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900000081

第81章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维,该理论从20世纪中期下半叶以来对社会的影响巨大,波及哲学、艺术、神学等诸多文化领域,当然,该理论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更为畅行。解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反传统、反权威。

【德里达】

雅克·德里达,20世纪中期下半叶最重要的法国哲学家之一,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主要代表作有《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散播》《白色的神话》《真理供应商》《有限的内涵》《署名活动的语境》《类型的法则》等。

为文字正名

德里达在其《论文字学》一书中说,文字学是解构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的名称,其目标就是颠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的读解传统。德里达的文字学是一门关涉字符的科学,即为不考虑具体语言或文字系统,只针对文字和书写符号的形状所进行的研究。德里达认为,假定科学的概念是诞生在文字的时代;假定文字不光是科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且是它的对象,是它的客观性的先决条件;假定历史和全部知识都取决于文字的可能性,那么文字学毫无疑问便将是一门关系到科学本身有无可能的科学。而恰恰是传统语言学可以用口说的话即言语来压制书写的话即文字,从而阻碍了文字作为一门科学建构。因此,必须肃清言语加诸文字之上的阴影。

德里达认为,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存在以言语压制文字的现象。如柏拉图称,文字只是小孩子的发明,断难同语言这成人的智慧抗衡;又如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称,口说的话是内心经验的表征,书写的话是口说的话的表征。这表明西方思想在自然而然表达真理的大旗下,建构了一种能够消抹自身的普遍语言,认为声音是最接近所指思想或事件的媒介,而书写的记号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声音的派生物。

上述的这种以声音、语言来直接沟通思想而贬抑书写文字的传统,德里达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的别称是本质、本原、真理等,它们都是一切能指最终所指向的“超验所指”,也是全部思想和语言系统的基础所在。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第一动因“隐德莱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这些都是逻各斯。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坚信有一种存在于语言之外的宇宙精神,生生不息地支配着自然和社会的进程。

德里达指出,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之要害,便是认为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先,语言本身无足轻重,不过是表达意义的一种工具。这样,近似人的思想出口便渺无踪影的言语,便成为直传逻各斯的本原;而力不从心地记录言语的文字,则只是后到的补充。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逻各斯中心主义便是语音中心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时代,也就是语音中心主义的时代,就是一个排斥文字的时代,文字降格为媒介的媒介,永远游荡在意义外围。作为从属的文字同时被划分成了好的文字和坏的文字。好的文字即为书,书是纳定一系列能指的人为整体,前提是有一个理式先于这些“能指”而存在,所以设定意义在文字之先的书,只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御用工具。德里达说:“总是指涉自然的整体的书的概念,完全相异于文字的含义。它是神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把百科全书式的保护伞,用来防范文字的堕落,控制它百无忌惮的胡作非为,而且如我们后面还要谈到,防止普遍意义上的差异发生。假如我把文字和书区别开来,我将会说,书的毁灭,如今天在一切领域中已悄悄发生的那样,是揭去了文本的表层。”这里,德里达强调了清除书对文字的意义框定的作用。

问题在于,离开了书,文字又将是什么?德里达自己也感叹,文字学的条件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体,但是这个条件反过来又成了不可能的条件,因为这意味着科学这个概念将要毁于一旦。无可奈何之下,对传统的批判,便只能满足于在传统内部来进行。

德里达进而提出原型文字的概念。文字作为语言的本原和原型,不是从发生学上来看。德里达认为,语言并不那么温顺透明,因其具有距离性、间接性、含混性等特征,它的实质与其说是直传逻各斯的言语,不如说是蒙障重重的文字。文字不是语言的形象,不是符号的符号,相反,符号、媒介、表征、语言等一系列概念,都是在文字的机制中成为可能。

作为原型文字,它是包括一切文字和言语在内的一切语言现象的先决条件,是语言的基础而不是后来添加上去的附庸,是建构意义的生产模式而不是先已成形的意义的某种载体。语言的这一指东道西、南辕北辙的原型文字的特点,最明显不过地表现在文学中。

汉字文化

德里达认为,由于汉字不必亦步亦趋来摹写语音,因此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从而摆脱了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德里达说这就像中国前些年的考古发现,发掘出的古代文字对今人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横亘在中间的漫长岁月涣然冰释。这对西方语文来说是很难想象的。西方哲学直接呈现“在场”的梦想,也许竟在中国的语文中得到了实现。

德里达还引用莱布尼茨的看法驳斥了西方人认为汉字尚停留在初级象征阶段的看法:“中国字也许更有哲学意味,它们似乎是建立在更为成熟的,诸如数、秩序、关系等的思考上面。因此,除了偶尔有几笔例外,它们的结构很像人体。”

德里达发现,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表意文字,它同样也能表音。所不同的是,在这一系统中,言语——文字这个二元对立被颠倒了过来。他说,汉语这样的非表音文字,虽然很早就有了表音的因素,但在结构上表意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发展在一切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的伟大文明。他进一步引用热尔奈的观点——汉字也借助了表音成分,如形声字,但表音用法从未反客为主——来佐证。热尔奈说:“文字在中国,从来没有成为对语言的一种语音分析,从来就不是对言语的一种忠实的或不那么忠实的转达。这就是为什么书写的符号,某种同样是这般独特的现实的象征,一直保持了它的居先地位。没有理由相信古代中国,言语不具有同文字相仿的功能,很可能它的力量是部分地为文字所遮蔽了。”

【福柯】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他既不承认自己是结构主义者,又同自己的门生德里达争论不休。因其理论的反中心、反权威等特征,因之,将福柯放进解构主义中说之。代表著作有《疯狂史》《事物的秩序》《性史》《权力/知识》。

话语理论

历史只是一种话语。在话语即历史所标示的客观性背后,具有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即为,在一个时期内,一门学科是凭借话语圈定了一个对象领域,树立起一个合法的视角,由此建立起不断变更的历史法规,作为价值取舍的准则。正如此,福柯才在他的《疯狂史》中不遗余力地说明疯癫和精神病人是被统治意识形态排斥在外的“异端”话语,乃至立志来写向来被绝不是中立的历史压抑得沉默无言的疯癫本身的历史,正是以上理论的一个绝好的注脚。

权力理论

福柯的权力理论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他认为权力是一种无所不在、无以摆脱的社会罪恶。权力总是与知识携手并进,利用知识来扩张社会控制,故而知识并不是客观的、中立的,它是拉起“真理”来做虎皮、包裹起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即使在今日知识所呈现的极大地扩张了的形式中,它的追求也没有达成一种普遍真理,赋予人类以正确、宁静把握自然的能力。相反,它无止境地倍增风险,在每一个领域中制造险象。知识的发展不是旨在建立和肯定一个自由的主体,而是制造一种与日俱增的奴性,屈从它的狂暴本能。

就艺术而言,它意味着每一个文本都参与了知识和权力的游戏。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理想形象,是超越自身生产时空的世界图式,是超越时代的预言和神话。如果一个古代文本在后来的年代中复生,它就再一次进入了知识和权力的游戏。

作者理论

福柯认为,作者不是一般的专有名称,而是话语的一种功能,是把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从话语的内部引向外部。作者这一名词因而与作品形影相随,它划定作品的界限,显示它们的存在方式及其特征。作者的名字是一个可变物,它只是伴随某些文本以排除其文本,一个合同、一个告示都可以有写它的人,但是这个人可以不是作者。因之,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某些话语的存在、传播和运作的特征。

1.作者的功能是法律和惯例体系的产物,此一体系限制、决定并且明确表达了话语的范围。话语因而是被占有的客体,其合法的编纂多年前先已经完成。话语最初是处于神圣与世俗、合法与非法、虔诚与亵渎之间,是充满危险的一种姿态,18世纪末叶所有制和严格的版权制度确立之后,写作行为固有的违法特征变成了强有力的文字规则。

2.作者的功能在整个话语中并不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故在我们的文化中,每个时期是在为不同类型的文本寻找作者。福柯以文学和科学两类文本为例加以说明。古代的文学作品诸如小说、民间故事、史诗、悲剧等,至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承认和广为传布,根本无需探究它们的作者是谁。反之在中世纪,科学的文本,诸如天文、医学、地理等著作,则唯有指出作者的名字,方才显得真实,诸如“希波克拉底如是说……”等等。而17、18世纪以来,科学的知识既然得到实证,其文本有无作者就变得无关紧要,科学话语可以单凭内容而为人接受。反过来文学话语却必须说明它们的作者、写作时间以及其他背景。即便有匿名的文本传下,读者也会想尽办法来考证出它的作者。可见作者在话语中的功能,中世纪和现代社会正好是颠倒了过来。因之,作者功能影响话语的方式随时代和不同文化形态而改变。

3.作者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单纯在话语中探究作为个人的作者来源,实际上它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建构出我们称之为“作者”的一种特定的理性存在,如批评家寻找作者的深层动机、独创性等的努力。

4.作者功能并不是把话语视为被动的静止的材料,以从中建构一个真实个体的形象。因为文本中总是含有许多指向作者的符号,它们对于有作者功能的文本和无作者功能的文本分别生发不同的意义。如第一人称代词,可以既不指实际上的写作者,又不指虚构的叙述者,相反它代表一个第二自我,这个自我与作者的相似关系从来就不是固定的,即使在同一本书里也是如此。

福柯认为,创作主体不应该被完全抛弃,但是强调他应被重新考虑,即不是复现他作为创造主体的荣光,而是探究他的功能、他对话语的介入,以及他的从属系统。故而问题不在于作者如何将意义赋予文本,以及作者如何从内部调动话语的规则来完成构思,相反应当是:在话语中作者主体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形式出现?他占据什么地位?表现什么功能?在每一种不同类型的话语中,他又遵循一些什么规则?简言之,作者的创造功能将由远为复杂的话语功能所替代,由此作为分析和阐释的对象。那么,至于是谁在说话,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福柯的权力和话语理论促进了新历史主义的发展。旧历史主义用已知的历史来求解未知的文艺,但是按照福柯的观点,历史并非仅仅是某种外在的、客观的事实集合,历史自身也只不过是一种话语形式,一种叙事文本,是一系列本身已经是种阐释的所谓事实,那么这种并非真实、客观的话语又如何去解答未知的文艺?

总结

解构主义理论一度风靡欧美,声势显赫,大有扫荡传统文艺理论之势。其主要贡献有:

1.推翻了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从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再到海德格尔的存在,经解构主义的解剖,其作为终极的、始源的范畴已无可能,这无疑对企图为世界寻找某个终极根源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是一个根本的反叛和致命的打击,体现出一种极其鲜明的反传统色彩和大胆变革、锐意创新的强烈愿望,为西方哲学、美学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2.它发现和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成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

3.它的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把阅读等同于写作,既和接受美学相呼应,又符合了当代文艺主张艺术平民化的潮流。

4.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表现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对抗资本主义秩序的一种普遍心态,这又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反抗现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思潮异曲同工。

但其局限也显而易见,主要有:

1.过分强调语言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从而实际上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由此对语言文本的一切阅读实际上也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

2.从怀疑、破坏、反抗一切权威、中心、传统的怀疑主义出发,彻底否定、颠倒、消解一切现有的秩序、界限、传统和框架,终至走向虚无主义,充满怀疑、颠覆、消解的解构主义自身也难逃被解构的命运。

同类推荐
  • 猜谜俱乐部

    猜谜俱乐部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本选题的内容都是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涵盖了逻辑学、心理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知识,本丛书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内容丰富,难易有度,形式活泼,能帮助青少年快速掌握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让你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当孩子拿着笔开始随意涂鸦,或者把橡皮泥揉捏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孩子就已经是艺术家了,所以美国最杰出的教育家希利尔最终选择以独特的方式给孩子们聊艺术和艺术史。这是史上最通俗易读的艺术史普及读物。希利尔先生讲述艺术的方式如此奇特和妙不可言,让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收获了无穷的乐趣。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蜂巢2020

    蜂巢2020

    逻辑不强,想象力不足,智商正常的就不要看此书了,不合适。交流QQ群:530953353(慎入)
  • 快递学校之入门

    快递学校之入门

    一次不公平的裁员让他下岗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他成为了快递员一段奇妙而又充满坎坷的道路正在等着他究竟该何去何从,让我们和他一起来经历!!
  • 星辰炼道

    星辰炼道

    灵潮回溯,天才辈出,本应是个道业鼎盛的大兴之世,然而,星海深处,暗藏的神劫亦乘此复苏,席卷诸天万界。无数世界被侵占,无数种族被灭绝,修炼者的尊严被践踏,道统失去传承。穿越到星辰大世界的周逸飘无意中获得无道传承,得到无上好处的同时也将自推到了大劫风暴的中心。是拿起手中的剑迎难而上,保护身边的人,还是退缩一隅,苟延残喘!
  • 万界诸仙

    万界诸仙

    上古年间,万界混沌,诸天纷乱。一位古神陨落诸天,然而他魂魄不散,化作天地;肉身不灭,成山峦江海;意识散落于万界,孕育出天地二十一脉。历经数百万年的演化,天地最后一脉重现人间,借星辰之力完成最后的演化,将天地命脉依托在一个凡人身上。这是一个缘起于远古,我欲飞天欲封仙的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三国之鬼神吕布

    三国之鬼神吕布

    当赤胆忠心反被弃之如糟糠,吕布发誓绝不在屈居人下,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击溃所有碍事的敌人。丁原、董卓、曹操、袁绍、刘备、袁术,群雄逐鹿,为的就是登上那铸造在尸骨和鲜血之上的无上王座。
  • 重生之全能大老板

    重生之全能大老板

    身为一个老板。就要玩转所有行业。看掌控天下万鬼之主是如何玩转各个行业的。求收藏,求推荐,新人新作求支持!!!!!
  • 婚姻七日谈

    婚姻七日谈

    站在高屋建瓴的视角,把每个人的婚姻分为七天,每一天都相当于婚姻的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婚姻中的人们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这些考验都围绕着拥有幸福的婚姻而生。书中以生动翔实的故事为依据,对如何经营好每一个阶段的婚姻、收获幸福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论证,并为融洽夫妻关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 魔妃嫁到,殿下请接招

    魔妃嫁到,殿下请接招

    妈呀,历史课上着上着怎么就穿越了???再者,双重特工身份的她怎么就拜托不了这个冷酷缠人的麻烦精了???女人,你勾引爷了,爷决定不放过你了。某妖孽往塌上妖娆的一躺,来吧,为夫等着被你上!TMD,上就上谁怕谁?!某女也姿态优雅的一躺,三生三世,敢赴否?
  • ASTORIA

    ASTOR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童话结局

    童话结局

    童话的结局,有好也有坏只要做好你的本分才可以走向美好、美满的,结局。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