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400000031

第31章 淡然自若:修出莲花般的空灵洒脱(2)

赵州继续发问:“假如没有目标,我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呢?”

南泉禅师说:“道是不可说的,也不可知。知是一种虚妄,而不知才是真正的智慧。得道的人虚怀若谷,不会被任何事物束缚和阻碍,万事空,心念空,空即澄明。”

真正的大彻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生活的天地将顿时开阔,“菩提本无树”正是将束缚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这也正是圣严法师所指的从有我化入到无我的境界,是一种以无招胜有招的禅境。

一日,六祖慧能大师从两个僧人身边经过,听到这两个僧人正在争吵,就在旁边停了下来。

原来是因为一阵风吹过,吹动了经幡而引起了两个人的争执。一名僧人说:“是风在动。”而另一名僧人反对说:“错!明明是幡在动。”

慧能禅师走到两人面前,说:“你们俩都错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慧能所说的意思是,风和幡都是外在的、虚幻的,只有心存在于时空之外,本体清静而永恒。世事皆由心生,心不动则天下静止。只有在心静如水中体悟自性的清净,人才能明白“本来无一物”的真谛,最理想的状态是将“无”这个概念也一并放下。

“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到空,悟到无,就真正触到了禅机,得到了寂静的幸福。

低头见天:倒不如向后退一步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多留月,黄菊深栽盛得秋。

——宋·慈受怀深禅师《万事无如退步休》

有些时候,很多人都会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困境中,即使明明知道此路行不通,继续下去的代价将是飞蛾扑火般的灭亡,但依然无法说服自己后退,只能放任自己继续沉沦、再沉沦。其实,有时候倒不如后退一步。后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前方是死路却还要固执地走下去。

一位学僧在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但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觉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

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在石桌前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他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就请禅师给予点评。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对它们的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缩;虎要上前扑时,头必向下压。龙头向后曲度愈大,就能冲得越快;虎头离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

学僧听后,连忙修改,果然动感十足。学僧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说道:“师父真是慧眼独具,我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向众弟子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学僧有些不解,问道:“老师,退步的人怎么是向前呢?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你们听懂了吗?”

学僧们听后,点头,似有所悟。无德禅师此刻在弟子们心中插满了青秧,不知弟子们可否看见了秧田的水中天?

故事中无德禅师的诗偈、还有龙虎相斗时的表现,都是在告诉我们“后退”的智慧。“刚易折,曲则全”,“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从古讲到今流传下来,但真正能够明白的有几人,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知易行难,道理心中都很明白,却无法用行动来实践。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的一面,人人都有执著的时候。然而一个人再有自尊,再骄傲,也依然平凡如尘埃、脆弱如蝼蚁,所以在困境和挫折面前,正如龙和虎那样适时退缩,反而是制胜之道。

只有退一步的人,才能够看得更全面。退一步,其实是在眼界上、思想上前进了、提升了一个广度和高度。只有当人们俯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才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空间那么狭小,平时忙于奔波的我们原来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原地打转。

退步就是向前,能够以退为进是不争,以众为我是拥有,以空为乐是法喜,以无为有是富足,一个人能够不争、拥有、法喜、富足,自然能扩大人生领域。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一种积蓄、涵养的生命姿态。君不见,运动健将在冲跳前往往有后退的姿势;拉弓射箭必须架弓在弦上,呈屈退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跳得高、射得远。

以退为进,是一种生命的大智慧。退步并不是忍让和怯懦,而是坚韧和刚强。真正的大丈夫是能屈能伸的,退只是表象,蓄势待发才是本质。退步本身就是在前进,退是在积蓄前进的力量,所谓磨刀不悟砍柴工也。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在与他人发生冲突之时,要学会谦让,不要只为逞一时之强,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何况是独立的人呢?因此,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倒不如让自己向后退一步。

不过一念间:随时保有大自在的微笑

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

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和执著。

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

——隋·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

事事用心,偏执执著,都是修佛之人不可犯的过错。过分的执著后果就是偏执,为了追求而变得苟且或不择手段。然而,由于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不到黄河心不死,恰恰因此忽视了生命中的种种美好,失去了得大自在的可能。佛家所谓大自在,就是进退无碍,心无烦恼的意思。当我们在大自在中,正如处在空空的境地中,空灵寂静,常有微笑。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两个人一起问道:“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这两个年轻人退下。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依然留在公司。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那个农业专家说:“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这个公司走?所以就辞职了。”

然后,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个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在公司里肯定是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 ‘不过为了混碗饭吃’,然后就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这时都迷惑了,到底禅师当年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这时,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让他二人离开了。

故事中的两个人,命运因禅师的一句话而不同,但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又何必在意谁错谁对呢?对于人们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正所谓“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

想要抓住一切的人,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生活本来就是一种极其平常又平凡的过程,不常态的事物很难为人们所得。所以对于一些不能企及的事情过分的执著追求,常会累及身心,不得开悟,结果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很多事情都在人们的一念之间。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而忽视了人生的道路上本就有很多的岔路口,适时适当地放下心中的执念,随时保有大自在的微笑,才能发现眼前美丽的风景。正如弘一法师所言: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当我们看清了一念的力量,又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不争,才是人生至境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明·憨山德清禅师《醒世咏》

我们生于尘世数十年营营役役、急急匆匆忙忙碌碌,其实不外乎是名和利。万物清闲,人又何必为了一争输赢而使自己不得清闲呢?只有我们完全摆脱外物的束缚,才能体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

《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佛陀时代,有一位二十岁的青年,天资聪颖。只要是他看过的事情就能学会。他凭此种过人的天赋,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的技艺,于是他四处寻师访道,学遍了世间种种技艺,且无不精通。于是他便萌生了与人比试的念头。他想,自己的才艺无人能及,战胜他人后定能流芳百世。

就这样,年轻人的足迹遍及许多国家,到处展现自己独步天下的技艺,未逢敌手。从此,年轻人傲慢之心炽盛,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

一天,一位比丘手持锡杖来到年轻人面前。由于年轻人生长的地方没有佛法,所以他便好奇地询问:“你是什么人?手上的是什么法器,为何装扮与常人不同?”

比丘答:“我乃调御自身之人。”

青年问:“什么是调御自身呢?”

此时,比丘说了一首偈子:“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说完,比丘就飞至空中。原来他是佛陀化身。此时佛陀在虚空中展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光普现,朗照天地。

接着,佛陀回到地面对年轻人说:“因为历劫修行,调御自身,我才能有如此神通。”年轻对佛陀佩服得地五体投地,于是向教佛请教陀调御自身的要领。

同类推荐
  •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我们和主人公一道,经历成功的喜悦,面对机遇的挑战。也许你会点点头,因为你赞赏主人公超凡的胆识,过人的毅力,神奇的智慧;也许你会拍拍腿,因为你叹息主人公的一时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合上书,闭上眼,刚才的那些男女老少从脑海中一个一个闪过,其中的道理也汇集到了你的心中。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所以。从故事中获得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实在是件再聪明不过的事了。本书所选的都是一些小巧简练的小故事,力图以小见大,滴水藏海。希望您在茶余饭后,休憩之时,轻松的阅读,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当中,也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青春不散场:青少年必须学会自知与自乐

    青春不散场:青少年必须学会自知与自乐

    本书指导青少年朋友在青春的季节,如何学会自知与自乐。全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反省与发现——了解自己,扬长避短自信与自立——做好自己,赢得精彩超越与回归——修身养性,提升自我安静与和谐——认识人生,平衡心态等。
  • 30年后,成为快乐富足的人

    30年后,成为快乐富足的人

    当你肆意挥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自己30年后的生活?是牵着老伴的手在希腊爱琴海细数往日情怀?还是蜗居在小房子中,每天白粥配咸菜?口口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但没有人希望今天的收入比昨天还要少;每个人都希望长寿,但是没有人愿意到老了还晚景凄凉。这《30年后成为快乐富足的人》将给你指明一条人生道路。
  • 破解性格密码:了解和掌控你身边人的心理学

    破解性格密码:了解和掌控你身边人的心理学

    本书以性格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认识和了解人的性格为出发点,从外貌、言谈、身体语言、衣着、饮食、习惯、色彩、性别、血型全方位切入,通过大量的实例透析性格形成和影响性格的各种因素,告诉读者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性格分析改变性格中的缺陷,重塑完美的性格如何轻松了解他人性格以及如何与各种性格的人相处。
  •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本书教你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发掘你多年生活经济积累的智慧,用他们来创造你与自己的爱人、家人和朋友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热门推荐
  • 青木令

    青木令

    青木令出青门开,青木棺里青木醒。昔日大帝今凡尘,欲将新人换旧人。
  • 九重天河

    九重天河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浩瀚无穷,亿亿万种族林立。星河分九重,一重十万载。……银河系,一座三重星河。人族,一个末等种族。作为银河之内唯一生命种族,身为末等种族的人族受到宇宙异族侵袭,为了生存,人们奋起反击。整个地球成了异族的狩猎场,人类从地下带出古之遗迹,建立城池抵挡入侵,而城池之外则是战场,人类与异族互相狩猎。到底谁才是猎物谁才是猎手?……宇宙文明分为九重,一到九重,一最低就最高。宇宙星系分为九个等级,一到九重,同样一最低就最高。
  • 吞噬神玊

    吞噬神玊

    他本是地球上一个普通人,穿越陌生的世界,修炼逆天功法,得逆天之传承。
  • 竹马君!许你深情无畏

    竹马君!许你深情无畏

    某天。”仲忆宸,我饿了!“于是某宸立刻去做饭。”仲忆宸,我渴了!“某宸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给颜夏榨果汁。”仲忆宸,我想睡觉!“某宸抱住颜夏,在“这个可以有。”“竹马君,朕许你深情无畏!”阳光下,她还是她,骄傲的她。但当谎言揭穿的瞬间,颜夏失望了,他没有做到……
  • RG异种

    RG异种

    我生活的城市,很腐败。人们的意志逐渐被虚伪吞没。是杀掉,还是劝慰。谁是救赎?一昧的逃避现实,一直活在懦弱自私胆小害怕中,我真是受够了。我害怕死亡和血腥,一直都很害怕。但是逐渐的,我更害怕失去什么,因为我的弱小失去什么。我接受教训,惩戒自己。在血战中褪去这一层外壳,那应该才是我。杀戮和救赎,如何选择?我选择被救赎,和杀戮。杀戮才是救赎,杀戮一切邪恶的理念,腐败的人性。还有,堕落的根源。如此救赎,才是救赎。
  • 五月刀

    五月刀

    讲述一个小白玩刀塔传奇,进入全服第一公会,以及公会的兴衰历史。
  • 时之守墓者

    时之守墓者

    别名《辛月传》,一个腹黑女剑仙的故事养成连绵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名为天鼎山的山峰,高耸入云,极为陡峭,而在山腰处却坐落着一所大殿名为极清殿。
  • 大话囍游

    大话囍游

    本小说改编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按照《大话西游》的表现方式,充分表达了后现代主义对整个神魔世界的冲击!
  • 绝品术士

    绝品术士

    这是一个武道盛行,百家争鸣的时代。别人都是以武入道,康演义却灵魂冥想入道,他武功低微却能操纵冰霜,火焰,大地和青木。他是唯一的术士,领悟四种天地法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