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确定性和信息栅。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呈现不确定性,投资者除可以获得不完全的公共信息外,同样还拥有并不完全的私人信息,并且投资者知道他人拥有并不为自己所知的私人信息。这时,当投资者序贯决策时,先进行决策并付诸行动的投资者就会对后进行决策的投资者产生影响,从而后决策的投资者会放弃自己的私人信息,去模仿前面人的行为,尽管这些私人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不断的模仿就形成一种趋势,而不管趋势是否在错误的方向上。这实际上形成了所谓的信息栅,即新的信息在交易中得不到体现,使一定时期内在错误方向上的趋势得不到修正。
2)后悔是人们由于没有做出正确决策时的心理体验,是认为自己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获得更好的结果却没有这样做而感到后悔。后悔有时比受到损失更使人痛苦,因为人们认为要为此承担责任。后悔厌恶是指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往往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在资本市场中则表现为追随多数人的行为进行决策,以减少犯错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在心理上把投资失误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减少后悔。与后悔厌恶相关的一类心理情绪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当人们持有一定的信念后,常常会拒绝接受新的信息或提出歪曲的理念以继续维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这种认知失调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因后悔厌恶而实施的非理性行为。
3)投资代理人的报酬结构、声誉。投资代理人(如证券市场基金)与实际资本市场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中代理人多数表现为风险规避行为。而实际投资人的最优投资策略则是与代理人签订与基准业绩标准挂钩的报酬合约。在这种合约条件下,代理人的最优策略则是追随其他人的投资行为,并且报酬合约基本为中短期业绩评价合约,而即使趋势错误,但资本市场中这种错误往往不能在中短期得到纠正,这又进一步诱导代理人的从众行为。此外,声誉是代理人及相关环境(如证券分析师、股评家)又一主要考虑的因素,正如凯恩斯指出的“违反常规的胜利与符合常规的失败相比,后者更有利于维持声誉”,这样代理人等也会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而受到影响。
4)缺乏知识经验及一些个性特征。专业知识、接受信息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自信心和智力水平等因素都会加强人们相互之间的影响。一般来说,越少专业知识、信息分析能力越弱及自信心越低的人,越容易抛弃个人的信息,去追随所谓专业人士的行为和受到证券分析师和股评人员的诱导。这样,投资代理人之间表现为行为的相互追随,其他人员又表现为对代理人行为的追随,这种相互影响不断强化,某种趋势似乎不可避免,这其中就包括资产的价格泡沫趋势及泡沫崩溃的趋势。
4.3.2股票交易者的相互影响模型
假定股票市场存在大量的交易者,他们的数量为N,以j=1,2…,N表示单个特定投资者,并且假定投资者存在两种投资态度:买入或卖出,每次单个交易者买卖固定数量的股票q,表示交易者i在某个时期的投资态度。
1)投资者的交易决策及准则
从交易的角度,买卖行为决定特定时期交易物的价格,供大于求则价格下跌,供小于求则价格上涨。显然,在模型条件下当股票买入交易者的数量超过卖出交易者的数量时,就会产生过量需求,股票价格上涨;当卖出交易者的数量多于买入交易者的数量时,就会产生过量供给,股票价格将下跌。同时,为了在交易中获利,每个交易者都会观察周围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尽可能的与多数人的交易行为保持一致。同时股票的基础价值仍然是交易价格的基础制约因素,否则股票的价格趋势将会恒定不变。股票的基础价值受相应企业的现实条件和发展前景,以及利率的影响,并以两类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示股票交易的环境变化。这里以总资本利润率的变化表示股票基础价值的变化,则投资环境定义如下:
投资环境=总资本利润率——利率
当投资环境增加(或减少),交易者就会增加买入(或卖出)股票的倾向。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模型引入分歧函数,投资者特定时期的投资态度以满足最小化分歧函数的条件决定。
2)股票价格的调整
根据模型的假定,每个交易者每次购买固定数量q的股票,因此总的超额需求(供给)决定于所有交易者的投资态度。
假定交易市场中存在一做市商,根据本期的超额需求(供给)量调整下期股票的交易价格,调整原则按照超额需求(供给)量的一定比例作为价格增量,负值表示超额供给。
3)均值准则下的交易者的投资态度
按照凯恩斯的“选美竞赛原则”,交易者预测其他交易者的投资态度是根据平均可能性(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即均值原则。就离散数据来说,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可以利用统计物理中一项广泛采用的技术:平均场。
4)交易者交互影响条件下的股票投机价格变动过程
假定交易者的投资态度的变化是离散形式,则可以得到近似的投资态度的递推公式来表示投资态度的变化过程。
为交易者投资态度的相互追随系数,表示交易者追随价格趋势的力量和意愿;β为交易者投资态度的环境系数。
可知交易者的投资态度决定于下期的价格变动趋势和投资环境s。
4.3.3基于相互影响模型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分析
自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指数经历了五次跌幅超过50%的暴跌,有两次甚至接近70%,最近的一次是自2006年以来,在中国股市经历了爆发性增长,至2007年10月股市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点后,一路下跌,至2008年10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跌至1700点附近,幅度超过70%,这反映出基本价值并不是股价的唯一影响因素,投资者情绪与态度对股票价格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欧美成熟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基本价值对股票价格的制约作用更有效一些,股票市场价值与净资产的比率(市净率)整体在一倍左右,因此总资本利润率与利率的差值是描述股票市场投资环境的较好指标,也能真实反应上市公司基础价值的变化。在我们国家,股票的市净率要高的多,不考虑价格变化因素,投资收益率要远低于总资本利润率。因此,这里使用净利润与股票市值的比率,即市盈率(反应静态投资回收年限)的倒数,替代总资本利润率。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宏观数据及上市公司数据缺乏月度以下的这方面数据。
虽然市场中有许多投资者态度的调查资料,但人们声明的态度和实际的态度通常是不一致的,这样投资者态度仍然不是一个可以直接统计的数据。根据模型的假设价格变化按交易者过度需求量特定比例调整,即价格变化与投资者态度有强相关性。因此,实证中使用价格变化的移动平均值作为投资者真实态度的替代指标。
实证研究对象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市场交易数据,价格数据为上证综合指数。股票交易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的CSMAR证券市场系列研究数据库和金融界网站的上市公司综合市场数据,数据区间为2001年1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均为周收盘数据。为获得平均价格变化,并与投资者态度的数值区间对应,将每周上证综和指数数据调整为五期移动平均数,调整数据的一阶差分作为价格变化值,并除以价格变化值中的最大绝对值,将其标准化在-1~+1之间,得到;投资环境st使用全部上市公司总的净利润与总市值比值减一年期基本市场储蓄利率得到。
价格差分变化曲线清晰的反映了自2001年以来的股票市场交易者的情绪状态,可以看到2006年以前的多数时间的值小于零,反应出投资者态度持续低落,即使大于零,持续时间也非常短,表明处于急涨快跌的不稳定状态。投资环境在2006年以前持续上升,并且多数时间大于零,这反映出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基础价值对股价的制约主要反映在中长期,而中短期股价的变化主要受交易者投资态度高低的影响。
价格差分的标准化值是交易者总体投资态度的合适描述,用前者替代后者,则得到递推方程,使用EViews统计软件,将上述数据代入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95(0.04)、0.33(0.3),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误;相关系数达到0.88,表明整体拟合优度较好。
价格变化(反映交易者投资态度)的预测值和原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相互影响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价格参数0.95远大于投资环境参数0.33,说明虽然价格变化分别为两因素的增函数,但投资者短期情绪的影响远大于基础价值的影响。同时投机性价格上涨会不断恶化投资环境,而当投资环境为负时将会不断弱化投机性价格上涨趋势,最后趋势会逆转,交易者又进入另一个相反趋势阶段,因此投资环境(基础价值)是价格的基本制约因素,但现阶段在我国主要反映在中、长期对于股票价格的制约,而在短期,从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较强。
第四节资产价格与金融安全
本章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交易者相互影响模型在理论上和实证结果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使用交易者相互影响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发现,中、短期内投资者态度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作用要远大于基础价值因素的影响,表明现阶段中国股票市场交易的投机性较强,投资者对于中国上市公司基本面因素注意不够。当然,这一方面表明交易者的非理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行为表现也是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一个诱因,因为从本章的第一部分对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表现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的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身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严重不足,这样多数公司仅仅把资本市场看成成本“低廉”的资金筹集场所。但实际上,根据资本成本理论,外部股权融资被认为是成本最高的筹资来源,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如美国近年来净的股权融资额甚至为负。而之所以中国上市公司把这种筹资来源看成“低廉”,也是缺乏回报股东责任意识的表现,即向股东派发足以反映他们所承担风险水平的股利并不被上市公司认为是应该履行的责任。基于这样的意识,一些上市公司当然会认为相对于必须定期支付利息的借款来说,股权融资是“廉价的”。这种意识加上盈利水平偏低就导致上市公司整体上分红派息的积极性不高,分红比例过小,总体比例远远少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水平。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并不像国外的成熟市场那样能稳定地获得红利收入,他们更多的会寄希望于股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资本利得,但单纯投机性的价格上涨只能是零和的投机博弈,价格的上涨、泡沫的膨胀必然对应于价格的下跌、泡沫的破裂。
中国资本市场这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过度的投机特征,这从中国沪深股市在成立以来的不足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经历了5次超过50%下跌的状况中就可以反映出来,而最近一次的下跌更是超过了70%。在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上市公司股票即将全流通的条件下,资产价格的这种剧烈波动性及泡沫的破裂必然成为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隐患。因此,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不仅需要投资者更趋于理性,而且也要求上市公司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和行为,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当然,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提高市场监管力度和效率的行为,包括上一章所提到的使市场更加的透明与公正,也是改善这两方面特征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削弱产生恶性资产价格泡沫的基础,减少和尽量避免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崩溃的恶性循环,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
第五节本章小结
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主要要素,它们的行为特点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资本市场的特征。交易者相互影响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表明中、短期内投资者态度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作用要远大于基础价值因素的影响,表明现阶段中国股票市场交易的投机性较强,而较少注意上市公司基本面因素。分位回归发现,实施SEO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存在异质性,处于0.05分位点附近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不同于大多数实施了SEO的公司,它们的业绩变化与SEO行为不具有显著地关联性,同时分时期研究显示SEO行为所预示的业绩变化主要体现在中、短时期。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偏好于SEO,如果市场条件允许,符合再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会首先考虑SEO融资,并且一些上市公司为能够进行SEO融资可能会进行利润操纵。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规范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内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