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800000003

第3章 走江湖寇四爷卖武 羡科名秦二官读书 (2)

原来秦亢之、绳之的父亲秦谦,是一位务农力穑的长者。每年在自己菜园的隙地上,种了许多南瓜。到了秋深的时候,南瓜成熟了,那大的足有三四十斤一个,小的也不下十来斤。他是个小康之家,还不至于拿南瓜当饭吃,当蔬菜呢,也吃不了多少。所以他每年南瓜成熟时,便都将来削了皮,切了块,煮个稀烂,打成了糊,却拿来糊在竹篱笆上,犹如墙上加灰一般。年年如此,糊得厚了,便把他剥下来,堆存在仓里。有了新南瓜,重新再糊。如此积存了两大仓。家人们都不知他作何用处,他也并不说明。直到临终的时候,方才吩咐儿子说:“你们享尽了太平之福,不曾尝着荒年的苦处。我积了几十年的南瓜,人人都当他是一件没用的东西,我死之后,你们千万不可把他糟蹋了。万一遇了荒年,拿出来稍为加点米,把他煮成粥施赈。这是我闲时备了作急时用的,你们千万在心。”亢之、绳之两个受了遗命,年年也照样收存。这一年恰遇了荒年,所以他弟兄提议起来,喜得志同道合,没有异言。只等认真过不去的时候,便举办起来。

果然这一年五月里,霪雨一月,六月里又下了一场冰雹。吓得乡下人一面央了地保到县报荒,一面打了包裹,提了筐篮竹杖,携男带女的,都要逃荒去了。绳之得了这个消息,连忙出外止住众人。亢之便走到自己的秦氏家伺里,开了大门,邀了十多个上了年纪的村中父老到来,对众宣言道:“列位乡邻呀!自古说,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朝难,今年不幸遇了荒年,列位要出外谋食,在下怎好阻止?但是一层,逃荒出去的,人家看得就是叫化子。一切施粥施饭,难免馊的、臭的都夹杂在里面,这还是小事。那些地方官,还要说我们滋事,无论到了那一处、,都被他驱逐出境。流离浪荡的,还不知那一天才可以回家呢?我们历代乡邻,忽然今走散了,岂不伤心?”说到这里,那几个父老已经唏嘘流涕了。亢之又接着道:“天幸我家薄薄的有点积蓄,不至于就要逃亡。

况且我先父在时,历年积存的南瓜不少,原是备作荒年之用的。在下的意思,今日便勉承父志,发了出来,与众乡邻一同享用。众位便各自归去,察看田地,有可以补种的,补种起来,有可以改种的,改种起来。天可怜我们,几个月后,还望有点收成,就可以慢慢的捱过去了。”绳之接着口道:“万一不然呀,把我们的储藏都吃完了,天气还没有转机,那时候,我弟兄们也打着包裹,和众位一伙儿逃荒去。此时断没有任着各位星散,我弟兄在家安享之理。”说到这里,那几个父老早已感激得号陶大哭起来,同声说道:“难得秦家两位相公如此周济,救了合村人的性命。将来怕不公侯万代呢!”绳之道:“我还有一句话和诸位商量。现在缺的是粮食,却不缺柴草,还望各位代请几个强壮乡邻帮帮忙,代斩几担柴草应用。从明日起,就在敝祠里面煮起粥来散放。”

众父老听说,就都到外面去,和各人说知。一时之间,不觉欢声雷动。乡下人知识有限,不解得这是人力所为,只说是佛菩萨保佑,才出了这两个善人,登时都宣起怫号来。斩柴的斩柴,割草的割草,半日之间,那秦家祠后面空场上的柴草,就堆积如山起来。

到了明天,秦氏兄弟果然叫了工人,把积存的南瓜搬到祠堂里面。支起锅灶,就把南瓜和水下锅熬煮起来。一众乡人,跋来报往的来领吃。亢之弟兄又亲自尝过,觉得力量太薄,恐怕不够充饥。每锅里面,又酌量加点老米,越发闹得颂声载道。真是古人说得不错:“人之欲善,谁不如我?”便有几个小康之家,听得秦家散赈,也送了几担米来。秦氏兄弟却也乐取诸人以为善,收受下来, 便用红纸写了“收某人助米若干”,标贴出去。到几时动用了, 也签贴出去,“某日支用若干”乡下人办事,本是没有条理的,然而照他那样,却是绝无弊窦。此时天气炎热,不免有点疠疫传染,亢之索性亲到扬州去买了些痧药等回来,分给众人。这么一来,老大一个荒年,一座八里铺,竟没有一个失散逃亡的。

到了八九月里,那补种的花生、豆子、杂粮等,都慢慢有点收成之望了,人心也大定了。直到了年下,秦家积了几十年的南瓜也吃尽了,方才停赈。从此秦家出了个善人之名。遇了过年过节,那些曾经受惠的人,也有送鸡的,也有送鸭的,也有纠合了几家合送一口小猪的。却之不得,只好受了。乡下人家,只看牲畜繁盛,便是发达之机,因此秦氏比从前更觉得兴旺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亢之的儿子二官,已长成八岁了,出落得一表人材,十分可爱。怎见得:

风神韶秀,头角睁嵘。绛唇绽朱,明眸点漆。克歧克嶷,姿容已见魁梧。学步学趋,揖让居然中节。秀外慧中,崔彦通后生第一。神清气爽,伏士标日下无双。

八里铺合村的人,没有一个不欢喜这孩子的。这且不必说。单说这孩子,生下一个传种的红痣,却隐在左胁底下,有指顶般大小,朱砂般颜色。因为他父亲亢之,左胁下也是这么一颗,所以人家说他是个传种痣。今且表白在先,下文再见分晓。

且说亢之闲着没事,便教他认几个字,就便也想觅个蒙师,替他开学读书。恰好遇了扬州府城一个亲戚,进了甘泉县学,送了报单喜帖来,请吃喜酒。亢之弟兄不免封了几分银子的芹敬,托便人带去送了。报单拿来帖在门口,一班乡下人见了,自然啧啧称羡。秦亢之也想起自己虽是耕读传家,却向来不曾采得芹香。喜得儿子二官,生得聪明漂亮,何不好好的教他读书,将来或者可以光大门闾,岂不是好?想罢,便和兄弟绳之商量。绳之因为妻子李氏,几年都没有生育,看得二官犹如自己儿子一般,听见要教他读书,自是欢喜。因说道:“我们本村虽然有两个蒙师, 但不过都是教两本《百家姓》、《千字文》的材料。我们家里,自从二官出世以后,家道日见顺适,并且这孩子生得聪明,像个读书有成的。我想殷家表叔,他教小孩子最得法,闻得他自从前年失了馆地,一向闲在家里。不如请他来教二官,亲戚面上,料他也不好推辞。”亢之道:“他住在竹西亭,离此地有五里多路,不知他肯来不肯?本村里实在没有人,就等我明天亲自去走一遭,看是如何再说。”弟兄两个商量已定,到了次日一早,亢之便起身到竹西亭去,看他的殷家表叔。

且说他那表叔,姓殷,表字曰校,是个累代以训蒙为业的,祖居在竹西亭。这一天看见表侄秦亢之到来,少不免茶烟相待。寒暄已毕,亢之便说出来意,殷曰校捋一捋两撇八字黄胡子,说道:“是呀,你家二官也到了读书年纪了。我这几年懒得出门,就许久不看见他了,长得还好吗?”亢之道:“便是因为他年纪太小,没有带得来请表叔公的安。”曰校道:“这两年我年纪大了,精神也磨不起,所以有两年没有就馆了。幸得大小儿到瓜州去就了专馆,二小儿也弄了个蒙塾,教上十多个学生,我也乐得养养静了。贤侄既然亲自到来,我也不便固执,好在一两个孩子,还不十分费神。”亢之连忙站起来,作了个揖道:“一切总求表叔费神。”曰校道:“难得贤侄想着我。你可知我殷氏,虽然累代科名蹭蹬,那教学一门,却是甚利的。你可知仪徵阮文达公?就是我先曾祖教出来的呢。

高邮王引之,又是我先祖启的蒙。我老人家门下的进士、翰林,也是一大把。就是我所收的门生朱卷,不管他进土、举人,一起在内,叠起来有七八寸高呢。你今天想着了我,你家二官一定要发的。”亢之又连连作揖道:“多谢老表叔教诲他,将来得有寸进,自然都是老表叔栽培的。”曰校又正色道:“我们忝在亲戚,诸事本来不必计较,但是也要说明一句。凡事都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好。”亢之道:“束修一层,只请老表叔吩咐,小侄无不从命。”曰校道:“在他处呢,再多的钱,我也不去劳神的了。在亲戚情面上,少了我也不够,多了我也说不出,你一个月送我五百大钱罢。不过一年要作十二个月算的,一年你出六千文,遇了闰月照加五百。贽敬、节敬在外。贤侄,你看如何?”亢之道:“一切都遵命办理。但不知老表叔几时可以去得?”曰校道:“贤侄先请一步,我收拾点行李,叠起几卷书,明日就来。”亢之大喜,作别去了。

到得明日,日校果然带了行李书箱,坐了一辆小车来了。亢之弟兄迎着,代他发付了三十文车钱,请到里面,收拾出一间书房,开了行李,庋架起几本书,设了师位,然后散坐闲谈,定了开学日子。到了那天,曰校也居然戴了一顶祖父传下来的大帽,秦二官便谒圣拜师。亢之用红纸裹了二百文,送作贽敬。曰校便替秦二官起了个学名,叫秦白凤。从此照例天天上书写字。他本来是父亲教着认过几百字的,教起来自然容易,不上两个月,把那些《三字经》、《千字文》都理过了,便读起《大学》来。一天,白凤放了学,出来见父亲,只见座上坐了一个人,亢之叫二官快来见过伯伯。白凤抬头望去,却是个不相识的人。正是:

他年未必成娇客,此日先来见岳翁。

要知座上坐的是谁?且待小子闲了,再来开说。

同类推荐
  • 商略

    商略

    小说以一个超级大荐目的决策,研发,管理,销售为主线,两大公司围绕新产品、新市场的争夺,互相设局,计谋重重,悬念迭起,机会还是陷阱?友情,爱情,亲情,杂糅其间,剪不断理还乱。在瞬息万变的IT业,国产与进口,土枪与洋炮,人才与庸才,跳槽与挖人,两大公司在风云变幻的商场天地里,展开了贴身肉搏。恒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手天赛却已连夜布好战局,磨刀霍霍。恒佳该如何接招?是破釜沉舟,吹起进攻的号角,还是稳坐中军,暗度陈仓?抑或独辟蹊径,异军突起?原为好友的两位销售精英分道扬镳,各为其主,将展开怎样的对决?本书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相信读过本书,你将品味商战之智慧,销售之残酷,职场之玄机。
  • 我的特战生涯

    我的特战生涯

    从小就被同龄人当作“沙袋”来练习拳脚的小胖子吴克,在考学无望以及父亲“军人梦”的强烈愿望之下,他毅然选择了走进军营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经过了新兵连、防暴班、普通连队的几重如炼狱般的训练之后,吴克体内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并且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国特种部队的一员。对于特种兵本人来说,记忆最深的应该是时间沉淀之后的关于人生与战争的思考和反思。
  • 白话聊斋

    白话聊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先生,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71岁才考得贡生。蒲松龄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创作出许多文学作品。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经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400余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 好人的温度

    好人的温度

    本书收录了好人的温度、我也哭过、一场南辕北辙的爱、我愿是你梦想的幸福、美玉偶卖掉的孩子、随礼、四个字的荣誉、秘密、身痛、我是一只小小鸟等故事。
  • 回家

    回家

    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极有意味的作品。即使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细节,一件普通的事件,一句平凡的话语,在刘国芳的笔下,都能洋溢着一种诗意美。他的小小说不仅体现了这一文体特有的瞬间感染力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本书收入刘国芳最新发表的小说70余篇,这些小说在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形成一种独特的内蕴美,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哲学的高度,读后使人心弦为之颤动。
热门推荐
  • 悠闲酒贱仙

    悠闲酒贱仙

    大千万界,神鬼妖魔佛神仙强者无数,宗门如雨。“兄弟们都出来,这家伙要和哥单挑。”某人喷了一口血到“你怎么这么无耻,说好的单挑不是一对一么?”且看地球上的富二代如何在如何在万千世界纵横。看惯了一堆废材屌丝被虐才得到功法的小说,然后各种被虐,我心中的也想尝试下能不能些一本高富帅得到功法,然后一路把敌人虐到底。这本书应该叫做《暴力酒贱仙》名字打错了,嘿嘿。
  • 魔尊宠妻:绝世毒医大小姐

    魔尊宠妻:绝世毒医大小姐

    【1v1甜宠文】本姑娘要去干事业!立大志!建…哎?某妖孽男抱大腿:娘子,好好待床上,可好?她,身死心不死,无畏无惧,却被一变态男打败。她求他:今晚轻点,好不好?
  • 从草根开始

    从草根开始

    2823年的科技于经济依然发展到了现今社会人类所无法想象的地步。然,2823年身怀绝技的豪门少爷确在一次意外中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华夏变成了真真切切的草根阶层。叶飞:“草根就草根,哥一样风生水起”叶飞:“看哥,怎么把草根变成神话。哇哈哈美女如云不是梦啊。”身后众女:“你丫想死是吧,还想泡妞儿。。”
  • 鹿晗之重生的阳光

    鹿晗之重生的阳光

    重生后,万身宠爱只为一人,面对一见钟情的男神的求婚和青梅竹马的宠爱。我们的女主该何去何从?她该选择谁,她应该去复仇吗,还是息事宁人?该怎么做,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她应该去复仇。重生后,所有的人和事都变了她步步惊心。下一步她应该怎么走,下一步她会遇到什么,她到不知道。她的命运在自己手里,她的步伐由你们主宰!
  • 惹火烧身

    惹火烧身

    都说一入豪门深四海,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婚后生活多姿多彩,上有英勇好婆婆,又有封家大将好公公!“姓封的,难道你不知道么?遇到你之前我的世界是黑白的”?“嗯,知道,那遇见我之后呢?”“我靠,尼玛全黑了”?
  • 遮天之幻戒

    遮天之幻戒

    看书名就知道是遮天同人小说,不种马、少度YY。希望大大们喜欢
  • 神探老公在隔壁

    神探老公在隔壁

    她是路痴,但不白痴!亿万富豪离奇死于反锁的家中?连环杀人后不劫财劫色只劫骨头?女大学生频频失踪人心惶惶?还有什么奇葩案件,尽管放马过来!再难再邪乎,犯罪心理分析天才、呆萌小警花也分分钟给你破了!神探师父你说什么?约会?咱们天天一起破案,不就是在约会么?
  • 宠妻有瘾:首席不好惹

    宠妻有瘾:首席不好惹

    无良父亲欠下巨款,推她抵债!拍卖会所,她站在台上被待价而沽。屈辱,恐惧让她忍不住向债主大人苦苦哀求。“三个亿,不想陪他们,你打算怎样陪我呢?”他含笑问她的样子,比恶魔还要恐怖……
  • 北宋故事:无良小偷

    北宋故事:无良小偷

    新一代第一神偷齐萧竟偷来时光核心回到北宋时期,这里,好像和历史上的,不太一样......
  • 四大公主的爱恋

    四大公主的爱恋

    四位公主和四位王子几人经过万千磨难,是什么给他们坚定的信念,又是因为什么他们彼此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感情充满了坎坷,他们心中的念头:不经风雨,怎么见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