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3700000016

第16章 策略篇(6)

一、合理使用奖励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进行反馈是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方式。这种反馈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成人的表扬。毋庸置疑,用积极反馈和奖励的方式有助于维持和引导孩子道德的发展,但过于依赖奖励和成人的表扬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破坏儿童的道德动机。斯金纳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在激起和维持人类行为方面,内部的强化比外部强化更有效。也即是说,奖励不仅仅是对外在行为的强化,更应有利于儿童内在动机的激发,因此,有必要对奖励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以便更好的掌握奖励策略。否则,奖励也就失去了其本有的教育意义。

1.物质奖励的局限性

物质奖励是成人对儿童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的常用形式,而且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强化。这种奖励的初衷是好的,但其局限性通常也是最为明显的。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对儿童进行外在奖励会减少他们以后自发参与被奖励活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起初是来自其内部要求,而在接受成人的物质奖励之后,儿童行为的动机往往变成仅仅是为了“钱”。也就是说,物质奖励极易导致儿童行为动机的外化。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应该奖励,而是奖励的运用应该能证实儿童已经受到激励要做某事,而不是作为“塑造”儿童的一种手段以顺应成人的期望。否则,奖励就成了儿童自己的用品的公开来源,能否赢得物质奖励或物质奖励的多少被儿童当成衡量行为的标准,这样,儿童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被物质诱惑所取代了。这些方法尽管临时有助于塑造儿童的行为,但也有损于这些方法想要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根本动因。

2.避免奖励的控制性

在对儿童进行奖励时,人们往往不能区分积极的表达与控制性奖励。积极的表达让儿童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并受到鼓励继续为做出道德行为而努力。而控制性奖励是成人用来塑造儿童的。控制性奖励强调儿童本身而不是儿童的行为,其内容并不特别,但却经常运用一些实际上很夸张的语言,如,“军军,你真是个好孩子”,“小明,你是我这么多年来见到的最好的学生”,等等。控制性奖励的效果是让儿童的自尊得到暂时的满足,但却是以设置一个不现实的高水平的发展为代价的,这实际上是成人以一种外在的赞许对儿童本身进行的心理控制。认为军军和小明会一直这样表现良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但这并不一定就是现实的。另外,这种对儿童的反馈并没有说明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或“最好的学生”。儿童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表扬,但这种表扬往往注重的是对其自身的评价而忽视对其行为的原因的评价。因此,控制性表扬存在一种危险,即,它把儿童从事某种行为的发自内在评价的欲望转向了一种对受到社会评价的自我倾向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自我可能表面上倾向于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但却不是出于道德的原因,即为了达到社会期望或成人的要求,儿童的行为努力不是来自道德动机而是为了维护外界的赞许。

3.鼓励性表扬的运用

如要避免控制性奖励的负面效应,最好是运用鼓励性的表扬。鼓励性的表扬通常运用温和的语言并注重行为的特殊方面。这种表扬重在使儿童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赞赏,这种赞赏评价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类似的表扬,如,“小强,你做的很对,我相信在小刚身体不好时,你陪伴在他身边他是很高兴的”;“小明,谢谢你帮忙收拾房间,这让我们大家都感到很舒适,你做得真棒”。鼓励性的表扬对于儿童的‘旧常品行”尤其有效。如,小明可能从来没有帮助别人收拾过房间,让他做这些事情可能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老师的感谢会使他明白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自己的贡献得到了证实。老师也可能会加上一句鼓励的话“继续保持”等等。但必须指出的是,鼓励性表扬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老师的表扬是否出于真心的赞赏,以及被表扬的儿童是否认为老师的表扬证实了自己的努力。所以,鼓励性表扬意在使儿童明确其怎样做是好的、符合道德的,这不仅为儿童的行为选择指明了方向,而且来自老师的赞赏包含丰富的情感期待,使儿童感到与老师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上的心理共鸣,从而强化了儿童继续某种行为的内在动机。总之,表扬的运用应该适度,应该用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的个人特征上,这样才会激发儿童对自己与他人的道德关系的关注,从而进行积极的道德自我的建构。

二、奖励方法的策略设计

学生的成长与别人对他的期望和赞赏是分不开的。能否获得赞赏或获得多少赞赏,常常被认作衡量一个人才华和品德的尺度。学生也想得到别人的夸奖,一个经常受训斥的学生会变得不自信和充满怨恨,而常常得到称赞和奖赏的学生会懂得自爱,变得积极自信。称赞和奖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使用恰当可以激励孩子的上进心。那么应如何有效运用奖励这一手段呢?

(一)运用奖赏应将及时奖赏、不定时奖赏和固定比例奖赏多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理论,学生良好行为出现后,应当立即给予奖赏,及时强化良好行为。但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并不能对每一个反应都进行强化。一方面,如果个体表现正确均给以奖赏,即连续实施奖赏的话,增强的效果将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正确行为出现之后奖赏就如影相随,容易使学生对奖赏产生依赖或错觉,认为正确行为是为了得到奖赏。因此,应将及时奖赏、不定时奖赏和固定比例奖赏多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

(二)奖赏向学生提供的应该是有关增强能力知觉或自我效能感的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一活动的兴趣是由两个认知因素决定的:即对自己从事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和在活动中的自主程度。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对所从事的活动有充分的能力,并对自己如何完成这项活动有高度的自主权,他就会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此带来以下启示:即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要向他们传递能力信息和自主信息。

1.传递能力信息。教师要具体地提供孩子行为受到奖励的成就信息,让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能力证据。如上面那位教师可以这样说:“你的桌子真干净,上面一点饭菜都没有留下。这么干净,阿姨都可以不帮你打扫了。”在奖励时,教师们应尽量用自然、多元和可信的方式,清楚地向孩子传达有关他们的能力的信息。

2.传递自主信息。因为控制行为的外在奖励可能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所以在奖励孩子时,应尽量向孩子传递他们自主的信息:即奖励孩子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教师身上;同时要让孩子认识到:进行某项活动纯粹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做,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或赢得竞争。

请看下面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到青春的路口,似乎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他前进。

他的母亲拦住他: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孩子说:我不信。

母亲说: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怎么还不相信?要知河深浅,要问过来人。

孩子说:既然你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走过来?

母亲说:我不想你走弯路。

孩子说:我喜欢,我不怕。

母亲想了很久,看了孩子很久,然后叹口气说:好吧。你这孩子太倔强了,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多加小心。

孩子雄心勃勃地上路了。在路上,孩子发现母亲没有骗他,那的确是条弯路,孩子碰壁,摔了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他不停的走,终于走过来了。可是这一走就是多年。

他坐下来喘息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自然也很年轻,正站在当年男孩出发的路口准备出发。

当年的男孩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女孩不信。

当年的男孩说: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我知道那条路不好走!

女孩说: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当年的男孩说: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女孩说:我喜欢!我愿意。这是我的权力。

当年的男孩看看女孩,又看看自己,然后笑了说:一路小心!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不是没有用,而是人们不会用。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很多事情都要他们自己去感悟。所以,家长们在奖励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去感悟,自己能够得到体验,这样对孩子们的奖励才是最深刻的。

孩子是喜欢被奖励的,特别是来自教师的夸奖,但教师不能因此而随便使用奖励。考虑到它可能对孩子的内在动机产生影响,教师在使用奖励作为教育手段时,一定要非常谨慎。当孩子的内在动机足以维系他们的行为时,应尽可能不用外在奖励;需要使用时,应凸现外在奖励作为传递信息的作用,而减弱其控制行为的功能。如果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得到奖赏,可能会让成绩差的学生最终放弃努力,因为他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标准。一个变通的方法是根据每一个学生是否取得学业进步来决定是否给予奖赏。这种奖赏的标准应该是分层次的,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摸到”。如果得到奖赏意味着成功,就能增强个体能力感与成就感,因此也会增强其内在动机。

(三)如何用好物质奖励

1.用物质奖励之前要慎重

不可否认,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它是一种外在的激发因素。运用奖励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其成绩的提高。从形式上看,奖励可以分为物质奖励(如奖金、奖品、游玩等)和精神奖励(如表扬等),而一般采用物质奖励的家长居多。其实,无论哪种奖励,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和消极影响。因此,家长在运用时必须注意“因人而易”和“适时适度”等问题。物质奖励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类型和年龄差异。学习不努力或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一般是由于对功课不欢喜,此时如果以该学生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品而设立奖励制度,其内心便会产生矛盾,要消除这一矛盾,直接获奖而不努力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达到获奖的目标。使用这种因素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在美国现代的学校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的一组学生,每解答一个智力难题就给予一美元的物质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有奖励的那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无奖励那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总的来说,有奖励那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

同类推荐
  •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一个天才的头脑是一片沃土和乐园,而且享受着永恒的春天。创造性的作品就是这个春天最美丽的花朵。”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旷世奇才。然而面对着如何把孩子教导成一名“天才”,他们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纵然寻遍名师先圣,览阅浩渺书海,却依旧收效甚微。为了解决父母们的这种教子之忧,我们特意把德国19世纪的一位神童——卡尔·威特的受教育过程整理编译成书,使为人父母者能从中得到教导孩子的良方。这是一部贴近现实生活,指导父母培养孩子的精品之作。
  •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热爱旅行的70后新爸妈,常年定居英国,升级为爸妈后仍不放弃环游世界的梦想,受到身边朋友、同事的影响,在父母的不理解、网络上种种质疑声中,勇敢地带宝宝出发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怀疑动摇,到不断改进直至从容应对,以及宝贝在旅途中始料未及的惊人变化,如今宝宝通过层层考试,终于进入了英国当地最好的幼儿园。这一切似乎证明了他们的做法……
  • 新编孕产妇生活宜与忌

    新编孕产妇生活宜与忌

    本书介绍了孕前、孕期饮食、孕期衣着起居、孕期出行、孕妇美容与孕期心理、孕期胎教和安胎、孕期工作、孕期防病、孕期用药、临产、产后饮食等等涉及孕产妇生活方方面面的宜与忌知识,内容非常实用。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读懂孩子“说明书”:如何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读懂孩子“说明书”:如何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本书收录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以及真正了解和解决孩子所存在问题的方法方案。全书分为:言传身教、有效的惩罚方式、培养与成长三部分。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超级保镖

    女总裁的超级保镖

    超级兵王游戏花都,成为美女总裁的贴身司机,拳打地痞流氓,脚踢纨绔恶霸,征服霸道泼辣的极品警花,千金小姐大明星更是不在话下。雷刚说:“跟我比开车?小爷我可是个老司机!”
  • 璀璨星光:重生傲娇千金

    璀璨星光:重生傲娇千金

    【本文正在修改,名字不会多大感动,内容或许不一样,希望喜欢我的继续支持我哦】叶梓,设计学院的天才,本应是自己成名的那天,被自己的姐姐杀害,未婚夫的背叛,哥哥父亲的去世,双重打击另叶梓一蹶不振,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叶家的大小姐,京城军事之家,自己却傻乎乎的白白送给了杀害自己恶毒的姐姐,涅槃重生,复仇刻骨铭心,获取异能,赌石,医能手,叶梓变得无所不能,从此商场上出了一名叱咤风云的女强人,黑道上出现了雷厉风行,心狠手辣的人物,却从来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到底是男是女?她就像一个谜。本来这一切很美好,却不知有一只大手正在笼罩着自己,这里面到底还有什么秘密?叶梓邂逅了自己的敌人,却不想某狼早把自己收入盘中…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圣之天痕

    圣之天痕

    不愿被尘世束缚,再次被感动,担负起本该属于自己责任,万年平和的打破,七之圣者再临
  • 魔术手鬼谷指

    魔术手鬼谷指

    华丽的魔术,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他放荡不羁,却引得无数美女飞蛾扑火,魔术手,是魔术还是魔法?无人能够看透他的真实实力。神秘的手术刀,能够起死回生,他品行端正,却性格古怪,鬼谷指,能从阎王手中抢人。
  • 青楼外传

    青楼外传

    故事发生在杭州城江南第一青楼中,幕后老板,老鸨,龟公,厨子,青楼女子,账房书生以及各色人物之间发生的那些嘀笑皆非的琐事。恩怨情仇,江湖侠义,官场沉浮都在这间青楼一一呈现。
  •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繁花似锦梦未醒

    繁花似锦梦未醒

    一朝醒来化身可爱毛茸茸的猫咪,在怪异的世界该怎样生存,偶遇一只腹黑大狐狸,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姐,你不要姐夫的话就给我吧。”“滚!!!”当猫妖遇到狐妖,两种猫科动物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沐阳柒融与你

    沐阳柒融与你

    他为何他要如此狠心抛弃她,头也不回直接回国?她为何要隐瞒身份,明明有显赫的身份,却又要打工做学费?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分手?
  • 小白兔遇上大灰狼,注定了结局

    小白兔遇上大灰狼,注定了结局

    我是一只小白兔,命运让我遇见了改变我一生的大灰狼,天生的宿命,注定了我们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