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2800000006

第6章 房地产金融风险生成的分析框架(2)

我国学者在进行房地产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也对房地产金融模式的分类进行了探索。较为流行的,是按房地产金融机构和各融资工具的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的不同,将现行的房地产金融结构分为三类:一是开放式的住房金融系统,指资金全部直接来源于金融市场或一般的金融机构,资金的来源与运用都没有特定的对象限制,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二是封闭式的住房金融系统,指资金来源和一般的金融系统隔开,有专门的特殊渠道,资金来自特定的群体或机构,其运用也针对特定的人群,典型的即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模式。三是混合式的住房金融系统,指其中商业性住房金融系统的资金来自金融市场和一般金融机构、而政策性住房金融系统的资金借助于特殊的融资渠道,德国、日本、巴西和我国都属于这类。

需要指出的是,政策性住房金融系统的构建在于以优惠的条件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建设给予金融资助,它既可能是对住房需求进行的补贴,也可能是对住房供给进行的补贴,包括了对中低收入阶层提供的购、建房贷款,对向其出售、出租住房而建房的机构提供建房贷款,以及为贷款提供担保等手段。

显然,我国学者的这种分类方式是基于住房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与商业性的差别区分的,体现了住房商品的特殊性,但却没有体现不同国家金融结构的特殊性。

2、基于金融结构的房地产融资模式分类

前述对房地产金融模式的分类主要是基于住房兼具保障品与普通商品的双重产品属性,从政策性与商业性角度进行区分的,仅从这一分类视角出发很难为本文主要问题的解答提供立足的支点。本文的主题之一是探讨不同金融结构下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状况,房地产金融是属于金融系统的子系统,因此,要进行房地产金融系统的分类,不妨借鉴金融系统结构来区分。

(1)分类:银行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与市场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

一般认为,金融系统结构可以分为两类(Allen and Gale,2000):一类是银行主导型(bank—oriented)金融系统,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在动员储蓄、配置资本、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另一类是市场主导型(market—oriented)金融系统,即资金的募集、风险的分散等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

根据这一逻辑,我们不妨将房地产金融结构也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银行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系统(含封闭性的住房金融组织、存款金融路线所涉及的金融机构),风险由金融机构最终承担。如德国、及包括日本在内的大多数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属于此类。二是市场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其基本特点是通过证券化工具将房地产金融与资本市场链接,风险的承担者为金融市场投资者。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即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

笔者认为,区分这两种模式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融资工具的差异,即标的是否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在市场流通;二是是否存在风险的横向分散。

(2)证券化工具的细分

证券化可分为“股权及负债证券化”与“资产证券化”两类。“股权及负债证券化”指企业为筹集营运资金,而发行股票、公司债等有价证券,通过证券公司承销再转卖给投资人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是指资产发起人(金融机构或企业单位)将缺乏流动性、但可预见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组合、构造和转变成资本市场可销售及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是一种资产负债表的“表外”融资形式。

资产证券化与“股权及负债证券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以融资企业本身的产权为清偿基础,无论企业对债券本息或股票的清付,都以企业的法定财产为界。而前者发行的基础不是依据企业的全部法定财产,只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证券的清偿也不以发起人企业的产权为基础,而是以被证券化的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为限。

在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之下,各种证券工具名目繁多,如ABS、MBS、RMBS、CMBS、REITs、CDS、CDO等。为了区分各种资产证券化工具,可以按标的资产将其分类。证券化的标的可以分为两类:资产和债权。房地产项目债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即标的为资产的证券化形式,指投资者与其所投资的房地产间的法律关系,由直接持有房地产所有权的物权关系,转变为持有会带来现金流收益的有价证券形式。其实现形式是通过房地产专业管理机构运用来自社会大众购买有价证券所筹集的资金,来进行房地产的管理或处置,提高房地产的价值,从而将房地产产由原先僵固性的资产形态转化为流动性的有价证券的形态。标的为债权的即金融资产证券化,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一般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实体(可分为公司型或信托型)的创设及隔离风险的功能,从其持有的各种债权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贷款等中,筛选出未来产生现金流量、信用品质易于预测、具有标准特性(例如类似的期限、理论、债务人属性等)的资产作为基础或担保,经由信用增强和信用评级等机制作用,将基础资产重新组合包装为单位化、小额化的证券形式,向投资者销售的过程。由于本书旨在探讨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范,若无特殊说明,本书所指的资产证券化仅为金融资产证券化。

金融资产证券化又可以分为两类资产支持债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简称MBS)。在各类文献中,ABS颇让人迷惑,原因在于不同文献选取了ABS广义和狭义的两层不同内涵。广义的ABS泛指金融证券化产品,形式包括了房地产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应收款项和设备租赁等。狭义的ABS则是为了区隔MBS与其他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与房地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权证券化产品称之为MBS,而非房地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权证券化产品则是狭义的ABS。

MBS指的是金融机构将房地产抵押贷款汇总成为一个债权群组,并经过适当的内部与外部信用增强后,将其分割为证券发行标准单位,于资本市场上出售。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实质是将一系列稳定的现金流转化为一笔现金预付款项。通过证券化形式,可产生固定现金流的抵押贷款转换成了可以流动的证券,增加了抵押贷款的流动性。依据房地产的类型,MBS又可以分为商业房地产抵押证券(CMBS)和住宅用房地产抵押证券(RMBS)。

而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衍生的ABS、R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等信用衍生产品则是对ABS、MB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或其他如高收益的债券(high—yield bonds)、新兴市场公司债或国家债券(Emerging Market Corporate Debt、Sovereign)等金融工具的再组合,它标的仍然属于债权。

在未做特殊说明时,本书所指的“证券化”或“资产证券化”均为“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简称。

2.1.3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定义

风险,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界定,首先是种不确定性或不完全信息的现象,但它又与“不确定性”有本质的区别。Knight(1921)明确指出,其区别就在于一个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性能否用具体的数值概率来表述(这些概率可以像拿到彩票一样客观地确定,也可以反映自己的主观信念),能指定具体概率值的即风险,反之则是不确定性。

而金融,按博迪和莫顿的定义,其本质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效益是在时间上分布的,决策者和任何其他人都无法预先明确知道。换言之,金融的内涵本身就与不确定性和风险密不可分,金融风险可以理解为金融行为主体所面临的一种不确定性。

但这种界定显然是不全面的,任何经济活动,只要结果产生于未来,其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如果仅作这样的界定,金融风险就和其他经济活动的风险没有显著的区别。

实际上,一直以来,金融风险就被公认为,比起其他行业风险,对经济有更大的破坏作用。单个金融机构的倒闭,不仅可能通过支付链条在金融体系内部传染,还极易波及到经济的其他部门中去,由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也就是说,从宏观意义上看,金融风险天然地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性质。正如Greenspan(1995)所指出的:“一般认为,系统性风险代表着某种金融系统破坏的倾向。”

迄今为止,关于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国外不乏学者做深入研究,但却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界定。如Kaufman(1995)在总结银行及监管领域的界定后,认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一种累积损失的可能性,表现为某一事件沿着(金融)机构和市场联动的链条引发一系列损失”。Kupiec和Nickerson(2004)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某种程度的经济冲击引发资产价格大幅波动,流动性的大幅下降,以及破产和效率损失的可能性。”此外,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认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连锁特性,一个市场参与者的失败祸及其他参与者的可能性,比如客户A在X市场的失败,可能损害中介B在X、Y、Z市场履行义务的能力。”

这些界定在细节上并不完全一致,如对于风险的导火索就有“事件”、“某种程度的经济冲击和某市场参与者的失败”等多种认识;对于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也各有说法,如CFTC的界定强调的是市场参与各方的损失,而前两种界定则涵盖了整个市场的损失。但若抽象掉上述细节的差异,我们会发现系统性风险的内涵有四点:第一、存在一个触发点,不管是某种经济冲击或是某个机构倒闭。第二、这种触发点打破了金融体系原有的均衡。第三、风险会在金融机构间传导,带来连锁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金融机构联系的紧密性与金融服务的社会性,金融中介天然具有扩大风险的特性。第四、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恶果。不管这种经济恶果是金融机构的大幅损失,或者金融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还是两者兼备。

因此,本文所指的金融风险,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如Crockett(1997)的界定,指的是:“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反常波动,或大量的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二节相关理论渊源

2.2.1金融风险的理论渊源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渊源:对金融危机的两种解释

关于金融风险的理论,最初是源于研究者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审视。对既有金融危机的解释长期以来形成两种观点:一是基于集体性心理恐慌的金融风险理论;二是基于经济基础的金融风险理论。

1、基于心理恐慌的金融风险理论

心理恐慌论由Kindleberger(1978)提出,认为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群体心理恐慌的产物。Bryant(1980)与Diamond and Dybvig(1983)进一步将其模型化为银行挤兑预期自我实现的过程。在给定先来后到的取款顺序和资产变现的成本,存款人的提款行为存在多重均衡。如果人们都认为恐慌不会发生,取款需求趋于正常,很容易被满足,不会发生成本高昂的资产变现。但当人人都认为危机会发生,那么这将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人们会争相到银行挤兑。在Diamond

and Dybvig(1983)模型中,挤兑是由一个外部变量“太阳黑子”触发的,太阳黑子与实体经济无关,只作用于人们的心理。

在早期文献中,“太阳黑子”只是引入的一个随机变量,并不含实质的经济意义,也就没能解释是什么触发了恐慌;也即在多重均衡中进行均衡选择的机理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后续的研究者就此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如Carlsson和Van Damme(1993)将信息不对称和全局博弈的观点引入模型,认为信息不对称(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群体行为;人们对未来经济状态知识的普遍缺乏,会导致唯一的均衡选择。Morris和Shin(1998)将这种全面博弈的思想运用到货币危机的模型中。Rochet和Vives(2004),Goldstein和Pauzner(2005)运用相同的技术阐释银行危机。Chen,Goldstein,and

Jiang(2007)则引入全局博弈的方法来解释共同基金撤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局博弈的观点从理论上确保了均衡的唯一性,但当前的实证文献却相对有限,不能完全说明是否是合作触发了恐慌。因此,总的来说,触发恐慌的经济学机理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回答,这使心理恐慌论很难运用于风险管理的政策实践。

同类推荐
  • 营销新革命之二:塑造工业品营销品牌

    营销新革命之二:塑造工业品营销品牌

    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不断创造利润,那么,决定企业能不能创造利润的因素是什么呢?有团队因素、管理因素、背景因素,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远景,而远景的最大动力是创造优秀的品牌。品牌时代已经来临,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品牌已经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企业最想宣传的是自己的品牌,客户最关心的也是企业的品牌,至于品牌属于哪个企业却不在意,做品牌就像做人,从小就要树立品牌的价值和理念。所以,塑造品牌并不只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更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与众不同之处。
  • 卡位

    卡位

    本书是作者关于营销方式中卡位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一本书。作者从卡位的理论入手,表明要开辟出新的市场,就必须用新的理念并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因此,作者采用了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将卡位的理论运用在实际的商业案例中,以实际操作的例子来解释和定义什么是卡位而且如何赢得市场。
  • 半部论语治企业

    半部论语治企业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的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在《论语》中、我们不但能找出许多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找到许多现代企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 当当创业内幕

    当当创业内幕

    当当网成立于1998年,初以“网络书店”起家,后逐渐成长为集家居、美妆、数码、百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网上购物商城。它挺过了2000年的互联网寒冬,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逆市上升,成为行业的领跑者。面对风投以及 “老师”亚马逊的巨额资金诱惑,当当网谨慎选择了保留企业创始人的决策权,并立志把“孩子”养大,李国庆和俞渝的龙凤搭档遂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电商混战,风起云涌,在强手如林的B2C行业中,当当网的机遇在哪里,软肋又有哪些?
  • 教练的智慧

    教练的智慧

    《教练的智慧》系列为国内第一套专门描写企业教练的书籍。在书中,作者结合多年行业经验,通过简短生动的案例、故事,辅以内涵丰富的插图,一点一滴呈现教练智慧精华。从第一本推出至今已十余年,在业内口碑相传、历久不衰,被奉为行业经典。历经多年积累沉淀之后,作者再推力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新、更丰富的教练智慧及心得感悟。
热门推荐
  •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男人这种动物,对于苏若来说,没有爱与不爱,只有杀与不杀!绝美的容颜下,她有着一颗冷若寒冰的心,杀人是她唯一的乐趣,也是她赖以生存的技能。离奇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空,她获得了新的能力,有如一朵妖艳而致命的罂粟花,让人情不自禁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她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容颜和声音,却抛不掉内心的孤冷和苦痛。一场场生死别离过后,谁是那个她怎么也甩不掉的护身符,谁又是那个布局在先的幕后黑手?这世上,是否有一个人,足够强大坚韧到,能将她的心,悄悄融化。。。
  • 超级混小子

    超级混小子

    在我看来,学校、家庭,以及我的小圈圈,那简直就是个垃圾桶。可如何在垃圾桶里生存下去是个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变成一只苍蝇。一旦变成了苍蝇,离蝴蝶的距离也就近了。
  • 异世孤魂:傻女涅槃

    异世孤魂:傻女涅槃

    穿越来到异世,接受魂之一族的传承,并得到炼魂秘法一部潜心修炼一个月,成功的炼成一个傻子……摔,还让不让人好好修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前孽女配攻略:后世来偿

    前孽女配攻略:后世来偿

    在这个穿越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年代,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上天的摧残。谢晓雨很不幸,她中标了。不过还顺带了一个系统,嗯,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她安慰自己道……怒摔!为什么别人家的宿主各种风流倜傥美貌与智慧并肩,系统各种体贴关怀懂谋略,而她是简陋简陋外还要防止自家系统挖墙脚!!而且还玩忽职守谈恋爱!!!开什么国际玩笑,代表我大FFF烧了你们哦!总之,这就是一个设定主角但没有主角光环的倒霉孩子,努力在辣鸡系统和辣鸡设定下活下来的倒霉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XDDDD(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幻觉XDD)
  • 元素世纪之战

    元素世纪之战

    在很久很久以前,玉帝有四大护法,他们分别掌控着四大元素分别是水,火,冰,木四大元素,由于玉帝十分尊敬这四大护法,准备将这四大护法升仙,并推举出一个元素之神做元素宫的宫主,围绕着这个宫主四大元素守护者带领他们的部落来互相争夺的故事。
  • 双燕又飞还

    双燕又飞还

    她本是将军的小姐,他是落魄的皇子,本来他们毫无交集,可是偏偏遇见了,她温柔的笑流进他的心里,从遇见她那一刻开始,他的心就围着她转,他的世界终于有了一丝曙光,可是她已有婚约,他爱而不能说,更不能正大光明地提亲,种种原因羁绊他的步伐,他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各种困难,终于看见她穿着大红嫁衣坐在他面前,他告诉她,这辈子只有他们两个,幸福地生活五年,突然世界变了,他说为了你,我连死都不怕,有了这五年,足矣,我不后悔,只希望你别恨我,她说,如果知道有今天,宁可当初没有遇见,更不该对你笑!可是偏偏他们有缘……
  • 高冷帝王:绝色妃后

    高冷帝王:绝色妃后

    一朝失意,开启穿越大冒险。拐了个受宠的王爷当老公,只是……“墨萧,你的爪子在哪里?”
  • 嗜宠娇儿:腹黑庄主好威猛

    嗜宠娇儿:腹黑庄主好威猛

    “爹爹~人家要和你一起睡!”三岁时,她脸上傻乎乎,心里色眯眯,借用养女的名义占尽了他的便宜。十五岁,她是绝色倾城,天下夺之,他罔顾伦常要娶她为妻,宠她爱她如命却甘之如饴,不惧天下为敌!她自以为驭“爹”有术,却不想被某人温水煮青蛙十几年,用一生的温柔呵护织成一张大网,将她层层束缚,再也逃不得……养女儿这条路,注定任重而道远……
  • 恶佛陀

    恶佛陀

    人间妖人肆虐。二十年前妖人大战,却天下无人知晓结果。二十年后,一切都从一个似乎有神庇佑的神奇小镇开始......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商人却身怀绝技。他心存佛陀,却手染鲜血;他心怀万千,却不喜江湖;他贪图享乐,却扛天下于己;他本想过着平静的生活,却被一个少女打破......
  • 元破无极天

    元破无极天

    转眼间,距那次浩劫已过近十万年...十颗魔星也即将连成一线,这意味着君帝的预言将灵验──十万年后十颗魔星连成一线,压制四魔族的封印将减弱,而他们也将依靠鼎盛的魔力冲破封印。.......元之轮回,时代变迁。在这新时代里,终究会发生什么,。究竟是轮回者完成使命拯救苍生,还是魔族逆霸天下...........且看《元破无极天》古尘不一样的修武之路.....命运的洪流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