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04700000003

第3章 希特勒(2)

他的要求实在有些过分。其他委员在德莱克斯勒的领导下,印发了一些小册子,揭露希特勒的独裁行为。但这阻止不了希特勒的有力反击。最后,造反者接受了希特勒的和解条件,修改了党章,撤销了委员会,由他担任主席,拥有独裁大权。而德莱克斯勒则给了个名誉主席的职位以示安慰。

现在,希特勒专门从事纳粹的工作。他退出了军职,租赁了新的宽敞的办公室,聘请了专职秘书,安装了电话。他在等待时机出击,以便通过合法或非法的途径取得政权,去实现他那不切实际的狂妄野心。

4.从啤酒馆政变到《我的奋斗》

1923年初,德国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拒绝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于是,法国派军队渡过德法边境附近来到莱茵河,战领了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区——鲁尔。这一行动对德国国内本来就十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简直是火上浇油,连社会民主党都主张对法国进行“消极抵抗”了。共产党提出的口号是“打倒莱茵河西岸的资产阶级”,把法国和德国资产阶级政权都列为攻击对象。

只有狡猾的希特勒采取了和其他政党完全不同的策略,他选择了中间道路。在一次针对鲁尔危机的公众集会上,希特勒宣称:“我既不愿意站在‘十一罪人’一边去反对法国人,也绝不会参加现政权的‘消极抵抗’运动。”这个立场使纳粹党获得了空前的声誉。纳粹党一跃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政党之一。希特勒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和戈林、罗姆、罗森贝格、赫斯等人一起,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11月8日晚希特勒策划、发动了一场幼稚的“啤酒馆暴动”,这次政变虽然失败了,却让他的名字在德传扬开来。

这个几年之前还是赤手空拳的奥地利下士,想在一夜之间改变巴伐利亚和整个德国的局面。他一开始,就想争取慕尼黑当局和陆军的合作,但他失败了。

由于政变的失败,希特勒受到了审判。11月8日晚上的那些极短时间内的同盟者,成了法庭上揭露他罪行的证人。但希特勒知道怎么做,他巧妙地利用了形势,使自己成为德国人谈论最多的人物之一。他把法庭当成了他宣传的讲坛,他的名字从此不仅在巴伐利亚,就是在整个德国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政变没有成功,可是审判却使希特勒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人物”,而且,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他竟成了一个爱国志士和英雄。纳粹党的宣传立刻把这次政变说成是他们运动中的伟大传奇之一。

德国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在宣传慕尼黑的纳粹党如何有组织性,其领导人希特勒如何善于雄辩。人们争相传颂着、议论着。世界各地的传媒也纷纷予以报道。鲜花、礼物、同情的信札川流不息地送到了希特勒的囚房。

然而表面嚣张的希特勒下了审判台却在冷静地思考,“平心静气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轻率鲁莽的决定。”啤酒馆暴动失败了,但10年之后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这次滑稽的政变摇身一变成为德国历史上“永垂不朽”的史诗,希特勒下令在此修建纪念碑,每年11月8日都在此隆重集会,以作纪念。

根据德国刑法第81条规定,凡企图以武力改变德国宪法或任何一邦宪法者,应一概处以无期徒刑。但希特勒仅被判处在兰德斯堡前炮台监狱服刑5年。而陪审法官还认为判得过严,不少德国人认为根本不应该判刑。主审法官则表示,希特勒服刑6个月以后就可以申请假释。

鲜花与仰慕并没有使希特勒陶醉,相反在难友赫斯的帮助下,他每天伏案沉思,一章接一章地撰写他改造德国、征服欧洲的宏伟蓝图——《我的奋斗》,一本臭名昭著的自传,一个囚犯对整个世界的宣言书。

假如人们稍稍回顾一下二战初期欧洲的惨况,谁都会震惊《我的奋斗》并非病者的狂呓,并非儿语!希特勒早就对这个世界发出挑战,然而欧洲那些一流的政治家,那些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太骄傲了,他们怎么能对一个囚犯的几句厥词予以重视呢?!那些为世界创造了无穷财富的犹太巨贾,那些为人类文明贡献了辉煌才智的斯拉夫人怎么能相信他们是“糟粕”而予以警惕呢?!

人们已经习惯了国际法则,习惯了自己家园的概念,谁又能去在意一个囚犯的承认与不承认呢?于是张伯伦相信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真的只有对“苏台德地区那么一点点要求”;犹太人在毒气室门前相信希特勒让他们排队等候分配工作;波兰相信希特勒不会进攻他们;苏联相信德国不会背信弃义!

殊不知囚犯是认真的,《我的奋斗》1933年卖了100万册,1940年卖了66万册,德国人人手一册,德国的少年、青年都被灌输了第三帝国的思想、法西斯的蓝图,《我的奋斗》已深入脑海,化成血液,流淌在几乎每一个德国人的血脉里。

5.成就“千秋帝国”

希特勒跌倒得快,爬起来也快,在他刚刚出狱不久,戈林、罗姆等一班助手很快又回到他的身边,各奔东西的纳粹党徒们也纷纷汇拢,挫折之后,他们更加团结,对希特勒更加崇拜了。

尽管希特勒野心勃勃,但他不敢再轻举妄动。他一面重新积蓄力量,伺机东山再起,一面建立了一个复杂严密的党内机构,这个党从1925年的2万多人,到1929年时已达17万多人。

希特勒将罗姆领导的冲锋队改组成为一种武装团体,拥有几十万队员,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乱其他政党的集会,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

接着,他又着手建立自己的嫡系武装团体——党卫队。党卫队员必须宣誓效忠“元首”。当海因里希·希姆莱刚接手党卫队时,党卫队只有200名左右的队员,然而到他结束他的党卫队工作时,党卫队已统治了整个德国。即是在整个欧洲战区,党卫军也成了一个令人胆颤心惊的团体。而高居这个错综复杂组织塔顶上的则是希特勒,他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枪杆子。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给希特勒创造了一个好条件,他等待着的机会终于来到了。别人的悲惨痛苦,对他则是天赐良机。银行的倒闭,企业的破产,使纳粹分子变得更疯狂了。

希特勒看到,夺取政权的新机会已经到来。善于等待时机,又善于抓住时机是他的一大法宝,他要将其变成他实现政治上野心的机会和力量。

1929年10月从美国华尔街开始,在全世界刮起了一场黑色风暴。外国资本家纷纷撤走投放在德国的资金,德国经济一泻千里。失业、饥饿、失望、恐惧、怨恨、仇视笼罩着德国。

德国政府坐不住江山了,总理像走马灯似地换了一轮又一轮,谁也没有回天之力,群众不满了,又走上了街头。垄断资本家不满了,四处寻找自己的代理人。

这个时候希特勒又站到演讲台上去了,他抨击政府,他向垄断资本家许愿保证给予他们足够的市场,他向工人保证不会失业,向农民保证会有土地,向商人允诺不征重税,仿佛他的帝国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更激进,他也不在乎了,只要有人支持他,只要人们去选票站投他的票。

冲锋队、党卫队身穿制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颓丧的人群,吸引无数人羡慕的眼光,青年人反正无事可做,不如去参加冲锋队,又有饭吃,又神气。冲锋队壮大了。

垄断资产阶级慷慨解囊,给纳粹党提供巨额资金,给源源不断的冲锋队新队员发放装备,组织大型、巨型的演讲会,让更多人加入到纳粹党的阵营中来。冲锋队员在街头搭起施粥站,饥荒的人们如同当年维也纳街头的帝国元首感激涕零:纳粹党真是太好了!

1930年纳粹党徒由1929年的17万猛增到35万,这一年纳粹获600多万张选票,一跃而为全国第二大党,第三帝国的美梦只有一步之遥了。

德国的垄断资本家看到希特勒竟有如此能耐,都把赌注押在他身上。鲁尔煤炭辛迪加作出决议,每出售100吨煤,就抽出5马克给纳粹党,一年竟达600万马克。其他的垄断资本家也纷纷解囊,为纳粹党提供经费。他们不仅答应更慷慨地解囊,而且就纳粹党的执政问题达成原则协议。他们联名上书兴登堡总统,以公开要求“民族运动的最大集团的领袖”希特勒上台执政。

这样,希特勒不仅给陆军戴上了紧箍咒,而且也笼住了大资本家。现在他可以左手拿来大亨们送来的钱,右手拿去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欺骗。

在1932年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纳粹党在全国各地散发数以千万计的宣传品,大小头目和冲锋队全部出动,希特勒精神百倍地四处演说,甚至坐飞机一天到10多个地方进行“飞行演说”。这使纳粹党在7月31日的选举中更上一层楼,一共获得1370万张选票,在国会中占230席,成了国会中第一大党,戈林夺得国会议长的宝座,纳粹党成为左右国会的重要力量。

在风雨飘摇的德国政治生活中,共和国进入了它的垂暮之年,它像一叶骇浪中的小舟最终在希特勒纳粹党这块张开虎口的礁石前粉身碎骨了。

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理施莱彻尔将军利用和兴登堡儿子的私人关系成了总统本人的好友。在德国最后一任社会民主党总理赫尔曼·缨勒辞职后,施莱彻尔在兴登堡面前力荐弗朗兹·冯·巴本出任总理。巴本一上台就讨好希特勒,解散了国会,取消了对冲锋队的禁令,使纳粹党的活动去掉一切顾忌。然而由于巴本无法满足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竟和原来把巴本推上台的施莱彻尔本人达成默契,把巴本拉下台。

12月2日,施莱彻尔担任总理后,立即邀请纳粹党二号人物施特拉塞当副总理,企图分裂和控制纳粹党。但希特勒提前罢了施特拉塞的官,同时又回头和巴本联姻来算施莱彻尔将军的帐,与此同时,他还大走兴登堡儿子的后门,通过威逼和许诺使他在其父面前多多美言,进言“必须让纳粹党参加政府”。就这样,希特勒比想控制他的一个个阴谋家都计高一筹,在较量到最后一分钟时终于被任命为总理,掌握了德国政界的大权。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的丧钟,德国人14年来徒劳无益的实行民主制度的笨拙努力的丧钟终于敲响了,希特勒以完全合乎宪法的方式宣誓就任德国总理。

1933年2月1日希特勒召开内阁会议,研究反共、限共的措施。2月,宣布禁止共产党的示威运动,并封闭了共产党的报纸。

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一手策划了“国会纵火案”。这天晚上,纳粹党头目戈林指挥放火烧毁了国会大厦,然后诬陷共产党,造谣纵火者是荷兰共产党范·德·贝卢。当天晚上就逮捕了1万多名反法西斯战士,在以后的三四个月里,被捕人数达六七万人。

在“纵火案”的第二天,希特勒内阁就通过法令,终止实行宪法中有关人身不可侵犯和言论、通讯、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条款,取消了工会和其他一切政党。纳粹党掌握了对每一个德国人随心所欲、生杀予夺的大权。

1933年3月23日,希特勒软硬兼施,逼迫国会通过所谓授权法,授予他立法权、批准同外国缔结条约权和宪法修改权,使他成为不受议会任何约束的总理。

1934年8月2日,87岁的德国总统兴登堡逝世。希特勒把总理和总统职务合二为一,接管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权力,头衔是元首兼国家总理。他花岗石般坚硬的意志,能呼风唤雨超一流的嘴巴,15年来党内外的辛勤耕耘,强奸民意和移天易日的手法终于使他如愿以偿:他站到了大独裁者的位子上了。

希特勒一党独裁的中央极权的第三帝国的“千秋大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6.希特勒的恐怖极权统治

人类所有专制中,最糟的是折磨精神的专制。伴随着政治恐怖的是希特勒匪帮的文化恐怖、舆论恐怖、教育恐怖和宗教恐怖。

1933年5月10日晚,柏林发生了一幕西方世界自中世纪末期以来未曾看到过的景象:在国歌声中戈培尔亲自指挥成千上万名学生,把洪堡大学对面广场上堆积如山的2万多册书籍付之一炬。被焚毁的不仅有马恩列斯著作,著名作家、诗人歌德、海涅、高尔基和科学家爱因斯坦等人的著作也都未能幸免。

1933年9月22日纳粹政府又成立了德国文化协会,其目的在于“必须使各方面的创造性艺术家都集合在国家领导下的一个统一组织中。不仅必须由国家决定思想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发展路线,而且还必须由国家领导和组织各种专业”。

在戈培尔博士精心管理下,第三帝国很快就出现了令人满意的“舆论一律”场面。许多报纸被取缔,剩下的则都操起了清一色的纳粹口吻。这不仅因为它们的编辑在政治上和种族上是清白的,而且它们的工作方式都是统一的。每天早晨,各报的编辑、记者就聚集在宣传部里,由戈培尔或他的助手告诉他们:什么新闻该发布,什么新闻要扣下,什么新闻怎么写,标题如何列等等。可怜的德国人在舆论恐怖的压制下,或者心甘情愿,或者身不由己地按他们仅能听到的一个声音——元首的声音去思想,去说话,去动作。

每一个纳粹反对派都会对希特勒毫不含糊的教育观感到不寒而栗。希特勒在谈到争取青年的问题时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

同类推荐
  • 零战队之凤凰涅槃

    零战队之凤凰涅槃

    一个男生难以忘却的从军梦,从屌丝变成强者的惊天逆袭
  • 湘江之战(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湘江之战(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湘江战役红一方面军长征中,历经百战。但真正对全军生死攸关的当首推湘江之战。在中共的军史上,湘江战役是惨败。但是,毛泽东,周恩来作为红军的最高指挥官,为挽救整个中共和红军的命运功不可没,中共和红军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湘江边的这些勇士,就不会有毛泽东,共产党的天下。
  • 机枪科技知识(上)

    机枪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阿联酋的七年

    阿联酋的七年

    任务完成了,而克勃似乎也被他的国家抛弃了,似乎克勃对他们早已没有用处。也许这是更大的一场阴谋......
  • 特种兵之英雄不灭

    特种兵之英雄不灭

    公理就一定是对的吗?邪恶就注定是黑暗吗?我看不一定,邪恶有时候也可以作为光眀,光明也有时候代表黑暗世界上真的有着绝对的公平吗?我不知道但是犯我华夏神威者虽远必诛,虽死必诛
热门推荐
  • 许我一直爱着你

    许我一直爱着你

    她一夜的意乱情迷,把自己的初夜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个陌生最后却纠缠不清的男人,顾景琛。这个名字在颜落的生命中放肆了一辈子,从开始的宠爱到最后的伤害,她不会知道她竟会爱的那么深。她只知道他们的相遇是偶然的,彼此的遇见也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她爱的那么深,注定是要受伤害。但她从未后悔过,也许只因为那个是顾景琛,是她爱得挚深的人。“颜落,你知不知道你已经在我心里扎根了。”“顾景琛,我不贪心也没有占有欲,只想你能许我一直爱着你就好。”也许现在放肆的爱和几年后的情一样,在他们的生命中都曾刻骨铭心过。
  • 霸道皇后不讲理

    霸道皇后不讲理

    现代女汉子穿成古代女汉子要家世?有!要钱财?有!要美貌?有!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等一下,全天下最高贵的人怎么被您反压了啊我的皇后娘娘?!
  •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智慧之人时时处处经营人脉,成功的事桩桩件件依靠人脉。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技能方可发挥作用。人脉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获取的利息就越多。借助人脉的力量就能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
  • 龙回家园

    龙回家园

    一个出生在南方的小城市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 边缘一偶

    边缘一偶

    在那个计划生育的年代,她因为一个错误,被罚款,被罚了一辈子,没有能亲耳听见儿子出国留学消息、、、、、、
  • 青梅丫头之融化她的心

    青梅丫头之融化她的心

    天空下的薰衣草花园,小时侯一个长的很妖孽的小正太‘希希哥哥会永远守护你的。’她‘茉茉也会守会哥哥的。’,小学她‘你为什么要欺负我,哼,腹黑大坏蛋。?’某腹黑‘欺负你是喜欢你,而且我只对你一个人腹黑,傻丫头!’她无语了。高中,某个单纯的小丫头‘你不要吻我。’她用鼻哼了一声。‘丫头,你要不要再......'从小学到高中,某腹黑男就开始了华丽丽的腹黑之路......
  • Chastelard

    Chastel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孽追妻废材红颜倾世

    妖孽追妻废材红颜倾世

    夜羽昔,容貌绝美却是痴名远扬的草包废材。一夕之间,强势灵魂入驻,难道就这样消沉下去?作为享誉21世纪的游戏人间,恣意生杀予夺的黑暗之王,她腹黑狡诈十项全能,看似率性随心实则坐拥底牌无数,穿越成无法修炼的废柴又如何?异能——她有。古武——她会。被困森林吗?潇洒走出神器神兽一并带走,姐姐大婚吗?送上甜美祝福加血腥大礼,情敌复仇吗?弱者,哪怕给及再强大的力量,也不过是只虚张声势的蝼蚁罢了……传闻他生性淡漠,残忍嗜杀,可他却凝视着她的眸,深情宠溺:“自那夜初见,你那妖娆的曼珠沙华已在我心中,生了根……我只愿: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 慢慢的学会爱上你

    慢慢的学会爱上你

    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些纠结彷徨的情绪,那句老死不相往来的话的决绝,那次好久不见后的物是人非,之后那些千疮百孔的情感纠纷...这部现实的情感原创文学可以带给各位读者很多现实的生活感悟。如果有来生,我宁可不要经历那一段的感情成长经历,两年的爱情要用近十年的光阴去忘记,却还要在十年的生活中,心理上背负着对另一个人的感情亏欠。爱,究竟是什么?爱是包容,是体谅,是理解,是沟通,是不放弃。慢慢的学会爱上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密:内幕真相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密:内幕真相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0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