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3700000020

第20章 策略篇(10)

这种互惠性的逻辑推理和对相应结果的接纳,不仅可以增强儿童间的道德信任,更有利于儿童进行道德自我的反思和进步。

综上所述,我们介绍了实施惩罚时应首先注意的事项,不能盲目的随意使用惩罚手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对儿童的道德行为进行积极强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否则,造成的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事倍功半,甚至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时刻记住,学校和课堂的整个教育、情感氛围对儿童的自我发展可能起帮助作用也可能会起阻碍作用,而这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努力。

二、惩罚方法的策略设计

在惩罚问题上许多人赞成的观点是:惩罚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使惩罚更有效的问题。惩罚不受重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教师与父母普遍缺乏有效运用惩罚的技巧,尤其是缺乏创造性使用惩罚的技巧,许多学生在犯错误之后能准确预测到他在父母与教师面前将会面临的惩罚———身体与心理上的伤害,这种惩罚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有害的。

如果能让问题行为得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惩罚,效果可能更好,因此惩罚方面的研究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惩罚的策略与机制的探讨上。其实,现代的惩罚研究已经上升到行为矫正技术的科学高度,重视惩罚程序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各种变量的分析与控制,而许多教师、家长甚至部分研究者还在沿用古老的惩罚观念与方法,如一些研究论文中谈到创造性使用惩罚取得效果的案例,认真分析其实只是随因练习、引导服从程序的积极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不仅在这方面研究上的滞后,实际上也反映出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惩罚技术缺乏充分的了解。在现有的有关惩罚的研究中,几乎没有研究文献谈到使用惩罚的策略,在有限的几本行为矫正的教材中,对惩罚的类型也仅仅谈到体罚、斥责与隔离。缺乏有效的惩罚技巧,惩罚的效果确实难以保证,其应用自然就有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确实是一种高风险、需要高技巧的教育方式。本节将会着重分析使用惩罚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

(一)国外惩罚程序的研究及启示

从国外的研究结果来看,惩罚程序的研究探讨比较多,在惩罚程序的研究中,将惩罚分为负惩罚与正惩罚,负惩罚包括罚时出局(隔离)与承受代价。正惩罚存在着比较大的误用与滥用的风险,过多地使用正惩罚,如罚学生抄写20遍,也可能使良好行为成为厌恶刺激,因此反对惩罚的呼声大多也是针对正惩罚的,但使用得当,正惩罚中的矫枉过正(包括积极练习与过度补偿两种形式)、随因练习、引导服从、身体限制、斥责、施加厌恶刺激以形成厌恶性条件反射等仍然有其明显的行为矫正作用。

而国外最新的行为矫正技术研究不仅探讨惩罚实施的程序,而且对每一种惩罚方法的作用、惩罚使用过程中应该控制的变量,都有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如除了必须使行为者在出局后脱离正强化物外,罚时出局有没有效果还应该考虑罚的去所、出局的时间长短、能否防止受罚者逃脱、能否避免当事者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以及负强化或者自动强化的问题行为不合适使用罚时出局,这些研究对科学使用惩罚程序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般而言,如果低可能性的行为(厌恶活动)的发生取决于高可能性的行为(问题行为)的发生,则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会减少。这是正惩罚使用的普雷麦克法则,即在从事了某种问题行为以后,一个人必须做一件他不想做的事情,那么问题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会降低,这应该是选择惩罚方法与具体程序的指导性原则。在明确这一原则的前提下,设计什么样的惩罚程序方便易行、有效、创造性,就依赖于惩罚者的发挥了。有的成功惩罚的案例中提到让迟到的学生当场唱一首歌曲,由于当时困窘心理的影响,这位学生从此再也没迟到,这是典型的普雷麦克法则的应用。对特殊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强迫行为,在行为发生时给予一定的厌恶刺激,如电击、酸辣味、冰敷、特殊声音等,行为矫正程序设计与操作得当,充分考虑行为者的个性特点,应该是有明显效果的。一些厌恶刺激的作用如果是善意的,使用时有一定的幽默效果,也值得仿效。如家庭治疗中,对亲子双方的违规者用水枪注射,能有效促进家庭动力模式的改变。如果能在代币制或者变相的代币制中使用扣发代币作为惩罚,可以防止被罚者心理上的对立,也有比较好的效果,网上的各类游戏都是有效地用代币(分数)进行奖励与惩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惩罚手段也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二)使用惩罚时要明确其目的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作为教师必须清楚,惩罚对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任何指向学生身体、尊严、人格和心灵的惩罚都是反教育的。如果这个目的不明确,教师就可能滥用惩罚,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就可能带有个人情绪、抱有偏见,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结果对学生造成体罚。

1.惩罚学生前要先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何况惩罚又是教师难以把握的一种教育方法,所以,惩罚学生必须要以了解学生为前提,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比如,对于故意违纪的学生与过失违纪的学生,对于初犯和屡犯,对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

2.惩罚要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

中学生积极向上,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特别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坚持正面教育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惩罚的教育方法不能孤立地使用,必须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因为惩罚过多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处理不当会形成师生抵触心理,给自己造成教育工作上的困难。

3.让爱融到惩罚之中

在现实教育当中,有些教师惩罚学生时多是在不理智的状态下,自认为是爱学生的,但学生认为你是跟他过不去,用惩罚的方法来惩治他,学生体会不到你的爱,这就是惩罚的失败。要想让爱融到惩罚之中,教师遇到问题时必须理智,如不能理智地把爱融到惩罚之中,宁愿放弃不用而改用其他方法。同时惩罚与抚慰相结合,做好惩罚的后续工作———情感的沟通,这是提高惩罚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善用批评这一艺术?

批评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如何用好这一惩罚手段,是完善教育方式的重要方向。当然表扬需要艺术,批评也需要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那么,批评的艺术是怎样的,应如何做呢,下面的“五要”与“五忌”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1.要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这是取得好的批评效果的重要前提。只要我们的批评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就是再调皮的学生,在事实面前,也能认错、服气(尽管有人并不愿在口头认错)。但若做不到这一点,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特别是不能一视同仁,厚此薄彼,那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也会在学生中制造不团结。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批评时,不可不注意这一点。

2.要找出根源,对症下药

欲使批评效果最佳,批评也不宜就现象论现象,最好再深挖一层,找出.病,源,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使学生不但心服,而且也知道自己的错误源自何处,改起来也会更加自觉。当然,这种方法运用也要恰当,也要因人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对那些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的小学生,不能生搬硬套,就是对那些思想较成熟的中学生、大学生,也要酌情进行,不要给人形成.揭老底”的印象.否则,效果也是不佳的。而且.有些时候,因种种原因,也不可能事事、回回都这样进行批评。

3.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感人者,莫过于情,服人者,奠过于理,批评者欲要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情、理如同大师傅的佐料,离了它,是决然做不出五味俱全的饭菜来的。但这种情,不只是靠批评进行时才临时‘调动.的,应该重在日常培养,以深厚的爱生之情,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只有取得这种思想上的亲密无间.理,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会主动去理解批评的含义。

4.要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批评帮助,从批评者来说,虽然大都出于善意,但若把握不住时机,也往往事与愿违。所以批评时一定婪洗释日扣沉,要善乎根据当时的环贵气氛、孕生的举止反应,来决定自己批评的深浅度。假若不顾这一切,只认为自己反正是出于好愈,不管对方能否接受,就来一通急风基雨式的猛批,效果是一定不会好的。

5.要耐心细致,允许反复

思想教育,是项伙丙苦匆煎的工作,一次两次的说服、批评,不见得就能立即奏效,即使有效果,也可能会出现反复,尤其是对思想还不定型的中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批评者要有最大的耐心,要允许被批评者有反复,允许其保留意见,不能一见反复,就认为是朽木不可雕,失去耐心,撒手不管。

批评不但要做到五要,同时还要做到五忌,方能使批评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五忌是:

1.忌搬翻旧账,没完没了

学生犯了错误,一般来讲,应重点针对这次的问题展开批评,在联系过去的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否则,会使人误认为没完没了,产生反感情绪。当然,如果学生所犯错误,确系和过去的事情有联系,我们也不能因怕学生反感而不敢挖出其思想根源.只是这样做时,要注意方法,要能说到学生的心里去,而不使其产生是‘新帐旧帐一齐算”的印象.

2.忌先入为主,听不得被批评者的意见

事情是复杂的,许多矛盾的产生,其中的原因,有时与人的主观臆想往往不一致。因此,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时,要切忌先入为主,不能主观猜定‘这事一定怨谁’,而要进行一番调查研究,特别要往盆口所被批评者的念见。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球心,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3.忌无限上纲,强人所难

学生犯了错误,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无限上纲,不能动不动就把间题提到吓人的高度,强求被批评者接受.这种高压式的批评,被批评者也许表面上勉强接受,但心中却很难服气,对老师容易敬而远之。

4.忌情绪激动,信口而批

一看到个别学生动作不认真,纪律极毗,顿时就火冒三丈,信口而批,甚至失去分寸,恶语伤人,这是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青年教师特别要注意的。这样做的效果不但往往不好,而且易损害教师的威信,使学生感到你这人水平不高,涵养不够。做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青年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尽力找出最好的方式和选定最佳时机进行批评,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

5.忌重复批评,过于集中

批评不能‘婆婆嘴’,批评点也不能过于集中。不能以所谓‘以一儆百”,抓住一个人什么都批,弄被被批评者无所适从,且易产生对立情绪.相反,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被批评者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用其转变较好的事迹教育全体,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惩罚要以个体对错误行为的自我认识为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认识过程。正因为如此,诸如强化之类的外部奖惩,不可能自动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它只能是通过影响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影响学习者的活动过程而作用于学习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者将外部影响内化为其内部经验认识时,才能产生强化作用,进而调控其行为。惩罚仅仅是外因,必须和学生的认识、态度相结合,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实施惩罚时,一定要让受罚者了解受罚的原因,言行当与不当的标准,以有利于促进其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使学生认识到错误,才能使其心灵得到震撼,学生才会有改错的诚意,才会口服心服,才会真正达到惩罚的教育目的。

(五)惩罚的形式以取消正强化为宜

教育实践中惩罚的形式很多,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从被罚者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痛苦型惩罚和剥夺型惩罚两类,痛苦型惩罚主要是引起被罚者明显的不舒适感(例如体罚),即给予厌恶刺激;剥夺型惩罚则指剥夺个人某些权利(例如不准进教室、取消队员资格等),即取消正强化。相比较来说,痛苦型惩罚(给予厌恶刺激)的副效应大一些,因此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例如,对一个上课捣乱的学生,与其罚站、羞辱、呵斥,不如取消他评优评先的资格,前者对学生的身心都可能造成伤害,致使他要么和教师对立,要么“破罐破摔”,而后者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损失是自己的不良行为造成的,只要自己努力改正了错误,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评优评先。在一定程度上,这和卢梭提倡的“自然后果法”的目的是一样的。当然,即使是剥夺型惩罚,也应该恰当使用,假如把上课捣乱的学生赶出教室,不但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而且强化了他对学校的讨厌,这种做法对学生是有害的,也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同类推荐
  • 父母的爱,有时是害

    父母的爱,有时是害

    《父母的爱,有时是害》内容简介:孩子小能永远在母亲温软的抚摸下长大,小能总有一双父亲强壮的臂膀扶他冲过险关。让孩子经历世事,他能在生活中明白责任;让孩子经受苦难,他能在受苦中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让孩子尝试失败,他能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获得对失败的免疫;温室的花朵最不禁风雨,不要用我们的“爱”摧毁孩子的一生。
  •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一个浓缩的家庭教育智慧读本,一本马上能用得上的家庭教育对策。优化你的教育方法=优化孩子的人生,重塑你的教育理念=重塑孩子的未来。本书提炼整理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效的十大教育法。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许多家长头脑中客观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建议,寻求解决之道。
  •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0~3岁阶段的科学养护对宝宝一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科学养护不仅是宝宝身体成长的必需,而且言语、认知、交流等社会行为能力的形成也有赖于此。《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一书想读者所想,解读者所急,更贴近生活实际,遵循科学,并汇集了大量的育儿知识,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使用。
  • 人生第一堂课

    人生第一堂课

    本书内容旨在教给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便为孩子点亮指引人生航向的导航灯,并给他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内容共涉及自信、勇敢、宽容、诚信、坚强、沟通合作、善良、创新、责任感、感恩等十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品质都是成功者必备的、最重要的人格素质,也是奠定孩子一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石,是他能够在社会竞争中“优胜”而出的最重要、最丰厚的资本。
  • 幼儿入园第一年:蓝天幼儿园高级教师与家长交流手记

    幼儿入园第一年:蓝天幼儿园高级教师与家长交流手记

    2-3岁是幼儿成长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心理上,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出现“不听话、耍性子”甚至反抗的现象;在情感上,亲子“依恋关系”强化,情绪外露易变;在身体上,肢体动作、平衡能力有较快的发展,语言表达、听说能力正在形成。然而,此时也是幼儿即将离开家人,独自入园的时候。这期间,孩子因突然长时间离开家人所表现出的“分离焦虑”与年轻父母因对孩子的“担忧牵挂”的而产生的两种情绪波动强烈,这无疑是对初为人父母者的一个严峻考验。本书采取了家园双方对话、讲故事的形式,以生动的案例为家长解忧释疑。同时,也可为托幼教师的日常工作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一个作家的商业生态圈

    一个作家的商业生态圈

    我们是B2B和在线支付公司,但是我们要进军C2C,软件服务、搜索引擎,完成我们的商业生态圈闭环,让天下再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位互联网大佬在纳斯达克上如是说。我们不仅仅要生产手机厂,我们还要以手机为依托,向电视、机顶盒等硬件延伸,以我们强大的销售渠道为核心,进军更多的周边产品,构造我们的‘生态链’——一位智能手机大佬在新品发布会上豪言道。……对于这些人的豪言壮志,李子敬笑而不语,他正看着集团下属送来的各个子公司送来的财务报告头疼呢!哎呀,真是头疼啊!要这么多子公司干嘛!要不要卖两个出去呢!李子敬贱贱的自言自语道。PS:这是一个小作家从写书开始,一步步的触及各个行业的故事,
  • 我的腹黑小女友

    我的腹黑小女友

    “总裁,同学要朋友陪同完成一份对我了解的问卷,帮个忙呗?”“……好。”“那……我的星座?”“狮子座。”“最喜欢的颜色?”“白色,蓝色。”“最喜欢的明星?”“权志龙。”“我最喜欢的事?”“吃零食,逛街。”“我绝对不知道的一件事?”“我爱你。”【PS:此文勿虐,欢迎入坑
  • 轮回之至尊武道

    轮回之至尊武道

    武功是用来干什么的,武功就是用来提升人体素质的,那练武之人的素质最终能达到什么程度?成仙成神?天下无敌?开天劈地?永生不灭?不,这些都不是练武之人极限,练武之人的极限是什么,想知道吗,请看本书《至尊武道》
  • 如果曾经

    如果曾经

    如果曾经,我拉住你的手,那么现在,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属于两男一女的青春遗憾时光——那段青春,因你而完整。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 Charlotte

    Charlotte

    动漫Charlotte夏洛特中角色乙坂隼翼与熊耳哒cp文
  • 综漫之创越万岁

    综漫之创越万岁

    一个初中刚毕业的少年,只因一句话来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世界。(吾乃学生是也请多多谅解)
  • 无敌至尊小村民

    无敌至尊小村民

    他只是个村民,却能种出奇珍异果,价值连城,千金难得!
  • 做主幻魔大陆

    做主幻魔大陆

    现世的孤儿,巧遇偷懒的神。转生入混乱的异世。经过大陆、冥界、地狱、天堂,才发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