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200000034

第34章 欲得先舍: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2)

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没有一块美玉是无瑕纯净的。为了欲望,人们奔来奔去、忙里忙外,难有停息的时候。幸福和快乐也就与他们无缘。

晦堂禅师说:“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侵蚀,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

佛说人有八苦,其中之一便是求不得。有欲而求,无奈求之不得,所以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而欲望,永不满足的欲望,就会显露出“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性弱点。

正如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欲望是痛苦之源,烦恼之根。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痛苦与生命是无法分离的,人世间真正的痛苦往往源自于对欲望的执著。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时常有天乐盈空,且遍地金黄,好不粲然。此地有一种极为芬芳而且美丽的花,叫曼陀罗华,此花不分昼夜无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法华经》有载:“乱坠天花有四花,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初见曼陀罗华的人,都会惊诧于它的美丽,极尽目视,无不为之倾倒。相传此花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当灵魂踏上黄泉,渡过忘川,便会忘却生前种种,将曾经的一切留在彼岸,开成妖艳的花,故而,此花又称彼岸花。然而,彼岸花花开彼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此花昭示爱情也好比如此,如果各自欲望太重,彼此爱得不同,欲求太多,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却很多很多。当然,欲望也不全是可怕的,好的欲望能激发人们的潜能,必得控制好自身的欲望就能让其为己所用。但若不知约束自己,让欲望无穷无尽地蔓延开来,人生也就变得欲壑难填,这样的人生也会变得可悲。

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未婚夫妻,兴奋地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日子,因为他们中了一张高额彩票,奖金是7.5万美元。可是,这对马上要结婚的新人,在中奖后隔天,就为了“谁该拥有这笔意外之财”而闹翻了。两人大吵一架,并不惜撕破脸,闹上法庭。为什么呢?因为这张彩票当时是握在未婚妻的手中,但是未婚夫则气愤地告诉法官:“那张彩票是我买的,后来她把彩票放入她的皮包内,但我也没说什么,因为她是我的未婚妻!可是,她竟然这么无耻不要脸,说彩票是她的,是她买的!”

这对未婚夫妻在法庭上大吵大闹,各说各话,丝毫不妥协、不让步,让法官伤透脑筋。最后,法官下令,在尚未确定谁是谁非之前,发行彩票单位暂时不准发出这笔奖金。而两位原本马上要结婚的佳偶因争夺奖券的归属而变成怨偶,双方也决定取消婚约。

欲望容易蒙蔽人的眼睛,使其是非难辨,幻想与现实不分,过度的欲望,只能令人陷于痛苦的深渊。故事中的未婚夫妻正是被无尽的欲望填充了心房,而忘却了彼此间的幸福与爱情。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同理,我们也可以说欲望越大,就越容易致祸。的确,古往今来,多少人欲壑难填,多少人被贪婪打败,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减轻欲望,懂得舍弃,这样才能从贪婪中解脱,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

红尘禅语:慧律禅师说:“尽量以施与代替取得,来减少心中的欲望。”欲望是魔鬼免费赠送的一剂穿肠毒药,看我们谁能免疫?饮鸩不能止渴,为了摆脱痛苦,就要认清痛苦源于对欲望的执著。为了幸福,为了更好地生活,要学会满足于所拥有的,不要追求得太多。欲望越多,痛苦也会越多。欲望是一朵有剧毒的曼陀罗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唯有放下是唯一的解药。

以舍为得,于人是慈悲,于己是福德

在大千世界里生活,每一次醉人的回眸,深情的拥抱,哪怕是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都是一种给予。而千万种给予中,最真诚的给予便是布施。

王舍城旁住着一位非常穷苦的老太婆,名叫南陀。在一个每隔百年才能见到佛祖一次的日子里,南陀很想供养一盏灯火。但她用自己全部的钱只能买到一点点灯油和一盏小灯。于是,南陀就带着那盏小灯跟着其他富有的信徒来到佛祖处,点燃灯火后诚心参拜。说也奇怪,那天晚上城中无故刮了一阵强风,将所有供奉佛祖的灯火都熄灭了,唯有南陀的那盏小灯,依然在那里燃烧,大放光明。

这是佛教经典之一《贤愚经》中的一则小故事。它告诉人们的道理朴实而平凡,即供奉神佛,重要的并不在于供物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虔诚。曾有个江洋大盗给禅院布施香火钱,要求借宿,被禅师断然拒绝了。原因就在于禅师认为凡他所漂白的东西都将被大盗弄黑,不同类的人很难相处在一起。可见,并不是所有的给予都会被人接受,还要看这个给予是否是真诚的。

所谓布施,是指散发自己的财物来救济穷苦的人。贫穷布施难,如果自己的财物尚且不够用,又何谈布施他人呢?

这里,且举另一则公案为例。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一对夫妇生活极其贫苦,他们只能住在一个小破房子里,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于是只好天天到街上乞讨。乞讨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难的是夫妇俩没有衣服穿,只有一条裤子。没办法,他们只能轮流穿。假如今天丈夫出去讨饭,就穿这条裤子出去,讨回来的饭,夫妇分着吃。明天呢,就是妻子出去讨饭,也穿上这条裤子。日子也就这样马马虎虎地一天天过了下去。

有一位辟支佛,他有宿命通,能观察人的前世宿命。他看到这对夫妇穷成这个样子,于是用心观察一番,发现这两个人在前世不肯布施,所以今生就只有受穷,穷得两个人穿一条裤子。“啊!这回我要度他们去!”辟支佛发愿要度这两个人,让他们有机会种福,于是到这对夫妇的门前来化缘。

辟支佛化成一个比丘的样子,托着钵,站在门口。这对夫妇看见有个和尚来化缘,而自己家里除了一条裤子什么都没有,于是丈夫就对妻子说:“唉!我们要发一点布施心来求求福。为什么我们这么穷呢?就是因为以前我们不肯布施,所以现在穷成这个样子,今天我们应该布施。”

妻子说:“布施?我们有什么可以布施呢?”丈夫说:“我们还有一条裤子啊!可以布施给这个出家人。”妻子听了之后就发了脾气,说:“你真是糊涂!我们就一条裤子,如果布施给比丘,连出去要饭的本钱都没有了,不能出去要饭,我们怎么活呢?”丈夫就劝妻子说:“不错,这确实很不容易,但是你看,那比丘在这儿也不走。再说我们生活已经如此贫苦,简直是生不如死,还不如布施掉这条裤子,我们在这里饿死算了。”妻子一听,叹了一口气说:“唉!好吧,你喜欢布施,就布施好了!”这夫妇俩就把这条裤子从窗户递给了比丘。

比丘接过裤子后,就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供养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我方才在一个穷苦人家化来的一条裤子,这条裤子是他们全家的财产,可是却布施给我了。”

释迦牟尼佛接受了这条裤子,说:“他家里就这么一条裤子,都能布施出来,尤其供养的是辟支佛,所以将来能得福无量。”

当时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会里,国王也在这里,国王一听,就想:“自己国家有这么一个穷得连饭也没得吃、连衣服也没得穿的人,自己在皇宫里却吃得好,穿得暖,这怎么对得起百姓呢?”于是,国王生了大惭愧心,就派人给这穷苦的家庭送米、送面、送吃、送穿。

夫妇俩只布施一条裤子,便得到了许多的回报,心里非常感动于是便去拜见佛祖。两个人经历了贫困的种种波折,一听到佛法,立刻就了悟了。

贫穷布施难,但人在困难的时候仍能布施,这才是真正有布施心。越难越能做,这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很多人总害怕别人劝他布施,以为这样自己便会失去很多。其实,布施是多方面的,并不一定非要把财物给人才叫布施,就算是我们贫穷得一无所有,仍可以布施。比如说,见到别人的时候,主动与人打招呼,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不但会有很好的人缘,而且这也是在行语言的布施。除此之外,见到他人时含笑、慈颜、注目,这就是容颜的布施。见到他人迷路时,指引他或者带他去;见到有人拿不动东西,事情做不了时,主动前去帮助,这就是身行的布施。见人受苦心生怜悯,见人布施心生欢喜,这就是心意的布施。

这里所举出的语言、容颜、身行、心意等布施,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佛法不是陈列品,不是贵族独享的,佛法是大众化的,是人人都能奉行的。

所以,人世间,不管贫富,一直贪图拥有,即使有钱,也是富有的穷人;一个人虽然物质贫乏,但他乐于予人助人,在精神上就是贫穷的富人。”

给,不是锦上添花;给,要雪中送炭。给,要给得不勉强,给得不后悔,甚至给得皆大欢喜。这是无上的修养,也是无上的智慧。

红尘禅语:《吉祥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真诚的给予不但让人解燃眉之急,还能让人从心底感知我们的一片慈悲之心。真诚的给予便是布施,布施也让给予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有益。

提放自如,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提放自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提起和放下也是有所选择的,就像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什么应该提起,什么应该放下,都不是灵光一现就能确定的。

释迦牟尼成佛后,走在街上,遇见了一个愤怒的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对释迦牟尼有仇视心理,因为他一直仇视佛教,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看到众生都这么尊敬释迦牟尼,心里更是难受,便生出一个毒计,想害死释迦牟尼。

他和众生一样,跟在释迦牟尼身后,在释迦牟尼没有注意的时候,蹑手蹑脚地靠近释迦牟尼,趁世尊讲佛法的时候,抓了两大把沙子,向世尊的眼睛扔去。

可就在沙子扔出去的那一瞬间,突然一阵风把沙子向婆罗门吹来,沙子全部都吹到婆罗门的眼中,他疼痛不已,倒在地上。

他疼得在地上翻滚,整个脸都涨得通红。

众生看到这一幕,都嘲笑他。面对这么多嘲笑的目光,那个狠毒的婆罗门不得不向世尊跪下。

这时,释迦牟尼平静而洪亮的声音响起:“如果想玷污或陷害善良的人,最终只会伤害自己,众生切记!婆罗门,你也起来吧。”

婆罗门听后感慨万千,也终于大彻大悟。

觉悟之前的婆罗门,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应该拿起的,什么是应该放下的,所以才会被自己的心魔所困,以致误入歧途。释迦牟尼面对提放已经自如自在,所以能够平静面对心怀不轨的婆罗门,并诚恳地教诲他,使婆罗门得以开悟。

要做到提放自如,首先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把争名逐利的心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去恶行善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行善是分内事,止恶也是该主动承担的责任。善恶的标准不能以个人的价值观为依据,而应以佛法因果为准则。名利的纠缠如毒蛇猛兽,只要贪心起,必定会招致厄运。古语云:“嚼破虚名无滋味。”真正的智者应该孑然一身,不受虚名牵绊,也不为富贵诱惑。

其次,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把成败得失的心放下。成就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别人,只有充实了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在充实提高自己的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要能够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而不是沉醉在收获的快乐或者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红尘禅语:无明慧经禅师说:“要如把舵人,提放自如。”要把众人的幸福提起,须把自我的成就放下。佛陀的慈悲心与智慧心是所有人应该学习的,只有这样,才能抛却自我的观念,时刻把世人的幸福挂在心上。

同类推荐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热门推荐
  • 禁牙

    禁牙

    你说我有错,很对我错信了你,错识了你错在这乱世中与你结伴而行错负了天下人所以才落得个家破人亡才被卷入这场没有止境的乱世纷争!【本文只为取悦自己,不为盈利,请勿转载】
  • 【蓝夜迷情】偷心追缉令(完结)

    【蓝夜迷情】偷心追缉令(完结)

    蓝夜系列第四部了!亲们,值得一看哦,从第一部看过来,无聊时间有事做了……///一个黑夜,她丢了身为女人的清白,也丢了憧憬幸福的权利。黑夜过后,她被冷漠冰冷包裹,成了杀人不眨眼组织中的一员,因为对他的恨,她接受了组织的嘱托,进行一次秘密任务。可是,当她与他接近,一切又变得不受她控制。而心底的恐惧,那个真相,因为时间一步步浮出水面时,她的爱已化作了夏日里的泡沫…………因为多年前一次意外,他不愿意接近女人。而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不仅是女人,还是死对头家里的杀手。他是傻了还是疯了?居然会心甘情愿被枷锁绑上身,也不愿放开她的手?
  • 谰言长语

    谰言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情是什么鬼

    爱情是什么鬼

    “樱,我想离开了……”“为什么?你怎么可以这样就放弃?”“可是我真的觉得是时候该放弃了,我对于他来说我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吧……”“既然这是你的决定,我只能尽我自己最大的帮助你!”“谢谢你,樱。”
  • 紫樱之约

    紫樱之约

    樱花学名PrunusserrularaLindl,两人初见始于樱花树下,两人相见与樱花树下,相识于樱花树下,相爱于樱花树下。对于他们樱花树就是他们的爱情见证者,是他们爱情的象征!可樱花树落,两人的爱情也不复存在!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嫡女,又是樱花树下,他会是她的真命天子吗?被爱情伤害的她会接受他吗?
  • 青春校园之呆萌教师

    青春校园之呆萌教师

    高三十班,这个年纪上最差的班级,让所有老师头疼,都不愿意带的班级,却在最后一个学期迎来了刚刚大学毕业的班主任?开完笑吗???“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班所有人都能顺利毕业!”这是他来的第一天对他们说的话。看这样一个热血呆萌老师,如何去收服那帮叛逆热血高校准毕业生!
  • 师之责:人性教育

    师之责:人性教育

    本书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当前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人性教育”才是真教育。全书内容包括:考试,究竟是考谁“爱心”的沦丧“洗脑”的教育谁的眼泪在飞等。
  • 甜蜜宠婚:女人,别想逃

    甜蜜宠婚:女人,别想逃

    五年前,他和她阴差阳错上了床,她怀上了萌宝,自此两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且看他们如何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安雅,他是不是我的种?”“不是!”“走。″“干吗?″“做亲子鉴定。″墨玄看着安浩轩那酷似自己的脸,怎样都不肯相信他与自己没关系。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却成了彼此最亲近的人,看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 枫树下的修途

    枫树下的修途

    天地如棋局,众生入局中。一步一争渡,终到破局时。空留千古叹:“好一局臭棋”。
  • 听陌生人讲故事

    听陌生人讲故事

    这是一个学生,在一路走来听到的故事,所有的内容和感受,像片段一般一一诉说,愿有人愿意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