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议程设置的手法——有所差异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机关报,秉承正面宣传报道方针。一方面,典型报道明显高于《21世纪经济报道》,其中《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所占比例为15.7%,《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的比例为0.7%;另一方面,从能源成就的报道上,《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也高于《21世纪经济报道》,前者所占比例为9.6%,后者所占比例仅为0.4%。
《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的一份商业性报纸,秉承中立报道。从报道态度和基调上来看,该报94.1%为中立/观望,《人民日报》半数以上的报道基调为中立/观望。《21世纪经济报道》长于深度报道,但作为市场化的报纸更重视报道的不偏不倚和中立性,并在能源问题报道中显现出财经类报纸所特有的客观、审慎态度。
另外,一致较少报道的主题为能源事故,《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比例为1.6%,《21世纪经济报道》为0.2%,并且分别是各报主题分布比例最少的。
(四)消息来源——差异显著
1.《人民日报》注重能源企业声音,兼用“脑库”智慧
一般来讲,《人民日报》是党报,更多地会针对某些问题阐释国家的大政方针,因此,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消息所占比例会多一些,但能源问题却是个例外,《人民日报》消息来源最多的是能源企业,占报道总量的59.8%。这一定程度也印证了我国能源领域的现状,即目前,我国能源基本上是由国家控制,而所谓的能源企业也基本上是大型国企,因此,《人民日报》对能源问题的反映也恰恰代表了国企的声音。
《人民日报》关于“十一五”规划期间的能源报道的消息来源中,能源政策研究机构及其权威专家约占总体报道数量的36.8%,与此同时,学术研究机构课题组、专家占总体报道数量的12.7%,两者相加约占《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消息来源的近半数。作为党报的代表,《人民日报》十分重视通过权威渠道获得新闻信息,并邀请、采访权威专家和学者进行形势政策解读,发挥“脑库”的作用,从而阐明党和政府的观点、传播主流声音、引导社会热点。
2.《21世纪经济报道》注重政府声音,兼顾能源企业
按理说,《21世纪经济报道》是一份财经类报纸,更多地应反映企业信息和动态,那么消息源也更多来自企业,但事实不然,与《人民日报》恰恰相反,《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源首推政府职能部门,占其总体样本的39.2%,其次是能源企业,占其总体样本的30.3%。
一方面,还是由于能源议题的特殊性,我国能源企业多为大型国企,关注政府声音正是缘于政府政策极大地影响着能源企业的举措,因此,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声音反而多过能源企业的声音。
另一方面,来自外国媒体的声音也占据了18.5%,大大强于《人民日报》所占比例(1.8%),这说明了在构建能源问题议题之时,《21世纪经济报道》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第三节“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能源问题的舆论调控
在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能源问题既存在由于能源吃紧给国家宏观经济及公众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又包括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有益影响,具有客观复杂性。因此,政府应对、媒体引导、公众期待都应该全面、综合地考量能源问题的议题。比较现实议程与公众议程、政策议程及媒介议程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能源问题上舆论调控存在着现实空间,因此,舆论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舆论调控空间
通过梳理诸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舆论引导的现实空间得以凸显。
(一)现实议程是构建政策议程的基础,政策议程更具有前瞻性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我国能源问题的现实议题有能源总量、能源分布、能源结构、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能源消费五个主要议题。我国能源问题的政策议程主要关注的议题有: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能源法规、能源安全、能源结构、能源污染。
对比我国能源问题的现实议程与政策议程,由于能源总量、能源分布这两个问题是历史性的,与政策议程不具有可比性,故排除出比较之列,那么,政策议程与能源问题的现实议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在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能源结构三个议题上,政策议程与现实议程之间存在着重合,这说明了政策议程以现实议题为基础,并反映了现实议程。
另一方面,能源安全、能源环保、能源法规这三个议题上,政策议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事实上,为适应当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能源状况,加强能源管理工作的需要,2008年7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挂牌成立。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能源局成立大会上说,对整个能源行业而言,研究制定宏观能源政策,修改能源法律法规,比审批一两个具体项目的影响和意义大得多。国家能源局要多做调查研究,多思考些问题,把精力更多地转到宏观管理工作上。
(二)公众议程认知现实议程存在局限
我国能源问题的现实议程,不讨论历史遗留的能源总量、能源分布问题,仅就人为因素问题,主要包括能源结构、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能源消费等主要议题。公众议程主要涉及能源安全、能源市场、能源环保议题、能源管理。通过对比,公众议程与现实议程局部重合。
首先,在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议题上,公众议程和现实议程基本吻合。
其次,公众议程所关注的能源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议题与我国现实议程中能源结构这一议题存在一致性。在能源结构上,能源消费中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大,环境压力加大,这与能源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议题存在着共同点。
再次,在现实议程当中,能源结构这一现状并没有作为一个显著性的议题进入到公众议程当中,这说明能源结构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
(三)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既有共同关注,又各有侧重
我国能源问题的公众议程主要涉及:能源安全、能源市场、能源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议题、能源管理;我国能源问题的政策议程主要关注:能源管理、能源市场、能源法规、能源安全、能源结构、能源污染。
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公众议程中所涉及的主要议题都进入了政策议程。只是,政策议程更侧重能源管理、能源市场和能源法规,而能源安全、能源污染议题则是公众议程在能源问题上关注的侧重点。
二、媒介议程设置存在的不足之处
1.媒介议程与现实议程的呈现存在差距
一方面来说,现实状况为政策议程提供客观依据,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媒介议程与现实状况的呈现又存在明显的差距。
以节能减排为例。2010年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但与“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2009年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一些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耗强度下降趋势减缓甚至由降转升,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此,《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编制大纲》指出将以节能减排、优化结构、改善民生、保障安全为重点。
而在具体报道中,报道主题关注于节能减排即涉及能源科技部分的报道数量很少,《人民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相关报道仅分别有8.7%和2.7%集中于此。
2.媒介议程缺乏对公众议程的关注
研究发现,报纸所涉及的能源议题主要围绕能源政策议程和能源现实指标展开,但对于能源问题的公众议程的关注度不够。
虽然本研究在主题分布上覆盖了十个大类,但是从议题选择上来看,除“能源市场”议题与公众议程有共同的关注外,对其他公众议程所关注的焦点诸如能源安全,能源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的关注鲜有涉及。
另外,从消息源来看,直接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比较少,在《人民日报》中所占比例为0.8%,《21世纪经济报道》所占比例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