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1300000034

第34章 向荣大战武昌城 钱江独进兴王策 (2)

第二十回 向荣大战武昌城 钱江独进兴王策 (2)

军士见了,各自逃窜。江忠源立杀数人,犹止不住。石达开、韦昌辉乘着忙乱,并力攻城,纷纷把火药掷下城边去;西门城楼一角,早炸作粉碎,未几城楼亦复倾坠。那逃不尽军士压死千人有余。城中呼天叫地。韦昌辉、罗大纲两军先抢进城上。城里清兵那里还敢阻挡。江忠源不能挽回,急飞奔抚衙而来,要与常大淳一齐弃城而去。不提防常大淳听得洪军先后把西南两门攻下,如惊弓之乌,自讨若要逃时,倒不免有失地之罪;若要不逃,又怕被洪军拿获。只得暗地流了几点泪:背着家人,到后花园里在株古松树下,自缢而亡!时人有诗叹道:天兵齐下卷荆襄,八路英雄撼武昌;偏有不知亡国恨,尚留一死报君王!

自常大淳死后,城中益乱。前按察使凉星源,及道员傅炳吉,倒同时殉难。江忠源知得常大淳消息,不复再进抚署,急得奔至南门,可巧向荣大队亦到,便会合而逃。

那时石达开诸将,听得江、向已经合军,亦不来追赶,只分头抢了各道城门。不多时,洪天王、钱江全军已到。只道武昌全城俱定,便欲跃马先进。钱江谏道:“元帅系三军之命,犹不轻临险地,况大王为万民之主那?今武昌虽下,仍在人心惶乱之际,大工恩威未布于此地,须防不恻。今宜点步兵一队先行,大王继进可也。”天王从之。便令裨将邓胜领步兵一队先行。才?进到西门城门里,忽城濠内伏兵齐起,邓措手不及,死于马下,军士叫起来。钱江大惊,急督率兵士接应。原来江夏知县夏鸣盛,因愤恨武昌城池失守,志在刺杀天王,以图恢复。远地早见洪天王与钱江并马先行,只道天王乘胜得意,自为前驰,故先伏数十人在城濠里,当其进城时,即行发作。不料到了城边,因钱江一谏,改换邓胜先行,故杀了邓胜,却不曾伤及天王,亦云幸矣。若无钱江一谏,天王生死,仍未可知也!当时有诗赞钱江道:

武昌城外战云飞,运筹帷幄仗军师。

谨慎直同诸葛亮,片言救主脱危机!”

又有诗赞洪天王道:

草茅崛起承天命,皇汉声灵有主张。

纵使贼臣扶逆满,岂能狡计害真王。

当下洪天王因听钱江之谏,不为夏鸣盛伏兵所害。钱江知道邓胜已死,急得督兵进战,那夏鸣盛犹自手执绣旗,大呼杀敌。钱江即令赖汉英相与巷战。那夏鸣盛虽然奋勇,奈寡不敌众,怎能抵御?那时黄文金在城里又闻得城内有变,急驰来到西门,把夏鸣盛手下数十人,不留一个都砍为肉泥一般,然后迎天王进去。就借巡抚衙门,作了行宫。一面出榜安民,不在话下。

且说杨秀清兵败之后,退入妙河,因听得大王既定武昌,即收兵回至城里,先告诉兵败原因;言下有愤恨李秀成拥兵不救的意思。洪天王安慰了一会。未几李秀成一到,天王道:“东王兵败,若得贤弟进兵援应,恐向荣未必遽行得志也。”李秀成道:“隔江相向,即驰救已不及;且起程之时,弟屡谏东王不可渡江,东王不从,故遭此败。臣弟勉强渡江相救,恐半渡被击,则两军俱败矣。弟非畏死,诚以同败无益也。弟蒙大王赏识,屡委重任,自愧资望较浅,不足服人,故前失于萧朝贵,今又再失于东王。自今以往,弟愿为偏裨,以从诸王之后。否则有令不行,胜败非敢知矣。””洪天王听罢,默然不答。时钱江在旁,亦随口答应:“弟屡言向荣虽短于谋,惟久经战阵,临事谨慎,且骁勇耐战,未可轻视;东王自恃其勇,不听吾言,故至于此。非李秀成之咎也。”天王点头称是。一面分赏有功诸将,并赏李秀成,以为进谏者劝。东王心上,自然不服。惟素知李秀成智勇过人,不欲与他失欢,外面还与他巴结。秀成心知其意,亦不计较。

那一日天王,请诸将商议进兵何处时,听得江忠源与向荣各军已分屯黄州、兴国、大冶各州县,江甫授军亦至,因此清军声势复振。又听得清廷因常大淳已死,已调胡林翼为湖北布政使,兼署巡抚。故洪天王之意,不欲遽离武昌,以下江南。杨秀清便乘势进道:“长安为古帝王建都之地。重关叠险,可以久守。不如遣兵由河南直取长安,以为基业;然后分兵四川,握险要而图之,亦一策也。”黄文金道:“四川天府之雄,汉高因之以成帝业;武昌四战之地,断难久守。东王之言,愿大王从之。”钱江道:“江南乃国家著华之地,进可以直趋北京,退亦可以自持,此用武之地,而大王若舍此不图,改兵而西,使满清徐复元气,诚为大王不取也。”洪天王听罢未答。时已议论纷纷,大半以取长安及西川为善策;主取金陵者,只钱江、李秀成、石达开三人。洪天王不能决。各臣工退后,钱江独寻李秀成说道:“东王得志,吾辈无噍类矣。若改兵西向,则天下事从此去也。天王初犹言听计从,近来反慑于车王之势,如何是好?”李秀成道:“同室操戈,是不可为。何不把大势详奏天王,看他有转意否?”钱江以为是。便回府乘夜拟定《兴王策》一篇,越日进诸洪天王。天王把来一看,策道:

臣弟江言:伏惟大王首事之初,笄发易服,欲变中国二百年胡虏之制;筹谋远大,创业非常,知不以武昌为止足之地也明矣!今日之举,有进无退:区区武昌,守亦亡,不守亦亡;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进而犹冀其不亡。不乘此时长驱北上,徒苟安目前,懈怠军心,诚无谓也!清初吴二挂起兵之时,不数月而南六省皆陷,地广人众,自谓称雄。然遣将四出,不出湖南一步,扰攘十余年,终底灭亡,前车其可鉴也!或谓武昌襟带长江,控汴梁,而引湘鄂,握险自固:然后间道出奇,以一军出泰川,定长安,扰彼关外者;或以一军驱夔庆,取成都,定四川,以为基业者。不知秦陇四塞,地错边鄙,人悍物啬,粮食艰难;且重关叠险,纵我攻必克,必大费兵力。劳而无功,固贻后悔;得不偿失,亦弃前功。况削其肢爪,究不若动其腹心之为愈也!至于四川一局,今昔异形。其在蜀汉之时,先以诸葛之贤,继以姜维之智,六出九伐,不得中原寸土;赖吴据长江之险,以为唇齿,尚难得志,况今日哉?方今天下财库,大半聚于东南。

当此逐鹿于甯谧之时,欲以四川一隅敌天下,江知无能为也。以江愚昧,不如舍西而东:金陵建业,皆帝王建都之所;淮泗、汴梁,实真人龙起之方。宜先取金陵以为基本;次取开封,以为犄角,终出济南,以图进取。握齐鲁之运河,可以坐困通仓之食;截南北之邮传,可以牵制异族勤王之师。然后约我老万,以攻梁厦;檄我丹山,以攻温处,所过则秋毫无犯,所至则结纳贤良,而民有不完发易服,箪食壶浆以迎者,江未之信也!南京不下,则江东不得渡;丰沛不陷,则青兖不得进;山东不定,则燕京不戒严。粮槽困于内,汉心离于外,孟子所谓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正此时也。今日之事,势成骑虎,万一颓情,转致蹉跎。成败之机,间不容发。我军远离乡井,志切从龙;闻进则同心同力,踊跃争先;闻退则畏首畏尾,存亡莫保。

戎衣两截,舍舍冲陷,渡河而后,无复作南还之望者,皆欲立功名,复汉祚,誓九死以垂勋,不愿一生而伏莽也!诚因时而励之:群策群力;一可当百,万战何敢辞?时哉不可夫!席前之箸,江愿借而筹之;马上之策,江愿指而先之也。俟南京底定之后,招集流亡,袜厉兵马,扼要南堵,挥军北上,左出则趋江北以进战,急则可调淮阳之军以继之;右出则掘河海以拒敌,急则可调开归之军以应之。南阳、江甯,则发一军以突其西,略攻河内州县,乘胜入晋,直抵燕冀无返斾!杭、嘉、金、衢,别以一军冲其东,应我沿河舟师,相机定浙,候间窥闽,无轻举。兵不止于一路,计必出于万全。先固江南之根本,徐定新造之人心。修我政理,宏我规模,外和诸戎,内抚百姓,则西而秦蜀,东而豫粤,可传檄而定。此千载一时之机会也!自汉迄明,天下之变故多矣!分合代兴,原无定局。晋乱于胡,宋亡于元,类皆恃彼强横,赚盟中夏;然种类虽异,好恶相同,亦不数十年奔还旧部。

从未有毁灭札义之冠裳,削弃父母之毛血,义制甚匪,官人类畜,中土何辜?久遭涂辱至如是之甚者也!帝王自有真,天意果谁属?大任奋兴,能不勗诸!更有期者:旌斾所指,与民无逆;提剑号召,是汉即从。便知今日之举,并非无名之师:仍知中国之仍为华,不肯终变于戎狄。王者发韧,彰明较著,阵堂旗正,不必秘诈;军行令肃,所至则归。彼纵有满洲蒙古,殚精竭虑之臣;吉林索伦,精骑善射之将,虽欲不望风投顺,我百姓其许之乎?方今天下以利为治,上下交征,风俗之坏,斯已极矣;亡国为奴,惨受桎桔,人心之愤,亦已久矣;纳贿损民,腼然民上,缙绅之途,亦已污矣。磅薄郁积之气,久而必伸。

有王者起,孰不去其旧染之污,拭目而观其新命之鼎哉!布置条度,此其大略也!欲成基业,愿勿他图。夫草茅崛起,缔造艰难,必先有包括之心,寓乎宇宙,而后有旋乾转坤之力。知民之为贵,得民则兴;知贤之为宝,求贤则治。如汉高祖之恢宏大度,如明太祖之风夜精勤,一旦天人应合,顺时而动,事机之来,莫可言喻。否则分兵而西,武昌固不能久守;且我之势力一涣,即彼之势力复充。久之大势一去,不能复振。噬脐之悔,诚非吾属所忍言者矣!江自论文于寒贱之中,奔驰于患难之际,外托君臣之义,内联兄弟之情,义重恩深,方粉身不及图报;况乎误国之谋,何忍坐视。兹透观大势,力审机宜,谨就管见所及,拟定兴王之策十有二条,伏乞采择施行!

洪天王看罢,乃叹道:“靖国王不世才也!朕如何不听。”便拿定取金陵主意。想罢,又把十二条兴王策,细细看下去。管教:万言进策,即回天意定汉基;五道兴师,又把长江成战地。

要知钱江《兴王策》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作者张宝瑞近日推出的全新悬疑恐怖长篇小说《走投无路》,是根据他2003年亲身经历的一段真实的恐怖经历创作的。那次他被来自中原的一位精神病女患者追得走投无路,那位女子拿着《一只绣花鞋》找到他,自称和他五千年以前就有“缘分”,搅得他“焦头烂额”;最后被迫报案。主人公雨亭和他的母亲雨梨同时被“鬼影”和噩梦缠绕,生日蛋糕滚出粉红色的脚,夹道里白幡飘荡,京西山崖突然滚下巨石,镜框里掉换了照片,门口出现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菜刀空剁肉案等,险象环生,令人惊栗。风铃和楚韵两个精神分裂病人穿梭其间。
  • 诡案罪(全集)

    诡案罪(全集)

    致命的罪案,完美的推理;亲临犯罪现场,破解离奇悬案!染血的利刃,灼热的子弹,永远无法逃离的死亡噩梦。罪案连环,杀机重重,隐藏在背后的真凶究竟是谁?罪恶的双手尚未洗净,监牢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
  • 欢乐的钢城

    欢乐的钢城

    2013年8月,图书馆张南征老师找我,说他写的钢铁系列小说第一部《无名沟轶事》、第二部《钢城之恋》两本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少反响,借着这个东风,他写了第三部钢铁系列小说——《欢乐的钢城》,以此追溯那个伟大的时代,描绘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想让我为这本书写篇序。
  • 真情在战火中怒放

    真情在战火中怒放

    1942年,杨沁儿在反“扫荡”战斗中负重伤后,转到敌占区肖奶奶家养伤。肖奶奶是一位传奇人物,年轻时参加过义和团、反抗过八国联军的侵略,抗日战争中又积极投身到反侵略的斗争中。她武功高强、会治疗跌打损伤,收养了一个叫春芽的战争孤儿。故事就从这个特殊家庭开始。老少三人明里给穷人治疗跌打损伤,暗里做地下抗日工作。她们配合根据地和地下抗日武装,一面保护抗日英雄的遗孤,配合根据地接待转移国际友人,解救被鬼子欺凌的同胞姐妹;一面团结反战友好人士;说服教育被侵略者蒙蔽、利用的人。她们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同时,与反战的日本医生平田结下了深厚友谊,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传统友谊的情怀。
  • 人在险途

    人在险途

    本书是一部“保险业的断代史”。保险营销员们不屈不挠奋斗在业务第一线,遭遇了无数挫折磨难,满腹辛酸,在人们的非议与不解中,他们依然微笑面对一切,以包容和感恩的心去迎接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雨雪风霜。
热门推荐
  • TFBOYS真实之旅

    TFBOYS真实之旅

    小怡和小雪是要好的闺蜜,小怡为了任女士偶像,用最奇葩的办法认识了三只
  • 红尘拾忆录

    红尘拾忆录

    明建文年间,一代武林噩梦重出江湖,辅英王,掀乱世,风云乍起,群雄逐鹿!江湖、庙堂、军旅……一场阴谋与往事交织而成的画卷,渐渐展开……
  • 一愿无神

    一愿无神

    他们都不知道,神曾经存在过。神是可以不灭的,而一个轮回中,只有一位神。可千万年来,几乎所有的神都作出过同一个选择……现在的世界没有神。一个性格坚强的少年,偶然间发现自己会说龙语,命运颠簸下,终于成为了一个修炼者,只是单纯的为了让自己不再受歧视,而不断历练想让自己变强。天帝的欲望,神州浩土的九处神秘之地,以及潜藏在阴影处的真相……我为神,却只希望世界中再也没有神的存在。
  • 凰倾天下之唯尊天下

    凰倾天下之唯尊天下

    穿越,什么都不会的她居然是下任杀手之王!为了配得上这个身份,她选择隐忍,堕入黑暗潜心习武……这些个美男啥情况?放开本尊!来一个我踹一个!恩,这最后一个留下吧……
  • 傀儡师公主

    傀儡师公主

    她是魔界公主,因宫廷夺权战斗受伤失忆,堕入人间。他是文雅同门师兄,她为他报仇引来惩罚,却发现他是神族之王。他带她隐居凡世,再续前缘。。。。。。
  • 岛的终焉

    岛的终焉

    这是大破坏之后的世界,当人类只能在天空中筑城生活,当使用术式的能力成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后(╯‵□′)╯︵┻━┻我也不知道了!这个好难总结!总之欢迎收看点进去,打开新世界大门系列…
  • 魔法公主:可怜人的守护者

    魔法公主:可怜人的守护者

    小时候她因为从小没受到保护经常被欺负所以现在她长大了轮到她来保护需要保护的人了!中国,我回来了,那些人渣们,就等着我狠虐你们吧!
  • tfboys之奇特小萝莉

    tfboys之奇特小萝莉

    一个不明女孩出现,让tfboys的生活发生了转变。“千玺哥哥我观你颧骨平滑,下巴圆润饱满,脸型标志,你这是旺妻相”。女孩默默的说道,“你真的是我表妹?”王俊凯疑惑的说,“是或不是听天由命。““千玺哥哥我观你颧骨平滑,下巴圆润饱满,脸型标志,你这是旺妻相”。女孩默默的说道,“你真的是我表妹?”王俊凯疑惑的说,“是或不是听天由命。”这是一个三岁女孩扮猪吃虎的小说,请大家多多欣赏。
  • 盛世独宠:全能小萌妃

    盛世独宠:全能小萌妃

    他;传言杀人不眨眼的魔尊,却对她宠之入骨。她;号称鬼手神医,21世纪顶级杀手,这一世却栽在了他手里。“小芷兮,来这里"!某男张开双臂。某女白了他一眼。“小芷兮,看我手里是什么?"某女眼睛里闪着亮光,摇着猫尾巴。“给我毛线球~”其实某女内心是崩溃的:操!谁能告诉我这怪癖好是怎么来的!“小芷兮,你又走神了呢"某男嘿嘿一笑。某女感到大事不妙,“呀呀呀!放开我的猫耳朵"……
  • 冷漠公主回归爱恋

    冷漠公主回归爱恋

    她们本是富家的千金小姐,却遭人陷害,小小年纪离开家独自生活,还接受了残酷的训练。三年之后,她们华丽回归,只为让伤害她们的人付出代价。在复仇路上,她们绝不放弃,绝不退缩,阴差阳错之下,她们找到了自己的毕生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