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700000060

第60章 幸福家教(5)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例子:我本人的一位长辈,绝顶聪明,智商极高,他出生于20世纪10年代,那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春风开始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可是他的父亲观念守旧,作风严厉,老人家自己幼年时就熟读四书五经,坚持认为读书必须做“童子功”,不顾社会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顽固地强迫自己的儿子,也要在幼年时就背诵四书五经。然而,时代不同了,我的这位长辈对背诵古书不感兴趣,但是背不出来就受体罚,久而久之,就使他对旧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抗拒情绪。虽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拥有大量藏书,可是他本人却终生远离故纸堆。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做家长的人,只顾满足自己的意愿,而不顾及儿童本人的意愿,强制进行的智力开发,收到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强迫的结果,必然形成逆反,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

孩子的爱好,要自然而然形成。做母亲的,应该学会细心观察,同时学会顺应他的爱好,并帮助他发展这种爱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母亲,就很精通这一点,她是帮助儿子发展爱好、助他成才的典范。

儿童心理的最大特征,就是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他觉得有新鲜感的事物,他才专心;而失去了新鲜感的重复,他会觉得乏味。

所以,学龄前就在家里读书认字的孩子,正式上学以后,如果老师的启蒙教育,与他在家里学过的完全重复,这样的孩子最容易不专心听讲。知识对他已经失去了新奇感,老师对他已经失去了神秘感。让他端坐在课桌后面,学习他早已认知了的东西,他就会觉得无聊。于是他要东张西望,他的双手会做出一些小动作,他的身子要扭动扭动。愈是聪明敏感的孩子,他的无聊感会愈强烈。

如果遇上一位懂得儿童心理学的教师,还好;如果不幸遇到的是一位既不懂得儿童心理,个人的耐心和修养又不够好,对学生又缺乏爱心的老师,就会在公开场合责备这样的孩子,这种不能对症下药的指责,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个性强的孩子还会在心理上与老师发生冲突,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因为我明白以上的道理,所以我的儿子在学龄前,我不对他做“智力开发”。我就让他玩儿,让他痛痛快快地玩儿。

其实,人类中的天才人物,有的开化很晚。像人人皆知的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是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可是成年以后,却发明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理论。《世说新语》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是这个意思。幼小时因为“智力开发”早而被称为“神童”的人,长大后并不见得有成就,甚至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例证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过不少。

做父母的不应该太性急,应该认识到,孩子的一生十分漫长,不必要在他学龄前的短短的七年里,就给他加压。

画画儿

儿子五岁的时候,突然对画画儿产生了兴趣。

这种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左思右想,也没有找出确切的原因来。

大概是受到了他的一位表哥的影响吧。这位表哥是他大姑妈的儿子,家在上海,年纪比他大许多,当时是“知青”,正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插队。表哥每年回家探亲,都要经过北京,住在我们家里。这位表哥很聪明,也很勤劳,喜欢画画,画得很好,在我这个对美术外行的人看来,几乎可以说,他画得很“专业”。他把自己的两张作品送给了我们,我们很珍惜地挂在了房间里。这是用油画笔法画的风景画,我和丈夫称赞它们时,可能儿子听到心里去了。

从此,儿子常常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在自己的面前再摆上一个大方凳子(权充桌子),然后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就画将起来。

他最喜欢画的题材是坦克车。他一边画着,嘴里还一边发出打炮的声音:

“突突,突突,突突!”

他画出来的坦克车,形象非常准确而逼真。因为他的嘴里正在“突突突”地打炮,所以在炮筒的口外,他还用红色的铅笔,画了几条正在喷射的炮火。

有时候,他的兴致来了,他还会在坦克车的上面,天空中,画上几只飞翔着的小鸟,或者是几朵云彩。

他丰富的想象力令我吃惊。他准确地把握线条和形象的能力也令我吃惊。

我每天都看着他画。他每画完一张,我都称赞他说:

“好,好,画得真好!”

然后就把儿子的“美术作品”,珍藏起来。

儿子的美术天赋,后来没有得到发扬光大,他也没有成长为一个画家,我觉得责任完全在我身上。因为我对美术教育一窍不通。而且在我的内心深处,隐藏着这样的念头,就是:我希望儿子按部就班地上学,踏踏实实地接受完高等教育,成为一个自立的知识分子。请尊敬的读者朋友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不尊敬画家,我一向认为画家都是难得的天才,从事美术行业的人,是在做着崇高的职业,但是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画家,走的是一条与其他专业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对这条道路一无所知,我无力给儿子充当参谋。

不过,我本人也非常喜欢看画,只是不会画画。我十分佩服画家。记得我大学毕业前夕,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莫斯科的特列席亚科夫画廊,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它们的珍藏品,这些油画,都是艺术大师们的原作。这些艺术大师都是全世界公认的,像列宾、列维坦,等等。我痴痴地站在一张接一张的油画杰作面前,激动得说不出话,被画中所展示的美,深深地陶醉。当时我只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为了第二次走进北京展览馆的展览大厅,我用节省下来的饭费,买了入场券。

面对着美术作品,再一次产生这样如醉如痴的感觉,是过了整整四十年之后。这一次,是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达·芬奇、米勒、米开朗基罗、大卫等等,诸位大师创造出来的“美”,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这些画作的震撼力的。

儿子对画画儿的兴趣,后来渐渐地转弱。我采取了听其自然的态度。

虽然儿子没有以美术为业,但是我一直认为,美术是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只要有画展,或者其他的展览(那时候展览很少),我都带着儿子去参观。我觉得,这样的文化活动,对陶冶孩子的情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给小朋友们讲“水浒”故事

儿子进入小学校门不久,就喜欢上了“小人书”。

“小人书”是20世纪后半叶,几代中国儿童和中国少年的所爱。那是一种以图画为主页,旁边配上文字说明的读物,很投合孩子们的爱好。其中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大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有古典故事,也有现代故事和当代故事。为了照顾读者的年龄特征和文化水平,说明文字都写得浅显易懂,而且讲述的都是原作中的故事梗概,枝枝蔓蔓皆被删除。为了携带方便,开本很小,装在兜里即可。

这样招人喜欢的“小人书”,在我国风行了几乎半个世纪,不仅孩子们对它们着迷,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成年人也对它们着迷。

当时儿子刚刚上学,认字不多,他对那上面的图画着迷,对旁边的说明文字也着迷。他反复看那些连续性的画面,以及画面旁边的文字,自己向自己说明,画面上的人物,这个是谁,那个又是谁。遇到自己破解不了的问题,就查字典,或者询问我、询问他的爸爸。经过如此这般地“钻研”之后,他对故事的情节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遇到比较复杂一点儿的细节,他就会要求我或者爸爸给他讲解讲解,他听懂后,就会非常快乐。

他一本接着一本地看。从这些小人书里,他初步地接受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第一次听说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名字,就是从这些小人书里知道的。

我们只是听其自然,并不为他深入讲解,让他凭着兴趣慢慢地看。

巧的是,正当儿子对水浒故事入迷的时候,广播电台里的长篇小说连播节目,也正在播出《水浒传》。他小时候爱听长篇连播。这样,他一边听广播,一边看小人书,还一边时不时地让我们给他讲解讲解,他对“水浒”里面的人物,就很了解了。

他特别喜欢“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和“武松打虎”的故事,大概在一个小男孩的心目中,有着神奇的力气,就是英雄气概的表现吧。

有一天,我正在屋子里写讲稿,忽然,从楼下传来了儿子清脆响亮的童声。儿子自幼就生有一副特别嘹亮的好嗓子,声音能够传得很远。

我赶紧停下了笔,侧耳倾听。就听见儿子正在大讲鲁智深的故事。一会儿,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令那些泼皮们“扁扁地伏”;一会儿,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会儿,又是武松打虎,武松打坏人。好不热闹。

我很好奇,悄悄地走出家门,悄悄地迎着儿子的声音,向他靠近,为的是不打搅他。

我看见,有八九位小朋友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小圆圈,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儿子讲故事。儿子坐在小朋友们中间,讲得很投入,神采飞扬,竟然没有发现我。

我也就识趣地微笑着走开了。

后来,在星期日,或者是某一天下午放学以后,我儿子的小朋友们,常常在门外叫:

“小明(我儿子的乳名),快出来,讲故事!”

他们已经听上了瘾。

父母的生活方式必须健康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言教不如身教”,这句话在教育孩子方面真是至理名言。

父母的行为本身就是给孩子做出来的无声榜样。父母无声的行为,比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的千言万语,对孩子更具影响力。

所以可以这样说: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教育好自己。

经常从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某对父母染上了恶习,孩子从此也就不再走正路。某位母亲自己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学习优秀,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就采取暴力手段惩罚孩子。结果往往酿成家庭悲剧。前些年就发生过青海省的一个年轻母亲把亲生儿子活活打死的惨剧;近几年又发生了浙江省的一个少年学生把亲生母亲杀死的惨剧。这样的消息,我看过之后,总是很痛心。

当然也有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消息:黑龙江省的一对农民夫妇,用健康勤劳的生活方式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这三个孩子先后都考取了大学,成为当地流传久远的佳话。

因此,儿子出生后,尤其是在他开始懂事以后,我和丈夫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为的是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我的丈夫林非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他既勤劳又严谨,每天都在读书或写作,是个品学兼优的人。他的人生之旅并不顺利,20世纪50年代在复旦大学读书时,仅仅因为在政治运动中保护同学,就开始遭受批判。幸亏他的意志坚定,韧性十足,从青年时代起,就学习着用“超脱”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同时也用如此的态度对待社会,一心一意埋头书堆,埋头学术。终于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他博士学位导师头衔。在此前后,二十多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他本人也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有的著作被外国学者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有的著作还被外国的著名大学列为研究生教材。

他的生活方式非常健康,不吸烟,不喝酒,不会打麻将,作息时间非常规律,唯一的嗜好是听西方古典音乐。从青年时代到老年,每天都是清晨5时至6时左右起床,除去一日三餐和每天坚持的午间小憩之外,其余的全部时间都是埋头书案,读书或写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这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处境,林非在70年代末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就是用老式的蘸水钢笔加墨水,在一张小小的两屉桌上完成的。他的唯一享受就是,一边写作一边听着音乐大师们创造的美妙旋律,或者一边听音乐一边读书。这就是他的全部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榜样。

我本人是一名大学教师,从早到晚,不是在学院里上课,就是在家里备课或写作,还有忙不完的家务事——做饭,洗衣(那时候中国刚刚发明洗衣机,不过我们买不起,只能用手搓),打扫卫生,采购必需的日常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照料未成年的孩子,管理他的生活和上学等事宜。我每天都是从早到晚地劳作,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孩子小的时候我还年轻,为了孩子和家庭,我不挑吃,不挑穿,衣服鞋袜不到破时不换新的,节约开支,可是给孩子买起食品来,却绝对不吝惜钞票。我也没有不良嗜好,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麻将,甚至不会玩扑克牌,唯一的嗜好是读书、看报、看杂志,我对文字有一种强烈的迷恋。有时候,也会跟着丈夫,欣赏音乐。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他从上小学开始,就学样儿,他也天天坐在椅子上看书写字。而且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他也爱上了音乐,等到他上了大学之后,他对音乐的知识和感受,甚至超过了父亲。音乐并非他的专业,他和父亲一样,同是一名“发烧友”,听着他们父子讨论拉赫玛尼诺夫,讨论贝多芬,讨论萧邦,讨论柴可夫斯基,等等,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同时又是增长知识的机会。正是因为常常旁听他们的讨论,才使我理解了许多位作曲大师,到了今天,我一听见熟悉的旋律,就能知道它是哪位大师的作品。

为了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家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出门在外,也要遵守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

同类推荐
  • 九零后公民

    九零后公民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分为爱情篇、社论篇、闲情篇、自我篇、校园篇,全程记录了作者近年来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见闻与感悟。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从春天出发

    从春天出发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分为乡情篇、亲情篇、友情篇、山水篇、感悟篇等八辑,共一百多篇散文。
  • 看法

    看法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热门推荐
  • 品相

    品相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或凭借一身蛮力,或有一把无往不利的抢杠子,或背后一身让人忌惮的背景,在哪里都是吃香,甚至在特种兵中。那年他被欺负得体无完肤,那年他被吃得只剩下骨头子,不忍直视,可是那一年也是他笑傲群雄,渐露锋芒的一年。凭借心中的相学,没有特殊本领的他,慢慢走入雄兵的心中…且看他如何品相,如何直通人心,智力如妖,笑看风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浴血江山——凌烟阁

    浴血江山——凌烟阁

    一个孤儿,一段往事,两把剑,玄天地堒,堪称一段“天地人和”的传奇,可是在她来到阁中之前,他的身边已经有另一个女子守候四年,玄天地堒本应在一起,一把剑一生羁绊——如果人生重来一次,我宁可毙命于刀光剑影下,也不愿成为一把嗜魔饮血的剑。
  • 花心大少找到爱

    花心大少找到爱

    早上…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窗外那明媚的阳光,而是……一张帅气的脸蛋,韩雪慌了,坐起来望了望周围,孟薇安详的睡在床上,还有一个坐在电脑前正在打游戏的男生的男生——孟飞,看着他专注的玩游戏,看来还没看到我已经起来了。等等,这不是我的家,韩雪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这,这不是我的衣服我身上穿的居然是一个男士T桖还有……男士短裤,让我想想昨天晚上……
  • 邪妃万岁:冷酷妖女绝天下

    邪妃万岁:冷酷妖女绝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孤儿,一次意外穿越让她的人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黛家族中的唯一滴女,举国皆知的废物!当她再次睁开清冷的眸子,回眸一笑,世间乱!冷酷王爷,腹黑帝君,文弱书生无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翻手为云,复手为雨!当病秧子小姐展露锋芒,惊才绝艳,天下无数男女为之倾倒...他是绝色的暗夜之王,冷血无情,乱世中和她相逢……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染指黎明慕暖夕

    染指黎明慕暖夕

    【甜宠重生文】谁说重生回来都是美满人生的,谁说重生回来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老娘重生回来活得比上辈子还惨!算了,掐白莲打绿茶这种事,就算没有剧透,也照样能完成的漂亮。只不过有个黏人的老公和儿子,我怎么能走上人生巅峰啊!在线等,挺急的!热心师傅:叫你老公挥挥袖,人生巅峰就在你手!热心闺蜜鸾:叫你儿子卖个萌,世界都要抖三抖。热心助攻鲤鱼:你不一直都在人生巅峰上撒的狗粮雨吗?某慕魔头看到此条消息后,当天晚上就直接把在外浪的某媳妇叼回家,“夫人六岁时可就说过要娶我,为夫可为这誓言守身如玉了20余年,夫人不应该对此负责吗?”呵呵……守身如玉?那告诉我这小豆包是咋回事?(本文双重生)
  • TFBOYS之我会好好爱你

    TFBOYS之我会好好爱你

    女主刘梓莹在机缘巧合下遇到了王俊凯,后来又在租公寓时发现跟自己合租的人是千玺,出去逛街被粉丝追的满街跑的王源给拉住了手跟他一起跑,接下来剧情会是怎样的呢?一起期待吧!
  • 夜空之光

    夜空之光

    作为同人来说可能算的上是比较诡异的,本来当初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就是因为某一个游戏的关系,啊里面的角色很萌很可爱什么的,作为一个综漫人物集结的世界性同人,这就是杂七杂八的大杂烩,也就是我的这本夜空之光了
  • 天地牢笼

    天地牢笼

    看一平凡修真少年如何超越先人,达至巅峰,揭开那万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