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200000020

第20章 厚道为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1)

在佛经里,布施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正如《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探戈是一种讲求韵律节拍,双方脚步必须高度协调的舞蹈。探戈好看,但要跳好探戈绝非轻而易举的事,很多高手苦练数年才能练就炉火纯青的舞技。跳探戈与处世,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亲子、朋友、同事、上下级之间,如果能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处,彼此协调,知进知退,不但要小心不踩到对方的脚,而且要留意不让对方踩到自己的脚,人与人之间便能和睦相处,恰到好处。

人生是一场华丽的舞会,聪明人往往选择跳探戈,自始至终保持优雅奔放、进退自如的姿态。做事亦是如此,聪明人明白事不可做绝,凡事留三分薄面给他人,当时看也许自己吃亏了,但是低头看,自己脚下却多了七分余地。所以,佛家要人心存厚道,多讲人好话,多给人留情面,因为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其实这样做就是给自己留一处空间。

在安徽桐城有个景点叫六尺巷,这条巷子由来是这样的,说来是清朝时候,当朝宰相张英的老家的要修一所房子,结果和邻居发生了争执,寸土不让,张家人修书给张英,让他动用权力摆平此事。张英修书一封,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后惭愧不已,于是后退三尺,打地基。邻居见了也是很羞愧,同样后退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就有了这条巷子,称为六尺巷。

留三分余地给人,自己也能从中受益。张英的这一段佳话,留下了“吃亏是福”的千古趣谈,也留下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让出一堵墙,却换来了两家人融洽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石屋禅师说:“结恩不结怨,本是一颗菩萨心。”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交相处。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难免会发生或大或小的问题。有人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有的人在争斗的时候往往为顾及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最终连自己也受到了伤害。

一个青年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盖上盖。他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回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年轻人,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你放心,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那一篓互相钳制的螃蟹是否能想到,钳住别的蟹也就堵住了自己的出路。

佛教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世间不公平的事有很多,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寻求到真实客观的公平。所以,人和人在相处之时,为了各自坚持的“真理”,难免会起冲突。

但是,佛家本着一颗慈悲之心告诫众人,与人相处时结恩不结怨。冤家宜解不宜结,与人结怨,不如施恩于人。

《华严经》中有言:“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慈悲的佛陀,智慧的禅者,总是能够将自己从红尘诸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指引其他向佛人。

红尘禅语:佛陀眼中,众生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本着一颗向佛之心步入佛堂。既是如此,生活中人们又何必为了区区小事而与他人争来夺去呢?不如像佛祖所说的结恩不结怨,遇事多留些余地给他人,自己也能因此获益。事不可做绝,凡事留三分余地予人,心存厚道对人,他人往往也会因此而回报我们。

逃避吃亏,就是拒绝成功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精明过头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愿意吃亏,就算“拔一毛能利天下”他也不愿意做,千方百计地想要逃避吃亏。殊不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直能够占便宜的事情,很多时候,你自以为逃过了一次吃亏的机会,其实你是错过了一次成功。

张拉和黄拓同时进公司,勤勤恳恳地干了三年后,终于熬到了升职的机会,可惜名额只有一个。本来,张拉和黄拓的能力不相上下,谁能最后升职,就看这最后三个月的表现。可是,就在张拉出差期间,公司分配了指导新人的任务。等她赶回来时,好一点的新人早已被黄拓“认领”了,只剩下一个典型的“歪瓜裂枣”,据说是一个只在民办大专读了两年就跑出来混的小男生。

人事经理对她说:“张拉,你回来晚了,就只好让黄拓先挑人了。这个人是临时招进来的,你随便指导指导,不出错就好。”

张拉微笑点头,心里却想:我做了那么多年,还不明白你们那一套?就算我呕心沥血把他教成优秀员工,你们也不见得满意。再说,升职指标只有一个,如果我这时候输给了黄拓,说不定就输得一败涂地。可要想赢过黄拓简直太难了,人家指导的新人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还在多家知名企业里实习过。看来,这个亏我是吃定了。

想是这么想,但张拉还是尽心尽力地指导新人,即使新人再不开窍,张拉也保持着足够的耐心。

其实,大家都很同情张拉,她指导的那个小男生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一张简单的报表,别人花十五分钟就可以搞定,他却要花将近两个小时,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张拉为此头疼得要命,每天下班后都要留在办公室里陪他加班。很多次老板从外面谈完生意回到公司,都能看到办公室里灯火通明,看到张拉在指导新来的员工。

尽管张拉费尽力气,三个月后新员工试用期考察结束,她指导的新人依然远远落后于黄拓指导的新人。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张拉指导的新员工虽然不如黄拓带领的员工,她却赢得了部门里唯一一个升职指标。

原来,公司老板和人事经理都知道张拉带的新员工的素质比较差,也多次目睹张拉指导新员工的场面,都觉得张拉厚道、大气,是当领导的料。于是,张拉获得了难得的升职机会。

张拉表面上吃了亏,却获得了老板的认可。而黄拓一上来就挑走最好的新人,一点亏都不肯吃,结果却失去了升职的机会。

在生活中,一些人目光只停留在眼前利益,无论做什么都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利益,常常因赚得一时小利而不顾长远大利,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却正好相反,他深谙舍弃小利而赢得大利的道理。

李嘉诚出任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以20世纪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长实这样赢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的袍金,一间公司就有数百万港元。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的年薪。进入20世纪90年代,袍金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而李嘉诚的袍金20多年依旧维持不变。

李嘉诚每年放弃了上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他们自然也信任长实的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的股票,投资者也随其买进。李嘉诚是大股东,长实的股票被抬高,长实的股值大增,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就这样,李嘉诚每欲想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支持。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计124亿港元——尚未计算他的非经营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李嘉诚一类的商界超人才具备经商的智慧。其实,李嘉诚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诱饵钓大鱼。

人生中,是看到眼前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多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这是个很大的学问。证严法师说:“很多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亏,这样一来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也很难有大便宜到手。”

红尘禅语:千山剩人禅师说:“昨日吃亏,今日拔山。”聪明的人懂得吃亏,自己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往往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吃亏是福,吃小亏其实是占大便宜。

灭一点嗔心,关百万障门

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讲经说法之余,在寺旁庭院里栽种了几百盆兰花,视兰花为爱徒。

有一次,禅师外出云游,吩咐弟子们好好照顾兰花,弟子们对兰花照顾得非常用心。可是有一天,一个弟子浇水时不小心把花架绊倒了,所有的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一地。那位弟子非常愧疚,决定等师父回来以后认错、受罚。

金代禅师回到寺里,看见兰园里的残破景象,听了弟子真诚的忏悔,不但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说:

“我之所以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不是为了生气发怒。生死流转,物相无常,如果迷恋心爱的事物,执著不能割舍,就不是禅者的行径了!”

金代禅师说他种兰花,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是为了装点生活。话虽普通,却极为难得,因为这话是在他珍爱的兰花被毁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试问有几人能有法师的涵养和冷静,在有理由盛怒的时候,还这么淡定从容?

弘一法师说:“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立身为人的原则,一旦别人冒犯了自己,往往会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最终被心中怒火冲昏头脑,不但伤害了别人,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嗔怒之火,猛于虎狼,于平和的生活中撕咬我们恬淡的内心,于安然的日子里销蚀我们宝贵的快乐。所以,佛把“嗔”和“贪、痴”同列为人生三毒。《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古时候的人们,会为了吃不饱、穿不暖而感觉痛苦,现在我们很少为衣食而忧愁,让我们不快乐的,只有自己。愚蠢的人深陷怒火中不能自拔,而聪慧的人会巧妙地化解怒火,不让嗔怒之火伤人伤自己。

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高僧仍不听。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呢?”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强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同类推荐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热门推荐
  • 从前有个女剑仙

    从前有个女剑仙

    她本想与青梅竹马的他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奈何青梅竹马,抵不过刹那芳华。他不但背叛了她,还杀了她全家。情仇可免,家仇不可以不报啊!于是乎,一代女剑仙从东方冉冉升起,斩妖除魔了恩怨。踏歌行,御仙剑,携仙侣以遨游。怎奈仙路尽头唯我女剑仙。高处不胜寒啊!
  • 苍山雪

    苍山雪

    大梦千年,悠然回首,叶落花凋。周帆凭栏而坐,听着雨声、风声、人声,独饮一坛女儿红,泪流满面。“是莲非荷!”
  • 八年的青春

    八年的青春

    课桌上的纸条,写的是爱,更写的是青春。一个男孩子为你打架,不喜欢的家长会,这些,都定格着我们的懵懂。八年的青春,都被一颗毒药侵蚀了...
  • 重生之妖瞳相师

    重生之妖瞳相师

    前世的苦难能换来今世的安宁吗?左眼窥阴阳,右眼窥天机,一红一黑的妖瞳是福是祸?呵,因果?何为因何为果,我只不过是让他们还了前世欠我的债而已。有人说她狠毒,有人说她是妖魔鬼怪,她不在乎。她只在乎他。依稀还记得那两个字——等我。
  • 漫漫锦年,澈水长随

    漫漫锦年,澈水长随

    唐臻易,韩锦拾这辈子注定要纠缠在一起了。从暗恋到表白,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看见光芒,他们的一生注定跌宕起伏,永远纠缠不清……唐臻易“猫~,我们生个包子吧”韩锦拾“你说什么?我看不见”唐臻易在韩锦拾耳边轻声说到“看不见是吗?”说要翻身越上韩锦拾已泪崩
  • 寒天陨神

    寒天陨神

    百年前,天裂三日,帝国大祭司携六大高手一去不返。神器丢失,帝国岌岌可危,诸多势力暗藏祸心,百年时间风雨飘摇。寒夜离开十年后回归,皇族前往西极之地,各方闻风而动,命运的指引,何去何从?陨神既出,必当神陨,西极之地,终极一战,谁是强者?
  • 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奥秘》本书共分为七章,讲述的是宇宙中不为人知的神奇奥秘。
  • 剑起赤县

    剑起赤县

    ---何为道?何为法?---我身即道,我身即法。
  • 五行八卦诀

    五行八卦诀

    一对奇葩父子上演一場爆笑的玄幻喜剧。讲述的是主角陈磊父亲陈东的门派——五行门因拥有无上修真秘籍<五行八卦诀>和一件至宝而被灭门,才两个月大的陈磊被陈东派人护送到了一个经脉具断的曾经丹神那寄养,陈磊六岁那年因一次偶然遇到了已经成为元神态的陈东,后陈东把<五行八卦诀>和至宝传与了陈磊,陈磊一步步成长,调查父亲门派被灭门的幕后黑手,中间发生了很多搞笑的故事,也找到了自己的伴侣,最终报得灭门之仇。
  • 双棍复仇

    双棍复仇

    一个村庄名叫桃园村庄一个哥妹俩出去玩被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到时带走令他们俩去一个地方送他们俩一人一个棍子回家的时候全村人全部死了然后他们长途跋涉走了结果那个高人又出现给他们俩送到蜀山然后哥妹长大了俩有了高强武功有了互相爱的人哥妹俩调查凶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