服研究(Wright Peter,2002)。但劝服知识理论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我国则仅见若干理论介绍性文章(焦璇,陈毅文,2004;梁静,2008)。

回顾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将劝服知识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85年Peter Wright提出“schemer schema”观念开始,到1994年“劝服知识模型”框架提出前为止。

这一阶段的研究聚焦于与信息经济学假设相关的命题。研究者吸收了“schemer schema”的观念,研究各种与劝服有关的“信号”和“图式”的作用(Kirmani and Wright,1989;Kirmani,1990;Goodstein,1993;Wiener 1990;Scheer and Stern,1992)。正如Peter Wright在提出“schemer schema”时所表明的那样,这一阶段的研究动机是验证在信息经济学中普遍采用的假设条件在实际的消费者行为中是否真的可以得到验证。例如:Kirmani and Wright(1989)的研究证明企业的营销投入是一种“企业产品质量信念”的信号,消费者会对企业的广告花费产生想法,形成营销努力感知,这些感知使消费者产生了与广告宣称无关的产品质量期望。

第二个阶段是从Friestad和Wright 1994年明确提出“劝服知识模型”开始一直到现在。

这一阶段劝服知识理论视角下的研究进入了较为系统的阶段,研究涉及:劝服知识的形成、劝服知识的评价、劝服策略和劝服策略感知等方面。其中与广告有关的实证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分为两类:

其一,以劝服知识为中心,研究消费者的广告劝服知识如何形成(Friestad,,Marian,Wright,1999;Wright,Friestad,Boush,2005;Friestad,Wright,1994)以及怎样衡量消费者的广告劝服知识(Bearden,Hardesty,Rose,2001;Boush,Friestad,Rose,1994;Obermiller,Spangenberg,1998)。

其二,以劝服策略感知为中心,研究广告信息加工过程中劝服策略感知对广告效果的影响。这些研究多以实验方法展开,被试以学生样本为主,通常只涉及高卷入的情况。研究主要描述特定广告策略(例如比较广告等)及其引发的劝服策略感知如何影响广告效果。不少研究还考虑到了“劝服方知识”对上述关系的影响(Artz,Nancy,Tybout Alice M,1999;Ahluwalia,Rohini,Burnkrant,Robert E.,2004;Sally Hibbert,Andrew Smith,Andrea Davies,Fiona Ireland,2007;Xiaoli Nan,2005),很少有研究涉及“劝服知识”的影响(Sally Hibbert,Andrew Smith,Andrea Davies,Fiona Ireland,2007),尚没有研究涉及“主题知识”的影响。

二、劝服知识理论应用于服务广告效果的研究思路

(一)将劝服知识理论应用于服务广告研究的理由

第一,适宜性。劝服知识理论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明确地将消费者视为劝服活动当中主动的、足智多谋的、与劝服者对等的博弈方。这个基于元认知的理论出发点使得劝服知识理论比传统广告研究中主流的认知结构理论和认知反应理论在理解消费者认知过程方面能够更进一步。反映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的“劝服知识”和“劝服策略感知”等构念使得劝服知识理论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其一,更加适合于消费者普遍对广告和促销活动心存芥蒂的社会现实。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消费者认为广告是企业的自利行为,他们对广告真实性的总体评价普遍较低。IMI市场信息研究所对中国城市居民广告态度的跟踪调查显示,消费者一方面不信赖广告,一方面又会根据广告信息作出购买决策。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冲突的现象意味消费者并非广告信息的简单接受者,他们会将对广告总体的怀疑态度带入对特定广告的信息加工过程。“劝服知识理论”考虑到了“劝服知识”对劝服过程的影响,能够较好诠释在高度怀疑背景下的劝服过程。

其二,更加有助于理解信息不完全情景下的广告效果。在购买前不能获得足够多的产品知识和品牌知识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有可能依赖他们日常有关自己或他人如何进行劝服的知识对特定广告的信息进行加工。

其三,更加有助于理解高风险感知和高广告卷入情景下的广告效果。当某一个购买决策对消费者意义重大,且他们有能力投入较多的认知资源加工广告信息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对劝服策略的恰当性更加敏感。

如前文(第二章第三节)所述,近来有关服务消费行为的研究发现服务消费者在总是在不完全信息情景下作出购买决策,他们缺少服务知识,风险感知强,愿意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更相信个人化的信息来源,更不相信广告。因此,综合考虑劝服知识理论的优势以及服务消费行为的特点,我们认为将劝服知识理论用于描述和解释服务情景下的广告效果具有较强的适宜性。

第二,创新性。从服务广告研究回顾中(第二章)我们看到,以往的服务广告效果研究均在认知反应范式下展开,描述“服务特征”或者“服务质量”对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品牌态度或行为意向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服务广告研究从元认知的角度展开,因此将劝服知识理论应用于服务广告效果研究将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

(二)“信息属性框架”和“劝服知识理论”的整合基础

本研究认为对服务广告效果的讨论可以以“‘搜索—体验—信任’信息属性框架”和“劝服知识理论”的整合为基础。

Nelson和Darby等提出的“‘搜索—体验—信任’信息属性概念框架”阐释了在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情景下,消费者作为主动的市场参与者如何通过与厂商的博弈建立市场均衡的问题。该框架既能很好地反映服务特点,同时也蕴涵着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劝服双方博弈关系的良好解释力。

“‘搜索—体验—信任’信息属性框架”和“劝服知识理论”整合的理由如下:首先,这两个框架都与服务特点以及服务特点决定的消费者信息处理特点有密切关系;其次,两个框架都以买卖双方的博弈关系为出发点,“搜索—体验—信任”的命题来自于信息经济学有关质量信号和市场力量博弈的讨论;劝服知识模型来自于Peter Wright(1985)“schemer schema”的隐喻,他明确指出劝服实际上是一种博弈过程(Friestad,Wright,1999);再次,信息属性框架的焦点是对广告主张的可核实性推断,劝服知识模型的焦点是对劝服方的操纵意向的推断,从经验来看“可核实性推断”与“操纵意向推断”之间应该有所联系。综合以上理由我们认为可以将上述两个来自不同范式的理论在服务广告效果研究中进行整合。

同类推荐
  • 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

    本书共9章,包括:集团公司管理理论概述、集团公司战略管理、集团公司文化管理、集团公司知识管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等。
  • 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经营之神”王永庆、“代工之王”郭台铭、“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红顶商人”辜振甫、“台湾IT之父”施振荣、“船长企业家”张荣发、“金融大亨”蔡万才、“统一国王”高清愿、“驼金山的孤行者”蔡宏图、“米果大王”蔡衍明等十位著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经营心得、为人处事、商业战略、统御之法等,向读者全面展现一个世纪以来台湾商界风云的变幻、财富路线的演进,以及整个台湾企业家的往事今生与集体记忆。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

    如何统驭下属、管理公司,是中基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从“信任”这一管理学的关键词入手,详尽剖析了统驭下属、管理公司的各个要点,提出“做员工信任的领带,做员工信任的公司,营造相互信任的企业文化”的管理概念,为中国当下的管理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 海归奋斗中关村

    海归奋斗中关村

    本书介绍了几十位在中关村的海归人物,他们的企业在大型软件、集成电路、无线通讯、生物制药、环保节能等领域,不断地创造出骄人的业绩,海归人物为中关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谁会陪你颠沛流离

    谁会陪你颠沛流离

    你是来自天堂的魔鬼给了我美好的回忆也给了我破碎的青春是不是我太纵容你才会变得这样无忌到底我要怎样你才会回头我在时光了遇到了你温暖了我整个世纪那么那么好的我们为什么会闹的物是人非
  • 左手年华,右手婚姻

    左手年华,右手婚姻

    他是杭城商场上的老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前温文尔雅,人后阴险狡诈。她是一间小小咖啡店的店主,温婉娴静,曾用余生精力去爱一人,终是难堪收场。她本以为不会再爱,直到遇见他。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腹黑老狐狸化身暖男大叔诱爱受伤小白兔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温馨,甜宠。*人人都说陆太太是陆总裁的掌中宝,惹到陆总裁,丢的是一层皮,惹到陆太太,丢的那就是半条命。【小剧场】(一)助理:“总裁,乐文地产的千金说夫人是癞蛤蟆吃天鹅肉。”男人身边气压低了,阴仄仄:“三天后,我不想再在杭城看见乐文地产的名字。”(二)一大早,陆总裁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陆太太,好整以暇:“人家说我和你在一起,就是好白菜被猪拱了,陆太太,这话你认同否?”陆太太看了他一眼,眼神淡然,语气温和:“哦?谁是猪?谁是白菜?”陆总裁瞄了瞄陆太太手上亮闪闪的菜刀,一本正经:“夫人切莫生气,为夫相信,能拱了你这棵白菜的都是好猪,品种优良,基因优秀。”(三)助理:“总裁,夫人今天参加慈善晚宴,穿了一件镂空漏背晚礼服。”男人的脸色黑了,咬牙:“你怎么现在才说!”眼前一阵风略过助理抬头,眼前已不见了男人的身影。
  • 婴儿肌养成书

    婴儿肌养成书

    本书介绍如何美肤护养,改掉美容中的恶习;在换季时如何正确锁水,更有大量修复问题的细节讲解,针对光滑的裸肌保养深入研究,揭示缔造零毛孔细腻逆龄肌肤的秘密。
  • 镇魔之风云再起

    镇魔之风云再起

    千余年前,妖魔横行。人界英雄夏伯成带领人界众英雄苦战十年,后得到仙界帮助。最终取得胜利。人们因其功绩,拥他为皇,国号夏。数百年后,其后代逐渐腐化,而国家则因诸候割据而大乱,后最终形成吴,越,蜀,秦,赵五国后达成平衡。人类获得短暂的和平时期。某年,在最强大的赵国的一个边远地区,一少年惨被灭门,为了报仇他踏上了漫漫征程,可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
  • 捉弄命运的爱情

    捉弄命运的爱情

    人的生命走到最后时,想起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是种什么感觉?我或许赚取不了你的眼泪,因为你只是看故事的人。你的故事自会让你落泪。
  • 幸运草的夏天

    幸运草的夏天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看似美好未必是幸福,看似平凡也未必就是暗淡。女主生活在家暴环境里,对人对事都极为冷漠。遇见桀骜不驯的富家少爷后,她的命运自此改写。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虽浪漫,却也会遭遇种种磨难。父亲入狱,母亲患病。刻意的误会、不得已的叛变、友情的牵绊、长辈的刁难。两个同样是守着伤却又明媚的人,在幸运草生长的夏天里,他们在误会中分离、在牵挂中等待、在七月的烈阳下再次相遇。
  • 中国股市20年投资智慧

    中国股市20年投资智慧

    本书作者曾任券商研究员、私募基金经理等职,玩股堂证券社区创始人兼投资总监。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对证券市场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是中国股市投资智慧的领悟者和发掘者。本书通过对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回顾与总结、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20年中国股市里的得与失,得出适合中国人的股市投资智慧,是一本权威、实用、不可多得的股市智慧指南。
  • 青梅跟人跑,竹马挖墙脚

    青梅跟人跑,竹马挖墙脚

    从七岁到十七岁,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这十年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还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她度过了最纯真的童年,开始了最难忘的青春时光,回忆这个令无数少女情窦初开的年纪,你会想到什么?昔日校友?乏味无聊的学习生活?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还是那些令人血脉喷张的甜言蜜语?或许都有吧!但对于苏澹雅而言,只有三个字罢了那便是——————宁靖宇
  • 你,真的是你吗

    你,真的是你吗

    一开始,她和那个柔情的他相爱了,相继,那个高傲的他也喜欢上了她。她会一直幸福吗!请打开本书细细阅读哟!(一定要留下评论哟!)
  • 重生海贼王之召唤剑士

    重生海贼王之召唤剑士

    雷迪是召唤剑士,精通召唤和剑之道,召唤生物多种多样。众人:“海军舰队来袭!”雷迪:“别怕,我有打伞的大姐姐,没什么不是一炮能解决的!”众人:“大将实力恐怖如斯!”雷迪:“我有无双战将无惧!”众人:“那四皇呢!?”雷迪:“咳咳,那只能我亲自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