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专刊最大的优势在于整合资源,形成相对资源优势。因此,如何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做出“1+1>;2”的效果,是决定专刊是否能够发挥优势特色的决定因素,也决定着专刊的成败。这就要求专刊编辑人员在操作上,从各个环节上来讲,要具有全局意识,高屋建瓴、集合作战。
(一)精心策划,认真编筛好选题
策划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第一步。专刊在报道形式与报道内容上,需要编辑部门预先规划,成竹在胸。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策划已经成为《环球时报》的决胜法宝。2008年九个专刊的成功,就是精心策划的结果。编辑部通力合作,首先策划好选题,经总编把关后,再向前方记者约稿。
在选题上,《环球时报》专刊的重点放在可预见性的重大选题上。遇到紧急情况,敢于打破原有计划,把关注度骤然提升的热点事件列入选题即刻执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来已经列入专刊报道的计划:8月上下旬推出两期奥运专刊;10月和12月推出两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刊;2月推出的“海外华人专刊”,是讲述改革开放30周年的——这些都是必须关注的选题。发生变化的是10月那期的新疆专刊,是在外界关注度突然升高,重要话题出现机会的情况下,打破原有计划,临时策划并部署实施,经多个编辑组联合作战,突击编采,而后形成的一份专刊。
《环球时报》重视选题方面的创新。4月23日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故去的纪念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宣布为“世界读书日”的日子。一向以做重大国际事件、大国关系和高深选题的专刊组,群策群力完成了一个新的尝试,决定以世界读书日作为选题,做一期文化类的专刊,结果相当成功。5月,台湾专刊进行了同样尝试,也取得较好效果。它是第一个“走出去”的专刊,从一贯专注于外部世界、涉华选题,转向国内选题,做起兼顾国内读者和国外读者的双向传达,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事实证明,解读国际上有争议的国内焦点问题,这种探索或者创新,对扩大专刊涉及领域,引发读者更多的阅读兴趣,很有好处。
(二)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环球时报》国内采编人员和大批驻外记者,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尤其是驻外记者,他们长年生活、工作在海外,熟悉国外的各种情况,为《环球时报》特色内容的采编,提供了人员方面的保障。
奥运期间,《环球时报》专刊组采访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外交》杂志评出的全球最著名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这些人中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作家、环保主义者,还采访了路透社、俄塔社、印亚社、共同社、《纽约时报》、《费加罗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著名媒体的总裁、社长和主编,发回大量有价值的稿件。活动能量,可见一斑。
(三)抛弃惰性,勇于创新
报刊要在已有业绩基础上进一步求发展,除了具备必要的资源外,还要克服各种惰性,始终保持竞争活力,敢于创新求变。
《环球时报》2008年推出的“环球时报15周年专刊”,是环球时报回顾自身发展,向读者全面介绍自身发展历程的一份专刊。然而,以前在做10周年专刊和千期专刊时,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大事、记者讲述的重大历史瞬间,已经采用过的手法,显然不能重来一次。15周年专刊其版面和内容的设置,一定是《环球时报》最好的面孔,必须换上一种新方式展现给读者。“借鉴”版的《让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以及台湾报道、经济报道、国际评论,都是别具一格,各领风骚,体现了《环球时报》对创新理念的不断追求。
(四)做足功课,有备无患
重大主题性专刊的采编工作是报刊编辑中标准很高、要求很严的一项工作,不但要求采编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篇幅的报道,还要求工作人员对采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做好准备,对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能及时调整,排除困难,使编排工作从容有序、井井有条地进行。
2008年5月23日见报的“台湾专刊”是环球时报第一个“走出去”的专刊,打的是典型的“运动战”,记者全程派出采访。编采人员先是聚在一起策划,具体操作时,记者可以边带着问题边采访,编辑则坐镇“家”中,与前方记者保持及时沟通和协调。由于准备工作“细致入微”,一份成功的专刊才得以产生。预先做足功课,高质量地实现策划意图,有条不紊进行采编操作,这是办好专刊的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专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其有效的资源整合、相对独立和灵活的报道手段,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能够最大程度体现报纸的报道优势。把专刊办好,对专刊的编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论是策划、采写、编排,对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都是一场大的考验。而专刊的成功,使“专刊编辑人员是边缘的新闻工作者”一说不攻自破。促使专刊成功的一些先进办报理念,对做好一般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第二节十七大报道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环球时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独特的视角、开阔的视野,全方位、多层次地报道十七大。共推出了两个专刊、三个专栏,头版和要闻版刊登多篇文章,为迎接十七大营造良好氛围,将十七大盛况集中展现在世人面前。报道特色鲜明,成效非常明显。
一、成就报道:历史纵向沿革与国际横向比较相辉映
2007年9月21日,推出“中华民族复兴·促进世界繁荣”专刊,包括封面、历史篇、转折篇、探索篇、改革篇、超越篇、论坛篇、展望篇,共8个版面。在专刊封面发表评论员文章《中国发展,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开宗明义将“中国发展”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文中运用具体数字形象地说明,“中国在全球化当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要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两米中国产的布,穿三件中国制造的服装,西方消费者无法适应没有中国货的日子,而中国用出口挣来的外汇购买的美元债券在支撑着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不要说中国经济崩溃,哪怕中国增长的脚步慢下来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文章多处用细节和事实阐释了中国复兴对世界的意义,有理有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专刊各篇既相对独立,又以内在的脉络,将中国的发展道路置于国内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之下,尽力“去理解和叙述我们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综合国力曾经引领世界,到“焚船禁航放弃海洋”、“闭关锁国拒绝通商”,“天朝大国”错失历史机遇,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瓜分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以强烈的爱国激情发动一次又一次变革,却遭到接连不断的失败。这一历史事实证明,“若不彻底摧毁旧的社会结构,就无法建立起现代化的中国”。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终于揭开了序幕。毛泽东和共产党领导民众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以赢家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新中国成立后,在冷战的国际格局中,民族复兴之路遭遇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尽管新中国在经济建设等方面经历了不少挫折,但当时的经济积累给中国后来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了曲折探索后,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如果说历史篇、转折篇和探索篇为读者展示的是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那么接下来的改革篇、超越篇、论坛篇,则更多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的改革和发展。《30年,世界如何看中国改革》这篇文章综合了驻外记者的联合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为新的现代化政策打开了绿灯”。1978年后,中国改革全面铺开。第一个十年:外界增加对华兴趣;第二个十年:全球肯定中国模式;第三个十年:中国具有了世界意义。报道揭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从产生兴趣到肯定发展,日益重视但又心态复杂的状况。《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一文,针对“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做出有力回答: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当今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武力崛起的道路无法复制”,中国要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9国百姓眼里的今日中国》,选取了法国、瑞典、俄罗斯、日本、埃及、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巴西9个国家,由驻外记者分别采访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普通百姓,请他们谈对中国的认识。这些百姓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着中国的变化给他们个人及其国家带来的影响。
在专刊的最后一篇——展望篇中,与开篇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相呼应,刊登《中国发展,受益的是整个世界》一文,阐述中国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如何解决庞大人口的民生问题。面对国外有些人的质疑,文章指出,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消除外界的疑虑。文章引用欧洲的一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的话结尾:“中国迎战问题的力量要比所面临的问题更强大”,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从2007年9月3日开始,在“国际论坛”版设立新栏目“做自信的中国人”,请知名专家、学者及海外人士撰文分析,为何当今中国值得国人为之骄傲,中国人如何具备大国心态,如何自信地与外界交往,如何正确看待国际上对中国的复杂评论。
从9月6日开始,《环球时报》在“关注中国”版面设立新栏目“中国巨变”,收集外电对中国成就的正面报道,内容涉及经济、教育、军事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成就报道。
与此同时,在日常报道中,加强对中国经济成就的报道,加强外电对中国外交成就的报道,加强中国产品在世界上正面形象的报道。通过这些报道,突出展现中国自十六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回击西方对中国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报道会议:关注重点、评说热点、聚焦亮点
十七大开幕后,2007年10月15日、10月16日、10月23日,《环球时报》先后在头版发文《世界关注中共十七大》、《全球评说十七大报告》、《世界聚焦九常委亮相》,报道世界舆论对十七大的反应。
“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正式拉开帷幕。这很可能是当今世界吸引目光最多的一个国家内部的政党会议。”报道开篇传达的信息引人思考:一个国家内部的政党会议,能吸引当今世界最多的目光,除了“人数最多”外,还会有什么原因呢?
报道在介绍了采访十七大的境外媒体的记者数量、报道规模后,引用瑞典国际问题研究专家的观点作了注解:“中共正在改变世人眼中的共产党形象,其指挥经济建设的能力及整体执政能力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治理如此大的国家,并使这个国家的国力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仅就这些来说,中共十七大就不能不引人关注。”
世界对十七大的关注于10月15日达到高潮。《环球时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了各国媒体对十七大报告的评议: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成为报道热点,台海政策引起多方关注。除此之外,世界媒体还从多个角度对十七大报告的其他内容进行了报道。多数媒体在报道中都突出了十七大对中国的重要性,不少媒体报道了十七大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重大影响。
10月22日,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9名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中共中央各领导机构成员当天产生。《环球时报》报道了世界对新一届领导人的评价,及一些媒体对新当选常委的情况介绍。“我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团队了。”美国彭博新闻社援引美国花旗银行资深顾问的这句话,即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看法。从世界媒体的报道来看,各国关注与中国的关系,认为“十七大告诉世界,中国将继续谋发展”,“中共十七大不仅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着深刻影响”。
10月17日,《环球时报》在要闻版刊登《十七大成台湾最热话题》一文,引用有关评论说,岛内舆论对十七大“如捧月追星般簇拥,令岛内政治人物眼红不已”。
对于世界关注十七大的情况,《环球时报》还在“新闻背景”版设立了新专栏“关注十七大”,进一步报道国际媒体对十七大的关注点越来越细、涉及面越来越宽的情况。10月18日刊登的《世界解读十七大新词》一文,梳理了媒体关注的新词新字眼,如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引起国内外关注。十七大在放眼中国未来大政方针的同时,也聚焦中国百姓的“家务事”。十七大报告中出现的新词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态文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文化软实力”等。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政策是这次国际媒体报道的焦点之一,中国未来五年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值得期待的是,中共十七大正在以“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方式,为“中国特色”理论注入新的血液,使之适应未来的改革与发展要求。
10月22日,题为《十七大成就令世界瞩目》的报道说,十七大的亮点之一是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成为了很多外国媒体报道的重点。国外媒体还注意到这次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认为这是“中国党内民主政治发展的跨世纪转折点”。这篇报道最后援引国外媒体的一篇社论,回答了世界如此关注中共十七大的原因:主要是在当今时代,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在全球产生重大的影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中国因素”举足轻重,谁也不能轻视。
连续多年中国经济呈现出的蓬勃活力和广阔的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10月24日,《世界看好中国未来走向》一文,报道了国外媒体称赞中共重视民生,认为中国充满活力,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之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