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2000000015

第15章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研究(4)

2、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管理

全球化推动全球社会转型,也带动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变革和转型。其特点表现为:首先,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深入,拉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变迁。中国正由封闭、半封闭的农业社会转向开放的工业社会,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由结构单一同质社会向异质多样化社会转变。其次,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促进了社会要素的广泛横向流动,以人口流动为载体,直接带动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行为方式等的流动。社会成员的流动既表现为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动,又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社会角色转变,直接后果是社会阶层结构调整和人们社会关系的改变。再次,社会发展的开放和社会结构变动,加速了社会分配格局调整和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会成员、群体、阶层、组织之间围绕利益格局变化,各种矛盾日益显化。最后,社会变革和广泛的各种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后,中西文化的碰撞,引起了社会成员思想观念、道德意识、文化价值观的极大变化,相应也引发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进程中,为促进社会有序、健康、稳定地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研究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极为重要。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和关系的协调、疏导、调整以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社会管理的实质是对社会构成的各成员、各单元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规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管理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社会管理的内容,要重视对人们心理、观念、行为的疏导,对人际关系,利益关系,群体关系的协调,社会运行机制构造和社会发展预测等。当前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应主要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利益格局调整,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现实。二是建立道德评价机制与舆论监督,构建新的社会道德秩序。三是倡导向上的精神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传统的优秀文化形成人们良好的生活方式。四是通过对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引导、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管理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特点。社会管理需要建立社会发展运行的有效机制,一是社会运行的预警机制,二是社会整合制衡机制,三是社会管理决策机制。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表现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及文化要素等资源跨国流动和跨国公司在全球大规模的组织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纳入全球化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具有深刻影响,表现为:一是全球各国家间相互信赖和影响愈益增强,各国政府社会经济政策的外部性增强。二是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权国家对国内经济作用影响力。不可否认,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对其成员国事务有直接影响。需指出,经济全球化,事实上显化和抬升了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港、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技术园区等)对世界市场的投资、信息、资源流动具有吸引力,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把加强城市开发建设,重点区域社会建设作为推动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重要措施。因此,推动我国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1、城市开发建设与城市化道路选择

在社会经济中,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标志。城市“把知识思想、经验逐渐累积起来,并整理加工,组织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秩序;同时,把这种新的生活秩序逐渐传播到邻近地区去。”正如马克思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在当今全球化推动下,全球以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体系正在形成,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现代化新发展。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实质表明了传统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

变,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途径和主要标志,加强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已有极大提高。197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入口17.9%,2008年增加到45.68%,我国城市化己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预测,2l世纪中叶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60%,这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革。按国际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60%才是初步城市化,而一些发达国现城市人口己占总人口80%以上。可见,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差距,并且,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全球化下,世界城市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加强城市建设。城市开发和建设要推进城市功能国际化和服务化发展。这是全球化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的要求。城市功能国际化表现为城市经济文化对外开放,广泛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国际商务服务活动城市环境建设宜人化和生态化发展。从社会学角度看,宜人化就是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建设便利、舒适、安全、美丽的人居城市环境。生态化是指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人文地域的和谐。城市开发和城市形象要发扬中国城市文化观,形成中国城市的人文特色,中国山水城市特色,生态城市特色。城市建设要确定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条件差异明显,城市化道路和发展模式要从实际出发,东西部地区间,南北地区间应从区域特点出发,或以大城市建设为主,或以中小城市建设为主,或大中小城市协调建设,城市化道路和发展方针不应“一刀切”,才能推动我国各地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2、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进程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过程。目前,区域一体化的地区和组织已遍布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区域社会经济是人类新的社会经济组成的重要基础和空间结构单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区域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

我们提出“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与区域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是与区域开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紧密结合在—起的。社会经济改革和开放是全国整体性的,同时又是以区域为基础有步骤推进的。这就是由沿海到内地,由东部到中西部,由倾斜到协调的动态经济空间区域非均衡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从创办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1984年进一步开放沿海、大连、上海、天津等14个港口城市,到环渤海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对外放形成了80年代沿海对外开放超前发展的态势。90年代对外开放区域扩大到内地。全国开放长江沿岸的各城市和地区,开放内陆省会和主要城市,并在内陆沿边建立了13个开放城市和50个口岸、边境贸易城市,到20世纪末中央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推进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由此,形成了我国对外开放和空间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区域开发、开放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1978年到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这一速度等于世界平均水平3倍。国民经济增长事实上是以沿海与内地重点城市和区域的更高增长水平来支撑的。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区域间由于自然、历史、经济、人口素质等存在极大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也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特别是在东西部地区间,沿海与内地间,城乡之间等,社会经济发展反差明显。这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显著。区域社会经济不平衡通过科技、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居民收入、人口素质等差距表现出来,成为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存在。区域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和发展差异,对全国经济发展和各区域社会进步,全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等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其内在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分析和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区域社会经济与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是不同的概念。区域经济强调经济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社会发展则强调区域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发展。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区域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文化,生态与人相结合的综合协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和内地先进区域的发展实践证明,区域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经济发展为主到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升华,深圳模式、苏南模式、浦东模式、珠海模式的区域社会经济发

展共同体现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及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

当前,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全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加强我国西部等不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从区域实际出发注重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我国各区域自然、人文、社会的发展条件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的自然景观、人文条件、文化资源、历史文物等都可以在对外开放和发展中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增长点。区域发展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才能促进现代化建设。

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应重视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应协调建设以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

同类推荐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天下对联奇趣妙

    天下对联奇趣妙

    本书着笔于对联形式与内涵的剖析,从感情色彩上点燃它奇、趣、妙的光环和亮点。书中各呈纷披的对联,奇在令人拍案的工巧立意与构思,趣在读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内涵特色,妙在别致、脱俗和独特技巧的运用,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读者可从中赏析其奇、其趣、其妙,领略对联艺术的真谛与精华。
热门推荐
  • 刘备霸三国

    刘备霸三国

    五虎上将?恩,一起出来吧!吕布、典韦....哪个做保镖?这猛将多了也不是个事情啊!
  • 九龙天堑

    九龙天堑

    天如镜,地如像。世态万象,繁复纷杂。万物有灵,命先由天,而人命后由己,纳元神,临镜像之最,可谓之天地空灵。
  • 歌尽仙华:高冷夫君请留步

    歌尽仙华:高冷夫君请留步

    她为复仇而来,耍心机,斗勇狠,修仙法,项项在行。但是,谈情说爱什么的真的不是她强项。喂喂,走开,别靠近我。某人:女人,你是我的。她欲哭无泪,说好的高冷呢。
  • 大圣微博自传

    大圣微博自传

    一个猴子的成长史,一个成人的价值观,一个用微博讲述的仙魔世界
  • 傲世骷髅侠

    傲世骷髅侠

    我要走,谁能拦我?我若留,谁敢叫我走?有时候,仁慈会葬身,心狠才是永恒!纵横世界,世界为之臣服!纵横宇宙,宇宙为之臣服!
  • 我的末日大导演

    我的末日大导演

    “我只看过电影,更不是演员。但在这末世,请你叫我导演”“我不是灯光,更不会摄像。但是我录下来的,都是末日的景象”“我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叫00463。”“别人的末日,我的电影取景场……那边的丧尸,脖子再歪一点,这是最后一次啊。再不听话,我就把你脖子。拧下来!”
  • 穿越清朝当皇帝

    穿越清朝当皇帝

    这里是哪里?睁着眼睛却不能说话,整个人像被绑着一样竟不能动弹。看着高高的天花板连个灯都没有……等等,我怎么会在这里。
  • 我的浪漫青春

    我的浪漫青春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女学霸-林露,男学渣-沐泽的浪漫爱情故事,他们从一对“不说话的陌生人。”一步一步走向婚礼的殿堂,可就在结婚当天发生了“意外”……
  • 符步天下

    符步天下

    浩瀚灵界,高手林立,天才齐聚,妖孽辈出,问苍天,谁主沉浮,霸唱天下?且看梵天一符在手,败尽天下英豪,妻尽天下美女,成就一代传奇!
  • 蠢萌青梅,腹黑竹马别咬我

    蠢萌青梅,腹黑竹马别咬我

    夏季的微风,总是又热又今人致息。现在正值初夏,天气不那么热,蝉鸣还很稚嫩,嫦娥公园的一棵老槐树下,躺着一男一女,一片树叶被人放在了女孩的鼻尖,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打喷嚏的声音。“啊切,啊切,诺一啊!你干什么啊?”那个女孩用着清甜的声音说。“姐,对不起啊。”那个被叫做叶诺一的男孩吐了吐舌头。“你呀,”女孩微笑着,并没有生气。“木然姐,我肚子饿了。”叶诺一呆望着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看着眉清目秀的弟弟,心里的那种保护欲望便迸发了出来。(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