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2000000029

第29章 生态经济文化与中国可持续发展(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推动发展的主要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发展观的深层次根本变革,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探索。表面上看,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等关系中面临的诸多矛盾的问题,而实质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新的文化观,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经济、人类今天与未来发展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为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明确提出“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协调研究,有利于把握生态、经济、文化内在发展关系,确立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发展观,推进可持续战略的实施。

一、生态经济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生态经济文化和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发展观

1.生态经济文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生态经济文化,是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生态经济文化以自然为载体,以人为主体,以人的对象世界(人化自然)为主要表现形式。显然,生态经济文化具有自然、物质、精神、技术等多种复杂的属性。生态经济文化若从内涵和核心来看,它主要指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形成的,人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变化中的价值取向和受价值取向影响的活动方式。

人类发展的历史与自然变化的历史是紧密联系的。在古代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被动的适应自然界,只有在可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索取生存资料,其活动受自然环境的严格约束。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是使其活动与自然变化相协调,对自然的破坏性影响是有限的、局部的。到了近代,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利用,曾经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一度忽视了人类自身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机器大工业出现,给自然界造成愈来愈严重的创伤。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也危及到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当代,人类已经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决不是单方面的,它受到诸多因素的约束。其中环境与资源恶化是不利于人类发展的,人类开始限制自己的行为,重新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从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关联的视角,思考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问题,这是一个崭新课题。

2.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发展观

在人类发展与进化的历史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和思考是人类理性思维里永恒的主题。“人地关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综合体系,其中,人类的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重要关系。我们若考察地表空间人类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演进变化过程,不难发现,构成人类经济文化系统内部结构和发展机制的依托是空间自然生态系统,其客观物质基础是土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文化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态经济文化系统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人类经济与文化发展活动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离不开与经济文化主体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

一切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文化活动都只可能发生在自然、社会、人、相互关系形成的结构框架的范围内。社会发展(以经济文化发展为标志)中,经济的发展决不是纯经济的,其文化的印记必然反映在经济生活中,相应文化的发展也不是纯社会性的,其自然生态变化也对其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在社会经济理论中,生态经济学的崛起以及对今天经济活动的影响就充分反映了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要求;文化生态学的崛起就是旨在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环境因素的变迁取决于人类的文化因素,特别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装备”。同时生态环境的演变反过来对人类文化发展趋向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人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关联的角度看: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经济文化:采集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的经济文化活动都是人地关系的反映,实质上并无差别,只有人地关系深度和广度层次的不同。综观人类社会现实的经济文化,不外乎是人类社会圈与地球各种空间圈联系的结果,人类利用自然生态资源获得空气、水、食物、能源和居住场所,从而以自身劳动和智能创造了物质与精神财富,构筑了经济文化。可以认为,人类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经济文化活动是人类处理人地关系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念和态度受到重视,使我们摆脱了长期羁绊人们思维的各种“唯精神论”、“唯意志论”以及“征服自然论”等形而上学观念。人类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发展理论拓展了我们的思维。面对人口膨胀、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等危机与问题,采取了以科学的态度反思过去的经济文化理论,重新探讨人类活动的生存发展的理论,合理组织经济文化活动,重视对人地关系的新思考。在这种新的研究中,人类经济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生态经济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明确提出和确立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对实践有重要意义。若考察人类人地关系理论的思想发展史,虽然前人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命题,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曾有过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丰富论述,在此简单地追溯前人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关系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对人地关系论述较多的是地理科学家的著作,特别是文化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环境地理学家等的著作中,曾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地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包涵着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德国的K·李特尔在其《地学通论》巨著中,较早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后来,F·拉采尔进一步提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上述理论的共同缺陷是极端地强调环境对社会人文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失之偏颇,并且将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根本错误的。当然,并不否定环境与人类文明存在内在联系,他们的贡献是分析和重视这种内在关系。地理学家的“或然论”不同意“决定论”的观点,马雷特·M·费布等人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其活动并不直接由环境决定,而应由理性决定。后又有 “地理环境感应论”、“人类文化生态论”等观点,进一步强调入地关系中,人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特别是人的生态环境观、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特殊作用,特别是观念对人的自身行为的支配的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并对象化在生态系统中。

总之,上述人地关系思想和观念对于我们研究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启迪是:它有助于我们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研究纳入人地关系的理论高度进行新的探索,使我们的分析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有利于我们得出合理的科学结论。

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为战略问题研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于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现实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深层转换,经济发展与运行已导入了市场机制,强化了社会各方面的横向关联度。社会发展中经济机制导入了文化领域;文化机制也导入了经济领域,生态机制己引入社会发展机制中,并带来了发展主体(经济人群体)思维、观念、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价值准则的各种变化,追求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追求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以及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已是社会发展中新的趋向。为此,我们从空间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和有机整合釆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经济文化协调问题,就有利于获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中一些不科学因素的积淀和影响,加以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关联发展作为推动现代化的准则,尚没引起人们的广泛和足够的重视,致使现实生活中经济、文化、生态发展变化脱节。表现在(1)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尖锐。我国目前每生产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在经济发展中,伴随的资源高消耗,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近15年我国上地沙化面积每年高达1700多平方公里。(2)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协调。在改革与开放中,有的地区和部门认为只要引进了先进技术,吸引了投资就等于拥有了现代化装备,就将有高效率生产,可是由于文化发展根不上,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观念没有转变,劳动者科技素质低,管理能力差,结果经济行为倾斜于追求狭义的经济效益,片面追求产值、利润,而环境保护、三废治理、资源保护、人口控制被忽视,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规律

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并贯彻于实践中,应正确地把握其协调发展的涵义,需要研究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变化的规律性,才能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

(1)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观。

其基本内涵是现代化建设中,人们处理人地关系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特点就是按系统的原理,视生态经济文化为一个有机整体,坚持整体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和同时推动,协调演进从而克服长期以来经济生态文化多元平行和推动,相互封闭的发展观,获得发展的综合效应。

(2)坚持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应着力于处理好生态经济文化整体系统的内部结构关系。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客观因素与人的主观因素的关系;社会经济系统与文化系统的关系。在这三层关系中,人的主观因素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因素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处理好这个关系有利于整体系统的协调发展。而要解决好这个关系关键是要改革传统的发展文化观,加强现代文化建设。因为“文化的主要核心是由传统的观念(那是历史的并有选择的)以及从属于这些观念的价值所组成;文化体系一方面可视为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约束着未来的行为。”只有改革传统文化形成的发展观,才能真正确立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观念。

(3)推进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应研究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策。

生态经济文化作为整体系统发展变化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看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物和自然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之间是开放性的,并存在多重双向的交往关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转换。生态系统运动由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而进行,运动过程中既有自然环境变化,也有经济变化,还有文化发生与发展。生态系统变化受到人们的文化与经济活动的深刻作用,它们之间紧密关联、共同制约、共同变化这是一股的规律性。经济文化系统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对而存在的一个有机体,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人类是经济文化的主体,经济文化发展是按主体的需要以主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果。人类从事经济文化活动当然要遵循经济文化发展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经济文化发展也受到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的作用。例如,人类经济文化从空间上看,各种经济文化圈,经济文化综合体、经济文化区、经济文化景观现象等,都同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向人们提供的自然要素、生态资源要素存在联系,经济文化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特点和规律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也存在必然联系。蒙古人的游牧经济文化活动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联就是明证。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的相互联系,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变化规律是可以掌握的,社会经济发展应从客观规律出发,制定战略对策,重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同类推荐
  • 民族过程与国家

    民族过程与国家

    本书主要研究人类民族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民族共同体产生问题和原始社会的民族过程;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的民族过程;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过程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过程等;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热门推荐
  • 乱世浮云

    乱世浮云

    不过乱世一朵浮云去,不过悲歌一曲孤奏来。我等生逢乱世,不过以卵击石,却也毁的漂亮。古人先上山而后下山,如今先出世而后入世,不为功名利禄不为荣华富贵,只求吾心得安。
  • 腹黑百变妃:红颜决天下

    腹黑百变妃:红颜决天下

    "从前有个王八蛋他叫做纳容晟,有一天他突然发神经......"韩殊悠然自得地在纳容晟面前唱着,纳容晟忍无可忍地说:"你在唱什么!"
  • 我的英雄路

    我的英雄路

    他不是英雄,没有成为英雄的觉悟,然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人生的轨迹会无情的推动,直到你别无选择。英雄不是一个称号,它不过是一个相对高尚的职业。就如同高明的医师,他需要自身的努力,还有无数经验的积累,也如同百战的将军,他需要在战斗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获得军功。英雄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所走的道路不同而已。且看,英雄之路有何不同!
  • 生化巅峰

    生化巅峰

    末世来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当我踏上进化之路的那天,我就已发誓不要苟活,而要站在世界之巅。”
  • 白.鬼

    白.鬼

    那天,他就像那块石头一样消失在她的生命中。他倾尽一切,换回见到她的机会,与她拥抱,却发现自己穿透了他,他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个鬼魂。“白鬼!你真的很自私!你永远只爱她!你从未看到你身边的人!”“对不起......"
  • 凌天仙劫

    凌天仙劫

    如若天道不公,便打破这个天。如果人道不公,便弑杀这个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十二域传

    十二域传

    寒风萧萧,北雪飘凌,木冷踏入星修的同时,也卷入了关于十二域的一场千年契约风波,层层经历、百受欺辱、倍受打压,离奇遭遇、曲折感情的,造就了他浩瀚不平凡的人生,看平凡少年如何举步维艰,坚持、坚毅最终跨越世间巅峰,最终成就十二域亿万人仰望之峰顶!
  • 灵兆

    灵兆

    超自然力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诡异的死亡咒杀,远古神兽相继复活,给技术强盛的现代世界带来毁灭厄运。身受诅咒的红发少年,从卑微走向自信,从繁华世界走向乱世。他是各种斗争的矛盾体,也是为了守护已有竭尽全力的英雄……随着灵力者联盟的内乱,产生的蝴蝶效应波及全球。揭开百年前的惊天阴谋,手握剑中至尊,他将力挽狂澜!!!
  • 少爷:请你不要这么张狂

    少爷:请你不要这么张狂

    她不过是在午后休息一下下。却招来狼吻,从此,他并在她身上贴了专属他的标签。带着她逃课,打架!十年后。他再次绑架她,不经过她同意就帮她辞职,还威胁她老板。不过是耳闻她很喜欢那条链子,他就派秘书以出高出三倍的价格拍下来。“喂!白痴,滚远点。”不就是人家想拍张他的照片做留恋,至于那么张狂嘛?要不是工作被那个五官看起来还过得去的家伙刷了,她真的很想骂过去:“少爷,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