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4500000002

第2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2)

(四)家庭教育显得薄弱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有句俗话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是从父母亲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就能看到孩子的身影,当然通过看孩子的行为特征也能看出些父母的痕迹。这充分说明家庭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种基本形式,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这三种教育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三种教育形式就像一座综合加工厂,缺少哪一道工序都不可能成为完美的人。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又是终身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当然很多家长都能自觉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与学校取得密切的配合,从而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我们农民工家长们却常常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能力,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好的习惯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家长很多缺乏好的教育方法,一些有意识要管孩子的农民工家长会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可能抽出时间与老师沟通,但仅限于学习,基本不过问孩子的心理状况;而不管孩子的家长完全将孩子交给社会和学校。学校在教育时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当老师给家长提意见时,家长最多的一句话是“我都搞不懂”,要不就说:“我工作太累,忙不过来”,有的甚至会说“请老师帮忙教好他,既要学习好,又要性格好”等等。请问咱们农民工家长,谁是孩子的监护人?你怎么能轻易把做父母的责任地丢了呢?人格的教育、性格的形成这些都不单是学校教育可以解决的啊!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一对夫妇大字不识,他们的孩子却个个成才,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国家的人才。记者去采访他们成功的秘诀,发现他们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这一方面很严格。孩子们在长期的教育下形成了从不说谎,从不乱拿别人的东西,真诚待人,善良勤奋,学习刻苦等优秀品质。正是做人做好了,做学问自然就好了,同时注意在小细节上严格要求孩子。所以那些成功并不是偶然,这样的父母一定会教育出好孩子的。建议农民工父母们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小细节,一定要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方面下工夫,不能把这一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社会。

农民工家长们可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面做一些改进。很多家庭存在教育方法粗暴简单,用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显然已经落后了。有心的家长可以看一些简单的教育类书籍,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调整好教育方法,激励孩子有上进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热爱生活,孝敬长辈,勤奋刻苦,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相信,只要肯下功夫,肯动脑筋,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孩子既然已经跟在您的身边,千万不要错过了教育的最好时机。

(五)寒暑假生活不理想

一年一度的寒暑假,本应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去运动、上天文馆、外出旅游……可是,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却仿佛与这样的快乐无缘。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放暑假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坝新利学校(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读小学的胡同学却很难高兴起来,因为一到寒暑假,他就要离开课堂,帮家里做事。胡同学的父母来自河南,一直以卖水果为生。虽然他才刚刚10岁,但已经承担起了很多家里的活计,除了帮着妈妈卖水果,还要给家里的两个弟弟妹妹做饭、洗衣服。无忧无虑的假期,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奢望。这还算比较好的一类,至少他还在家,还在父母视线范围内。

还有另一类就多少有点可怕了,由于父母要打工,这类孩子放假后无人照管,放任他们在居住地附近自由玩耍,而这些居住地的环境比较特殊,使得孩子们经常在公路旁穿梭,追逐打闹,有的会去网吧里玩游戏。这种“放羊”的状态带来很多隐患,容易发生意外。小一点的有可能被人贩子拐走,(这种事情新闻报道过很多。)大一点的行为习惯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曾看过这样的案例,一个未满14岁的孩子在外抢钱被抓,认识他的人很惊讶,都说这孩子老实聪明,究其原因,才知道由于放假,父太母忙,家里无人,孩子自己实在不知道干什么,就干脆到网吧去玩,结果上网成瘾,导致没钱先偷家里的,父母管紧了,就发展到去抢钱。

看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很心酸,父母这样说:“我的努力是为了孩子啊!”可没用心管教孩子,孩子没能健康成长,父母所做的努力有用吗?有一个成功的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事业是父亲”,我们做父母的每一个人都应说“我的事业是父(母)亲”,世上还有什么比这个还伟大的事业呢?

(六)上高中仍是个难题

报道称,在上海,一个读初三的庞大群体——农民工子弟,不知道自己的高中究竟在哪里。小学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陆续享受了与城里孩子同等的待遇;可高中就麻烦了,按上海现行规定,孩子们得回原籍升学读高中。要问“为什么呢”,答案也很简单:政策规定。

其实,不单是上海,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是这样做的,一些中小城市也跟着仿效,陆续出台政策,限制请外来人员的子女初中毕业后升入本市高中,而迫使他们回老家考高中。同样问一句“为什么?”,核心答案大致是:教育经费都是按户籍下拨的,城市高中教育资源本身有限,不能让外来人员子女给大量占用了,否则城市受不了这样的重压。

再追问背后的“为什么”,答案也很明确:我国有着悠久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以前农民甚至不能流动到城市里来,现在来干活是可以的,但除迁徙自由之外并无定居即落实户口的自由,你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保待遇和子女受教育权利;即使下一代出生在城里也仍是“农民”——要想读高中,请你回老家。

我们再来看北京市的一所学校的情况。

办了10多年的北京市行知实验学校,学生全都是农民工子女。初春,记者在位于门头沟区龙门镇的该校初中部见到杜同学。乍看上去,这位白白净净、胖胖乎乎的小姑娘显得很单纯,可是一聊起上高中的事,她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怎么会不发愁呢?不光爸妈在想办法,我自己也做过努力呢。”她向记者讲起这样一件事:去年10月,她在电视上看到北京某重点中学校长讲办学经验。她看得入了迷,心想,能到这样的高中读书多幸福啊!她考虑了好久,决定给这位校长写封信。她在信上说,父母在北京打工,自己从小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学习很刻苦,成绩也不错,不久就要初中毕业,做梦都想在北京上高中,希望校长能给她一个机会。信寄走后,她天天都盼着回音,哪怕是被拒绝。可是,几个月过去,她失望了,那封信看来是石沉大海了。

杜同学知道,父母和老师都在帮她和同学们想办法,可是毕竟户口不在北京,在这上高中只能是借读。不少高中一张口就要三四万元借读费,让她父母和老师望而却步。懂事的杜展不想让爸妈为难,只好考虑回老家河南南阳去。她向老家的表妹了解情况,可表妹去年差30分没能考上重点中学,让她心里直打鼓:自己回老家能考上重点高中吗?考不上怎么办呢?上一般高中,父母不同意,认为将来考大学更难,还不如趁早打工呢。

杜同学说,自己的理想是考上大学,将来当一名教师。妈妈在宣武区的一所重点中学做清洁工,看到老师受人尊敬,收入也好,很赞同她的想法。可是,在她看来,这条路很艰难,也很遥远。要实现这个理想,只能回老家读高中。可是她离开家乡已经7年,对故乡的印象还停留在童年,对老家的生活已很陌生,回去能适应吗?一想到这些,杜同学就显得忧心忡忡:“人们都说我们是流动的孩子,看来我还要继续流动。”其他同学和她有着同样的感受。

同班同学小赵,初二下学期才从老家河南商丘转来,上了不到一年,就面临着和杜同学一样的难题。虽然也想留在北京上高中,可是看来难度很大,父母和老师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实在不行,只好再回老家去。

初二学生也感受到了压力。初二(1)班学生胡同学上学期才从湖北孝感老家转来,听说初三的师哥师姐这么发愁,她心里有时也沉甸甸的。转眼要升入初三,不断有同级的同学转学回老家。自己虽然来北京时间不长,可是为了升学,以后也许要回去,折腾就折腾吧,总要有学上啊。

和杜同学同班的小李来北京时还不记事,如今已是一口地道的京腔,让人觉得她和北京孩子没什么两样。在她的脑海里,老家四川南充已很遥远。小学六年级时,父母曾送她回老家一阵,因难以适应那里的生活,不久又回到北京。她和大多数同学上高中的想法不同,想上职高学护理专业,将来当一名护士。她的爸爸很赞同:“我希望她能在北京工作,听说护理专业好找工作,我们很感兴趣。要能在北京上职高,就不用再折腾回老家了。”

来北京久了,说起老家,不少同学感觉并不亲切,虽然偶尔回去,但只是觉得有点新鲜。“我们老家连房子都没有了,现在要回去,真是无家可归了。回去读高中可能会感觉很孤独,那滋味不好受吧。”一位初三学生说这话时,目光显得很茫然。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全国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有了保障。然而,一部分学生初中即将毕业,新的问题又凸现出来:完成义务教育后,流动的孩子哪里去?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有三大因素阻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一是户籍障碍。城市高中目前一般只接纳有本地户籍的初中毕业生,而不向外籍户口人员开放。二是借读费用昂贵。少数农民工子女有幸进入城市高中学习,也要交纳高昂的借读费。三是高考政策限制。高考目前严格执行按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原则,农民工子女不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提供)

不过,也有不少地方已经在改革了,他们尝试着打破户籍障碍,这给农民工子女带来了一线曙光。

早在2000年,石家庄市大胆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把部分流动人口就地吸纳为城市居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高中的困境。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视同仁政策的基础上,石家庄又将该政策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延伸。高中招生,对外来人口子女户口已迁入石家庄市的,统一参加全市的中考、择优录取;户口不在石家庄市,需要借读的高中生,按同级同类学校互转的原则,为其办理正常的转学手续。从2004年至今,全市近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参加了高中阶段入学考试。

与石家庄的政策相似,江苏无锡在2002年提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向两端(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延伸的超前举措,取消对外地户口所有限考规定,包括重点普通高中、中专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全部向流动人口子女敞开大门,并且实行同一收费标准。目前,该市91%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

太原市教育局2007年发出通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可报考这座城市的数十所普通高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录取分数、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太原市户籍考生同等对待。包括太原市教育局直属的30余所中学以及太原市10个县(市、区)的县办高中和全部厂矿高中、民办高中,均可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进城上高中不再因身份“标签”受限制和歧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上高中再也不是难题,“初中毕业即辍学”的说法将永远成为历史。我们期待户籍制度、高考制度的改革。

二、“留守子女”教育基本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做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而在重庆、江西、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0%左右,这些儿童大部分已进入学龄;甘肃、河北、江苏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一)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

“父母不在家,我为谁学习?”——留守儿童这样说。

同类推荐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热门推荐
  • 不死神尊

    不死神尊

    火在燃烧,剧烈的大火将屋子吞没。火堆中,天佑凡忽然睁开双眼,火焰纷纷涌来,形成金黄色的火焰的双翼。它们依附在天佑凡身上,如同在跪拜君王。他是不死鸟的传人,这就是不死鸟的力量,所有的火焰都要向他臣服。我要用这股力量,将时间的一切不公焚尽。
  • 创造者纪元

    创造者纪元

    世界剧变,人类遭受危机,平凡少年在求生之路上误入异世界,当各种世界的不同体系碰撞在一起又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火花?世界末日和穿越时空,各种异常背后的秘密等待人们揭开。这是新纪元,这是——创造者的纪元!
  • 总裁美味奇遇记

    总裁美味奇遇记

    高氏私房菜的第二十三代传人,积极向上,性格呆萌,最大的梦想是能够开一家饭店,把高氏私房菜发扬光大。父母双亡,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爷爷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去世,给她留下一本高氏私房菜谱。之后高小遇就摆地摊卖烤肉串,去餐馆酒店打工积累经验为以后自己开饭店做准备。
  • 卿本张狂之妖孽王爷找上门

    卿本张狂之妖孽王爷找上门

    一朝重生,她从血族至尊跌成异世大陆的废材世子,阴阳戈离表示很无奈。扫障碍,弃渣爹,精英学院,女扮男装,盛世狂尊,一步登天,神界争霸,禁之神脉。却不料,她升级打怪惹到腹黑男,从此,风云涌,孽缘起……本文1V1,男强女强
  • 勋鹿:来自命运的我们

    勋鹿:来自命运的我们

    人生第一本书。此文来自百度贴吧。看过勿喷。
  • 狱心从者

    狱心从者

    在名为另一个世界的世界中,有着一块关于死亡的诅咒之地,在冒险家公会“芙拉”中名为贝的少女成为人类探索的先驱者,而最终的命运却是死亡。若有奇迹,你是否还会从那个地方回来,我深埋于地下的挚友啊。
  • 丑妃嫁到之爷太腹黑

    丑妃嫁到之爷太腹黑

    她是相府嫡出大小姐,冷如霜。人丑嚣张、目中无人、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文不得武不能。人送“草包废物”。一朝宴会死在途中。她是一世顶级杀手。被至亲搭档亲手杀死。一朝穿越竟是草包废物。她呵呵一笑,草包废物,看我怎么玩死你!从此,草包不再草包。废物也能猖狂!他,萧玄墨。当朝七皇子。手握重权且生性孤僻、嗜血如命。冷血无情、心狠手辣。一出手便能毁掉三座城池。世人皆称“活阎王“强者与强者,到底谁更强,谁更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百分百恋人:命中注定我爱你

    百分百恋人:命中注定我爱你

    为什么这个世界可以不公平成这样?完美的容貌、丰厚的身家、精明的头脑、挺拔的身材…… 几乎全天下所有的好处,都被东方凌一个人占尽了,身为这种超级发光体的“同居人”,为了避免成为女性公敌,她一向低调、低调、再低调,可没想到就在高三最后几个月,她的装不熟策略竟然破功,被他的第N号仰慕者“抓奸在车”,而他更为了保护她,大剌剌的当众发表未婚妻宣言,重重的误会席卷而来。七年后,当他归来,又是什么在等待着他们呢? 他们之间还会有什么为揭开的迷雾吗?他真的……爱她吗?
  • 无限统领

    无限统领

    好奇害死猫,高战目睹一场仇杀以为是拍动作片,结果被杀人灭口吸纳入异度空间,从此开始了彪悍的进化复仇之路。三国、水浒、隋唐、寻秦、鹿鼎,到底是电视版本还是历史版本?什么还有生化、异形和特血战士?你让我们冷兵器怎么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上美女的男人不是真男人。高战是既想当将军又想上美女的铁血将军汉子。你要战,便来战。我是高战,我为自己代言。
  • 匀天一半

    匀天一半

    假如生命的余额可以显示,假如有人能将生命截长补短,走过机心权谋,解放爱恨情仇,得到的是真谛,也是俗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