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些考生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
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3)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情。
3.使用普通话
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三、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朗诵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连、重音、语速。
1.停连
停连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或者连接。停连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停连包括生理停连、语法停连、强调停连。
(1)生理停连。生理停连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顿或连接。要注意,生理停连不能妨碍语意表达,不能割裂语法结构。
(2)语法停连。语法停连反映了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连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但有时根据思想感情的需要,需要打破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进行连接处理,以达到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目的。
(3)强调停连。强调停连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进行的停顿或连接。强调停连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2.重音
重音是指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那些给予强调的词或者短语。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指在不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有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常重读。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与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是指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读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爱你!”这句话,如果是“我?爱你!”,强调的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我爱?你!”,强调的感情状态是“爱”,而不是“恨”或者其他情感。“我爱你?!”,强调喜爱的对象是“你”。因而,在朗诵时,要认真阅读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
3.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四、朗诵练习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选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进行稿件朗诵的具体练习。文章中所加的一些符号的含义分别是:“‖”划分层次,“︱”停顿,“~”连接,“。”重音。
具体准备一篇稿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我们将这样六个步骤称为“备稿六步”。
1.划分层次
所谓层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是朗诵者对自然段的进一步整理,使之更有利于形之于声、及于受众。根据文章大意及表达的需要,我们可以将《我爱这土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该诗的第一个层次,该层次作者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为该诗的第二个层次,作者用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并且坚信胜利终将到来的决心。剩下的部分为该诗的第三个层次,这个层次是全诗的精华部分,表达了作者为了祖国甘愿牺牲的勇气和决心。
2.概括主题
主题是指主要事实中包含的思想含义,也称稿件的中心思想。主题概括要注意主题的明确性、具体性和行动性。《我爱这土地》一诗,主要是通过鸟儿、土地、河流、风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和对于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
3.联系背景
我们所说的背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的写作背景,一个是朗诵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该诗写于1938年11月17日,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阶段,当时中国政府面对日军的进攻节节败退,中国大地正在遭受空前的灾难。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和平的大环境,中日之间的关系也是以友好为主。
4.明确目的
我们朗诵文章的目的,是指稿件播出后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我们现在朗诵这首诗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铭记那场战争,深深地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5.找出重点
重点一般是直接表现主题、体现目的、抒发感情和感染受众的地方。该诗的重点是第二个层次和最后两句话。
6.确定基调
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播读稿件时总的态度倾向。基调的概括要贴切,态度要鲜明,要注意整体感。通过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可以将该诗的基调确定为悲愤的、赞美的。
第五节 即兴评述
一、即兴评述的概念
即兴评述是指面对特定的现象或话题,在准备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抓住事物特征展开叙述和议论,以此形成传播和交流的活动。
考生在拿到即兴评述话题后有5到10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进行3到5分钟的评论。即兴评述的材料涉及专业知识、社会热点问题等,范围十分广泛。
即兴评述可能是一个命题,也可能是一段材料或者一幅漫画。如果是既定主题的命题,例如一句格言、警句、谚语、名言等,考生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如果是一段材料,例如一则新闻、一个故事等,考生可以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展开论述。
二、即兴评述的技巧
1.审题要准,抓住重点
在即兴评述的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审题失误导致跑题、偏题,那么再精彩的评述也于事无补。首先,横纵结合地思考问题。不仅要横向思考话题核心的利与弊、其所体现的社会问题,还要纵向思考这个话题产生的原因、延伸的结果。其次,观点要尽量新颖。每场考试大概只有10个左右话题供全部考生抽选,如何在同类考题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关键就看立意是否新颖。因此,考生在平时准备时,就要有意识地扩展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力求做到在立意上更胜一筹。
2.结构明晰,逻辑缜密
合理完整的结构、缜密的逻辑是支撑整个评述的关键点。如果在即兴评述过程中,逻辑错乱、结构拖沓重复、语言东拼西凑,考官无法从评述中抓到中心点,这样再好的立意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在准备话题时,确立了观点,就要迅速围绕观点思考一个提纲,理清议论的思路。因为即兴评述准备的时间有限,所以,提纲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提纲,关键是把议论的结构“搭”起来。这时思维要积极活跃,思路要尽量开阔。
3.强行记忆,边想边说
快速想好了提纲,要反复加强记忆,首先是把大的分观点和结构记住,然后再强行记忆分观点的小观点和小结构。即兴评述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说,不要试图去背准备时的原话,而要去说准备时观点的意思。不用担心说得不精彩和不流畅,精彩和流畅都是相对而言的。偶有“卡壳”、重复、不顺畅,包括词语的不太准确,在即兴评述中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4.联系实际,巧用例证
联系实际就是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联系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环境,才能有感而发、入情入理。平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生动的例子,正面的、反面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人的、自己的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实例。特别是当思维和语言不太顺畅时,或一时想不起准备的提纲时,都可以信手拈来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方面可增加论证的力度,一方面可边说边理清思路。当然,也不可把评述搞成例子的堆砌,关键是要用得好。
三、即兴评述注意的问题
1.自信连贯,一气呵成
即兴评述的成功与否,与考生的自信心强弱有直接关系。准备得再好,怯场不自信也难以出色发挥。即兴评述一般都是在电视演播室的环境下进行,有的考生第一次进入这样的环境,在聚光灯下,面对摄像机镜头,的确容易紧张。
因此,自信心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用“把收听对象设想成不同意你的观点的人”的方法来调动自己的评述欲望,“我自信,我可以”、“我一定要说服你”,可以增强评述的主动性、说服性。另外,尽量使评述连贯、流利,即使一时“无话可说”,也要“硬着头皮往下说”。
2.自拟题目,多加练习
考生可以通过平时自选题目、自我评述的方式,加以练习,积累经验。开始可以准备时间稍长一些,如延长至20分钟,然后即兴评述3至5分钟。随着练习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准备时间可以逐渐缩短,关键是要熟悉这套程序和方法。
历年真题
2009年山东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真题
2008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际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外文化贸易的进出口是严重逆差,粗略估计进口与出口是10∶1。请你谈谈对我国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的看法?
点评:这道题目主要是让考生对文化贸易中的逆差谈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可以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与应该采取的措施入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原因:首先是观念上的滞后。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文化就是文化,经济就是经济,很少将文化视为一种商品,这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有差距。其次,现在中国的文化竞争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还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第三,文化市场还不够健全,销售网络不够完善。第四,我国政府在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法规政策还有待加强。措施:首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品牌。其次,注重吸收国外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第三,大力吸收国内外的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同时要注意培养优秀的人才。第四,国家应该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将文化发展置于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