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都有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的习惯。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较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这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缺憾。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课堂的生成。生成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由一种潜藏性的存在转换成一种现实性的存在,一种隐藏性的存在转换成一种显现性的存在。
◆实施策略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巧抓生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美的课堂呢?在实践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一、从教师的课堂语言挖掘生成点,体现美
(一)课堂上以教师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语言为生成点
在词语教学时,经常有学生把“噪音”读成“嗓音”,有的老师听出错误后就让这位学生重新读一遍,目的是加深印象,巩固记忆。而有的老师遇到此类问题就会用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找出这两个字的本质区别,并进行恰当点拨:“嗓”是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噪”字从形上看,有四个“口”,指声音杂乱。这样的语言在识字课上可以称为亮点,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语言,既教会了学生方法,又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将中国汉字的美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二)课堂上以规律性的新的语言为生成点
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用了“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这样的句式,使学生感受到了这种玻璃在生活中用途的广泛。于是学生在仿照例子进行造句时就全是围绕着在生活中用途广泛的工具来造的。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将这个句式拓展到其他方面:“学生从老师那里可以学到做人的道理,可以学到提高成绩的知识,可以学到走向社会的本领,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成就社会的有用之才奠定基础。”这样学生就把对这个句式的运用拓展到了其他方面,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路。
二、从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筛选生成点,体现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学既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又要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探究应用的活动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学资源有时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小学生的“现实性”学习心理来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发资源,机智地筛选生成。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后,教师出示了一道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全班同学分成两个阵营,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教师并没有马上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各推荐两名代表与同学商量后再发表意见。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双方代表各手持一个圆形纸片,都下定决心要把对方说服。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是。”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反方:“是,是啊。”正方乘胜追击:“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此时,只见反方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两部分,大声问:“这是两份吗?”正方连忙回答:“是。”反方接着把较小的一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道:“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不是。”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正方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由此可见,当学生生成不能统一的对立观点时,教师最好不要简单地做出“裁决”,可以巧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有意识地引领正反双方进入辩论的情境中去,有效地开发新的生成资源,使辩论双方个体的注意力能有效地集中在辩论的“焦点”上,思维指向性的有效值就更能趋向于知识的内部建构,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更加牢固。
三、从适时准确的教学评价凸显生成点,体现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评价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巧妙地运用生成。例如:教“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后,教师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道题进行验算。
①864÷4②5580÷9③6054÷6④7200÷3
⑤3018÷6⑥1464÷8⑦7503÷3⑧7084÷7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同桌互查,并指出错误的原因,最后要求学生们根据试商的过程和计算的结果及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仔细观察与思考之后,将这8道算式进行分类。学生们讨论交流后的结果是多样的,有的是按商的位数来分类的;有的是按商有没有余数来分类的;有的是按商有没有0来分类的……
当学生互查矫正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根据试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这当中教师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学生也就有了生成的空间,就有机会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数学思考,并巧妙地运用生成,最后呈现出不同的思维结果。
从上述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富含“数学味”的活动过程,它的价值取向有两点:一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结论,习得方法,丰富体验;二是在活动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因此,如果我们遵照数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就能准确引导学生适时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或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或查找出不足的遗憾,或领悟出改进的方法。
◆结束语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不要盲目追求其生成性,而应该站在语言学习的高度,坚持语言学习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质疑问难的精神,让基础的学习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总之,生成性只是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把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作为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应当渗透的是一种思想,而非一种实体性的内容,我们只能在学生接受、吸纳、运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