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000000021

第21章 笔试(3)

二、叙事方式———“真实”与“艺术”融为一体

纪录片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真实生活的呈现。虽然纪录片必须以真实的内容为基础,但并不排斥巧妙的叙事结构与层次。纪录片创作中的所谓“与现实完全一致”,只是在尊重事实、纪实基础上给观众视觉心理上的一种感受。为了叙事、表意的需要,创作者所采用的每一个处理手法并不一定都能完全让你感到时间、空间中人物确定无疑的关系,他只是不忘给出真实性的依据。只要不忽略这一点,作品的“真实感”就能够建立起来。

在片中,整部片子有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第一条线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镰教授的考察过程。无疑这也是这部片子的核心和灵魂,如果没有杨镰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探寻黑喇嘛城堡和黑戈壁历史的过程,整部片子就缺少基本的“骨架”。第二条线索是黑喇嘛丹毕加参的合理出现,通过历史照片和“情景再现”手法的合理运用。而片子的第三条线索则是现实中的被寻访对象:知道黑喇嘛传说的牧人、作过相关研究和调查的学者、侥幸逃过大屠杀的黑喇嘛部下以及与黑喇嘛有过接触的王公贵族的后人。

在叙事方式上,本片摆脱了以往大多数纪录片惯性思维和传统套路的束缚,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交错进行。这样的设计有效地克服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普遍存在的只见史料不见人、只见遗迹不见人的弊病,获得了结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上的巨大自由空间,成功地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叙事优势。片子的“真实感”建立起来了,并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三、画面与后期———“真实”与“艺术”的平衡点

本片的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致与华丽。它没有像时下很多新锐派创作者那样,有意把画面处理得粗糙与模糊,也没有刻意地摇晃镜头。本片中“情景再现”部分大量采用固定机位逆光拍摄,影像华丽,充满凝重的质感。比如片中对大漠上黑喇嘛部队的拍摄(情景再现)大量采用逆光,以及对戈壁荒漠上风景的拍摄,后期采用加速处理,让人们感受到白云飘过的戈壁、日出日落的荒漠,凸显了浓郁的地域风情特色,画面非常华丽漂亮。这种看似纯粹的画面其实贯穿了创作者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情感冲击。

在后期剪辑上,本片借鉴电影大片的手法,始终围绕主要人物的命运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做到了有起有伏、张弛有度。黑喇嘛的发迹和覆灭、杨增新的运筹帷幄、奥其尔的离奇出逃和最后下落,故事进展环环紧扣,场景转换悬念丛生。

正如编导秦川所说:“大自然只给了他们一片空空荡荡的戈壁,而他们还原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传奇。”

(参见《东南传播》2009年第7期)

第三节 电视散文评论

一、电视散文的概念

电视散文是以电视屏幕表现散文的抒情、写意意境的电视文学样式,是指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和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具有浓郁的抒情氛围和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的电视文学样式。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散文的电视化表现,它把文学形式的格调和意境用电视特有的艺术手段加以反映,创造动人的艺术魅力;二是电视表现内容用散文的形式,形式比较灵活,追求意境营造,画面优美动人。

二、电视散文的分类

1.写景抒情性电视散文

写景抒情性电视散文的抒情性主要体现在电视画面上,它不是通过字幕以及画面中的人物、故事,而是通过电视画面来传达感情。写景抒情性电视散文要求抓住忠实于原著意境核心的景物,利用角度、光线、色彩、构图等多种手段,通过景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相互关系的描写,使写景和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哲理性电视散文

哲理性电视散文充分利用电视画面的象征隐喻功能,形成强大的视觉张力,突破画面,达到了借物抒情、突出主题的作用。这类电视散文旨在揭示复杂的人生感悟和深层心理,具有深邃而浓郁的象征意蕴。

3.写人叙事性电视散文

写人叙事性电视散文重在刻画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不同于抒情性电视散文的画面独立地诉求一种内在的情感和精神,它要求通过感人的故事展示一种时间感和人物的命运感。人物的动作、细致的情节是叙事性电视散文画面的主要内容,因此人物宜作表象化、背景化、符号化、片段化、固定化处理。

三、电视散文评论写作的角度

1.题材

电视散文的创作题材丰富多样,不论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议论抒情的散文,还是叙事散文,都可以拍摄制作成电视散文。根据题材和表现方法划分,电视散文可以为三种:一是写景状物电视散文;二是哲理性散文;三是叙事散文。

2.结构

电视散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四种:(1)纵向结构。即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从因到果,按时间进展,依次讲述。(2)横向结构。即围绕主题,但不受事件、时间顺序限制,将同一时间、多个不同的空间并列地组织起来。(3)点面结构。即从个别的、典型的事例带出面上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4)递进结构。即层层递进,或层层挖深,这种结构是步步深入,环环相扣,从现象到本质,呈现出递进关系。

3.意境

意境构成了电视散文的主要艺术魅力,既体现在优美的画面构图所形成的诗意气氛,也体现在动听的音乐和解说所形成的立体效果。电视散文不是画面的简单拼凑,而是寓情于景、情景互融,用画面和声音去感动观众,让观众更直接、更具体地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生活的真谛。电视散文通过画面、声音带给观众真实的感觉,同时通过语言、声音给人一种写意的感受,或烘托情绪,或深化主题,或营造意境,使观众在真实与虚幻的时空中任意驰骋。

花开花落两无言

———评析电视散文《毕业了》

《毕业了》这部电视散文成功地将散文与电视艺术相结合,达到了散文的意境与电视作品的美学特征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感觉,使人自然而然地融入电视画面所反映的文学意境中。

一、多角度立体展现

导演的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能够勾起观众回忆的事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比如窗外的那只足球,用了俯拍、仰拍、平拍的角度,极尽可能地将其描述完整。每一个角度的变化都如一滴甘露,它一点点地在观众心里最柔弱的地方滋生出一朵如青春般灿烂的花朵,花瓣一片一片地打开,随着镜头的推进及拉远,它开到了最盛,转而又一片一片地凋零。自习室里的场景,先是以主观的角度,让观众感觉自己融入了那些曾经的记忆里,仿佛回到了自己坐在那里苦读奋战的日子,镜头拉远,一个全景如即将离开时的回顾,镜头再拉远,便是出门之后无比留恋的一瞥,象征着告别了那段生活,走向未知的未来。一系列的摇镜头把要表现的全景一步一步地推向近景,在一些人物描写上给予了一些局部的特写。每个镜头的描写都是十分细致的,但是却不给人一种乏味枯燥的感觉。导演拍摄了曾经的校园、食堂,甚至是一条条自己曾经走过的小路。画面始终围绕着大学生活的一草一木,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不断变换场景。

二、画外音生动优美

《毕业了》这部作品之所以会感动观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强大的感染力。简单的画面配上感人至深的画外音使人在平淡中得到启示。画外音按照时间顺序,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大学生活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将原来沉积在记忆深处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挖掘出来。

三、音乐运用恰切

电视是声画的结合,电视散文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也需要音乐作为画面的解说。《毕业了》的音乐部分主要由画外音和音乐两种形式对画面进行完善。

每段画外音后都有一首反映文字感情的歌曲,使得每一小段都能完整地呈现大学中每一阶段的生活。《栀子花开》、《爱的代价》、《那些花儿》,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内容与画面和画外音的散文都堪称完美的搭配。画面里的花开花谢,让观众觉得那些花儿、那些记忆、那些走过我们生命的人,都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静静地为我们开着。“那是年少时的梦吗?”或许吧,时光就在手掌里面悄悄地溜走了,曾经还抱怨它缓慢,当终点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才发现四年的光阴,快到令人以为那是年少时的梦境。音乐极强的感染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色彩变换有深意

画外音淡淡地诉说着“大一是橙色的,大二是绿色的,大三是蓝色的,大四是薄薄的灰色”。伴随着这样的诉说,画面展现了斑斓多彩、充满激情的大一生活。蓝色冷静的夜幕,书柜上堆放的书本,象征着一种渐至成熟的思考。忙碌奔走的同学,人去楼空的宿舍,留在空旷操场上的篮球,那是离别的色彩。画面将观众带回到曾经到过的每一个地点,只是它带上了旧照片一样的黄色、旧电影一样的斑驳。暖色调给人视觉上带来温暖的回忆与感伤,记忆的花瓣变成了一张一张的照片,它象征的是一种融入整个生命的珍藏。

全片看似是对大学生活的凌乱记录,实则是通过电视散文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表达方式,将观众心里都存在却从未说出的情感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提升。它先是触痛了观众心里的那一片柔软,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后一点点地安抚,让观众在花开花落的意境中,拭去眼泪,留下一声长叹。

(参见blog.sina.com.cn/s/blog-4c99ad870100g9tx.html)

第四节 叙事散文写作

一、叙事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体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文体中指一切不押韵的文章;现代广义上的散文,指包括除去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章,一般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在文体形式上,与一般散文基本一致,灵活自由,形散神聚,是比较常见的文学形式,如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背影》。

二、叙事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1.与抒情散文的区别

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叙事二字。抒情散文重在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叙事散文虽然也需要抒情,但这种情感不是直白的,是通过讲述一件或者几件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件,在质朴自然的文字中娓娓道来,不说教,不造作。

2.与记叙文的区别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类的文章,以事件记叙为主。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是一种形式灵活、写作方法自由多样的文体,可以以记叙为主,也可以兼有描写、议论和抒情。而叙事散文则是用如诗如画的文字,讲述一件或几件事情,很少使用描写和抒情。如诗是指文字的平实质朴,富有诗意美;如画是文字富有画面感。叙事散文以事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韵味无穷,让读者在文字中领略真实的情感。

3.与小说的区别

首先,叙事散文以生活化的事件为主,必须客观真实,不能虚构,情节不追求曲折性、离奇性。而小说的情节是虚构的,追求故事的曲折性、人物命运的波折性,可以说是无奇不传。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虚构夸张情节内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其次,叙事散文以情感为线索,组织情节内容,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件,也可以选择几件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比如我们在表现父爱、母爱这些常见的主题时,只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展现人物比较完整的性格局部或真实情感,情节相对于小说要简单得多。小说则要求事件的完整性,追求人物性格的鲜明性,叙事上逻辑严谨,跌宕起伏,在清晰的线索下尽可能地丰富故事情节。

再次,叙事散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的看法、思考、感受,事件是情感的载体,必须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文章中可以出现叙事、抒情和议论,也可以夹叙夹议,作者往往是在情感的驱动下,边讲故事边表达感受和见解。而小说的人称是自由的,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虽然也必须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蕴涵真实的情感,但这一切却必须隐藏在事件和人物背后。剧中人物一般不能进行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即使是文中以第一人称“我”出现,也不是作者本人,而是虚构的人称。如小说《狂人日记》中的“我”就不是指作者鲁迅本人,而散文《风筝》中的“我”才是真实的作者自己。

三、叙事散文写作的技巧

1.选材

(1)真实可信。叙事散文常用第一人称叙述,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或生命的体验。因此,真实是叙事散文创作的最高原则,作者必须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的作品才真实感人。

(2)熟悉感人。要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中亲身经历、感受的,并且最能给人以感动和启发的事件。因此,提笔写作时感受才能那么真切,流露出的情感才会感人至深。

2.立意

(1)鲜明。叙事散文的立意应当准确鲜明,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塑造及情节的安排都应紧扣立意。

(2)新颖。立意要面向实际、张扬个性,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既可以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件中,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做到旧事新解、有所创见;也可以从新近发生的新鲜事件中,发现新的含义和感悟,做到新事新解。

(3)深刻。立意应力求深刻,对事件与人物不要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感受,而应挖掘深层本质的意蕴。

同类推荐
  •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国学经典导读(上册)》、《国学经典导读(中册)》、《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三册,共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好老师 好校长 好家长

    好老师 好校长 好家长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重大课题,是千千万万家庭最关注的问题。本书围绕“做好老师”、“任好校长”、“当好家长”三个主题,以作者亲身经历和案例为题材,展现了中、小、幼教育阶段学生、教师、校长以及家长的丰富多彩的教育与生活侧面。其中情节生动,事例典型。尤其是诸多具有哲理的警句,说理质朴,思维先导,是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对教育改革的探讨,也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本书对教育工作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对有志于教育改革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
  • 学生应对考试的方法

    学生应对考试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热门推荐
  • 逆神武裝

    逆神武裝

    随身带着一个计费的冰封王座地图副本系统。什么?一枚凡阶一级源晶可以在地图副本逗留一分钟?二级两分钟?那要多少源晶才能打完这防守地图的一波怪啊?看着下一波怪倒计时还有一天时间的天然泪流满面。别动,打劫,此山本就有,此树刚归我,想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为了能刷完一个副本,天然成为第一个穿越到异界后因缺钱而当起土匪的主角。同时,除了土匪这个表面上的职业外,还有另外一个职业,想知道?进来收看本书《逆神武装》吧!
  • 郑敬中摘语

    郑敬中摘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宠追梦

    绝宠追梦

    明明她什么都没做,那两个男人为什么追着她?明明她只想做个小透明,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她?准备好了吗?融化冷漠疏离的心,就是现在!
  • 回到大学

    回到大学

    贺琳重生回到了2002年,自己的一年级大学季,那些失去的机会有办法弥补,喜欢的人再不能错过。青春,每一天都是最快乐的日子。欢迎加入书友群:592614313
  • 乱世双绝

    乱世双绝

    他,是恶人谷唯一传人,他,是村里剩下的唯一一个人。他们相遇,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一起闯荡江湖,作那桃园兄弟。
  •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从文学性、情节性、趣味性出发,挖掘历史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感人至深,把枯燥乏味的历史,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让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之余,透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潜移默化,开阔读者胸襟、扩展眼界、增长知识!这些彼此不同的故事,有可能使读者重构过去的历史,而这是一些单调乏味的历史教科书无法办到的。
  • 尸话尸说

    尸话尸说

    我跟植物有个约会。白天不说人,晚上莫谈鬼。
  •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泡沫:花开半夏

    泡沫:花开半夏

    本文讲述的是“泡沫”与“阳光”的恋爱小故事,故事情节有点点小忧伤,内容全是泡沫的回忆,回忆七零八碎,却让人微微心疼。(少年,你是否还记得阳光下的泡沫)
  • 天择秋侠

    天择秋侠

    一叶而知秋,天择而得剑,顺着时间河流,看过世间百态时间本蹉跎,人世且奈何爱情、生命,如此美好的东西,世间又有多少人珍惜如此而已,已而如此,拔剑只为了守护心中那人那景那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