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3100000049

第49章 2股市利益生态是如何存在的

第十一章2股市利益生态是如何存在的

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历次熊市相比,从2001年开始以来的熊市似乎颇有些不同寻常之处。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媒体比以往任何熊市时都要热闹。这种热闹在股市继2002年6月之后再一次跌破1500点政策底之后,变得越来越具有“看点”。

《证券日报》以自我炒作自娱自乐

2002年11月23日,北京《证券日报》发表题为“维护资本市场关乎国家利益”的文章。这篇文章以一种惯常但显然更加焦躁的“阴谋论”思维,将股市暴跌归咎为所谓“推倒重来”论和其他“谣言”。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前十几天中,深沪股市在“利好”刺激下不涨反跌,正在直扑年内新低。一些人逐渐由迷惑而至绝望。《证券日报》的这篇评论文章正是以这种绝望心态写就的“奇文”。这篇文章之所以“奇”,并非“奇”在其观点,而是“奇”在其行文风格。这篇通篇散发着“党八股”气息的文章,以貌似权威的口吻教训道 “它(推倒重来)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并继而得出结论说:“呵护市场,就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所谓推倒重来之说。”虽然政策市在中国股市中已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实,但以如此严厉的口吻(政治上是反动的)对一种论点进行政治定性好像还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其威慑气味甚至远远超过了1996年12月的那一次《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有趣的是,上一次发出“恐吓”的是空头,而这一次发出“恐吓”的却是多头。期间“角色”转换,与这几年中国股市中的利益生态颇为契合。如果放在以往,这种“杀气腾腾”的口气很可能达到该报欲以达到的效果的(这种用心可以在该文的署名中看出,模仿曾经屡屡起到杀伤效果的格式,用了一个“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头衔),但时势毕竟不同,被这种“权威”文章折腾怕了的投资者并不理会,更何况这个《证券日报》并不是什么“指定媒体”,其“评论员”再“特约”,层级也高不到哪里去,当然更“权威”不到哪里去。这种市场反应让《证券日报》很是“不爽”。于是,不甘寂寞的《证券日报》只好退而求其次,开始以自我炒作自娱自乐。在紧接着的第二天发表的文章中,《证券日报》大肆广告,自我吹嘘“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激起强烈反响”云云。如果不是这个后续广告,股市中的许多人还真不知道《证券日报》有此“惊人”之作,我们就是第二天在这篇自我炒作的广告中才知道这篇来历不明的“评论员文章”的。正应了那句老话,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谎言背后的故事

不管是不是谎言,《证券日报》这篇文章的确代表了股市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利益群体:既得利益派。这个术语可能不太准确,但这个派别确实与股市既得利益群体有较大的吻合。这一派主要由券商、银行、各式各样的国有机构构成,他们在十几年的股市发展中获取了最多的利益。所以,在市场和舆论上,此派经常表现为“做多派”和“发展派”,因为只有“发展”,他们才能从“发展”的泡沫中获利(更多的时候是寻租)。这是中国股市中最重要的一个利益群体。他们有关“发展”的惯性思维比任何一派都来得强大。不幸的是,这个利益群体在最新一次惨烈的熊市中被套,甚至比任何一次都套得更深、更遥遥无期。这种遭遇与该利益群体骨子里具有的“近视”基因有关。表现在市场作风上,就是狂热、掀起狂热,然后乱砍滥伐,以致股市严重的生态失衡。所谓熊市,不过是股市利益生态失衡的另外一种叫法而已。

在暂时吃光了所有可以食用的东西(一大批中小投资者以及一大批银行资金),又没有新物种可吃的情况下,该派就只能吃自己的原始积累了。显然,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于是我们就听到所谓大力培养“新物种”的呼声,这就是所谓要“维护”(更准确说是培养)投资者的信心。我们很难判断这种可供食用的“新物种”会不会诞生,但常识告诉我们,培养这个新物种最起码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朋友在一起讨论牛市何时会到来的时候,我只给出了一个判断指标,那就是要看什么时候有一批新物种茁壮成长。在这些新物种的记忆中,必须没有熊市的经历,更没有因为不公平的规则而被“屠宰”的经历。否则,我们可能看到反弹,但绝对看不到牛市。清楚的是,这样的“新新人类”的成长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比如年青一代财富的增长,以及监管的到位等等)。在这个意义上,牛市还相当遥远。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既得利益群体与他们昔日对手——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相当大的重合之处。道理非常简单,所有被深套的中小投资者都希望尽快解套。不管你把这叫做“挟持”也好,叫做“共患难”也罢,他们在急切盼望牛市的心态上完全一致。在这一点上,既得利益群体的确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民意。事实上,既得利益群体经常就是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出现的。由此而观察,《证券日报》标榜自己“很好地说出了投资者的心里话”也就很难说完全是谎言了。

当然,要争夺“为民请命”这面旗帜的并不仅仅是股市中的既得利益群体,另外一派最近声调也颇为响亮,这就是所谓的民粹派。如果说既得利益群体站在中小投资者一边是因为不得已,多少还有点假惺惺的话,这一派打出“为民请命”的旗号就显得正宗多了。他们拉出队伍的目的更多的是争夺话语权,而不像既得利益群体那样出于直接的利害关系。在更大的视野中,这一派与经济学界的非主流派以及思想领域的“新左派”暗合。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派在股市争论中,最响亮的论点就是“反洋”,股市中“阴谋论”就是这一派的发明。

虽然他们还没有打出更加不着边际的“爱国”旗号,但熊市继续如果发展下去,他们亮出这个在当下中国特别具有诱惑力的旗号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在最近《南方周末》举办的一个很有点幽默意味的评选中,一位人士就自命为“人民自己的经济学家”而在网上到处拉选票。这个聪明的“发明”在让人哑然失笑之余,也提升了我们的警觉。因为这种民粹主义色彩浓厚的自命,再往前走一步,就可能和“义和团”相当接近了。熊市可以毁灭人,但同样也可以造就英雄。股市中的民粹主义者是这个英雄“职位”的主要候选人,他们既反洋务,又天然地代表中小投资者,没有什么人比他们更有竞争力了。

一个是要解套,一个是要维护既得利益,一个是要乘势(乘熊市之力)而成为英雄,昔日琴瑟不合(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三股力量,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了同一个声音:拒绝熊市。当然,算盘还是各打各的。于是,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有“台湾机构”恶意做空导致股市大跌以便外资全面抄底,也有人干脆提出允许庄家合法化这样荒谬的主张。文革式的政治棒喝中隐隐夹杂着爱国主义的古老诅咒。难怪有香港财经媒体称:中国股市舆论大乱。不过,作为隔岸观火、无关痛痒的香港媒体很难体会在这种舆论大乱表象之下所隐藏着的,是熊市给中国股市带来的难以承受的痛苦。当然,熊市以及熊市的痛苦不仅仅属于市场参与者,也同样属于管理层。

除了极小一部分提前逃离熊市的幸运儿之外,唯一能够在这场熊市大火中“心安理得”的,大概就是所谓的“洋务派”。这一批主要由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研究人员构成的派别,经常被人调侃地称为“海龟”。2001年股市大跌之后,有关海龟的“段子”也在私下开始迅速流传。其中半是刻薄,半是发泄,海龟们招人怨恨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虽然有人经常将海龟们扣上外国投行代理人的帽子,而民粹派则索性毫不掩饰地将他们称为买办。但公平地说,这群人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共同体,起码利益代言色彩不如既得利益群体强烈。而这群人之所以被扣上利益集团的帽子,则是因为他们出于同一种教育背景而对中国股市得出的一致结论。

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海归派的话语影响力出奇的大。虽然这种影响与他们对中国现状的理解能力并不相称,但将他们与外国资本的利益等同起来,多少是出于某种习惯性的阴谋联想(我们并不排除海龟们在未来以某种不道德方式与外国资本勾结在一起)。或许是为了撇清干系,或许是市场巨大的做空能量已经代表了他们,海龟们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奇怪的沉默。他们在等待什么呢?难道他们曾经预测过(实际上不仅仅是他们预测过)并且已经成为现实的熊市,真的像他们所说那样不会引起其他的连锁反应吗?在这个问题上,海龟们可能会犯极大的错误。他们看到了泡沫,但并不了解泡沫的中国原因,因而他们很难知晓泡沫破灭的后果。

[本节点评]

在股市的冬天,围绕股市的舆论却越来越热闹,越来越诡谲。所有的利益集团都在粉墨登场。站在这个角度看,股市实在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标准缩影。

同类推荐
  • 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一书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编写的。全书共4篇11章,内容包括:投资理财基础篇——投资理财的初步探析、投资理财收益与风险;金融资产理财篇——债券、股票、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保险;新型理财产品篇——黄金、外汇、房地产;理财规划篇——投资理财设计与资产组合策略分析。本书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高职高专教学注重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有机地融合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要素,以方便学生学以致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 你必须知道的理钱经

    你必须知道的理钱经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说:“如果亿万富豪不做投资,30年后可能要吃救济。如果你把这1000万存银行里,10年后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200万。再过10年,可能只值40万。再过10年,可能只有几万了,可见纸币贬值的速度有多快。”亿万富豪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老百姓呢?这本书分为3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确立理财的观念,并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第2个部分讲述在有一些钱的前提下目前市场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法;第3个部分讲述人的一生当中不同阶段应该怎样理财,让财富伴随一生到老。
  • 从此不做月光族

    从此不做月光族

    本书介绍了理财方面的知识,从节省开支到银行储蓄、从生活保障到投资生财、从买房买车到未来人生规划,各方面都有涉及。
  • 理财真经:上班族的理财之道

    理财真经:上班族的理财之道

    本书针对上班族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从个人理财观念、居家理财技巧、银行储蓄、购买保险、养育子女、多方投资、购置房车、投资藏品等方面人手,采取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手法,详细阐释了各种理财方法和技巧。
  •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投资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一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方法与技术。投资理财不是投机取巧,不是碰运气,而是一种恒心、一种智慧,一种和时间赛跑、战胜自我的毅力,是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都可以掌握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将投资理财要点、方式、策略、风险——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介绍了储蓄、债券、基金、炒股、保险、黄金、期货、外汇这些传统的投资方式,也讲授了收藏、房产投资这类新兴的投资手段。概念介绍穿插提示建议,理论讲解融合案例分析,知识性、实用性、操作性兼备,是中国家庭理财必备之书。最实战、最高效的投资理财战术,最实用、最体贴的理财枕边书,刷新你的财富思维,提高你的大脑财商!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婆是大作家

    我的老婆是大作家

    三栖新星林尘重生地球平行时空;他的暗恋情人华夏第一美人兼顶尖作家宣布将要公开考试择婿——这里没有张艺谋、周星驰等大导演,没有胡歌、李易峰等超人气男星;也没有“金古梁黄”等武侠宗师——没有《仙剑奇侠传》、《花千骨》、《琅琊榜》等超人气电视剧;也没有《倩女幽魂》、《大话西游》、《我的野蛮女友》等优秀电影——你们猜猜林尘会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 爱若至深

    爱若至深

    人的一生需要遇到多少人?又要与多少人擦肩而过才能相拥?需要多少次拥抱才能牵手走向人生终点?
  • 王俊凯之晨曦恋

    王俊凯之晨曦恋

    前45章是【王俊凯之晨曦恋】~后面的是【王俊凯的追爱之旅】
  • 王俊凯对不起

    王俊凯对不起

    一个女孩为了救姐姐,利用王俊凯,最后爱上了王俊凯。
  • 镇世剑

    镇世剑

    一位少年,来到现世,却无缘无故地卷入了一场阴谋,引发了一系列江湖事端,由此发生了一段爱恨情仇……
  • 病态总裁,太彪悍

    病态总裁,太彪悍

    他是黑白两道叱咤风云的人物,权势滔天;他是人人口中闻风丧胆的邵三爷,心狠手辣。在那夜黑风高,大雨滂沱时,深抵着她——“不愿意?”他低沉危险的声音在耳边缭绕。“求求你……”她缩着自己还未绽放过的身体,瑟瑟发抖。
  • 久远圣痕

    久远圣痕

    传说中,作为与此世埃阿斯对立之物而存在之世界,名为卡缪拉。而连接两界之节点,被称为‘大源’。所谓幻术师(Illusionist)即对此世真理之研究家,以及保护濒危物种和引导世界演进之人。据称,初级幻术师能利用自身力量营造一个或多个幻象或使用自然中游离的‘以太’作为凭依来引发幻术;而真正的幻术大师则能通过形态变化,性质变化,再组合,幻想乡等达到真正的‘幻想具象’与‘造物’。洛斌,一个平凡的起点仆街写手,来到了这样一个属于‘幻术’和‘宝具’的世界。这样的他,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里,又将如何凭借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拳打亚人精灵,脚踩幻神兽族,炮轰天空圣域,手把PLMM呢?敬请期待《久远圣痕》!宝具解放:临解、兵解、斗解、阵解、幻解、真解、无双、???
  • 亡魂天下

    亡魂天下

    生,要保护;死,更要守护!亡者的国度,制霸天下!
  • 文艺之路

    文艺之路

    我来,我见,我征服,既然能够重来一次,那就站上那众山之颠,让其他的人都去仰望着吧!
  • 七星剑雨

    七星剑雨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衫沦落十年人。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