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6600000008

第8章 行胜于言,知行合一——谈实践(1)

知与行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也要掌握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圣人的智慧。

知和行并非两件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在王阳明看来,认识是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能当做两件事。

王阳明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所谓知,便是对事情各方面的思考与了解,只有思考明白、了解清楚了才能开始行动;所谓行,便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东西付诸实践,才能有所成就。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乃身心之学,其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不可将其当做纯粹的知识,仅仅流于口耳之间。

然而,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把知和行看做两件事,比如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意思是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多番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认为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思而后行,确实是对冲动气盛的年轻人最好的劝谏,因而备受世人推崇。人们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才是最好的,经过反复思量的行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不幸的是,由此而形成了一种重思考而轻行动的风气。或许是过于谨慎,过于追求万无一失,人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无限的沉思之中,结果越想越觉得准备不够充分,越想越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结果本可以尝试的想法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疾而终。

由于人的四维空间是无限宽广的,不受客观事物与能力的强行束缚,因此,过度的思考很容易偏离正轨,越想越远而找不到重点。当人们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游太久而迟迟不上岸来付诸实践,结果无疑是窒息于其中,彻底失去付诸实践的机会与能力。

唐代中原有一片山脉盛产灵蛇,蛇胆和蛇心都是很好的药材。虽然蛇毒剧烈,见血封喉,可是为了赚钱,仍有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一天,有三个从南方来的年轻人来到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捕蛇。

年轻人甲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便收拾行装上山捕蛇,但是过去好几天了,他还没有回来。原来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乱窜,惊扰灵蛇;且他也不懂如何捉蛇,最终因捕蛇而丧命。

年轻人乙见状,心中害怕不已,再三思虑要不要去山里捉蛇,他每天都站在村口,向大山的方向望去,时而向前走几里路,不久又走回来,终日惶惶然行走于村子与大山之间。

年轻人丙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找蛇穴、捕蛇、解毒等问题,并向村里人讨教,掌握寻找蛇穴、引蛇出洞等捕蛇的技术,学习制作解毒的药剂。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年轻人丙带着工具上山了。七天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已经丧命,可是丙竟然背着沉重的箩筐回到了村里。他捕到了上百只灵蛇,赚了很多钱,之后还做起了药材生意,成为著名的捕蛇之王。

三个年轻人一起捕蛇,一个毫不考虑、鲁莽行动;一个思来想去、迟迟不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付诸行动。三个人对待思与行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他们不同的结果。思考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偏向于哪一方,都难成大事。

思考与行动,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事,犹如人之生老病死,难以避免。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脉,都要思考与行动。不假思索地行动和多番思虑却不见行动的人,轻则败家,重则亡国。思与行,不可偏其一,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沉痛教训,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础所在。

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下工夫克制私欲,每天只是说一说,最终就认识不到天理和私欲的区别了。就像人走路,走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了疑惑就要问,问明白再走,这样才能渐渐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说,光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天理的,因此王阳明感叹:“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古来有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实干家,一是空想家。空想家们善于夸夸其谈、想象丰富、渴望强烈,总是设想做各类大事情;而实干家则是着重于做!空想家往往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往往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实干家总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实干家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想家大多是站到一边,梦想这些而已。

空想家往往受到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却从不见他们为之奋斗。他们的谈话言辞激烈,谈到理想时慷慨激昂,然而,他们是行动的矮子。空想家认为以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世界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空想家是难以获得成功的。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驻守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做好长期抵抗的准备。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只是坚守。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询问。赵括说:“要是换上我,打败王龁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听不进去蔺相如的劝告。

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将军,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便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他射死了。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对兵法之道十分谙熟,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的虚无缥缈的军事楼阁,在真实的刀光剑影中不堪一击,赵括也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的代表贻笑千古。

良好的理论基础很重要,但是理论基础若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就不可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中有效的力量。无论是空谈者,还是空想者,往往自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这是极度错误的想法。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有了目标要实干才能实现理想,否则,单凭理论异想天开,将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少空谈,多实践,将所学灵活运用在实践中。

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做特定的事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盛,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

弟子徐爱问道:“《三坟》之类的书也有流传下来,但是孔子为什么把它们都删掉了呢?”

王阳明回答说:“社会风气日益开放,文采日渐兴盛,世道沧桑,那些书即使有些流传下来,也会因时代的变化逐渐不合时宜。周朝末年的时候,要恢复夏商时期的淳朴风俗,已经不可能了,何况尧舜时的世风呢?太古时期的伏羲、黄帝的世风就更不可能挽回了。”其实,王阳明是在告诫人们在做事时要根据情况——不同的时间、地点来随机应变,制定相应的、正确的方法。

世界瞬息万变,人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才能因地制宜、因时随化,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王阳明在平定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始终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原则。他没有把起义农民当成打击对象,而是把杀人越货的盗贼和被迫铤而走险的贫苦民众区别开来,把首恶和胁从区别开来,把愿意改恶从善和坚持不改区别开来。具体到个人,王阳明更是谨慎从事,即使犯了罪,也要看认罪的态度来决定处罚。

为了给胁从者、愿意悔改者机会,王阳明在每次采取行动之前,都先发布告,劝谕误入迷途者改恶从善,弃旧图新。在征战过程中,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制定制敌政策。在平乱之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奏请皇帝,批准增设县治,管关隘检查的巡查司,或者改变布局不合理的巡检司治所。

王阳明根据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并没有死守绳法。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与原有的计划有所不同,面对改变的时候,智慧之人往往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通过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的目标。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不知用什么方法弄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

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什么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生存,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礼呀!”

孔子处理事情从容淡然,原因就在于他有着因时而化、因地制宜的头脑。所以说,在遇到困难时,应懂得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因为变则通,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在飞速发展变化着,身处其中的人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顺势而变,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随机应变、顺势而动,无疑会对我们适应生活,适应现实变化有很大的帮助。正如王阳明所说:“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

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王阳明认为,当人们对世界辨析明白了,思考就会谨慎了,询问也会很仔细,学习也将有长进,却还能坚持用功不懈,这就是笃行。

现如今的社会,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对事物的认识也多是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害怕因此浪费自己的时间。比如,人们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看起来好像对这些问题已经了解了,却没有深入思考、触类旁通和向外拓展,因而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道该如何解答了,这就是浅尝辄止的坏处。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卓越的领导者,有些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本书围绕口才艺术、交际智慧、处世风范、心理攻略、用人之道、人格魅力、创新精神、生存哲学等几个方面,详细系统地讲述政府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必须遵守的91条职场法则,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真实案例。
  • 成功的资本

    成功的资本

    本书讲述了如何走向成功的各种途径,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启发作用。
  • 做事就这几招

    做事就这几招

    本书为励志类图书,从全新的角度讲述为人处世的哲学,总结提炼出做事的16个方略,涵盖工作、生活、社交的方方面面,能够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成功的模式虽不能复制,成功者的管理方法和经商智慧却永远值得学习。在香火传承的家族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而在基业长青的企业里,应该有怎样一副对联呢?也许这副对联应该是这样:“制度传家久,文化继世长。”任何一个老板要想把公司做大做强,都离不开这两样法宝。
  • 101条终生受益的老经验

    101条终生受益的老经验

    本书集古今中外几百位名人的经验于大成,内容涉及品行修养,交际处世,规划人生,职场及生存等人生各个方面的经验,以小见大,指引读者在人生旅途中少走弯路。
热门推荐
  • 无晨太阳

    无晨太阳

    讲述婚姻失败的33岁秦晨与20岁的大学生sun之间的爱情,不被世俗所接受,不被亲人所祝福,是否能走到最后,这世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个人会让你无法忘怀又心甘情愿。
  • 坏女日记:青涩

    坏女日记:青涩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青春轻轻请轻过,留下浅绿默默流花清的青春外衣充斥满黑暗,里子却普照上一层阳光。心疼着友情为她割舍的爱情。倔强又聪明的莫绿儿高傲着,却不惜为顾扬子放下骄傲得不可一世的自尊。顾扬子从来就真诚的对待每一断感情,却在怜悯与感情间挣扎不出。他们轰轰烈烈的爱,为爱情而爱,而友情而爱,为遗失而爱,为他人而爱,为自私而爱。爱着,心却支离破碎。
  • 前妻来袭

    前妻来袭

    七年前,他是她爱如性命的情人,却因意外消失不见,七年后,他强势归来,而她则成了被丈夫设计离婚的失婚弃妇。当鬼魅腹黑的极品男人对上心计城府深厚的强大御姐,拼的是段数还是真情疑惑是演技?总之,这是一个御姐女王和腹黑忠犬男的曲折爱情故事……
  • 破案进行时

    破案进行时

    标题随便取的,作品类型随便选的,标签随便写的,作者推荐语也是随便写的。总之作者是个随便的人。本人想写柯南同人小说,却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跑路。所以要看本文也请随便点。不管好评差评,至少证明你有看过,随便点作者也不介意的,
  • 甜蜜爱恋:冷酷校草,我爱你

    甜蜜爱恋:冷酷校草,我爱你

    曾经的她,想告诉全世界,她有一个爱她的男人。然而,却在一夜之间,她却失去了所有,失去了梦想与爱情。他要被送去国外治疗,却在临走前,让她等,五年后,他会回来,回来继续守护她。她哭了,等了他五年。而五年后,却偶然地遇见了他,他变了,变得冷酷无情,甚至霸道。身边,竟然还带了个未婚妻。她哭着,跪下来求他,想回到过去小情侣恋爱的生活。而他,却甩手给她一巴掌,把她扔进水里,把她丢进黑屋里,轮流被男人奸。她默默地忍受了,只因为他说过的那句话。可是,当那栋大门在她眼前缓缓关闭时,她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是愚蠢,就连乞丐也要嘲笑。她离开这一切,想逃避这一切的痛苦。三年后,偏偏就遇到了他……
  • 邂逅神秘BOSS

    邂逅神秘BOSS

    听说,聂家富可敌国,聂少年轻俊逸,却喜欢玩神秘。听话,聂少女人无数,身边女人从不超过一月的保鲜期,且变态到只喜欢沾染干净的女人……“报告夫人,检查完毕,她完璧无暇,是个干净的女孩!”“就她吧!给我们聂家冲冲喜!”可聂家大少对这冲喜丫头诸多嫌弃:胸部32A的女人,脑袋智商是0的女人,没资格伺候他,还嫌她不讨喜?MD,她不招人喜欢?去死!她年初晨虽不是倾国倾城的美女,但也算进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的全能型青春美少女,就算你是鼎鼎大名难伺候的聂家大少,也能把你给迷得晕头转向,心甘情愿说爱我!
  •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

    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魔归一

    神魔归一

    他是世家中人人唾弃的孤儿,被嘲笑的修炼废柴!孤僻、冷傲,唯独对一人例外!暗藏十五年身世的秘密,无意间被他撞破,仇恨、委屈,他不愿平凡一生,他要踏破这天地,打破不公平的规则,与天斗!魔道为破,神道为立,奇异功法,神魔两道,可离可合!
  • 江老魔传

    江老魔传

    修仙万法同源,万法归一,绝对不夸张!修真九境,一境都不会少。我希望呈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大家。本书最少百万,可放心观看,也可养肥再杀。希望大家多多推荐!希望大家给鄙人一点支持,谢谢。QQ群号379651506