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对策略
著名社会学家诺依曼曾说过,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江泽民同志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新闻界的人士:“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998年朱镕基总理赠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6字——“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由此可以看出,舆论引导是媒体天赋的职责。
(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媒体对舆论的调控作用表现在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曾强调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如果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灌输给青少年”,我们的社会可以变得更有效率,人类的过去和将来都可以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价值观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由家庭、教堂或者其他社会机构来灌输。它们现在是,将来也会是由电子和视觉媒介来灌输的。美国社会学家曾经总结了美国社会赋予新闻报道的6条“永久性”价值观念:美国至上;民主制度优越;崇尚自由竞争,赞誉冒险、创新;鼓吹个人主义,尊重他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天赋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国家领导;正是这个价值体系影响和制约着美国的社会舆论。
在当代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许多价值观混乱的言行便会利用各种传播渠道乘虚而入,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中迷失。对承担传播功能的各类媒体而言,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绝非放弃道德担当与坚持的借口和理由。恰恰相反,越是在众声喧哗的年代,越是在面对心无所属的大学生群体的时候,媒体越需要激浊扬清。不能因为人们生活追求高了,就为奢侈挥霍贴上“高尚”的标签,让“笑贫不笑娼”可振振有词;更不能因为当今社会存在某些腐败和丑恶现象,就大肆炒作渲染,把整个社会描绘得一团漆黑。
在转型社会价值观呈现紊乱之时,媒体更要清楚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以坚定的声音担当社会中流砥柱。媒体在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上,所致力追求的便是通过有力的、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新闻舆论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让有悖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歪言邪行下潜,让嘉言善行进入上升通道,使沉渣归底、正气昂扬,从而发挥新闻舆论导向的引导和领航作用。
(二)引导青少年树立现实的就业观
“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的崭新理念。对新闻媒体来说,要把握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就业问题报道,首先要充分理解《决定》提出的这个“积极的就业政策”,了解其出台的背景和深刻内涵,并将其用以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
《决定》提出的就业方针准确定位了劳动者、市场机制、政府三者在就业活动中的角色或者说作用,即劳动者是就业主体,自主决定、自己寻找想做什么工作;市场是就业环境,劳动者最终在什么岗位就业要受市场容量和结构的制约;政府负有促进就业的责任。从政府角度说,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要引导就业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尽可能从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方面提供就业帮助。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本市高校已就业、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在校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一半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实际收入低于期望值,六成高校毕业生即便毕业时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另据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统计,2007年在华外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总量大约1万人,而2007年全国面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500万,按照本次调查中的比例测算,全国将有169万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单位是外资企业,供需比例将达到169∶1;据人事部公布,2007年公务员报考比例为42∶1,最热职位达到4407∶1。这些数据表明,就业意愿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
以上数据表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政策力度,扩大大学生输送人数,从而既支援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发展,又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营造积极的就业舆论环境
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其选择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舆论的影响。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显然,新闻媒体在这方面责任重大。媒体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正确把握就业问题报道的“度”,不要给尚未就业者造成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
如果媒体刊登的报道不当,不但给毕业生及家长带来很大困扰,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由此形成的“信息陷阱”可能导致政府在决策方面出现偏差,也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在择才方面出现误读。2006年《中国教育报》发表《不要人为制造大学生就业“拦路虎”》评论文章,文中指出个别媒体报道了《大学生需求量下降22%,六成毕业生可能面临失业》的文章,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影响。后来中共团中央学校部就这篇报道专门在中青网上作了说明,对事实进行了澄清,并批评了相关媒体的误读误导行为。文章最后表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态势还是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来看,都没有出现社会需求大幅下降、六成毕业生面临失业的情况。
大学生就业,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家庭对高校毕业生的高期望使得毕业生就业定位较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激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对响应国家号召的大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积极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由此激励了更多的大学生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好单位的机会,而选择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
可见,后者的新闻舆论影响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因而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大力弘扬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挖掘往届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给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引导方法
(一)要针对转型社会的现实问题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其具体表现为计划经济的痕迹逐渐消退,市场经济的地位日渐巩固,在这场社会改革中,利益关系也在调整。许许多多先前的利益平衡逐渐被打破,调整变化成为一张崭新的利益关系网,这些同时存在的利益关系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却不是合理的。比如在大学生就业中明显存在的就业不公平现象。家里有钱有背景的学生,找工作托人帮忙即可;而家境贫寒没有背景的,则会遇到各种不公平待遇。大学生面临的这些矛盾和困惑都期待媒体给出正确的报道,进行合适的疏通引导。
而笔者在统计中发现,在新闻报道主题的选择上,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往往被报道所忽略,如:大学生所遭遇的就业歧视。在我国大学生就业现实中,存在着广泛的就业歧视、就业结构性难题等,但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制度、政策等深层原因,在报纸的报道中很少提及。
所以,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能否结合时代特点,能否全面报道问题的各方面,并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对报道形成的舆论效果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负面题材也可以写出正面效果
产生报道不全面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有些新闻工作者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认识上有误区,对于负面的题材不知道如何写,如何处理。另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没能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更多的是以一个指导者、一个引领者的身份出现,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报道未能真实反映就业现状的情况。
事实上,即使报道的题材是负面的,但如果对负面的处理和采写适当,也能发挥出正面效果。如《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7日发表题为《大学生就业遭遇“供需结构”难题》的报道,文章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评估系统”项目组和零点调查公司合作的一次调查为依据,发现大量的民营企业招不到大学生。民营企业占招聘大学毕业生企业总量的46%,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占22.3%,但愿意去民营企业的大学生仅有1.3%。与之相反的是,法国大学生则爱去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最多的是法国中小企业,这部分人约占大学毕业生求职总人数的57%。而对法国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表明,法国大学生择业时金钱因素被排到了第十位之后,他们往往更注重个人爱好、社会效益以及职业发展前途。
这种报道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矛盾所在,这样媒体在引导的时候就比较有针对性。因此报道只有客观反映问题的各方面,并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舆论效果。
(三)根据受众心理设置媒介议程
受众的使用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信息来满足其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而人使用媒介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已。
大学生受众对就业报道的需求,也是大学生借此获得心理满足的一个表现。大学生受众在对就业报道的关注过程中,投注了自己真诚的感情,同时也获得了求知的心理满足感;大学生受众也通过这些报道来开阔视野和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因此,报纸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议程设置时,就要贴近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发布各种就业政策,建立政府与受众的沟通平台。这样也让双方各自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实现了报纸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议程设置。其次,以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契机,来描述事件,吸引受众的眼球。报纸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描写发生的事实。客观、公正、理性地描述事实,即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报纸的公信力和知名度。最后,在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舆论引导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主观判断,所以进行就业方面报道的记者,对教育事业和学生都要有责任心,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受众具有交互性和相近性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报道如果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受众需要的话,容易因受众个体间思想相近、情感相融而实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振。大学生受众决定着就业报道内容的选择,也决定着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方向和进程。因此,平面媒体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报道时,首先要让人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对存在的各种就业现象进行分析报道,然后根据国家政策、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利益综合考虑,进行正确的就业报道。
实现我国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人才,而现实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显严峻。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
可以说,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治理和解决也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其中,报纸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应意识到,面对转型时期变革中的现代中国,媒体传播内容的重点、媒体主体形象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传媒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调整思路,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