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700000031

第31章 客居韩国(13)

四十三、忌讳

民俗真是既奇特又顽固的事物,它通过代代相传,保留下来,纵使你觉得它很不合理,很不科学,它还是能够流传久远。

比如,一部分中国人在家里吃梨时,就不能切片吃,而要整个吃,因为“梨”与“离”同音,“分梨”与“分离”同音,犯忌讳,亲人不愿意分离,所以一个梨不能分着吃,而要整个吃,一人吃一个。

又比如,有的中国人,特别是广东人和香港人,喜欢“八”这个数字,因为“八”与“发”的发音相近,认为“八”就是“发达”的征兆,所以结婚也爱选在八月八日,聚会也爱选在八点,甚至连发音与“发”字相近的“發菜”,也成了令人喜爱的食品。而有的北京人则喜欢“六”字,因为“六”字与“顺溜”的“溜”字同音,由此认为“六”就是“顺利”的同义语,因而有“六六大顺”之说。结婚喜欢选择在六月六日,商店开张也喜欢选择在六月六日,如果谁的生日恰巧是在六月六日,则会受到众人的欢庆。有的北方人也很喜欢“九”字,因为“九”这个数字与长久的“久”字同音,“久”字就是天长地久的意思,因此“九”字也就受到了人们的偏爱。

我初到韩国时,有一个发现,就是楼房里没有第四层楼,三层之后再上一层,就是五层了。第一次去高大文学院的塔楼上课,因为有丁玟声博士领着走路,没有注意。第一天自己去时,因为记着教室是503号,所以一层楼一层楼地数着数字,从三层楼的楼梯迈上去后,忽见501即在眼前。我觉得纳闷。下了课后,我仔细瞧,从五层楼下去,下了一层,见迎面而来的教室标志牌上写着301,方才悟到这座楼里没有第四层楼。我觉得奇怪。到另外一座教学楼里上课时,也发现三层楼上就是五层,楼楼如此。于是我请教韩国朋友,为何没有第四层楼。他们告诉我说:因为在韩语里,“四”字的发音与“死”字相同,所以人们忌讳“四”字,楼里干脆不设第四层楼。这个发音与汉语惊人的酷似,在北京话里,“四”与“死”的声母、韵母也完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而已——在中国,也有不少地方的人不喜欢“四”字,原因也是它与“死”字的发音相同。可见,有的国家,有的民族之间,有些民俗会多么相似,尤其是在亚洲人中间。西洋人不是不喜欢“十三”这个数字吗?据说如果哪一个月的“十三”号又恰逢是“星期五”,这两个数字碰在一起,西洋人就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日子了。

这样的民俗,其实只是一种心理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普及,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会愈来愈以更为轻松的心态来看待它们。但是,理解自己国家和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别国和别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则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教养。韩国的大学生们告诉我说,现在,他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特别忌讳“四”字了。

四十四、扫黄

韩国民众与政府都十分讨厌“黄”事,这和我国的情况十分相似。

常常从KBS或MBC的电视新闻节目里,看见这样的镜头:在某一天的傍晚,或某一天的深夜,韩国警察突然袭击某个地下室或某座建筑物,当场抓住那些从事黄色活动的男男女女,把男人抓走,把女人遣散。电视记者们也跟随着警察先生们前往“抓拍”,毫不客气地把这些情景摄入镜头,让那些不知羞耻的男男女女,在电视屏幕上不光彩地曝光。不像我国的电视记者那样,有时还给那些男女留一点面子,对人物头像进行技术处理,让观众看不清他们的长相。

大学生们都很关心祖国的未来。他们对社会环境的污染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同样关注。他们讨厌艾滋病,也恐惧艾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因此他们对“黄”事,也就格外反感。在1993年底的期末考试中,我让学生们做了一次自由命题的中文演讲。我的学生朴贤澈就选择了有关艾滋病的题目。他用心地搜集了很多中文资料,然后旁征博引,用发音标准的普通话,向他的同学们讲解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及其在亚洲地区蔓延的危险性,然后提出“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抵制消灭这种病症”,及“洁身自好”,“反对黄色”的口号,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鼓掌赞同。

有一天,我在KBS的新闻节目里看到一条消息,因为我听不懂播音员说话的内容,所以不明白这条消息的全部含义。但我看见镜头上有一本书,这本书上画着半裸女人的插图,书外还有一位很瘦削的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头像。我明白了,这是关于一个人,和他写作的一本书的事情,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是有关男女关系的。但是,为什么要把它们曝光呢?为此,我请教了自己的学生。他们告诉我:原来这位先生,是延世大学国文系(韩文系)的教授,是文艺理论学家,是第一个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坦率地写“性”的教授,他写了一本小说,书名叫《快乐的安娜》,当局(此事发生在1992年秋天,那时还是卢泰愚总统执政)认为这是“黄书”,就把作者逮捕了。此事在大学生们中间反响复杂。他们都反对“黄”书,从来不看,但认为当局不应该对作者采取这样专断的做法。一位文学博士对我说:“如果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不好的书,就把作者抓进监狱,不是十足的专制统治吗?况且什么是黄书,什么虽然写了‘性’而不能算黄书,是个很细致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我们并不喜欢马教授写的书,但是我们反对当局对马教授的做法。”恰巧,看到这条新闻之后的第三天,我的两个学生开车带我去参观延世大学,我在这所大学的校园广场上,看见了学生们用白布横幅拉起来的大标语,那上面用蓝色的字写着:“我们需要马教授的课。”这条标语就挂在图书馆前面的广场上。

看来,文化问题是个很细致的问题,处理时必须掌握好分寸。

但是对于“扫黄”,韩国民众和政府的态度,和我国的情形相似,是非常坚决的。

四十五、橘子族

一次,在课间休息时,与学生们闲谈,一位出身农家的外省学生,突然问我:

“老师,您知道什么是‘橘子族’吗?”

“橘子族?”——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

高丽大学校是韩国私立大学中的第一名牌,学生们都是凭高分考进来的,这里聚集着高智商的青年群体,他们从全国各地汇集京城,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作为生活目标,所以,对自己国家里面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是非常关心的。

在认识韩国社会方面,我和学生们的位置颠倒了过来——当然,他们是老师,而我成了学生。

经过他们几次指点,我才知道,原来所谓“橘子族”,是他们对一群身份特殊的“问题青年”的称谓。

这些“问题青年”的数目不多,相当于我国的纨绔子弟,或者是暴发户子弟。他们的生活方式,十分特别。他们都是暴富了的人家的孩子,非常有钱。可是不务正业,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泡在高级餐厅,或高级咖啡屋,或高级时装店里,大把大把地花钱。听说穿在他们身上的流行服装,就是领导韩国时装的“新潮流”。他们的消遣方式,也别具一格,除了惯常的舞厅、卡拉OK等之外,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是:购买高级轿车,带着常换常新的女朋友,在特定的地段兜风比阔,看谁的汽车更名贵。他们的年龄大都只有二十岁左右,这样的孩子当然考不上大学,不过他们自己觉得没关系,反正父母有的是钱,可以供他们任意挥霍。

据说汉城南部的“狎鸥亭”区,就是“橘子族”们活动的地段。在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的一个学生开着他自己的小汽车,载着我到这个富人区里去观光。大概是因为来去匆匆,时间太短的缘故,我并没有机会见识这些橘子族员,只是看到了这个新开发的居民区,建筑得非常气派,座座公寓大楼和幢幢花园洋房,都显得雅致、富丽、堂皇,很现代。

勤奋的韩国大学生们,对不务正业的橘子族员非常反感,他们很想治愈这个社会痼疾;韩国的大众媒体对橘子族员也持批评态度,电视台曾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向公众曝光。据说,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这些金钱的“发烧友”,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些羞愧。他们为了避开大众媒体对自己的追踪,已经从“狎鸥亭”地区,悄然转移。可见在韩国,正派的青年群体和媒体舆论,对不好的事情,具有多么大的威慑力量。

四十六、世界末日教派

1992年的10月中下旬,KBS和MBC的社会新闻节目里,经常出现如下的镜头:

在汉城市的某座教堂里,一群穿着白衣白裤的人,光着脚板,神情激动,在集体进行与众不同的祈祷。这些人中,既有青年人和壮年人,也有老年人、妇女和孩子。有个孩子,从屏幕上看,年龄大概仅有十岁左右。他们的祈祷方式与我过去曾经看到过的完全不一样,完全是别具一格。他们的神情都很激动,动作都是大幅度的。其中有的人将双臂伸向高空,有的人用双脚轮流重踏地面,有的人则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他们每个人的眼睛,差不多都是闭着的,好像很痴迷的样子。他们每个人的嘴巴,都在激烈地诉说着什么。最激动的时候,很多人都同时哭泣、嚎哭、表现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

这样的新闻镜头,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我不明白他们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执著,如此痛苦。我尤其不能明白的地方是:为什么一个十岁左右的天真小孩子,也会表现出如此痛苦的表情?

带着疑问、不解和困惑,我请教了衣建美女士,她的丈夫是宗教界人士。她告诉我说:原来这是汉城的一个教派,一个相信1992年的10月28日就是世界末日的一群人。他们相信了一个牧师制造的谎言,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捐赠给了这个制造谎言的牧师,于是怀着虔诚的悲哀,在忏悔自己所做的错事,并等待着10月28日的到来,准备与世界同归于尽。有人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准备,一到27日夜里24点,就实行自裁。

27日的午夜,是很紧张的时刻。从电视屏幕上,我看到教堂的外面站着焦虑的人群。这些人中,大部分是信徒们的亲属,他们是来劝导和帮助自己的迷途家人的,想接他们回家。这里还站着不少警察和救护车,是为那些痴迷的信徒们准备的,以防有人出于不理智的冲动,做出自残的行为。等到子夜的时辰到来之后,地球依然如旧,世界上并未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亲人们和警察们也渐渐地步入了教堂,那些痴迷信徒的情绪,才开始渐渐地冷静下来。有的人跟随着亲人回家去了,特别执拗的人也在警察的帮助之下,不情愿地离开了教堂。

几天之后,我在电视屏幕上看见了一个长着马脸型面孔的男子,被韩国警方逮捕。衣建美女士指点我说:这个马脸男子,就是那个制造谎言的牧师。

四十七、美国佬真会做生意

美国佬真会做生意。

没想到,在北京的前门、东四牌楼吃过的肯德基家乡鸡,到了韩国的汉城,又吃了两次。

同样是一个穿着白色制服的胖老头雕像站在大门口,同样是美国风格的店堂装修,同样的桌子和椅子,与中国的服务小姐穿着同样制服的韩国服务小姐,同样播放着的美国摇滚乐,同样味道的鸡肉块、土豆泥、菜泥沙拉、小圆面包,同样干净的卫生间和洗手设备,也同样是开在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段——我光顾过的两家,一家开在被韩国教授喻为是“汉城的王府井”的明洞,另一家开在国际商业街梨泰院——这里是美国人、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各国来客,特别喜欢光顾的街区。

与北京的肯德基餐厅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汉城的肯德基餐厅,座位要比北京少,店堂面积要比北京小得多。楼上楼下,大约各层只有30平方米左右。桌子与桌子之间,距离很近,显得比北京要挤。

可是顾客盈门,大多数是年轻人,或是带着小孩子的青年夫妇。

鸡的质量很好,热得烫手,服务也热情亲切。

坐在汽车上,也曾在不知名的路段,两次看见过麦当劳快餐厅外面坐着的美国小丑,说明这家公司,也像肯德基家乡鸡一样,在韩国落了户。根据历史猜想,不论是小丑,还是肯德基少校,在韩国落户的时间,肯定要比在中国早许多。不用进去,就知道会是同样的装璜,同样的巨无霸、麦香鱼、牛肉汉堡、炸土豆条等等。

于是想到:中国的烹调文化,历史悠久,堪称世界第一,论述此种文化的文章和专著也为数不少,为什么我们的国人,不让中国的食品走遍世界,到处开花结果呢?

为什么我们的全聚德、狗不理,一到了外国,价码就贵得吓人,好像外国人都是阔佬,而令人数众多的普通食客大众,望而却步呢?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麦当劳或肯德基那样,也来它一两种食品,既便宜又好吃,既卫生又有特色,让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老百姓,都趋之若鹜,流连忘返,一来再来呢?

同类推荐
  • 梦溪笔谈(中华国学经典)

    梦溪笔谈(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闲说三十六计

    闲说三十六计

    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权谋诡计,阴谋机断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史,“三十六计”无疑是其中的瑰宝,它总结了历史上大量的政治斗争与战争实例,将战争、斗争文化的经典例子不断提炼加工,最终得到了今天所见的“三十六计”,旧瓶装新酒,我们再开场!
  • 大千掌控者

    大千掌控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族鼎立,有一圣物经天地孕育而成灵。它不甘天地驱使,他要超脱天地束缚,他要指点苍穹。它虽然失败了,不过它舍弃躯体,魂魄认主,扶持林炎创立无上之法,超脱而出,统领大千世界讨伐其它位面。成就为大千掌控者。强者之路,俘获美人心。
  • 凤戏江山:妖娆兽妃戏邪王

    凤戏江山:妖娆兽妃戏邪王

    【宠文女强一对一】她,二十一世纪通缉榜前三的金牌杀手,令人闻风丧胆的代号“z”!一次意外穿越,成为北燕国的皇室公主。KAO!跟我玩什么浴火重生?当清冷的眼眸睁开,整个天下为之疯狂。他,是身份尊贵的天神之子,冷漠绝情的他,却单单对她情钟。那夜惊鸿一面,从此命运又该何去何从?“你仿佛是致命的毒药,让我一再沦陷……汝心之内,容吾永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鬼奇笔谈

    鬼奇笔谈

    屌丝陈木荣,生活单调,无聊,单一,在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作为二十多年的单身狗,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大事件,相亲。。。。。。人生的转折,在这个时刻开始。(如有雷同,就是巧合)交流群号:575047457(鬼谈见鬼)
  • 风吹过薰衣草的香

    风吹过薰衣草的香

    白驹过隙,浮生如梦。童稚时的天真梦想,在现实中渐行渐远;年少时的豪情疏狂,只是把酒笑谈。风吹过薰衣草的香,我依然是当年的我,你又可是当年的你?走出昔日的校园,在社会中磨平了棱角,在回到校园,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一段青春,那段最初认识社会的岁月。
  •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踏剑歌

    踏剑歌

    十七年后,他初入京都,忽见满城桃花纷飞如雪...从此后,有人挟书仗剑,奔逸绝尘,一鸣惊人!
  • 抗战之乱世兵王

    抗战之乱世兵王

    弱肉强食的年代,唯有以拳头和智慧说话。兵王凌厉的刀法,飘逸的武打是男儿忠义本色的体现,那些挥洒的鲜血,就是暗示着这残寒世界的幕景!这是一部超热血的男儿戏----赚钱、美女、爱国一样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