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形成
自法西斯产生以后,经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先后在意大利、德国、日本建立政权。法西斯的侵略本性决定了其政权自产生之日起就要为实现全面对外扩张,而竭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它们的束缚。整个30年代中期,由于日、德、意法西斯的扩张,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各国在法西斯的战争威胁面前,纷纷调整自己的对内对外政策,重新确定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由此引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法西斯国家则在对外扩张,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过程中走向结盟。
首先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提出挑战的是日本军国主义者。1931年9月,日本悍然派兵侵占中国东北,冲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的束缚,迈出了武力独占中国的步伐,打响了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第一炮。在世界经济结为一体、帝国主义争霸遍及全球的二十世纪,这一事件加剧了日本和欧美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1933年,由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谴责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要求日军撤退到满铁附属地和承认中国对“满洲”的主权。于是,出席会议的日本代表,当即退出会议以示“抗议”。3月27日,日本外相正式向国联秘书长发出通知,退出国际联盟。这是日本决心打破华盛顿条约,走向与国际对抗之路的重要步骤。
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日本大肆扩军备战。然而,华盛顿条约对其军备的限制,却成了其扩军备战的重大障碍。在退出国联的第二年,即1934年9月7日,日本政府决定废除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10月23日,英美日裁军预备会议在伦敦召开,日本的扩军要求遭到英美拒绝后,谈判破裂。12月29日,日本政府正式通告美国,废除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1935年12月伦敦裁军会议正式召开,日本在会议不能满足其大规模扩军要求的情况下,于1936年1月15日,宣布退出伦敦裁军会议。至此,日本彻底走上了与国际相对抗的道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翼已经折断。
在欧洲,随着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纳粹德国走上了公开重新武装的道路。为了实现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梦想,过去那种秘密的、小规模的扩军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了。为了重建武装力量,必须打破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与监督。1933年10月14日,法西斯德国退出当时正在举行的国际裁军会议,接着于10月19日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退出国际联盟的国家。
退出裁军会议与国际联盟是德国决心摆脱包括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任何国际条约的约束,由秘密扩军转而公开扩军的标志。1934年8月,希特勒密令在一年内将德国陆军扩充到30万人,海军扩充1倍。1935年3月,德国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并计划建设一支现代化的空军,全国正规军总兵力达12个军、36个师,共55万人。另外,还组织由冲锋队改编的特种部队30万人。希特勒还声称,德国再也不受《凡尔赛和约》的约束了。1936年德国着手执行扩充军备的“四年计划”,并在3月派军队重占了莱茵兰非军事区,除掉了其向外侵略扩张的最后障碍。德国进军莱茵兰,撕毁了《洛迦诺公约》,打破了凡尔赛公约对德国的一切限制。希特勒3月31日在汉堡以胜利者的姿态宣称,“凡尔赛的精神已经被摧毁了”。
日德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挑战,尤其是希特勒德国的公开武装,彻底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奠定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而导致国际政治力量的急剧分化和改组。面对着法西斯国家的威胁,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调整与苏联的关系;苏联也采取措施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状态。
苏联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苏联地处欧亚大陆,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对外政策的基点是反对战争威胁,维护和平,因而成为法西斯向外扩张的天然敌人。此时,在空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军事政治冲突的汹涌浪潮中,苏联却在世界上一支独秀,国内经济建设一片欣欣向荣。由于上述原因,苏联成为三十年代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日益引起各国注目。正如美国著名记者李普曼所说:“俄国这个大国处在当代世界两个危险中心——东亚和中欧之间。”“苏联是对付侵略的屏障,它在一个大陆上对付军国主义的日本,而在另一个大陆上对付希特勒德国”。
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上台伊始即表示“要想真正改善世界现状,必须实现美苏关系正常化”。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长期拒不承认苏联的美国主动向苏联提出建交要求,并在1933年11月,与苏联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深感德国威胁的法国,进一步谋求与苏联共同制约德国。1934年就任法国外长的巴尔图,提出了旨在防止德国日益增长的侵略扩张危险的东方公约,并就缔结法苏互助条约开始与苏联接触。尽管巴尔图在1934年10月被暗杀,而使东方公约与法苏互助条约受阻,但是法国与苏联仍在1935年5月2日在巴黎签订了针对德国的法苏互助条约。
德日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和侵略活动,对苏联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在东方有虎视眈眈的日本,在西方有磨刀霍霍的德国,这种东西夹击之势使它陡增战争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因此,苏联本身也加紧了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以摆脱孤立状态。
在与美国建交之后,1933年12月12日,联共(布)中央作出了关于开展争取集体安全斗争的决定,并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际联盟。1934年9月18日,苏联加入国联,并担任国联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表明其外交战略已作重大调整。苏联外交目标在欧洲的主要打击方向,由英法转向德国,准备利用国联舞台,推动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
到1935年,随着德国扩军备战步伐的加快,德国对英法等战胜国已构成严重挑战,尤其是与德国为邻的法国,更深切感到来自德国的威胁与压力。但是,法国既不具备单独行动以扭转局势的实力,又不愿接受德国违约的既成事实,它迫切希望加强与英、意的合作,遏制德国的扩军行动。为此,法国政府在向德国提出抗议的同时,要求国联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德国的违约问题。在国联召开会议之前,法国提议英法意三国先进行协商,以便为会议做准备。
此时,英国也感受到了德国扩军备战的威胁。1935年春,英国三军参谋长在国家与帝国防御年度检查报告中强调,英国的国家安全已到了严重危险的程度,到1939年1月1日,英国的安全将不复存在。意大利为争夺中欧霸权,在奥地利问题上同德国有矛盾,因而在对德政策上同英法有共同点。基于这一原因,法国的倡议得到了英意的响应。1935年4月11日,三国在意大利北部的斯特雷萨召开了讨论三国互相保障欧洲和平问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国总理弗兰亭和外长赖伐尔,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和外交大臣西蒙。
会议听取了法国宣读的备忘录,它的内容是对德国破坏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向国联表示抗议。法国代表还要求英意共同行动,对德国的违约行为进行经济制裁。但是英意明确表示拒绝,英国代表西蒙认为,制裁不会发生什么作用,反而会殃及实施制裁的国家。
经过三天的会谈,4月14日英法意三国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公报温和地谴责了德国的违约行为,认为这种行为“蔑视了公众对于和平秩序的信任”,是令人遗憾的。三国声明,它们的政策的目的是“在国际联盟范围维护集体和平”,并紧密合作“用一切实际可行的手段,反对足以危害欧洲和平的片面废除条约的行为”。
斯特雷萨会议的结果,仅仅是发表了一项内容极为一般的公报,但是英法两国外交家们却深信自己在巩固和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欧一些国家的报刊甚至渲染和吹嘘说,英法意三国建立了一条保障欧洲和平的“斯特雷萨阵线”。事实上,这个阵线根本不可能对德国的重新武装起任何抑制作用,英法意三国也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时隔不久,英国即与德国在6月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准许德国把海军吨位增加4倍多,达到与法国海军大致相当和更加现代化的水平,引起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极大不满。斯特雷萨阵线瓦解了。
1936年3月,德国出兵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无论在这之前,还是在这之后,英法两国都无以武力阻止德国的毁约行动的决心和勇气,国联行政会议通过的决议也只是谴责德国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有关条款和洛迦诺条约。致使希特勒的冒险轻易地取得了成功。这样,继1931年日本在东方打破华盛顿条约的束缚之后,现在德国在西方又摧毁了凡尔赛和约的精神。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赖以支撑世界和平结构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便土崩瓦解了。
世界各主要大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遭到法西斯国家破坏而面临共同的战争威胁面前,虽然进行了种种调整相互关系的尝试,但由于各自的国家利益、战略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因而要联合起来限制、对付德日意的威胁还有一段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尤其是当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制国家转而对德日意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的时候,这一联合尚属遥遥无期。而法西斯国家在侵略扩张一致利益的驱使下,却迅速地走向了结盟。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成为国际格局转换和各国力量重新组合的重大转折点。
本来在30年代初希特勒刚上台时,德、意,德、日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这是因为,在欧洲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有自己的扩张计划,它们在争夺中欧和巴尔干的霸权中有矛盾,尤其在奥地利问题上表现得特别尖锐。奥地利地处欧洲心脏,希特勒早已相中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竭力鼓吹德奥合并。意大利则把奥地利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非常忌讳德国染指奥地利。面对希特勒上台后吞并奥地利的活动,1933年3~8月,墨索里尼数次邀请奥地利总理多尔富斯访意,强调,“由于奥地利地处中欧心脏和多瑙河流域”,意大利的一贯立场是“必须首先保证其独立”。
1934年2月18日,意大利同英法发表联合宣言,表示在“根据有关条约保持奥地利的独立和完整方面”,三国“持有共同的看法”。1个月后,意大利同奥地利、匈牙利签订《罗马议定书》,相约在三国中任何一国遭到威胁时,三国将互相磋商对策。
希特勒为了协调与意大利的关系,于1934年6月14~15日,在威尼斯与墨索里尼举行了首次会晤,但由于在奥地利问题上互不相让,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7月25日,在德国策动下,奥地利纳粹党叛乱,刺杀了多尔富斯,企图扶植亲德分子上台。墨索里尼对此作出强烈反应,他谴责那些对多尔富斯之死“负有直接、间接责任的人”,下令调集意军4个师(约10万人)驰赴意奥边界勃伦纳山口,以示强烈反对德国乘机兼并奥地利。1935年意大利参加英法的斯特雷萨阵线,5月,与法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决定共同保卫奥地利的独立。
然而,1935年10月开始的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却使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接近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使英法德意欧洲四强的关系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侵埃危及到英法在北非和中东的利益,恶化了同英法的矛盾。在英法操纵下的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对意大利实行所谓经济制裁。希特勒乘机笼络意大利,推动德意联盟的建立。他在表面上宣布对意阿战争保持中立,暗地里却给墨索里尼撑腰打气。
德国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任何制裁,相反,1935年冬希特勒指示增加对意大利急需的燃料供应。德国法西斯的这种举动,赢得了墨索里尼的信任。侵略野心与经济军事实力非常不相称的意大利,唯有取得德国的支持,才能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实现其在地中海和非洲的扩张计划。用墨索里尼本人的话说就是,“意大利的唯一出路就是同德国结盟”。因此,意大利开始修正其外交政策,向德国靠拢,从此改变了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态度。
1936年7月11日,德国与奥地利签订协议,强迫奥地利服从德国的对外政策,允许奥地利的民族社会主义者和移居该国的德国侨民团体恢复政治活动,从而为德国吞并奥地利创造了条件。一贯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意大利不但没有表示反对,反而对协定的签订感到满意。这样,经过意埃战争,德意两国开始妥协,并迈出了勾结的第一步。欧洲四强的关系格局正如丘吉尔所评论的:“德国已不再孤立。欧洲4个强国,从前是3∶1,现在却变成2∶2了。”就在这一年,德意法西斯公开合流,第一次采取共同侵略立场,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这一行动进一步密切了德意法西斯的关系,使英法最终失去了同意大利重修旧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