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景录音的乐音拾音中,要针对不同乐器的发声机理和发声位置调整传声器的摆位和距离,以便得到最好的音质效果。如铜管乐器,声音大部分从喇叭口出来,小部分从管体发出,振动源是演奏者的嘴唇,包含频率很高的声音,这就决定了它的方向性较强。而要想完美的体现出铜管乐器的音色,不仅要拾取乐器的直达声,还要拾取从天花板与后面反射回的间接声,只把传声器的指向对准乐器的喇叭口是不能录到乐器整个管体的比较宽广的音色。
因此,传声器的摆位应在距铜管乐器1m左右的位置,而且应选取具有高频特性好的电容式传声器。对于钢琴,低音弦和高音弦间的距离在1m以上,共鸣板的尺寸也大,具有从弱音到强音很宽的动态范围,音量幅度也很大。如果把传声器设置得太近,就很难取得低音域和高音域的平衡。立式钢琴封闭型的,声音不能直接传出琴体,打开上盖后,声音就比较清晰,音色也比较清脆。因此,录音时要把一半的上盖打开,并用吊挂式的方法设置2支电容式传声器,以钢琴的中心线把传声器吊挂在左右各30~50cm的距离处。如果采用传声器架来放置传声器,因地板的振动会产生杂音,而吊挂式拾音,可减小因钢琴振动产生的杂音。
录三角钢琴时,只要将上盖打开把传声器朝向开口放进去,方向对着钢琴的反射板,高度离高音域的短板位置靠近,就能录取到比较平衡的声音。原则上是传声器越靠近高音区,声音就越尖锐;越靠近左边的长弦位置,低频的声音就越丰富。当然,具体设置传声器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音乐的风格和要求来决定。对于吉他,弦部分和共鸣箱孔部分的音色差别很大。要想得到丰满的声音,传声器就须对着孔的部分,才能拾到共鸣箱的共鸣声。表3.6补充一些常见声源的声学特性。
第三节声音资料的后期处理
声景录音得到的录音资料经常是无法直接作为声景资料保存的,因为在整个录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无意义的声音或者静音段。这就需要声景录音的工作者在录音结束后对所录的声音资料进行后期处理,即对声音资料进行选择、整理和标注。
声景录音资料的后期处理要着重于保证声音资料的“原生性”,在处理过程中严禁对声音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和创作。声音素材相对于视频素材来说具有更高的可导演性,剪辑师可以根据需要对声音素材的顺序和成分进行随意的改变和叠加,甚至可以调整声音的音色和混响时间等。但对于以史料留存为目的录制的声音来说,这种主观性、艺术化的加工创造方式则颠覆了声景资料记录的本意,处理过的声音将不再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录音作品而不再是有声的史料。所以在对声景录音资料进行处理时,要时刻谨记“原生性”原则,只对录音资料进行简单的剪辑和必要的降噪处理,不应该带入个人的主观情感对声音资料进行加工和艺术化处理,务必要保证声景资料的真实性。
声景资料的录音大部分在室外或其它一些非专业的录音场所完成,录音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类型的噪声干扰,所以降噪处理是声景录音资料后期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声景资料中的噪声可以分为如设备本底噪声、计算机风扇转动的声音等稳定噪声,以及如脚步声、开关门窗声、汽车鸣笛声等突发噪声。稳定的噪声是指有很强的重复性的,有明显特征的噪声。这些噪声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在整个录制过程中一直存在并保持不变,但由于其有固定的特征,借助计算机软件的运算功能,可以提取这些特征,并以这些数据为依据从录制好的含噪声的文件中将噪声分离出去。噪声的本质也是一种波形声音,只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它是有害的,因此计算机并不能自动识别它。由于这类噪声在录制的整个过程中都一直存在,我们可以在录制好的波形文件中找到一段只有噪声的波形,将它定义为纯噪声,然后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获取特征信息,这样就得到了噪声的特征了。突发噪声的处理手段不同于稳定噪声,由于这种噪音没有规律,不具备重复性,而且持续时间很短,冲击的振幅通常会比正常录制的声音要大,所以可以从波形上直观的观察出来。对于这类噪声可以有的放矢的采用静音段替代或直接切除,但是如果替代或切除后影响到了录音内容的连贯性,则应该以录音内容优先。
一段“典型性”的声景资料的获得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长时间的录音,因此也会积累出大量的声音素材。这就需要在声音后期处理中,从大量素材中提取出有用的素材部分,并将这些同类型的素材衔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全面的录音资料。以天安门广场前游客呼唤亲友照相这一“典型性”声景记录为例,由于照相这一声音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在录音时就需要采取长时间不间断的定点录音方式。因此在录得的声音资料中往往会有大段与照相声不相关的其他声音,后期处理中进行声音的选择提炼工作,将无意义的声音删去只留下具有“典型性”的声音。为了对这一“典型性”声景进行全面的记录,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录音得到不同地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的人在天安门广场前的照相声。所以在后期对声音进行处理时,就需要将这些不同的照相声集合于同一个音频文件下,以便呈现一个反映天安门广场前照相声这一“典型性”声景的完整声音资料。在声音后期处理中,有效录音内容的提取要保证真实性:声音的含义不能因为提取而发生改变,声音之间的衔接要平顺流畅,不能过于突兀,可以适当采用淡入淡出的手法进行衔接。
对声音资料进行后期处理的手段有很多,对于声景录音的资料处理多采用专业的音频处理软件。目前这类软件很多,如Sound Studio、GoldWave、Soundtrack Pro等,一般使用较多的还是Adobe Audition(原名Cool Edit Pro)系列。Adobe Audition软件之所以深得用户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它的操作比较容易上手。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它功能强大。只要拥有Adobe Audition和一台配备声卡的电脑,也就等于同时拥有多轨数码录音机、音乐编辑机和专业合成器。Adobe Audition软件将声音信号模拟为波形,直观明了,非线性剪辑的方式能灵活的对声音波形进行选取、剪切、复制、粘贴等修改。同时,它还具有强大的降噪处理、音色调整、混响处理、压限、音量标准化等很多的功能。
第四节声景资料的文本描述与标注
声景资料作为一种历史研究的史料进行保存后,它能直接地、动态地、鲜活地将声音场景呈现出来,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一种直观的了解历史的方式。但历史研究者在对声景资料进行解读时,可能因为生活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发生理解性的偏差。例如老北京响器小手鼓的声音,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这种响器的声音已经消失于老北京的胡同之中,初次听到这种响器声的人称这种声音让人产生非常安逸的感觉,而实际上这种俗称“丧门鼓”的响器是收购贵重物品、旧家具的小贩所用的,这种声音响起的地方一般是家道中落需要变卖物品度日的人家,因此老北京人大多不喜欢听到这种声音,认为不吉利,让人有悲哀、萧条的感觉。像这种对同一声音的不同理解就是由时代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在用声景资料作为史料留存的时候,对声音进行文本性的描述与标注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既能为声景资料的分类提供依据,又能为以后的史学研究者提供更为详细的背景性介绍,让研究者了解声音事件的文化含义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所谓文本描述和标注是对录音工作的整体情况的介绍和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本描述和标注工作应该由录音人员亲自完成,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1)录音设备信息
录音设备的选择
采样率、比特率
单声道/双声道
(2)录音的时间信息
录音时间
整体时间长度
(3)录音环境情况及背景介绍
(4)录音对象组成及背景介绍
(5)录音内容标注和片段说明
音频资料的标注既可以人工完成也可以使用软件完成,但声景录音资料的标注是作为史料保存的一个重要环节,标注任务要求非常细致且工作量非常巨大,使用人工标注的方法费时费力,且标注出的文本无法直接和音频文件关联。所以在声景资料的标注工作中,建议使用专门的音频标注软件进行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