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100000046

第46章 当前慈善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2)

(一)捐助主体——公众慈善观念落后

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它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社会氛围,也就是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识的支撑。目前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当大多数人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独特作用的时候,也就只能将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完全归为政府职能的范围。

1.捐赠的社会化问题

在慈善事业的初创时期,根据我国的国情,依靠“行政力”推动筹款,较普遍的“分摊式”现象有它的“合理性”。但长此以往,并不符合慈善捐款的“志愿”性质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容易使人们产生“逆反心理”和“捐赠恐惧症”,对于慈善事业发展十分不利。当慈善事业把“宝”押在“行政力”上的同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结果:一是慈善机构开发资源的能力难以提高,依靠准市场化筹款的动力不足,捐赠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二是捐赠的形式单一,灵活性不够,有效资源难以充分调动;三是对捐赠双赢策略和回报机制研究不够,捐赠透明度不够;四是捐赠的“人脉”不够畅通,难以培养一支稳定的大额捐赠队伍。其结果必然导致慈善机构有很重的行政依附色彩,使慈善机构的角色错位。

2.公民慈善意识落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慈善事业的原动力来源于崇高的慈善价值观和无私奉献的道德观,但现实中,许多人对慈善事业还存在着认识误区和观念障碍。比如,很多人认为慈善是政府的救济行为,和个人关系不大,捐助行为也主要是通过单位、学校和街道被动捐赠,经常主动捐赠的人数很少;慈善工作人员未能以平等的身份对待捐赠人和受助人;多数慈善机构只是将慈善公益事业看成是单纯的民政工作或者道德事业,而未能将其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和不断发展的社会事业来对待。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缘于我国传统道德风尚的影响。自古以来,我国慈善传统因其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原则导致慈善理念的自我封闭和内敛,慈善传统未能得以提炼、升华和发扬,不符合现代慈善事业开放性、广泛性、效率和公平等基本特征。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政府包办慈善事业也使得公民的慈善观念较为落后,慈善活动开展不多,慈善事业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慈善理念、慈善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加之转型时期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难以形成。

3.公众慈善活动参与率低

在国外,企业家都积极参与现代慈善事业,并把慈善捐助作为回报社会、帮助弱者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00—2004年,美国50名最大的慈善家捐款总额达650亿美元。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来自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大陆的富豪拥有80%以上的社会财富,但对慈善事业的捐赠所占比例却不到15%。2004年,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50亿元人民币,仅占2004年GDP的0.05%。

据民政部每年发布的《中国慈善捐助年度报告》显示,除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中国接收到国内外捐赠款物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到1070亿元以外,其他正常年份,2007年只有309亿元人民币,2009年为332.78亿元人民币。其中企业捐赠占绝对份额。2007年和2009年,企业捐助占总款物的比例为61%和58.8%。考虑企业中一部分是国企的捐款,民企每年慈善捐款总额也就在100多亿元。

美国慈善捐赠的85%来自全国民众,70%以上家庭都积极参与慈善,平均每年每个家庭捐赠900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2%;而我国慈善捐赠中只有10%来自普通百姓,2002年我国人均捐赠仅为0.92元。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数额则是中国的7300倍。

另外,在美国,慈善公益团体多达140多万个,掌控的资源占美国GDP的8%—9%,即使纯粹的个人捐助也相当于GDP的2.17%,英国、加拿大的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0.88%、0.77%。而我国慈善志愿者协会活动刚刚起步,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而美国则高达44%。

(二)监管主体——慈善管理缺乏规范

建设现代慈善事业仅有道德、良知和爱心是不够的,需要高尚目标更需要正当程序;需要个人的自觉自律,更需要外部的规则约束。建设现代慈善事业,就有必要重视安全化的制度设计。

1.国家垄断机制是制约瓶颈

我国慈善领域的垄断,已成为行善的障碍。目前有中华慈善总会等22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此外,我国的慈善机构都有政府机关为其主管部门,慈善机构的理事会由政府机关推荐、任免,这就导致慈善机构具有“准政府”性质,难以实现慈善事业的专业化。

中国的现代慈善事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基金会这种形式还初见端倪。在中国千余家基金会中,非公募基金会所占的比例还不大。而在美国,私人基金会占据着绝对地位:独立的私人基金会约占85%,公司基金会约占5%,两者在数量和总资产上占90%多,而面向公众筹款的社区基金会和运作型基金会不及10%。北京上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公益法律网执行顾问梁枫曾谈到,非公募基金会目前存在三大困难:注册难,要找两个“婆家”,一个是民政部门作为登记注册单位,一个是政府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找人难,专业的公益经理人稀缺,在公益组织中还有所谓“圣徒派”(理想主义者)和“企业派”的冲突;花钱难,有些基金会一到年底就发愁,完不成“每年的公益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的规定(公募基金会则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将被处罚直至予以撤销。

2.专项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慈善事业促进法》,尚无规范慈善组织实体内容的法律法规,包括对慈善组织的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的政策规范、监督机制及机构组成等方面,即使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往往也因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真正落实。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不少意愿进入者只能驻足观望。慈善事业从长远发展来说依赖于第三部门的整体进步,并且和私有产权及其转让与继承、企业财产的转让与捐赠、国家税收征管及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国家重要制度息息相关。因此,完善慈善事业的法律框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另外,我国尚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对慈善组织的税收激励机制,尚存在许多局限,各种对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实践过程中极少被引用,税收政策对慈善组织的激励功能被抑制,潜力没有得以发挥。

(三)运营主体——慈善组织自身力量不足

慈善组织规模小、数量少,缺乏社会公信力。目前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大约100多个,而美国早在1998年豁免减免税收的慈善公益机构就有120万个。国内形成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仅有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数十家,其余大多力量有限,影响甚微。由于慈善组织和社会交流信息不足,接受捐赠渠道不畅,缺少必要的财务信息公开,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社会监督,甚至产生了诸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借希望工程款进行违规投资,造成多个项目亏损等极端争议事件,严重影响了慈善组织的社会声誉和公益形象,导致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不足。

1.慈善资金来源有限

资金来源与构成对慈善组织的运作、活动和价值取向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说来,慈善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府的资助或者项目资金、募捐收入和其他经营性收入。清华大学于1998年所做的有关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结构的调查显示,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补贴、项目经费等和会费收入合计约占到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的3/4,占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行政拨款的方面和额度越来越低,慈善组织需要考虑部分甚至全部自筹经费,但由于私人捐赠、企业公益、基金会等资金渠道尚不畅通,资金缺乏已经成为慈善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慈善组织的资金危机一方面与其赖以生存的政府投入的减少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其筹款、管理、运作等方面能力不足相关,而后者又与政府对慈善组织过多的行政干预相联系。

2.慈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首先,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经验不足,未能开掘出更多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慈善项目。缺乏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类似于慈善晚宴、慈善拍卖等活动在我国也只是刚刚起步,还不成熟和规范,造成慈善活动单一而呆板,无法持久唤醒捐赠者的慈善意识和参与意识。其次,慈善组织针对特定慈善领域受助对象和捐赠者的细化程度不够,没有为二者搭建心理契合、情感认同的桥梁,使得慈善组织发起的各种慈善活动往往在突发性灾难救助事件中表现较好,而日常性的募捐等活动则开展不顺。再次,志愿活动开展不够。在慈善事业发展中,捐赠者付出的是金钱或物资,而广大志愿者奉献的则是他们的精力、时间和劳务,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热情和责任。1998年,美国有1.09亿人(占成年人的56%)从事过志愿者工作,贡献相当于900万名全职雇员199亿个工作小时,创造了相当于2250亿美元的价值。而在我国,青年志愿者活动近年来蓬勃开展,大部分是依赖在校大学生的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志愿者数量和在慈善组织中任职的志愿者数量都极其有限,结果,相当一部分的捐赠资金用于支付慈善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等。

3.慈善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大中专院校尚未设立慈善组织相关专业,因此目前的慈善工作者均是在工作中学习,缺乏专业知识的积淀和培训。各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很少有慈善工作背景,缺少志愿者培训、慈善机构资金运作、项目开发等专业人才。而从外部吸引这方面的优秀人才,相比于其他营利机构和政府部门,慈善组织明显缺乏吸引力,使得慈善组织的筹款能力受到限制,有相当数量的慈善捐助是靠慈善组织领导人的个人威望而来,慈善活动运作不够畅通,无法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慈善活动。

总之,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表现在慈善意识淡薄,慈善捐赠水平低,慈善组织规模小、数量少等方面。不可否认,慈善事业还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慈善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慈善事业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国务院于2000年12月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试点方案》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慈善机构、服务于贫困家庭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十五”计划首次将“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对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写入中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这是多年来“慈善事业”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将慈善事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事业的功能与定位。

第三节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问题的媒介议程

社会需要慈善,而慈善则需要全社会参与,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全方位参与。目前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公民的慈善意识还很薄弱,社会捐赠文化有待加强,而慈善意识的加强、捐赠文化的形成以及相关政策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舆论的引导日显重要。

事实上,媒体是否给予慈善问题足够的关注?媒体对慈善问题的关注中,侧重了哪些议程设置?这些议程是否一成不变,谁掌握着媒体慈善舆论的话语权?本研究根据全国性、省级和市级的区别选择三份报纸,即《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和《华商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内容分析。

一、有关传媒的内容分析

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每天发行量高达300万份;《南方周末》作为一份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报纸,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周报、中国版数最多的综合类周报;《华商报》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已成功实现了对省会西安及陕西省中等城市的规模覆盖。

(一)方法说明

本研究的分析样本取自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通过对《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华商报》从2007年1月到2007年12月发表的全部文章进行检索,再通过“慈善”、“感恩”、“救助”、“关爱”这四个关键词的搜索,得到全部样本。在分析单位上,选取上述报纸以慈善议题为主的报道,包括新闻报道、专题文章、照片和图表等。对于所搜集到的样本,每一则新闻视为一个分析单位。

内容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新闻来源和报道立场。

报道主题:慈善机构、慈善制度、政府慈善、慈善意识、企业慈善、慈善评奖、海外慈善和其他。

新闻来源:政府部门(包括市和区一级的党政领导)、职能部门、新闻记者、专家学者和慈善机构。

报道立场:正面报道(赞成)、中性报道(中立/无/不明显)和负面报道(批评/反对)三种类型。

同类推荐
  •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本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商品和价值、货币和货币流通量、资本及其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积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等。
  •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总统之一,在中美关系史上也有着显著地位。《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通过对尼克松的研究,反映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这半个世纪美国政界对国际政治和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并从中追寻到20世纪美国最具争议的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尼克松的中国观的演进过程。
热门推荐
  • 新集浴像仪轨

    新集浴像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魂

    阴阳魂

    魂穿阴阳,魄走奈何。一个穿行于人间,地府的游魂。他忘记了自己的路,午夜在召唤着他,那是他的明灯。从阳间走到阴间,那是他的一生。
  •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怪我太懦弱不敢向你告白只因为那一丝丝的有可能拒绝。”林爱;“我从未放弃过爱你只是从浓烈变的悄无声息。”林爱;我一直婉拒别人的情义,只为个不确定的你。林爱。
  • 逆阴阳

    逆阴阳

    阴阳钱,无常债,轮回有序,千古恨,无命亦无魂,魑魅魍魉主,百鬼身,三千鬼道定伦,九命加身,逆阴阳忤乾坤!
  • 天枢劫之今生路

    天枢劫之今生路

    “天枢圣方”乃齐仙真人云游尧山时偶然所得的上古神书,虽仅余残简断章,仍隐约可辨得一行古字——“天枢圣方,传于洪荒,依方炼药,得丸食之,解百毒,强筋骨,驻娇颜,飞仙成道。”齐仙真人终其一生也未炼出此药,天枢圣方的传说渐渐绝迹于江湖。孰知一百年后,传说再起,江湖各门派趋之若鹜,掀起血雨腥风。本是出生山野懵懂无知的弱女子,却因离奇的身世卷入漩涡之中。若早知这是一场逃不掉的劫难,最初的最初,可还愿意随他走出那片青山绿水?
  • 恶魔校草:甜宠甜心99次

    恶魔校草:甜宠甜心99次

    隐瞒身份,来到中国是母亲对自己的锻炼,不经意间邂逅的恶魔校草竟和自己有婚约,母亲的逃避又是为了什么
  • 云挽卿

    云挽卿

    她云挽卿,无所不能。一次偶然,她改写了自己与别人的命格。或许改编太多,也会受到惩罚。亲人的怀疑,朋友的欺骗,以及所爱之人的背叛。她失踪了。再次露面,已经改朝换代。她所认识的人还是那些人,可梦想不再那么单纯。物是人非,真是一个残忍的词语。她这辈子,都不适合有任何感情吧。也许,就这样一直睡下去......会更好。
  • 千之幻

    千之幻

    听,悠扬的《生灵曲》在天际间回荡五彩的鸟儿在夜空划过一道道弧线,背靠着落樱的古树,数着天上的流星,守候着我爱的人……
  • 快穿之男神换个撩法

    快穿之男神换个撩法

    自家宿主太傻了怎么办,还老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在等!急!看着自家系统忙碌的样子苏童只是换了个姿势就去了下一个界面找自己爱人去了!真不知道它怎么想的自己再傻总归有人收拾不知道瞎急个啥!想到这里苏童就直接不管了自己还要找爱人呢!可不能让他等急了!
  • 大闹地府

    大闹地府

    当寿命终结就能够穿越到地府,然而,孙成所见到的地府却和自己想象中有很大的出入。原来,人死了之后不一定要去投胎,也可以在地府修练成神,只是,当他有能力重回人间时,却发现寿命却是短暂的几天而已,当几天过后,他照样要死,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该死的诅咒。为了打破诅咒,孙成踏上了弑鬼之路……修炼等级和颜色对应:灰:灰影级、暗灰级、冥灰级绿:玄魂级蓝:轮回级褐:凝魂级青:造魂级红:固魂级紫:破魂级黄:冥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